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初修建进水闸、减水闸的时候,建造者偷工减料,导致今日祸端。另外就是地方政府处理不当,缺乏对于进水闸、减水闸有效的维护。
方晨战战兢兢的看了袁公瑜一眼。
袁公瑜脸色惨白,直接跪伏在地,低呼道:“吴王恕罪。”
李元瑷道:“何罪?”
袁公瑜颤声道:“宿州百姓穷困,百废待兴,需要整治的地方太多。为了让境内百姓早一些过上好日子,下官,下官动用了治理河道的经费”
“混蛋!”
李元瑷气得一脚踢了过去。
袁公瑜翻了一个跟头,狼狈的滚了一圈,继续伏地拜道:“天地为证,公瑜在任多年,从未贪墨一。挪用经费,亦是为百姓考量,望吴王明察。”
“为百姓思量?”李元瑷直接气笑了:“连轻重缓急都分辨不清,还为百姓思量?当孤是三岁小孩?”
他还未细查,或许真如袁公瑜自辩的那样,未贪墨一分一毫,李元瑷也不信他是单纯的为百姓。
袁公瑜并非是蠢货,反而是一个能人。
这能人生了歪心思,破坏力比庸人大多了。
早在江南,他就发现了一个情况。
原本懒政的官员,近年来格外勤快。
细细一了解,便知道因由。
贞观朝庙堂稳固,天下太平,缺乏晋升空间。而随着李世民病重,李治监国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庙堂官员的轮换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时候表现好的官员,很容易就为吏部提拔,成为新朝的基石。
袁公瑜十有八九就是存着如此念头,调用治河经费,让自己的履历更加光鲜,从而得到天子青睐,走上巅峰。
至于未来宿州如何?跟他一个前刺史有什么关系?
袁公瑜千算万算想得到就在自己在任的这几年,会遇上这种百年不遇的天灾?
李元瑷并不反感功利心重的人,这人非圣贤,如周公、诸葛亮这类人终究难遇。当初他麾下的上官仪就是一个聪明过了头,功利心极重的人。
可上官仪再如何自私自利,也有一个底线。袁公瑜用治河经费来粉饰自己的功绩,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来人!收了袁公瑜的刺史大印,将他关押起来。”
李元瑷一想到宿州的灾情人祸大于天灾,恨不得牙痒痒的,若非他只有罢黜任免的权力,没有生杀大权,甚至都有将他脑袋砍下来,告慰宿州百姓的念头。
一番调查下来,李元瑷更是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袁公瑜不只是调用治河经费,还滥用手中权力,随意开关水闸,为了点滴利益,滥用水资源。
一边滥用,一边又不加以维护,不出问题都有鬼了。
最让李元瑷难受的还是,得知袁公瑜给收押,很多宿州百姓为他求情说好话。
在他们看来,袁公瑜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直到李元瑷将袁公瑜所犯之事,公之于众,方才劝退了宿州百姓。
李元瑷将此事修书上报李治,要求严惩袁公瑜。同时还亡羊补牢,提议朝廷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水利工程的机构,专门负责监督维护水利工程。
天灾避免不了,但是人祸尽可能的杜绝。
这水患对于朝廷的威胁太大太大了。
这不来则已,一来就能去了朝廷半条命。
此次水患固然得到了控制,但作为江南东道的第一把手,掌控者大唐最大粮食生产基地的他心底明白,没有两三年的休整,朝廷缓不过来。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稳定一下朝局!
李元瑷心底琢磨着,他已得到通知,此间事了,便回京受赏。
第298章 认罪书
泗州,城南门口茶摊。
狄仁杰惬意的吹着茶碗上的浮沫,有一句没一句的跟茶馆老板闲聊着,赞他懂得顺应时势变革。
茶摊是近年兴起的谋生路,再此之前是汤。
这家茶摊还是泗州第一个站出来将自己经营多年的汤馆,改为茶摊的。
狄仁杰嘴里说着话,目光却不时的瞧着不远处的城门。
现今泗州已经退去了水患带来的影响,四方灾民或随着李元瑷在宿州,或返回家乡跟着州府衙门灾后重建。
泗州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城里城外来往的多是商贩以及前来游玩、瞻仰各种遗址的人游客。
古往今来,天灾不绝,面对这种天灾,除却那些完全无视百姓生死的昏暴之君,历代君王都会以各种手段赈灾。
但毫无疑问,这种赈灾是有限度的,目的只是为了安稳民心,不让灾民走投无路造反。
而李治遇到的情况与历朝不同,他受到了名誉上的重大打击。
李治太过保守,以至于世人对其生出了偏见,加上李泰的不安分,士林的诋毁以及老天爷的针对,灾祸连连,照成了李治德不配位的说法印象。
此次大灾李治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不溃余力的支持,兼之李元瑷结合了后世的救治方式,获得了全功。
因故朝廷的赈灾行动,实乃古今首次最成功的救灾案例。属于跨时代的政治成果,定然是写入史册,成为后世天灾发生时,朝廷赈济灾民的模板案例,也让李治的口碑得到了改善。
贤不贤令说,但他为了救济灾民,做出的举措,却因李元瑷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为了一个仁德之君。
狄仁杰忽的双目瞳孔微缩,随即一抹笑容浮现脸上,不紧不徐的从钱袋里摸出了一个通宝,结了茶钱,轻步先城门走去。
乔装成守城卫兵的端木华将一中年书生擒住,在路人诧异惊愕的目光下押到了一旁。
若是现代,十有八九给人拍下,上传网络。
但古代遇到这种事情,过往行人莫不退避三尺,以证清白。
这民不与官斗,于此时代深入人心。
中年书生哪里是端木华这等江南豪侠的对手,丝毫动弹不得,瞧着狄仁杰来到近处,问道:“某有何罪?为何拿我?”
狄仁杰轻笑道:“曹江已经供出了一切,刘浩,刘先生何必明知故问?”
刘浩脸色大变,暗骂:“江湖蠢夫,果然一点也靠不住。”他心若死灰,这教唆百姓谋反,他哪敢承认,叫道:“不知你说什么,某一游人,受困泗州,并不认识什么曹江”
狄仁杰也不与之争辩,只是轻声道:“还狡辩?算了,某懒得与你辩,直接见吴王吧!”
他一路上不予刘浩说一句话,直接将之从泗州带到了宿州。
刘浩本来还存着几分希望,但见如此,心态瞬间奔溃了。
宿州府衙。
李元瑷再度见到了狄仁杰,大笑道:“仁杰再不回来,孤可要发告示寻你了。如何?可抓到幕后之人?”
此次赈灾,狄仁杰立了不小的功绩。
他从官员入手的见闻书札,详细的表明江淮各地官员对面天灾展现出来的应急手段。
这庸才干吏闲暇时无法分辨,但面对这种危局,是骡子是马,一溜就明了。
重用干吏,贬罚庸才,清理废材,狄仁杰为李元瑷创造了一个政令通行的良好环境。
仅于此就是大功一件,随后又得知狄仁杰居然发现了泗州豪绅意图煽动百姓造反。
李元瑷对于狄仁杰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神探的洞察力有着绝对信心,给予了他调查的权力。
狄仁杰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抓住了曹江的把柄,将其绳之以法。
不过曹江嘴巴紧,对于一切指控绝口不认。
狄仁杰却从曹家的一个佣人嘴里套出了一点点东西,然后剥丝抽茧的将刘浩给逮了出来。
狄仁杰作揖道:“操控曹江的人是逮住了,但这幕后黑手,却不曾审问。”
“为何?”李元瑷听出了狄仁杰话中含义,不曾审问,并非不曾问出。
狄仁杰说道:“这等抄家灭族的罪,任谁都不会轻易承认,审问不过多此一举尔。仁杰之前审问曹家下人,得知曹江有此大骂迂腐书生目中无人。调查刘浩时,亦发现他气特重,看不上武夫。而曹江出身江湖,他自是看不上的。既然看不上,那便不信任。这一路仁杰晾着他,什么也不做,他自己就会疑神疑鬼。让两人相互猜疑,自会有人开口。”
李元瑷看着一脸自信的狄仁杰,心底不得不写个服字。
何为天才?
这就是!
小小年纪,就凭一点点破绽,硬生生的挖掘出这么一个惊天的案子。
李元瑷得知此消息,一开始有些惊讶,随即就想明白了缘由,不予理会了。
狄仁杰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将曹江以及背后的刘浩擒拿的。
依照如此剧本发展下去,这揪出幕后黑手,不过是时间问题。
“好了,就到这里吧!”
李元瑷说道:“将曹江、刘浩交给我吧,不用审问了。我已经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狄仁杰讶然道:“是谁?”他这话一出口,就觉得有问题,双目透着几分骇然。
李元瑷见状反而开怀一笑,果然城府这东西,还是经过岁月磨炼,“你以后会知道的,现在告诉你没好处。你先入我幕府,此间事了,随我入京,带你去见见世面。至于你爹,他会留在江南坐镇大局。你且去与他多多聚聚,未来几年,难有见面的机会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