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放眼整个倭国,能聚集大家,统领大家的,就只有足利义政这个名存实亡的将军大人了!
虽然大家对足利义政的指挥能力都不满,但除了他,别的人就算有指挥能力,比如织田敏定,但资历也不足以震慑住这些大名和领主。
当然,还有一个傀儡的天皇,可他们自动忽略掉了。
现在足利义政竟然在战场上遇刺了,差点被杀了不说,现在更是陷入昏迷,这让众多大名开始有些慌神了。
这次足利义政是真的昏迷了,没有丝毫装腔作势,虽然那枚炸弹爆炸的铁砂和碎屑没有伤到他,但足利义政离炸弹太近了,爆炸的余波直接将他震晕了。
“诸位,现在大家也看到了,将军大人受伤昏迷,我们的大军损失惨重,为了抵抗明军,织田请大家不要再有所保留了。”织田敏定对着众多大名一鞠躬道。
果然,借着足利义政亲信的名义,织田敏定的话,让众人稍做思索后,纷纷转身离开,他们是回去写信搬救兵了!
之前他们确实都有所保留,毕竟足利义政虽然军士才能一般,但是这家伙的阴谋诡计还是很有一套的,比如白天的一战,他就将那些和他不对付的大名放下最前边。
现在看来,不管足利义政如何阴险,如果不能打退明军,他们还真的保不住自己的荣华。
而这一幕正好被来到大厅后边的足利义政听了全。
他对织田敏定更加不满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算账的时候,想到这,足利义政让人将自己推回房间,继续休息。
经过一夜的忙碌,原本留在大坂城外的另外十万大军早早就开进了城,开始加入到加固城防的工作中。
随着昨天大名们的信使,不断有军队来到大坂城。尤其是那些临近大坂城的大名,然后也有许多其他的大名加入其中。
因为现在整个倭国都知道,楚宁要对倭国做什么,之前他们还想着自己能不能独善其身,但是现在看来,大明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
他们根本没哟必要和倭国的任何势力做交易,如果有不服的,直接推过去就是了。
所以,那些原本抱着隔岸观火心态的大名领主们,也纷纷派出军队。
一时间,大坂城外的倭国军队不仅没有因为之前的战败有所减少,反而在不断地增加。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大坂城就重新聚齐起了二十万大军!
当然,之所以来这么快,来这么多,是因为,许多大明都留了一手,生怕足利义政在打败明军之后对他们动手,所以除了足利义政的亲信,剩下的大名都安排了大量的接应部队。
现在看来,这反倒成了他们能迅速恢复兵力的一个好处。当然,也有新的领主在接到相较甚好的大名的信之后,带着军队加入其中。
而城外的明军,似乎也因为昨天的一战消耗很大,他们没有对大坂城发动进攻,反而是押着那些被俘的士兵,在大坂城外不停地修建营寨。
似乎要对大坂城进行长期的围困,站在大坂城城墙上的织田敏定看着城外忙碌的倭国俘虏,心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他不是没有看出,楚宁没有进攻现在就发动进攻,肯定有什么阴谋,但是此时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住大坂城,不然他们就将单独面对这么强大的明军!
他也知道,明军这么做有可能是为了将倭国的那些势力聚而歼之,可就算知道又能怎么样呢!
不聚在一起,只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在这样的明军面前,他们甚至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除了抱团取暖没有任何办法。
那些大名领主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忽略猜测,他们宁可相信明军之所以迟迟没有攻城,是因为兵力不足,或者长途远行太疲惫。
楚宁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不管你知道与否,都必须按照他给你划定的路走,不然只会更惨!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织田敏定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断了,明军明明已经准备好了,可迟迟没有攻城。
“我觉得差不多了。”朱祁钰无聊地挥舞着手中的青草说道。
“嗯,是差不多了,传令下去,三天后攻城!”
第225章 一战而定(一)
三天后的清晨,一万明军陆续从大营开出,向着前方的大坂城进发。
大坂城内定足利义政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赶紧让人召集诸位大名领主到城墙上汇合,足利义政登上城墙,看着缓慢但坚定向着大坂城进发的明军,一阵阵胃酸。
城外的明军只有一万人,可给他的感觉却胜过自己的十万大军,如果能有这样一支军队,自己何苦还这么苦苦支撑,谁不听话直接推过去就是了。
可他现在也就是想想,他知道,现在他的第一目标就是挡住明军的进攻,这样才有机会谈其他的。
城外的明军很快就来到了大坂城下,和之前一样,明军还是只有两千骑兵压阵,不同的是,那些让倭国人闻风丧胆的战车部队,没有出现在最前列。
而是出现在队伍的最后边,而且看样子,数量也少了很多,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是攻城,那些战车难道还会爬墙不成。
此时的大坂城里聚集了十五万倭国的大军,城外还有几处营寨与城池遥相呼应,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三十万大军。
这是倭国现在能聚集起来最大规模的军队了,看来这次他们算是真的拼了。
明军这边也是一样,一万大军在城前列阵,另外有几支军队奔向大坂城外的几处营寨,他们当中倒是有不少的战车。
这次明军也一改之前的作风,将所有的陆战队,和一部分海军都调集到岸上,至于那些倭国的俘虏,全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看管。
近两万明军参与了这次战斗,足利义政看着城外稀稀拉拉的明军,觉得一阵阵郁闷,显然他觉得明军对自己很瞧不起。
区区两万来人,就想着击败自己的三十万大军不成!
其实足利义政误会了,或者说他不了解情况,当初面对奥斯曼骑兵大部队的时候,明军最多的时候,也就是一万多人。
和人家奥斯曼的骑兵比起来,倭国的这些所谓的三十万大军,明军派出两万人,已经算是异常重视了。
何况明军虽然舰队庞大,但搭载的陆战队战士却只有一万五千人,现在能派出两万人,还是舰队在大明补给的时候补充的。
如果不是楚宁想要一战而定的话,以明军的战斗力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
这么说来足利义政应该感到骄傲才是,这也是大明舰队出海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兵。
这倒是不说倭国的军力已经强大到让楚宁这么重视,而是楚宁急于回国,自己的两个孩子自从出生,自己是一面没见过。
之前收到徐又蕊送来的信了,夹着两个孩子的小手印和小脚印,楚宁抱着信又哭又笑一整天,朱祁钰吓得都不敢靠近,可他心里也理解。
楚宁新婚燕尔,出海数年,孩子出生都没有赶上,朱祁镇几乎把能给的荣耀都给了,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朱祁镇亲自给起的。
据说在两个孩子出生之前,是宫里太医院的御医亲自坐镇,锦衣卫保护,朱祁镇原本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份是给男孩的,一份是给女孩的。
两份册封的旨意也是在应天摆着,就等着孩子降生,当两个孩子降生的消息传到京城,朱祁镇比朱见深出生都高兴,登时一份旨意加急送到应天。
楚宁的长子楚博彦,册封五品锦衣卫指挥使,长女楚倾云直接指挥太子朱见深。
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恩宠,一时间朝野上下登时眼红不已,可这也没办法,看看楚宁的作为,朱祁镇这么做丝毫不过分,甚至有人都觉得赏赐轻了。
可就算这样,作为孩子的父亲,楚宁没有在孩子出生的第一时间出现,这种遗憾是怎么也无法弥补的。
当然,楚宁着急回国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朱祁钰也仅仅是知道一点皮毛,那就是国内的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挠,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反复。
所以,楚宁从望海城出发之后,除了补给,几乎就没有停留过,就连那些士兵,都是提前写信集结好了,在港口等着的。
舰队一到,直接上船开拔,楚宁甚至都没有吵应天的方向看一眼,用他自己的话说,怕看了就没有继续走的勇气了。
因此,这一次大明是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了,所以才会出现两万大军齐聚倭国的盛景,倭国应该感到骄傲,就他们这种实力,能得到大明如此‘礼遇’。
大坂城外,火炮已经安置完毕,黑洞洞的炮口已经按照事先标注好的地方,做好了调整,城上的倭国人看着城下一百多们火炮,都快吓哭了。
整个倭国也没有这么多火炮啊!
现在他们有幸见证到大明军队的雄武,只不过这种见证他们一点都不想要。
火炮准备完毕之后,明军的步兵推出了几台体型巨大的的投石机!
这些投石机,显然要不当初在鹿儿岛城的要大,做工也更加精致,原本表情木讷的岛津忠昌,在看到那些投石机的一刻,忍不住打了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