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文彦博笑道:“陛下让你坐就坐,这是奖励你呢。”
赵祯大笑道:“文相说得对,这是对你今年的奖励,哦,不对,这只是肯定,奖励嘛……郑大用,念念!”
郑大用笑道:“好嘞官家。”
说着郑大用展开黄纸,是一张经过流内铨、政事堂以及赵祯共同用印的任命书,这是相当罕见的,就欧阳辩这样的小京官,一般来说流内铨用印就可以了,极少要政事堂和赵祯也在上面背书。
没有必要,但是可以表达重视。
欧阳辩赶紧站起听命,郑大用言辞清晰,说了不少勉励的话,但里面真正有用的就一句:大理寺丞、知大宋中央银行事欧阳辩为秘书郎、知大宋中央银行事。
差遣没变,还是央行行长,但寄禄官阶升了两阶,从第二十六阶升到第二十四阶,正式从小京官跨步进入京朝官的行列。
郑大用笑眯眯地合上任命书,内心却是暗暗吃惊。
欧阳辩嘉佑二年状元,现在是嘉佑三年,短短一年的时间,欧阳辩连续两次升迁,寄禄官阶跨越了三阶,虽然不是很快,但很稳!
关键是,欧阳辩今年才十三岁而已!
赵祯笑道:“如何,朕的秘书郎,这个奖励还可以吗?”
欧阳辩赶紧谢恩。
富弼笑道:“季默,关于央行的事情,我们都一些,但并不全面,今天陛下叫你过来,希望你当着大家全面的论述一下今年的工作。”
欧阳辩点头笑道:“这是应该的,那我开始了?”
赵祯笑道:“轻松一点就好了。”
欧阳辩点点头,开始说了起来。
“……其实今年只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我的工作思路主要是这样,首先是前期的吸纳存款,这是一切的根本,有了储备金,才是一切的关键。”
众人皆点头。
“……所以我先是找了农业银行拆解一千万贯作为储备金,将整个架子撑了起来,然后再吸纳散户的存款,经过努力,在一个季度内,将存款总额提升到三千万贯。”
众人眼中露出惊色。
他们知道欧阳辩在一开始的时候东奔西走,就是为了吸纳存款,在他们心里想来,能够吸纳个几百万贯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竟然凑够了三千万贯的存款,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欧阳辩看到众人的脸色,笑了笑继续汇报。
“……第二步是整个架构的架设。央行的目标是成为整个大宋的结算机构,所以机构终将开遍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一个稳定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而架构的架设,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极其渴求的,所以我一整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培养人才。
感谢咱们大宋朝的人才培养政策,给央行留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力资源库,今年央行吸纳了大约接近两千人的规模,预计明年会扩大到六千人的规模,后年则是完成总数两万人的规模。”
赵祯等人露出喜色。
大宋朝的养士政策是一项很好的国策,但这么些年下来,庞大的规模也让财政感受到极大的压力。
央行吸纳了大量等候补缺的进士、同进士,虽然朝廷还是要出这么一份薪俸,但却保证了稳定,因为长时间补缺不上,那些读书人也是要闹事的。
央行能够在三年内解决三万个岗位,这对于朝廷来说,解决了一个极大的负担。
富弼道:“陛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取消进入央行的官员的薪俸?”
赵祯皱起了眉头,但看起来似乎有些心动。
如果能够取消的话,按照两万人来算,这些低级官员的薪俸虽然不算高,但每年下来各种花销至少也是人均50贯左右,那么就这一块每年就可以省下来至少一百万贯,这不少了。
欧阳辩却不赞同这种做法,他出声反对道:“陛下不可。”
富弼皱眉道:“有何不可?”
欧阳辩笑道:“进士、同进士愿意进入央行工作,看中的不就是这份薪俸以及入仕的机会嘛,大多数人其实就是家里穷,不得不为了薪俸来央行。
如果现在就取消他们原有的薪俸,那么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所以我觉得现在还不能取消,即便要取消,也得等央行把人都招够了再说。”
赵祯问道:“届时取消,难道不会引起他们的反对么?”
欧阳辩笑道:“后年这个时候,央行应该已经成为大宋最有钱的银行了,届时银行自然会以高薪吸引他们留下来,朝廷的俸禄比起央行给他们的高薪来说不值一提。”
赵祯警惕道:“不值一提?”
欧阳辩忍不住苦笑,他知道赵祯这是心疼钱了。
“陛下,央行是个极其要求人员素质的机构,它要壮大发展,就得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央行虽然不错,但比起官员,毕竟还是少了些社会地位的,如果地位比不上,薪俸还没有吸引力的话,根本留不住人。”
蔡襄对这种论调也是同意的:“陛下,季默说得有道理,理财着实是一项非常高技能的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没有高薪是留不住的。”
赵祯点点头不说话了。
欧阳辩继续汇报。
“……今年我工作内容的第三项则是筹办分行支行,今年筹办了两浙路分行,以及沿运河一路十八个支行,打通两浙路-汴京的金融通道。
两浙路-汴京的金融通道自下半年开通两个季度以来,共结算三千四百七十三万贯,也因为分行支行的开设,央行多地支行吸纳存款高达两千五百万贯!
现如今加上暂存的结算款,央行本身的存款和新吸纳的存款,央行留存资金达到九千八百六十万贯,已经接近亿贯的规模!
现在微臣可以大胆地说一句,央行已经成为大宋存款最多的银行!”
“什么!”赵祯和诸位相公都惊呼出声。
欧阳辩傲然笑道:“没错,大家都没有听错,央行留存资金达到九千八百六十万贯,已经接近亿贯的规模!央行已经成为大宋存款最多的银行!”
文彦博捂住了心脏:“这么多的存款,利息该付出多少啊!”
欧阳辩看着众人担忧地眼神,不由得苦笑,这些人不为存款而高兴,却在担忧利息的支付……好吧,存款率过高,的确会给银行造成很大的负担,如果没有贷款的话。
欧阳辩笑道:“诸位请放心,央行已经到达了这个高度,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啦,接下来我要说的工作内容的第四项,其实就和央行自身产生利润有关。”
蔡襄道:“季默赶紧说说,我这心悬着呢。”
欧阳辩笑着点头继续往下说。
第200章 我想开发两湖!
“……第四项工作内容其实是最关键的内容,也是涉及央行主要职责之一,即是成为全大宋钱庄票号的结算机构。
我在筹办两浙路央行分行的时候,同时进行的是招募钱庄票号加入央行的结算体系里面的工作。
经过大约三个季度的努力,两浙路加入的钱庄票号共有一百三十二家,涉及到九百八十多家实体;
另外运河沿岸共有二百四十六家,涉及三千三百五十六家实体;
截止至第四季度,央行将占大宋经济市场四成的精华地区揽入其中。
两浙路-汴京的金融通道每年产生的通道费、各大钱庄票号从央行拆借的利息、加上央行放贷给民间的利息,基本足够支付每年产生的存款利息、央行的本身行政成本。
也就说,截止于第四季度,央行已经收支平衡了,这还是包含在央行在开分行支行之后买下来的地以及房子的费用。”
欧阳辩微笑道。
赵祯文彦博等人不由得动容。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朝廷仅仅是授出一个大理寺丞的寄禄官阶的小官,给了十万贯的钱,给了一个没落的国子监的破校舍,欧阳辩就给大宋养出起一头拥有两千人员工、存款额达到亿贯、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的一个庞大的金融巨兽!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赵祯瞬间觉得尴尬起来。
因为他刚刚给欧阳辩升了两级的官阶,就俸禄来说,一年不过多了百贯而已,他还得意洋洋地问欧阳辩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若是自己,内心恐怕想的是惊喜你麻痹吧?
关键是,央行的意义绝对不仅仅于此,包拯卸任三司使的述职报告说得很清楚,目前经济活力极其活跃。
不用多说,这就是央行带来的影响,哦,还有西湖城、农业银行,但这也是欧阳辩带来的。
赵祯粗略的算了算,从两年前开始到现在,大宋朝因为欧阳辩的西湖城、农业银行、以及现在的央行,国库多收了近两千万贯!
这意味着朝廷每年有比往年多出近千万贯的钱可以用于其他的安排,这种回旋余地大了太多了,之前每年的收入不过四千万贯,如今多出一千万贯的收入,可以干多少事情?
别的不知道,反正赵祯每天都能在餐桌多加一道菜。
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所谓的奖励也就是个笑话而已。
赵祯暗暗琢磨,要不给加个职?
宋朝得位不正,所以做起事来都是婆婆妈妈的,别的朝代大多是只有官职,只要升官职就就意味着寄禄官阶、职衔、差遣都得到了升迁,可宋朝为了集权,生生将其分开,然后又很算计的进行授官。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