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王度道:“吴王岂可轻易涉险?泗州目前灾民遍野,混乱无序”他顿了顿,说道:“乱局之下百姓激愤,灾民很有可能成为暴民,实在太过凶险。”
  古神感也道:“吴王即便要去,只带一千兵怎够?扬州拱卫江南安危,可筹集万余兵士,还有我麾下扬州水军可用”
  李元瑷摇头道:“带那么多兵马去跟灾民抢食?一千足以,孤去泗州是为了救民,而非镇压。灾民不等于暴民,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闹到那一步。若孤亲临前线,依旧闹得暴民四起,那就是无能了!”
  李元瑷了解历史上的一些情况。
  有很多大灾,朝廷赈济不过来,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
  然后灾民变为暴民,朝廷就会堂而皇之的以王师镇压。
  如此一来,朝廷节省了赈灾银钱,还除去了灾祸带来的隐患。
  这种方法李元瑷是万万不想见到的。
  泗州而今聚集了十数万的灾民,他们就是一股导火索,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点燃。
  当然李元瑷也不是盲目涉险,一群没得吃,饿的皮包骨的百姓,拿着木棍锄头,能有多少战斗力?
  他带着一千兵士是大唐的正规军,真到节骨眼上,或许做不到以一当百,将暴乱镇压,从容撤退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传出去不好听而已。
  真到那时候,哪里还估计那么多。
  王度肃然起敬,终于意识到面前这位大唐亲王是真心真意的要化解此次灾祸,并非在后方做做样子。
  无怪先皇曾说李元瑷乃诸王翘楚,名不虚传。
  “属下安排还渔夫后,亲自会见扬州豪绅,乞求他们施以援手,不日亲自领粮食北上,协助吴王赈灾。”
  善行大义是会传染的,王度本打算置身事外,尽力所能及之事,但见李元瑷一个亲王尚且如此,自觉形秽,以受到了感召。
  面对一群原本巴结自己的豪绅,王度这个扬州第一把手,甚至不惜用了“乞求”二字!!


第292章 “小仁小义”
  李元瑷并未入扬州城,泗州现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但是在极度饥饿极度绝望的时候,与野兽没有区别。
  越早抵达泗州,越能稳住泗州的局势。
  安排好扬州的事物,调集了一千名精锐兵士充当护卫,他是马不停蹄的北上赶往前线灾区。
  王度、古神感见李元瑷如此,两人亦深受感动,均念道:“吴王贵为亲王尚且如此,我等焉能马虎。”
  王度下达募集渔夫的任命之后,立刻接见了扬州城里的所有豪绅。
  而古神感亦将扬州水军所有船舰取出修整,做好出海准备。
  不只是扬州,整个江南亦是如此。
  上行下效。
  有什么样的上司,便会有什么样的下属。
  李元瑷如此拼命,亲临灾区,后方官员或是感触效仿,或是不敢拖后腿,都端正起自己的态度,认真的处理赈灾后续,给了已经深入灾区的李元瑷最大的支持。
  李元瑷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自以为已经见过世面了。
  一个后世人,在冰面上听着中国最会打仗的皇帝指点疆场
  看着威武雄壮的大唐精锐与高句丽的兵士奋勇厮杀
  看着热血遍布江面,看着万千鲜血汇聚成一条溪流,然后冻成血冰
  看着数以万计的英勇兵士在伤兵营里处理冻伤,刀伤
  那种情况,他以为是极限了。
  但踏着雨水,进入灾区,李元瑷才发现自己对于灾荒真的是一无所知。
  走在官道上,道路两旁横七竖八的躺着了无生气的灾民,他们目光无神,任由雨水泥浆打在身上。
  有的甚至已经饿死在街道上,被泥水浸泡的灰白浮肿成了一具尸体,但周边人完全不管不顾,都麻木了
  面对这种恶劣环境,最先抗不过去的自然是老人孩子。
  看着瘦成皮包骨的壮汉跪在双亲面前,看着妇人抱着已经饿死的子女,麻木的坐着,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李元瑷心头堵得慌,怎么能惨成这样?
  他有些接受不了,情绪低落,忽然对上一抹仇视的目光。
  对方是个很平常的百姓,只是周边有两具尸体。
  对上李元瑷的目光,他惊恐的低下了头,就差没有将脑袋埋进泥水里了。
  李元瑷暗暗一叹: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家人活生生饿死,在遇到一个酒肉臭的富人,哪能以平常心来对待?
  看着那完全不敢看自己的百姓,李元瑷稳住了心神,他知道这样的人很多很多,自己来这里不就是给他们希望的?
  “来人,将准备好的茶叶泡饭分发下去,每人都有。告诉他们,朝廷不会舍弃他们,我吴王李元瑷此次奉天子之命,前来赈灾。我会见食物拨给沿途村镇,领取食物的人,自行前往泗州。朝廷在泗州安排了赈济灾棚,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吃住安排。”
  他早就做好万全准备,知道一路上必定会有闻讯或者遇到逃难的灾民,准备了大量的熟食。
  为了给灾民补充营养,特地准备了茶叶泡饭。
  他说着挥手招来一名旅帅,让他留下百人殿后,将所有尸体都经行掩埋。
  李元瑷作为后世人,常识还是有的。
  尸体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古代灾情之后必有大疫跟没有及时处理尸体有极大的关系。
  而且就让尸体在路上躺着,路过的灾民看了,也会形成一股悲观的情绪。
  无论如何都得处理好。
  收拾心情,李元瑷一路分发食物给地方村落官吏,一边号召灾民赶往泗州。
  这越深入灾区,所见所闻,更为凄惨。
  同时也想到历史上的大动荡:汉末三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想到了隋末疫疠流行,千里无炊烟,田地皆茂草的记载。
  李元瑷现在都不敢想象,那种动荡的年代,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也坚定了他赈灾的信念与决心。
  哪怕是小规模的动荡,也不能出现。
  实在是太伤了。
  泗州。
  曹江巡视了赈灾粥棚,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脸色肃穆严峻,大步走到自己的书房,犹疑片刻,说道:“将刘先生请来!”
  曹江乃泗州豪绅,为人大方热情,有孟尝之称,更兼精于一手枪术,在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
  这灾情一来,曹江首当其冲的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情况如何了?”
  刘先生这一入书房,直接就坐上了主位,然后开口询问,一点也看不出是客。
  曹江恭恭敬敬的道:“不是很好,外边已经传开了。吴王李元瑷亲临泗州,带着陛下的旨意特来赈灾,还在沿途发放粮食。现在泗州附近的灾民人人都对吴王翘首以盼,没有半点哀怨之气。”
  刘先生沉吟半晌道:“这不意外,只怕上面也没有想到李元瑷竟能做到如此地步,以亲王之尊,来这泗州。”
  古代阶级分明,亲王是仅次于皇帝、皇后、太子之外超凡的存在,他涉险亲临,对于士气的激励是难以言喻的。
  “那,我们的计划是不是打住?”曹江偷偷瞄了刘先生一样,说道:“吴王本就贤明远播,现在百姓士气高涨,想要鼓动他们起事,并不容易。”
  刘先生气恼的骂了一句:“蠢夫坏事什么贤明,愚昧至极。计划不能变,为了我大唐,灾民必需反。李元瑷这种小仁小义,在大局面前可笑之极。上面的意思很明确,为了朝廷这灾不能赈”
  曹江有些挣扎,原因刘先生一开始就跟他说明了。
  这些年年景不佳,各处皆有灾情。
  还有战事发生,朝廷经济、粮食皆很吃紧。
  江淮水患,受灾面积之广,前所未见,盲目赈济,将会拖垮朝廷经济,会使得天下动荡。
  将灾民变为暴民,清理一批人,留下少部分人赈济,既不折损朝廷颜面善举,也能够将朝廷的损失减至最低。
  这才是对朝廷最有利的举动。
  不破不立。
  为了大唐天下,牺牲江淮部分灾民。
  曹江觉得这是值得的。
  其实他很清楚,并不是值得,而是没得选。
  这种说法能够让自己安心。
  看着刘先生决绝的态度,曹江再次告诉自己李元瑷这是愚昧的小仁小义。


第293章 抵达泗州
  李元瑷一路收编难民,在难民中宣扬李治的仁德。
  这越是走投无路越是聚拢民心的时候,中国历朝历代的王朝兴衰皆是如此。
  他们嘴里吃着李元瑷给予的食物,耳中听着李治、唐王朝的仁义,自然是对朝廷感激涕零。
  本来唐王朝就因为战无不胜获得了极强的向心力,李元瑷的举动行径,无疑加深了百姓对新朝的认可。
  李元瑷的善举亦开始在灾区广为流传,闻讯的灾民们皆有了动力希望,开始向泗州聚集。本就聚在泗州的灾民对于李元瑷的到来,更加翘首以盼。
  当李元瑷抵达泗州的时候,泗州刺史张大安激动的涕泪横流,连连作揖叩拜,“吴王终于来了,卑职日夜期盼,终于等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