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显笑得:“臣铭记在心。陛下于我华夏,真乃不世出之圣君仁主。可于外夷,又不啻是雷霆烈火啊。”
李洛道:“你要记住一句话,别重蹈你赵氏祖先的教训。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就算再过一千年,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外族固然有立足天地间的资格,也该有他们的活路,可这华夷之辩,却不能不严守内外。”
“华夏如大树。大唐是根干,诸侯是枝叶。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便参天而立,遮天蔽日。枝如离干,无根不活。干若无枝,其势无存。”
赵显肃然道:“陛下殷殷教诲,用心良苦。金玉良言,震耳发聩。思谋万世,庙谟深远,实非臣能揣测于万一也。臣虽愚钝,却铭记在心,念念不忘,以为赵氏家训,传之后世国君,永为大唐封藩,诸夏一国。”
唐主点头:“朕言尽于此,卿善为之,善为之。”
…………
腊月二十一,唐廷常朝。
十国使臣,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一起上殿觐见大唐皇帝。
唐主和崔后居高临下的看着一群高鼻深目的天竺人,不由微微一笑。
是高种姓。
他们的皮肤比较白,瞳孔颜色也很浅,当然是高种姓了,也就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雅达瓦国使臣,巴耶寞迪,拜见大皇帝陛下,完税,完税,完完税!”
一个天竺使臣操着生硬无比的汉话,跪拜下去。
其他五国使臣,也都用明显是现学的蹩脚汉话,向大唐皇帝跪拜问安。
“卡卡提亚国使臣,特郎拜灯,拜见大皇帝,完税,完税,完完税!”
“朱罗王使臣,坚义苇索,拜见大皇帝…”
“索兰基国使臣,约汉逊沙,拜见大皇帝…”
满殿唐廷大臣,眼见这些色目人,不由都面露不屑。
这些人的长相,实在有些怪异。
…
卫王赵显,以及宋、梁、理这三国使臣也一起跪拜,大声道:“臣宋国(梁国理国)使节…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洛笑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卫王和三国使臣一起平身,天竺六国使者却面面相觑,只能跟着站起来。
宋国使臣是李洛的老熟人罗谡,所以李洛先和他说话。
“宋王和太王可好啊?”李洛象征性的问道。
罗谡回答:“殿下和太王殿下甚好,陛下勿念。只是,殿下很思念中原,决定明年亲自入朝觐见陛下,也回乡祭祖,请陛下恩准。”
李洛欣然点头:“准了。罗卿,朕和你也是多年不见了,罗卿并不老,想不到如今满头银发了。”
罗谡叹息道:“臣年仅四十,可久在海岛,思念中原,哪能不早生华发呢?可喜的是,陛下仍然风采如昔,实乃大唐之福,华夏之福啊。”
李洛感叹的说:“罗卿也算朕之故人,还要善自珍重。这次回中原,可多住一段日子。朕赐你一些辽东老山参,给你调理调理身子。这南洋宋藩之事,还需要你这样的汉家老臣操心劳肺。”
罗谡眼圈发红,很是感念的拱手道:“谢陛下恩典!臣犬马之躯,蒙陛下不弃,感激涕零!”
李洛又看向梁国使臣,“梁王可好?”
梁国使臣立刻回禀:“回陛下话,梁王殿下甚好,陛下勿忧。梁王殿下就是思念中原,也想亲自入朝拜见陛下。”
李洛微笑抚须,“回去后告诉梁王,既然思念中原,可回来看看。朕在长安等他来。”
“谢陛下!”梁国使者谢恩。
李洛也没忘记理国使臣,“你家王太后可好?”
理国使臣回禀道:“回禀陛下,王太后甚好。只是,王太后同梁王一般,也很是思念中原。另,理国地处恒河之西,离蒙元太近,国家难安。”
李洛道:“只要她想回来看看,朕就没有不允之理。至于这蒙元…转过年,大唐就要对波斯用兵,夺了蒙元的阿姆河省。你们,不用再害怕了。”
“谢陛下!”理国使者立刻下拜。
天竺六国的使臣,根本听不懂大唐君臣在说什么,只是戳在那里,呆头呆脑,忐忑不安。
很快,就轮到天竺六国的使臣了。
“你们,带了什么好消息给朕么?”大唐皇帝似笑非笑的问道。
充当翻译的岭南海商,立刻将皇帝的话翻译给六国使臣。
六国使臣听完,又叽里咕噜的说了一番话。
岭南商人恭敬万分的行礼道:“陛下,他们说,愿意尊大唐为宗主国,年年纳贡,岁岁入朝。”
李洛的笑容真实了两分,看了礼部尚书一眼。
礼部尚书吴镇楼立刻问道:“他们敬献大唐多少牛,说出来让陛下知道。”
没错,唐廷大臣们都知道,眼下陛下最关心的就是牛,还是母牛。
PS:哎,这几天一直抽不出时间加更,但始终不敢忘记。蟹蟹大家这么支持我,感激涕零,不知所言。还望陛下…晚安!
第957、958节 《洛阳和议》…财务收支
李洛正坐在龙案上,身穿黑底龙纹衮服,头戴十二旈冠冕,胸前挂龙凤呈祥玉符,腰间配剑名“龙牙”,乃是大朝时的服饰。
威严,肃重,高贵,大气。
而今日其实只是常朝。
这当然是因为十国使节入京觐见,才改公服为衮服,彰显汉家天子威仪,展示华夏礼服之堂皇。
这一身装束,令大唐皇帝的威严更加厚重。天竺六国使臣见到威严如湿婆神的大唐皇帝,都是谨小慎微,惴惴不安,大冷天的浑身冒汗,唯恐惹来唐皇之怒。
六国在耕牛战争中惨败后,立刻开始了解东方的大唐。这不了解还好,一了解真就吓了一跳。
原来,唐王李洛是曾经的大唐后裔,李世民的后代。李世民和大唐,天竺贵族们还是知道的。当年,那个大唐就曾打败过天竺。
想不到,李洛在大唐灭亡数百年后,又重新复国了。不但复国,还打败了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将元廷赶出了东方。
这几年,唐军四出征伐,开疆拓土,连灭多国,不但雄踞东方,还占了天竺之北,称霸南洋,虎视天下。
不久前,还平了吐蕃,进军大漠。
如此兵威,蒙古大军亦不可挡,更何况他们六国?
唐廷有精兵百万,不但霸道强横,火器犀利,还有梁、卫、宋三国在天竺为爪牙,谁敢不服?
这次北上一路走来,看见大唐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天下富庶,连乞丐流民都难以见到,到处都是一派井井有条的勃勃气象,可以想象大唐的强大。
倘若拒绝唐主,他们的国还能保得住么?得罪大唐的后果会是什么?
李洛暂时放过六国使臣,漠然问道:“礼部,天竺六国来朝,为何锡兰国和曼索拉国却没有来?难道是不服大唐么?”
同样穿戴礼服梁冠的吴镇楼出列奏道:“启禀陛下,锡兰和曼索拉有意怠慢,心存不恭,不知天朝之威,是以抗拒不朝,罪莫大焉。”
岭南商人立刻将君臣之间的对话翻译给天竺六国使臣。
六国使臣听了,一边暗笑锡兰国和曼索拉国托大,一边想看看唐廷怎么做。
这两国不来的原因,他们都是知道的。锡兰(斯里兰卡)虽只是百万人口的小国,却孤悬海外,以为大海相隔,是以有恃无恐。
而曼索拉国多信某某教,民风彪悍,又有波斯的元军撑腰,所以才抗拒不来。
“都灭了吧。”唐主语气平淡的说道,如同再说一件日常小事。
“郑和拟旨,令南洋水师都督罗昱为伏波大将军,率领水师一万,陆战队一万,灭锡兰国,绝其社稷,擒其君长于朕前。”
“遵旨!”郑和神色振奋的说道,水师终于有大仗打了。
李洛继续道:“军师府再拟旨,令都督天竺诸军事、太尉陈淑桢为讨逆大将军,以梁王萧焱为副帅,抽调恒北驻军两万、梁军一万、理军一万,卫军一万,征讨曼索拉国,灭之。”
“遵旨!”
一言而灭人国!
天竺六国使臣听到翻译后,无不胆战心惊。
竟然是…说灭国就灭国?
怎么就像喝凉水一样?
如此霸道,真的是可怕啊。
更可怕的是,大唐似乎根本没出什么力气,听上去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满朝文武都没当回事,全部一副理所当然,风轻云淡的神色。
李洛这才看向六国使臣,露出一丝令人心悸的微笑,不疾不徐的说道:
“你们,尊大唐为宗主,那就是大唐之藩属。尔之国王,非大唐册封不得登位。尔之外交和战,非大唐允许,不得自传。尔等世世代代奉大唐皇帝为君,以为人间神灵,自居为臣仆。尔等,可能做到么?”
等到岭南商人翻译过来,六国使臣哪敢说个不字?听完一起行礼道:“下国愿意,愿意…”
实力最强的雅达瓦国使臣大着胆子说道:“大皇帝陛下,我们尊大唐为宗主上国,要是我们被敌国攻击,或出现内乱,大唐可以帮助我们吗?”
李洛听完翻译后微微点头:
“大唐藩国,分为亲藩,内藩,外藩三等。尔等六国,不算诸夏之国,只是外藩。尔等国有内乱,大唐可管可不管。不过,若有敌国相攻,大唐是必管的。大唐藩属,不容他国攻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