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李治在得知水患来临的时候,果断的将朝廷迁来洛阳,最是高明不过的举动。
李元瑷说道:“洛阳最著名的景点有两处,其一是龙门山的石窟,还有就是白马寺。照我来看,白马寺没啥意思。龙门石窟倒是一个必游之处,那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这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为首,可谓必游之处。明日且休息一日,后日我们一同往龙门石窟一游。”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此次江淮水患最关键的重灾区宿州亦得到了救治。
针对这次宿州重灾的关键,李元瑷重新设计了运河的进水闸、减水闸,安排工匠入手建造。
对于宿州的重建规划,现在的他也是信手而来。
经过江南这些年的磨炼,尤其是泉州城的重建,让李元瑷对于这个时代的结构布局了然于胸,规划一气呵成。
而今的江淮最不缺的就上劳力。
这首次支配如此多的百姓,李元瑷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手忙脚乱,但随着志愿者制度的成熟,诸多有领导能力的豪绅、读书人的展露才能,基本上能够做到如指臂使,重建的进度极快。
基础根基都已经打好,剩下就是一些收尾以及未来的建设维护工作。
这些都是州府刺史要操心的事情,李元瑷也不打算将他们的工作一并干了。
赈灾才是主要任务。
故而他见局面稳定,修书江南,让自己的夫人跟李明达一道北上与自己汇合进京,走的是干净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直接令得江淮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想要谢恩都无处感谢,只能立长生牌坊为之祈福。
因之前阴雨不决,河道拥挤不稳,此次入洛阳他们放弃了便捷的水路,由官道一路向北。
沿途走走停停,权当旅游,好不自在。
直至今日,抵达洛阳城郊。
越接近洛阳城,官道上的行人越多,作为大唐第二经济中心,洛阳的繁华毫不逊于长安,发展潜力犹在长安之上。
李元瑷见状亦极为怀念,在江南多年,几乎忘却了这拥挤繁盛的景象。
尽管得他尽力改革,江南经济大幅度提升,可人口的劣势是难以于短期内弥补的。
便在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李元瑷回首望去,却是一队披麻戴孝的报丧快骑,眉头不由微皱。
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但一般而言,报丧只传周边。唯有封疆大吏级别以上的人物,才会以这种快骑的方式将丧事报告朝廷。
因为这个级别的官员需要得到朝廷的安抚方才能够下葬。
毕竟有些官员是有资格陪葬、诏葬、厚葬的,若事先入葬,圣旨传达之日,总不能将之挖出再葬一次吧?
李元瑷示意车队靠边,给他们让开了中心道路。
看着越来越近的快骑,李元瑷脑中突然浮现一名字“苏霖”,忍不住叫道:“可是苏霖,苏护卫?”
多年前,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时,任命他去魏王府将李泰请入宫中软禁。
那个时候,他与魏王府的苏霖起了小小的摩擦,在那关键的局势下他甚至动了杀心,故而颇有印象。
苏霖听闻叫唤,勒住了快马,迷茫的望了李元瑷。
当年的李元瑷还是少年,六七年过去了自然认不出来。
只是他们一行人皆是由兵卒相护,且兵卒衣甲精良,有的甚至配备弓弩,是国公级别的卫队才有的资格,不敢大意,抱拳道:“尊上何人,请恕下官眼拙。”
李元瑷沉着脸道:“孤王李元瑷,当年在魏王府有过一面之缘,不知你们是?”
苏霖有些震恐,李元瑷现在的大名暴于南北,他岂能不知?
“见过吴王!”他再次行礼,眼中流露出一抹难掩的悲痛,道:“濮王病薨!”
李元瑷微震。
车里也传来一阵悲呼“四哥”
第301章 鳄鱼的眼泪
李元瑷目送苏霖离去,脑中浮现苏霖离去时的话语,“濮王得知京中情况,心情烦闷,醉生梦死,以致饮酒过度,忧郁而亡。”
对于苏霖这个说词,李元瑷觉得可信度极大的。
长孙无忌表面上是在处理房遗爱的谋反案,实际目的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相比李承乾的叛逆,李泰大有王者风范。他才情非凡,为人机敏且礼贤下士,有愿意于士大夫以及世族大家共治天下的意念,也因如此,深得各类官二代士林士族的支持。
李承乾忌惮李泰并非没有缘由。
而李治心胸气度与他父亲比起来,那是一天一地,他表面仁儒内里腹黑记仇,并不讨臣功勋的喜欢。
甚至可以说,若非有长孙无忌压着,动了反心的人绝不止李元景、李泰两人。
李泰尽管输给了李治,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远不如自己,至尊之位,可以争取。
然而长孙无忌大刀一挥,将他所有的心腹亲信,所以支持他的武大臣功勋之后都杀的干净,直接成了光杆司令,彻底绝了晋升之路。
这对于一个有野心野望的人来说,失去信念,无疑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
忧郁而亡,在情理之中。
只是在这个时间段病逝,难免让人多想一二。
李元瑷微微摇了摇头,笑了笑,心底瞬间释然。李泰不管是不是李治所杀,与他何干?
对于李治的秉性,李元瑷还是很了解的。
李治此人重情而寡义,他看不上锦上添花的奉承之徒,将他们视为超控的棋子,对于他们的生死,毫不在意,但对于一并患难的亲人,极为重视。
便如姬揔持、卢丛璧这两个罪妇,她们一个是义安王李孝常第六子、上大将军李义余的夫人,一个是大唐滑州揔管、宗贝二州刺史、上柱国、平舆郡开国公杜才干的夫人。
两人都是同样的命运,都在贞观元年跟着义安王李孝常谋反,为李世民所杀。
姬揔持、卢丛璧两人也因此进了掖庭宫成为了罪妇。
两人机缘巧合给长孙皇后相中,提拔为李治的保傅、乳母。
李治对于这两个保傅、乳母极其的尊重,不顾他们罪妇的身份,授予她们皇后的大权,主管后宫。
即便是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都不敢在姬揔持、卢丛璧面前放肆。
李治将姬揔持册封为一品周国夫人,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当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護给追封为周国公。
周国公与周国夫人是一对,而武则天的生母杨氏却是尴尬的代国夫人。
武则天想要给姬揔持换一个称谓,又不敢自己跟李治提,便婉转的让姬揔持将自己的头衔让给杨氏。
姬揔持当然不愿为难李治,自请为鲁国夫人,要让出自己的头衔。
李治当即怒了,为了自己的保傅,他半点面子都没给武则天,驳回了姬揔持的要求,同时还册封杨氏为鲁国夫人。
这是实打实的羞辱,他不但维护了姬揔持周国夫人的身份,还特地将鲁国夫人给了杨氏。
全然一副朕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你没资格抢。
也由此可见,李治的护犊之心。
他容不得任何人对姬揔持的不敬,哪怕是武则天这个皇后。
自己与之一并长大,在最不可能的时候,与之不离不弃,只要自己不作死,李治再黑,刀也杀不到头上来。
再说实在不行,学个范蠡谐美泛舟,也是一段佳话。
造反,李元瑷压根没想过。
人贵自知,在这太平盛世,面对一个承上启下,打下大唐最大疆域的腹黑皇帝,造他的反,跟找死有啥区别?
李元瑷耳中听到了李明达的抽泣声,赶忙上马车安抚。
一行人继续东行,有他亲王的金子招牌在,洛阳守卫打开了不轻易开启的洛阳正门,迎接李元瑷入内。
他们车队自往洛阳皇城行去。
洛阳皇宫始建于杨广,为了解决关中的粮食问题,杨广重建东都洛阳城,将朝廷重心迁移到了洛阳。
不过李世民攻破洛阳之后,见洛阳宫富丽堂皇,美央绝伦,脑子一抽,下令火烧乾阳殿,拆毁则天门,将杨广建造的宫殿付之一炬。
现今的宫殿便是在原址上重新修葺的,只修了个大概,与当年杨广建造的皇宫不可同日耳语。
这一进寒碜的宫殿,李元瑷便听闻李治痛哭晕阙的消息。
这李泰病故的消息传到李治耳中时,他正在跟武百官议事,骤听此噩耗,李治当场涕泪而下,情难自己,悲伤过度。
对此满朝武并没有任何异议。
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李治自身的才能,将现今庙堂的稳固,国家的发展归功于长孙无忌、李元瑷这些能人,忽视他本身的帝王水平,却一致认同一点,那就是李治仁孝。
这一母同胞的哥哥病故,身为弟弟悲痛是在所难免的,皆表示理解。
见李元瑷入宫,一个个除了上前寒暄,表示亲近以外,都让他面圣的时候要好好劝劝李治,莫要让他悲伤过度,伤及龙体。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