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更让楚宁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迷迷糊糊地和他说了什么。
想想朱祁镇一生除了宠信王振,冤杀于谦之外,也没有太多出格的举动,楚宁安心了许多。
“先生,英国公帐外求见。”此时,一个亲兵进来禀报道。
“有请。”楚宁说完一脸苦笑,“这叫什么事啊。”
“先生,你对英国公很客气。”朱祁镇有点受伤地说道。
“我也想对你客气,可你哪次不是直接进来,哪次派人通报了,再说,如果你来我不出去迎接的话,还不被外边那些人撕碎了。”
朱祁镇听完之后,想了想,楚宁说的有道理,自己近他的帐篷从来都是无需通报,直接进来,如此一看,还是自己和楚宁关系近一点。
“国公有事吗?”
“参见陛下。”张辅对于朱祁镇出现楚宁这一点都不意外。
话说,现在朱祁镇除了睡觉,和楚宁安排给他的巡视,几乎天天跟在楚宁身边,搞得那些文臣已经有不满情绪了。
他们想利用这次机会,规劝朱祁镇用圣人之道治国,只是现在朱祁镇根本没给他们机会。
他们也不是很喜欢楚宁,所以就很少找朱祁镇了。
“先生,派出去的人,回来的差不多了。”张辅如同副将一般,不仅承担了整个明军大营的日常事务,还要协助楚宁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虽然张辅已经七十岁高龄了,常年的军伍生涯,让他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他发现大明军魂后继有人了。
站在他的角度,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比楚宁做得差,只是楚宁拥有后世的知识储备,才能赢得先机,不然,以楚宁的资质,连给张辅提鞋都不配。
张辅不知道,在他看来,这个出身一般的楚先生,简直就是大明铁血军魂最佳的传承人,所以他才甘愿充当楚宁的副手,更何况,两场大战下来,楚宁可谓智计百出。
更坚定了张辅的决心。
“如何?”楚宁有点紧张地问道,毕竟这关乎下一步计划,不由得他不紧张。
“派出去的三十五支队伍,已经回来了三十支,总共收拢的分散各地的将士五万人,加上我们之前的两万人,现在整个大营已经有七万人马了。”张辅倒是有些激动。
毕竟这样的大溃败下来,还能收拢如此多的人马,已经很难得了。
“人员配备如何?”
“这是详单。”张辅说着,递过来一张纸。
楚宁接过来,慢慢地看了起来,不是拿起笔还勾画一番。
“其他的准备的如何了?”楚宁抬起头看着张辅问道。
“已经把消息散布出去了,只是不知道也先会不会上钩。”
“没指望也先这么容易上当,只要散布出去就好。接下来就辛苦国公了,按照之前商定的计划,对大军重新编练。”
“义不容辞。只是先生,我们现在粮草倒还算充足,军械储备就略显不足了,如果不能尽快决战,恐怕会有麻烦。”此时张辅对楚宁更加佩服了。
当初楚宁坚持将战场上战马,不管是受伤,还是马尸都拉回来,全都做成熏肉干,那些伤马全都被养了起来,虽然马肉不好吃,但在战场之上,哪有那么讲究。
“这倒是个问题。现在能不能支撑一场大战?”
“问题不大,不过之后怎么办?”
“那就可以了,我们这次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楚宁坚定地说道。
“只是,如果这样的话,未免有些冒险?”张辅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我们在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险。如果不能把也先吸引过来决战,不仅至今仍散落战场的将士有危险,我大明也将彻底由守转攻。”
张辅听完一惊。
他没想到,楚宁考虑的竟如此长远。就在所有人都在考虑怎么应对眼前局面的时候,楚宁竟然考虑到了战后,甚至百年之后的事。
“先生,可我们现在军械不足,一旦大战开启,我们拿什么对付瓦剌人?”朱祁镇疑惑地说道。
“拿什么?!有刀枪用刀枪,没有刀枪就是拿人命也要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现在害怕了?”
“当然不是,我只是觉得如此局面来之不易,先生这么说就是小瞧我了。”朱祁镇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还是有点吃不住激。
“那就好,咱们这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管怎么样,这次就是崩掉几颗牙,我也要咬下也先几块肉!让他下次不敢再向东,哪怕悄悄滴看一眼都不行!”楚宁挥舞着手臂,激昂地说道。
“先生!”
“先生!”
在场的只有张辅和朱祁镇两人,可楚宁的话却让他们两人热血沸腾。
“好,这段时间尽量安排人搜集物资,对了,你们往京城发消息了嘛?”楚宁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啊!”朱祁镇也想到了。
“这个,邝大人应该送了吧。”张辅不确定是说道。
“他送管个屁用,赶紧的,以你的名义给京城送信,最好能放点信物什么的。”楚宁有点郁闷。
这么重要的事,竟然现在才想起来。
“先生,放什么信物?”朱祁镇不解地问道。
“手指脚趾什么都行,只要让京城的人知道,你现在没事就行。”
“这个,”朱祁镇有些犹豫,毕竟手指脚趾没有再生功能。
就在他犹豫是砍手指还是脚趾的时候,一旁的张辅看不下去了,伸手拉着朱祁镇出了楚宁的大帐。
第19章 大战在即
“先生,五十里外发现瓦剌人的踪迹!”
“这回不会又是那些散兵游勇吧。”
楚宁这段时间被这些探马搞得都快神经了。
每天都能接到不下十起这种消息,不过每次都是一些零散的瓦剌骑兵。
瓦剌人不同于大明的正规军,战时他们由部族首领召集,统一指挥,但是一旦战事结束,他们大部分人就会一哄而散。
分头抢掠,这也是蒙元败退回草原的后遗症,物资奇缺,有时候,好几户蒙古牧民共用一口铁锅。
所以,金银珠宝对他们来说只是附带品,用于和汉人商户交易,但是生活物资、刀枪这些就不一样了。
可楚宁却丝毫不敢大意,他还是将探马放出去五十里,五十人一组,都是精锐之士,全都是一人双骑,如果遇到小股的敌军,他们不用请示,就可以消灭。
只有出现大股武装,或者发现对方可能是瓦剌大军的前哨,才会派人回来禀报。
“哦?”楚宁不置可否地问道,“确定吗?”
“禀报先生,确定!这次是成建制的瓦剌探马,我们冒险前出二十里,发现大队的瓦剌骑兵,正向大营赶来,人数不少于五万!”
“好!召回所有探马,传令全军准备!”
时间距离阿剌大败已经过去三天了,这三天来,整个明军大营都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每次探马返回营地,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中军大帐的方向。
随着楚宁的一声令下,整个明军大营开始紧张忙碌起来。
“兄长,我们真有必要打这一仗吗?”虽然已经距离明军大营不足百里,但伯颜还是有些忐忑。
“是!”也先坚定地说道。
其实,正如楚宁所预料的,也先原本不想打这一仗,土木堡一战,足够他捞足资本返回草原了。
就算是他现在称汗,也没有问题。
只是,政治资本他是捞足了,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因为楚宁的出现,尤其是先后两次打败伯颜和阿剌,在土木堡附近建立了稳定的据点,不断收拢溃散各处的明军,让瓦剌无论是俘虏,还是战利品,都缴获远远不足。
甚至有些部族在抱怨,他们缴获的刀枪还做不到没人一把,这就对也先很不利。
如果那些部族因为这个不再支持也先,那他称汗的愿望就很难实现。
何况,根据阿剌军中的汉人俘虏交代,明朝皇帝朱祁镇就在其中,而且军中派系林立,如果不是瓦剌大军攻击太过密集,明军此时早就分崩离析了。
也先对此也是将信将疑。
虽然他知道,明朝人一直都不团结,但现在这种时候,难道他们还会如此。
只是,在阿剌回去之后,不断有族人传来消息,多支明军小队在战场之上,开始收拢散落各处的明军官兵,有些甚至为了争夺这些官兵,甚至大打出手。
而且,这些官兵虽然都是往一个方向集中,但能看得出,他们并不是一条心,据说大营也是分开设立,完全不符合常理。
要知道,此时明军新败,正是集中力量,共同御敌的时候,分开设立营寨,看似互为犄角,可却给了瓦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此时,安插在京城的内线传来消息,整个京师现在因为土木堡之战的大败,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无数达官显贵争相向南逃命,朝廷也开始准备迎接瓦剌的进攻,说明朝廷对于此战已经失去了信心。
综合起来,也先决定冒险一试。就算打不赢,咬掉明军一块肉应该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