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陛下,羊祜逃离,皆是末将禀报延误所致!请准末将领兵前去搜捕!”王濬叩拜请命,刘闪允之。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刘闪对这句名言深信不疑。
  现在的羊祜如果还在大散关内,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擒获,这必是极大的隐患。
  魏延、马岱、王平和夏侯霸闻讯赶来,得知诈降的羊祜已经逃离,赶紧各领兵马500到各处搜捕。
  刘闪担心大散关有失,于是亲领1千兵卒,与向宠和王濬登上城头巡视,却在靠近崖壁的墙剁上发现两名兵卒的尸体,另有一条粗大的麻绳,麻绳一直延伸到关口下方。
  看来羊祜实在狡猾,他表面上每日都在帐中睡大觉,其实暗地里早就想好了脱身之法,刘闪急令向宠带50骑兵出关追捕。
  天明时分,王濬多有机会却没向刘闪下手,躲在暗处的宿卫兵终于松了口气,刘闪也放下心来,至少王濬是诚心归降。
  搜捕一夜的几名将领全都无功而返,刘闪讲出识别诈降者的计策后,王平、马岱和夏侯霸都是一脸懵逼,唯独魏延面露微笑,他不紧不慢地加以解释,并说出了此计的诸多漏洞。


第151章 找红薯!找土豆!找玉米
  羊祜、王濬二人确实是受司马懿的指使前来诈降,但到了大散关后,王濬却是真心地归降!
  他找准时机,用密报告诉刘闪羊祜诈降之事。此时的羊祜为了自保,也为了除掉王濬,他也向刘闪称王濬诈降。
  因为羊祜和王濬是受司马懿之命前来,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信任,司马懿极有可能将司马昭回归之事告诉二人。
  然而根据细作来报,司马昭回归之事很少人知道,此时的羊祜和王濬不过是军中的校尉,在正常情况下,他俩绝不可能知道此事。
  当宿卫兵前去询问司马昭之事时,羊祜未经考虑就将此事如实告之。
  然而羊祜也不笨,他很快就明白了宿卫兵询问此事的目的,知道自己诈降之事已经败露,所以早早地逃去。
  王濬则不同,他也知道司马昭之事,当他说出一部分时,突然明白了宿卫兵询问此事的目的,他怕说出后因「受命诈降」之事引来麻烦,所以吱吱唔唔未肯说明。
  其实,这个计策并不完美,很容易就能被识破,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是司马懿已经告诉二人的前提下才有效。
  如果司马懿没有告之,或者在司马懿已经告之的情况下,如果二人意识到了宿卫兵前来询问的真实目的,那么他们考虑到自己校尉的身份,都不会说出司马昭之事,要是这样,就得另想他法才行。
  当然,要是两人都如实说出,诈降的羊祜必会发现已经败露,而真心归降的王濬则不同,他就算败露了也不会轻易逃离。
  魏延一番解释后,众将终于恍然大悟。
  王濬再次叩拜表达忠心,表示领兵前往交趾、九真或日南等地屯田,同时为大汉建造战船。
  王濬再次提及愿意前往交趾郡,当他提出造船时,刘闪终于想起历史上的王濬是何人:如果说羊祜是灭吴战略的制定者,那么王濬就是灭吴战略的执行者!吴皇孙晧投降时,受降者正是王濬!
  前段时间,刘闪一直在为蜀国没有大船而叹息。如今,善长水战和造船的王濬归降,刘闪自然无比激动!
  传闻王濬灭吴时,他所建造的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士卒2000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
  如果仅仅为灭吴做准备,那么在秭归、信陵等地造船即可;
  如果要达到「让倭人永世为奴」的目的,那就应该建造更大、更适合远洋航行的战船。
  巴东、秭归和信陵一线并不适合建造大型战船,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又被吴国所占据,沿海的交趾、九真或日南就成了最佳的造船地点。
  向宠的50骑已经归来,他并未找到羊祜的踪迹,刘闪对此毫不在意,他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找来一大张白绢,凭借着自己后世的的记忆,画出了地球上「五大洲四大洋」的大致位置和形状的展开图。
  “咱们的大汉,就在这里!”刘闪指着地图说道:“这里可能有红薯!这里肯定有土豆!还有这里,这里肯定能找到玉米!”
  刘闪欣喜地指指点点,完全忘了这张图超越了这个时代一千多年!
  这个时代的人,就算学识再渊博,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地图上的这些地方。
  看着众将惊愕的模样,刘闪暗自得意:画成平面的就把你们吓成这样,要是朕把这张图画在一个圆球上,那还不吓死你们?
  刘闪不顾众将的疑惑,期待地对王濬说道:“王将军,朕给你500兵士,前往这三郡找寻最好的造船地点!”
  “末将领命!”
  “好!朕先封你为「船政局」局长,只要你能造出大船,很大很大的船,你需要什么朕就给你什么!”
  “船政局?局长?”王濬疑惑地问道,在魏国和吴国都没有这个机构,也没这样的官职。
  “王将军,就由你主持成立船政局,在咱们大汉,「局长」位视九卿,秩俸2千斛!”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好!好!好!等到大船造成之日,朕带着大家出海,为大汉的百姓找红薯、找土豆、找玉米!哈哈哈!”
  “陛……陛下……什么是红薯……薯……”
  “这个……红薯、土豆和玉米啊,最适合在旱地、沙地栽种,蜀中各地都能种!红薯大约这么大一个!”
  刘闪大概比划着大小,然后期待地说道:“红薯切成块之后跟大米一同熬粥,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这东西也能烤了吃,它的香味在百步之外都能闻到!”
  “陛下!这么大一个?那一顿三四个就能吃饱?可比大米和小麦强多了!”王平傻傻地问道。
  刘闪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索性又说起土豆和玉米的好处,特意将「土豆烧排骨」这道菜大肆渲染一番,引得众将直吞口水。
  刘闪并未就此打住,他继续说道:“玉米棒子和土豆片也能煮火锅,或是做烧烤,麻辣鲜香,特别好吃!”
  众将问及什么叫「烤烤」和「火锅」时,刘闪又忍不住直吞口水!
  他身为重庆人,竟然一年多没吃过火锅和烧烤,并且常见的「炒菜」和蜀中最出名的「回锅肉」也没能吃上一顿,不禁十分想念那些东西。
  这个时代确实没有「炒菜」和回锅肉,并不是没有食材,而是没有可以炒菜的「锅」,这个时代只有「釜」,菜品都以蒸、煮、炖或凉菜为主。
  刘闪再也忍不住了,他的味蕾促使他要做出一口锅!
  他命人找遍了大散关,却只找到一张修补大门备用的铁板,不过也基本够用,因为「铁板烧」跟炒菜差不了多少。
  刘闪命人将表面打磨干净后将其架在火上,同时切了许多煮好的猪肉和胡蒜苗。
  可惜这个时代要啥没啥,刘闪最喜欢的辣椒也找不到,只得切了许多老姜代替。
  一切准备妥当后,刘闪担心别人浪费了为数不多的食材,于是不顾自己的皇帝身份,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就在这块铁板上炒出了一盆香气四溢的回锅肉。
  既然皇上已经开了金口,众将都不再推辞,彬彬有礼地品尝着皇上亲自下厨做的回锅肉,每个人都如同饿狼一般,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
  不知他们是出于恭维还是真地好吃,十几人就着米饭,竟然将一大盆回锅肉吃个精光,就连木盆上的油也被舔得干干净净,都说比宫里的珍惜美味更好吃。
  皇上在梦中获赤松子的指点,偶然获得天书,这件事早就经向宠之口传开,皇上这一年多时间的各种变化众将都有目共睹。
  因此,众将对皇上说的话没有半点怀疑,纷纷擦着油腻腻的嘴,不停地催促王濬马上起程,尽快造出大船,然后开着大船出海,找红薯、找土豆、找玉米!
  众将无比向往的同时,刘闪已经在策划:他与姜维制定的「灭吴」之战即将开启!


第152章 灭吴的前奏
  刘闪从汉中回到成都时已经是四月底,他感叹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不便,这一去一回竟然用了三个月!
  陆逊确实为吴国赢得了宝贵的3个月的喘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吴国迅速征集了10万兵马,并且平定了各地的暴乱。
  现在的吴国共有25万左右的兵马,其中荆南的长沙和零陵屯兵10万,宜昌至宜都一线屯兵10万,另有5万兵马分布在襄阳和寿春一线,平定了丹阳郡山越暴乱的诸葛恪、施绩二将跟诸葛谨一同到长沙郡布防。
  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孙权并不打算按照约定在1年内将零陵和桂阳献给蜀国。当然,刘闪也没指望孙权会守约。
  在这段时间里,姜维也没闲着,他将建始城中的兵马屯于零陵东北部的临沅,以及东南部的会同,分别防御长沙和零陵方向的吴军。
  姜维确实没闲着,刚刚过完元宵节的时候,他就在巴东城以北的长江南岸大兴土木,在长江边上,大约十几里的江岸都被青布幔子或草棚遮挡,并在长江南北设有大量的弓箭手隐藏在暗处,吴国的哨探始终无法抵近侦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