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有了一起冲出去的机会。
心念于此,乙支忠武狂喝一声,手中长刀一刀刀有攻无守,不要命的砍向了张宝相。
张宝相久经战阵,亦知战场之上,胆怯者死。
换而言之,也是一条亡命之徒。
张宝相面对乙支忠武不要命的袭击,竟然毫不相让,一刀刀的对砍过去。
你不防,我也不防。
你不要命,我同不惧死。
一连对砍了八刀,两人一同喘了人口气。
但还没来得及吸气,不约而同的武器又碰撞在了一起。
他们这种玩命的拼杀,太过凶悍,周边双方士兵均不敢靠近,免得殃及池鱼,也有对自己将军能力的自信。
张宝相高举刀的时候,突然一口气衔接不上。
终究年过半百,力气接续不上,手上的刀,慢了半拍。
乙支忠武来不及反应,一刀砍在了张宝相的前胸。
张宝相缓了口气,居然不管不顾,同样一刀劈了下去。
乙支忠武连退三步,不敢信的看着胸口狭长的伤口,血如泉涌,又看了看手中的刀,不甘心的倒在了地上。
张宝相胸口也开了道口中,但却不深,只是鲜血不住渗透出来。
他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刀,刀锋上已经有了八九个豁口,而乙支忠武的刀,却有些卷刃了。
唐王朝的冶炼技术天下无双,高句丽的冶炼技术如何能比?
固然乙支忠武凭借年轻气盛,占了上风,但唐刀之利,天下无双。
张宝相受伤拄刀而立。
周边兵士早已将他保护起来。
高句丽的暗探见首领战死,士气瞬间崩溃,不成建制,四散而逃。
唐军哪里会手下留情,追着砍杀。
尤其是薛曳莽,见张宝相、乙支忠武精彩的对杀,热血沸腾,一边挥舞着金瓜锤,一边大叫:“谁来与我一决生死!”
古代阵仗对决,钝兵器的杀伤力更在利器之上。
尤其是经由大力猛士手中的钝兵器,更是可怕至极。
两军对垒,兵士一般都会穿着衣甲,尤其是精锐兵卒,身上要害几乎都会镶嵌铁片。
刀砍甚至无法破防,剑刺可以穿甲,杀伤力却是有限。
钝兵器则不相同,一锤子过去,不管是否穿甲,都将失去战斗力。
薛曳莽一手一个金瓜锤,一锤一个。
但凡中锤者,莫不是脏腑碎烂,无生还再战可能。
连续袭扰唐军的五百暗探几近覆没。
李元瑷亲自探望张宝相的伤势,见他只受了皮外伤,大松了口气。他路上以听说张宝相豪勇的表现,赞叹道:“张都尉真猛士也。”
张宝相也很是自豪,忽然病床上的他想到了一件事,道:“总算知道他们是怎么照明的了,是一块古怪的石头。”他人上送上了一块不规则四方形的石头,石头存现绿色光泽,在灯火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艳丽。
薛曳莽惊讶道:“石头也能发光?不会是夜明珠吧!”
张宝相让人熄了帐内油灯,登时整个营帐陷入了昏暗。除了帐篷外映照进来的点点火光,没有一丝亮光。
重新点燃油灯,张宝相一脸尴尬,道:“不对啊,他们是用这种石头照明的啊!怎么不亮了,莫不成还有特殊的机关?来拿来给我看看。”他不信这个邪,想要挣扎起身。
李元瑷淡然笑道:“别动”他说着将石头拿在手心,让人将油灯熄灭了。
李元瑷用手猛搓石头,一点点绿色的荧光渐渐由手心闪现。
“这”薛曳莽瞪圆了眼珠子道:“这真是夜明珠?”
李元瑷摇头道:“这玩意叫萤石,只要吸收热量就能发光。就跟矿石差不多,一般都存在于深山老林中。你将它放在火上烤,还能出现鬼火呢。真可以,居然以萤石照明,确实要比火把隐蔽的多。嘿,既然知道了他们的秘密,我们就有应对之法了。”
见李元瑷好似什么都懂,张宝相、薛曳莽再度露出崇拜之色。
李元瑷拍了拍手道:“好了,明日还要赶路,大伙儿都好好歇歇。”他顿了顿又道:“都尉也是,你可是军中砥柱,可不能倒下。”
当天夜里,众人亦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不过第二天,他们还是遇到了暗探的袭扰。
但很明显,失去了乙支忠武的指挥,不论力度还是选择下手的时间都无法与之前相比。
甚至有一次,对方还未发动袭击,就给眼尖的李元瑷看出了躲藏的地方,反而让唐军抢了先手。
至于夜间,知晓了高句丽暗探的照明方式,也知道了自己为什么看不清敌人的缘由,李元瑷做了相应的安排。
高句丽暗探再也无法摸到近处,反而于百步之外就给负责任的巡夜唐军发现踪迹。
暗探再也无法给他们制造过大的威胁。
第140章 迷惑 决定
渊盖苏将手中的信投入火盆,面如死灰。
暗探面临的情况已经通过黑鹰传达,随着乙支忠武的身死,全盘计划彻底失败。
即便到现在为止,渊盖苏都还弄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李元瑷率领的运粮部队,能够短时间内渡过让他们摧毁桥梁的辽水、小辽水。导致一切计划,前功尽弃。
当下局面,他已经看不到任何取胜的机会了。
至关重要的是目前还不能与他人商议,一但消息传开,那本就备受质疑的威信,将会荡然无存。
这种局面下,再来内乱,一切玩蛋大吉了。
渊盖苏忽的灵机一动,送案几上找出了前些日子乙支忠武给他的信函,急不可耐的跑出了大帐,来到了营垒城墙,呼哨一声,将黑鹰吆喝下来,将信原封不动的安在其脚上,指挥着它往唐军上空巡视。
渊盖苏看着黑鹰,双手做祈福状。
“伏羲大神保佑您的子民吧!”
在这个时候,渊盖苏也只能乞求上苍显灵了。
高句丽的信仰,大多数取源于中原的神话传说,如四神、伏羲女娲、神农氏、驾鹤仙人王子乔以及对日月神。只是中原因道教、佛教的发展,信仰变成了三清四御,佛祖菩萨,对于四神、伏羲女娲、神农氏这些,只将他们视为圣贤而不是神仙。只有少数地方才会供奉这些圣贤。
渊盖苏压根不知道,他所拜的伏羲大神生于华夏。
鸭绿栅东岸西岸。
李世民穿得跟粽子一样,坐在火盆旁烤火取暖。
这位大唐王朝的皇帝陛下日子也不怎么好过,胡子一垃碴,脸上还有一些残留的油污,显然没有这么好好擦拭。
一开始,李世民还是很注重形象的,每日洗漱,整理鬓发,打理胡须。
可随着这天日渐寒冷,李世民就受不住了。
费心思整理好的鬓发胡须,一打开帐幕,还没走十步,鬓角胡须上都是冰渣子,热水洗的脸让刺骨的寒风一吹,就跟刀刮一样疼,甚至都隐隐豁开口子了。
你越讲究越打扮,越是遭罪。
反而不管不顾,脸上让油垢糊上一层,还能抗风防寒。
李世民难受到了邋遢的好处,豁出去啥也不管了。
其他人与长孙无忌、李道宗、李绩这些人,都差不了多少。
一个个举世无双的大将,就跟难民一样,穿着各种厚大衣,聚在火盆旁边。
至于随行而来的马周,因士体弱,直接病倒,卧病在床。
旁边还有一人,高延寿。
这个高句丽的北部耨萨直接让唐军给打服打怂了,跪行至李世民面前投降。
李世民正好差一个当地人做向导,直接提拔高延寿为随军司马,让他成为自己身旁的一个谋臣。
高延寿也好不到哪里去,将自己缩成一个球,尽量的往炭火靠,麻木的双眼瞧着炭火失神。
李世民见高延寿更加不济,心底舒坦了些。
在很早,东北下第一场的时候,他就曾问过高延寿:“你们高句丽人是不是天生不怕冷?”
身为三军统帅,他必须要知道高句丽与他们在寒冬时节的差别。
高延寿的回答让李世民大感意外。
“我们冬日极少狩捕鱼,不论官员还是百姓,大多在家中避寒。都误传我们如何如何耐寒,可我们也是人呐,怕热也怕冷。每年冬天一样会冻死不少人,只是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气候,每年都会提前准备过冬而已。至于行军作战,据我所知,高句丽自朱蒙建国起,就没有在冬季动兵的记载。此次陛下进而不退,早已让渊盖苏乱了方寸。”
李世民这才放心下来。
高句丽比他们更加耐寒毋庸置疑,但也仅是相对而言。该冷的还是会冷,不至于出现唐军冻的瑟瑟发抖,挥不动刀,而高句丽屁事没有,这种致命的情况。
李世民喝了一口暖乎乎的雪水道:“高司马是北部耨萨,可知道辽水、小辽水桥毁,还有别的路线运粮?”
高延寿毫不犹豫的道:“没有了,建造太多的桥,反而不利我们。乙支德当初镇守辽东的时候就再三强调,辽水不可修桥,更不可造石桥,随时可拆卸的木桥才便于辽东安危。”
李世民面色肃然道:“刚刚得到消息,辽水、小辽水的桥,让人给拆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