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渫水东岸的骑兵赶来阻截时已经晚了一步,吴军早就在石门的渡口处设下几座坚实的营寨,足以阻挡蜀军的骑兵。此时,部分吴军兵将已经登上战船往东撤走。
  在石门下游的澧县,澧水两岸的姜维和刘闪令兵卒不停地辱骂挑衅,也有大量的火箭射中吴军的战船,却没能将那些战船烧毁,更没法阻止吴军水师顺水而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陆逊和2万多吴军登船离开。
  在这一个月里,刘闪借用后世名将的「天炉战法」,通过几条河流层层阻截吴军,将其诱至澧水东岸,此时的陆逊已经无法实现与蜀军主力决战的战略目标,加之襄阳和寿春一线战况吃紧,陆逊损兵折将后只得原路退回。
  在吴军撤退时,已经被「击溃」的几股蜀军依靠有利的地形据险而守,终于重创吴军主力。
  这场战役结束后,陆逊的12万大军只撤回了3万余人,3万多吴国兵卒归降蜀军,另有3万多吴军兵卒愿意成为蜀国的百姓。
  由于吴国水师的及时接应,没能捉住陆逊和众多的吴军将领,但这场战役却是蜀国的皇帝一手策划,这场大胜足以载入大汉复兴的光辉史册,足以鼓舞每一个蜀国的百姓和兵将。
  刘闪和姜维的赌约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激进的刘闪和保守的姜维各退了一步,刘闪与众将商议后决定:蜀军的主力暂时不撤出武陵郡,观察吴、魏两国在襄阳和寿春的战局,再看看吴国失去武陵郡之后的部署再作决断。
  收编吴军的降卒补充战损之后,吴境内的蜀军数量已经增加到13万之多,「保守」的姜维担心吴、魏两国讲和,他迫不及待地领着廖化、张嶷、傅佥、吴班四将和4万兵卒回到信陵,以6万兵马随时威胁南郡,并且做出东进的架势。
  武陵这边,刘闪携其他将领和7万蜀军以建始做为大本营,派遣骑兵清除武陵郡各县的吴国官员和县令,刘闪考虑到南人诚心向汉,于是将云南郡守吕翼调至武陵。
  自10年前,云南郡守吕凯被土著所杀之后,他的族弟吕翼一直担任云南郡守,此后南中各郡相继发生叛乱,唯独云南郡风平浪静,足见吕翼的政事处理能力极高。
  刘闪调吕翼到武陵任郡守,希望尽快建立蜀国在武陵郡的行政管理职能,至于空缺的云南郡守就由南中地区的几名将领共同推荐,然后再正式任命。
  蜀军再打胜仗,占领武陵郡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自是一片欢腾,蒋琬、费祎、董允、陈震、尹默等人陆续推荐自己的门生为各地的县令,刘闪自然求之不得。
  由于武陵郡策略的改变,本已决定迁居的百姓纷纷回到自己的家园,因为现在的武陵郡已经属于蜀国,郡内的各种政策与其他地方完全一样,百姓们自然愿意留下来。
  3万多愿意成为普通百姓的吴国兵卒则不同,刘闪担心他们聚集在武陵会引发不确定的风险,于是将其分别送往蜀中各地安家。
  魏延将邓艾的10万步卒「调回」潼关,虽然蜀军很快就离开,魏国仍然感受到来自蜀国的威胁,满宠和司马懿的30万大军完成了「转移视线」的目标后,逐渐北撤并往潼关方向集结。
  在武陵损了10万兵马的陆逊主动卸去所有职务,自贬为庶人,携妻孙氏和儿子陆延、陆抗隐居于汉阳,整日泛舟于江上,以美酒和诗词为伴。
  确认魏国退兵之后,孙权在襄阳和寿春各留2万兵马驻守,将这两地仅存的4万大军全部调往江陵,加上宜昌和宜都原有的6万兵马和驻于江陵的2万水军。
  很明显,孙权想以以12万兵马的优势,阻挡姜维的6万大军沿江东进。
  姜维高估了魏国南下的决心,也低估了孙权阻止自己东进的决心,当朱桓和诸葛谨领兵来到信陵城外时,孙权再次发出紧急征兵令,在全国募集20大军。
  吴国的征兵令惊得刘闪和姜维满身冷汗:现在的吴国已经不能用「穷兵黩武」来形容,因为吴国的征兵年龄已经从16岁降至14岁!
  各郡为完成征兵任务,大举抓丁和强制征用世家奴隶等情形随处可见。


第143章 大汉江山社稷图
  去年秋,姜维升任卫将军,领兵5千救援永安城,至今整整一年有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蜀、吴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后损失了30万兵马的吴国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吴国各郡县到处都是强抓兵丁的官吏,一望无际的良田变得荒芜,无数饥饿的百姓拖家带口逃往邻近的交趾和武陵,这确实是大举伐吴的最好时机!
  细作将吴国境内收集到的情报不断传至建使和信陵,姜维倚在信陵的城头,心里不停地问自己:皇上一再坚持将大举伐吴的时间提前,许多将领也同意圣上的意见,难道是我判断错了吗?
  这一个月来,蜀国占领的武陵郡正在逐步恢复行政管理职能,而吴国却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夺回武陵!
  因为「大举征兵」和「加重赋税」的政策正将吴国推向崩溃的深渊,各地民怨沸腾,叛乱不止。
  据细作来报,庐陵郡的李桓和路合、会稽郡的随春、南海郡的罗厉相继谋反,孙权诏令吕岱、刘纂、唐咨、廖式等人引兵前去平乱。
  然而,前往南海平乱的廖式所部突发兵变:廖式杀死临贺太守严纲之后自封为「平南将军」,大举进攻荆南的零陵和桂阳二郡;
  廖式之弟廖潜自封为「平西将军」,正在领兵攻打交州的苍梧、郁林二郡。
  由于与武陵相邻的郁林、零陵二郡叛乱不止,刘闪索性将南下郁林和东进零陵、长沙之事搁置起来。
  然而,在信陵的姜维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多次写信向刘闪建议东进之事,由于刘闪未置可否,姜维便连夜来到建始。
  刘闪与姜维商谈多时后,姜维终于明白,圣上并没有因为自己前段时间的反对而生气,他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兵不血刃的时机。
  就在两人商议伐吴的后续部署时,却闻诸葛谨和顾雍、步骘、张昭等一帮老臣来到建始,刘闪和姜维会心一笑,让众多的武将入席后再宣他们进殿。
  几名老臣进殿拜见之后,纷纷讲起先皇刘备与吴国的姻亲,讲起吴、蜀两国多年来共抗曹魏的盟好,几名老臣不禁声泪俱下,此情此景确实宁人唏嘘,刘闪也忍不住哀声长叹。
  在历史上,吴、蜀两国在几十年间多有争斗,然而盟好才是主流。
  即使如此,这种盟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极不牢固。
  在刘闪了解到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两个国家能永久地、真正地盟好,战争不会因为双方的盟约而避免,如果要永久地避免战争,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一统」!
  不论是姜维的「二分天下」战略,还是自己复兴大汉的宏伟目标,「灭吴」和「灭魏」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绝无可能通过盟约来实现,唯有通过战争才能「以战止战」。
  现在的吴国正在崩溃的边缘,正是提前开启「灭吴」之战的大好时机,刘闪怎么可能再与之结盟?
  诸葛谨见刘闪的神情有些黯然,以为他已经被说动,急忙送上一张刺绣的「九州五岳之势」图,刘闪看后,对其刺绣技艺赞叹不已。
  诸葛谨趁机说道:“此图乃是赵夫人入宫后为吴皇所绣,吴皇愿将此图相赠,并将赵夫人之女,也就是我皇最宠爱的女儿嫁予皇上,愿两国共结姻亲,成就百年之好!”
  “啊?原来吴皇还有未出嫁的女儿?不知芳龄几何?”刘闪几乎是脱口而出,心头却郁闷不已。
  诸葛谨的话让刘闪非常失望,也十分意外!
  在他的记忆中,此时的孙权应该有五六十岁,他的女儿至少也得三十多岁吧!
  孙权为了结盟,竟然将三十多岁的女儿做为交易的筹码,岂不荒谬?
  刘闪本以为吴国会拿荆南四郡和交州南部的几个郡县做为交易,若是这样,为了两国的百姓和兵卒免于战火,自己或许会同意暂时的盟好。
  刘闪一心想着那片土地,一时间忘了这个时代的男子有三妻四妾,也就忽略了孙权有多个妃嫔,自然没想到孙权的子嗣之间相差三十几岁也很正常。
  正是这个疏忽,刘闪没想到年过半百的孙权还会有未出嫁女儿,一时有些好奇罢了,他从没想过要迎取孙权之女。
  “禀皇上:此女名叫孙朵,现年正当15,才艺样貌绝佳……”
  “大将军误会了!朕……”刘闪急忙打断诸葛谨的话。
  看着几名吴国老臣期待的眼神,刘闪不好当面拒绝,脑子里飞快地思索着如何推脱,突然灵机一动,命人取来自己的嫔妃绣的另一张图。
  “大将军,吴皇的妃嫔技艺精湛,朕的几位夫人绣工也不差!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吴皇送给朕这幅「九州五岳之势」图,朕也回赠吴王一幅!”
  刘闪命人将图展开,几名吴国老臣不知刘闪的意思,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围上来观看。
  “吴皇送的那幅是吴绣,其针法精妙,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确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这幅蜀绣是朕的几位夫人耗时三月绣成,它以软缎和彩丝为原料,色彩更丰富,也更具立体感,希望吴皇能喜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