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央行的下场,即将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一次大洗牌。
这次大洗牌对于大多数钱庄票号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他们或者能够从一个地方性的小钱庄,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钱庄票号,若是没有把握住,他们手上的资源也会被其他的钱庄票号当成成长为全国性大钱庄票号的养分。
滚滚潮流形成大势,到了这个时候,欧阳辩已经不需要再多做什么了。
这个时候,欧阳辩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开始关注两浙路分行的实际运营。
其实这个时代的异地结算技术手段已经成熟了,央行和每个钱庄以及每个分号,都会制定一套密码进行结算,保证资金的安全。
欧阳辩在观察并总结开分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又将这些总结回馈到总部的培训基地里面,那里现在有大约千人的规模在接受培训。
银行所需要的人才太多了,市面上根本没有办法招到那么多的人,所以只能自己来培养。
现在的人力资源已经不局限于科考场上出来的精英了,对一些大家族荫补的子弟也酌情考虑,当然大部分还是优先面对那些等却候补的精英们。
不得不说,大宋朝的养士政策虽然对财政系统形成极大的负担,但着实为国家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当然啦,这些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进入央行的,但架不住很多人对央行的高薪感兴趣啊,而且朝廷也说了,进入央行后,如果央行的考核优秀的话,他们是可以申请补缺,并且是优先补缺的哦。
这对他们的吸引了就大大提升了。
现在央行的人力缺口大约是两万人左右,培训基地里只有千人左右,不是招不到人,而是基地的师资力量只能容纳这么多人。
这里面当然是欧阳辩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的原因。
两浙路分行开起来了,欧阳辩要观察总结之后再来推广。
培训基地的人出来后,他就要放到分行里面去实践一段时间,再让他们去别的路筹办新的分行。
每一步欧阳辩都在密切的关注。
这是不能够出现错误的事情,所以欧阳辩非常谨慎。
从一开始,欧阳辩就对内部的监察非常重视,因此他还专门从勾当司里面挑出几个精兵强将到央行带队组建了一个监察系统,专门应对银行内部的贪污。
央行是央企,一旦被查出贪污腐败,一样可以将他们送进牢房里面。
欧阳辩很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企业的气质很大部分是一开始架构的时候确立下来的,他一开始就树立廉洁的风气,到了以后,即便是出现,他也可以大力度的补刀。
欧阳辩没有盲目地筹办分行,而是选择了深耕两浙路与汴京之间的金融通道,他在运河沿岸的主要县邑开办支行,如泗州、河阴、睢阳、宿州、扬州、真州、杭州等等沿河城市开办支行,并对周边的城市进行辐射。
一条从江南到汴京的金融通道被建立了起来。
在忙忙碌碌之中,嘉佑三年如同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而欧阳辩十三岁了。
这一年欧阳辩在运河周边城市到处跑,基本很少在一地待太久,偶尔回一下汴京,要么就是去找政事堂的相公协调事情,要么就是找赵祯汇报央行的筹办情况,有些时间就会到家里和父母亲以及哥哥们聚一下。
大哥欧阳发今年颇为开心的,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欧阳辩也因此升级为幺叔了,他一高兴,直接就送了欧阳家的长孙一套院子,可把大嫂给开心的。
不过大哥欧阳发也有烦心事,今年他的老师胡瑗身体不太好,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
经仁宗皇帝钦准后,领太常博士衔赴杭州长子胡志康任所疗养。
这个事情欧阳辩也是知道的,他经过杭州的时候还特意去看了老人家,老人家的身体估计不太行了,能不能撑过今年都难说。
“大哥你要是担心胡教授,你就干脆和大嫂一起去,到杭州侍奉老师,顺便也带着大嫂在杭州玩一下嘛。”
欧阳辩劝道。
欧阳发有些犹豫,但看到妻子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也就欣然同意了。
欧阳辩笑了笑,吩咐人给大哥一家安排船只,在杭州那边他也购置了房产,反正过去了不愁没有地方住就是了。
至于为什么在杭州购买房产……嗯,狡兔三窟嘛。
他不仅在杭州有房子,还在泗州、河阴、睢阳、宿州、扬州、真州、苏州……有房子。
至于为什么劝大哥去杭州,原因是因为胡瑗是活不了多久,欧阳发过去给他老师送终,也是应该的。
嘉佑三年十二月份,包拯从三司使、给事中升为枢密副使。
这个升官幅度比他原本历史上的要升得快,因为他在三司使任上的时候,大宋朝的经济蓬勃发展,岁入增加幅度为18.9%,这个成就是非常了不得,因此包拯荣升枢密副使。
包拯虽然没有革新,但是他对经济的呵护上做得很好,他严厉控制各地方的苛捐杂税,精心呵护西湖城、农业银行的成长,然后嘉佑三年这一年,他对央行进行保驾护航。
无论是勒令个地方进行配合,还是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拯都竭力配合,可以说,央行能够在嘉佑三年这一年铺设一条两浙路-汴京城的运河金融通道,包拯的功劳很大。
包拯在卸任的时候做了一份详细的述职总结,其中关于央行的部分,他是这么写的。
“……央行在嘉佑三年,筹办了央行两浙路苏州分行,泗州、河阴、睢阳、宿州、扬州、真州、苏州等等运河沿岸主要县邑支行共十八家,形成了两浙路-汴京城的运河金融通道。
这条金融通道,在嘉佑三年后两个季度,实现大约三千四百万贯的资金结算,资金的流动对经济的促进极大。
就汴京城一城在后两个季度的统计,税收增加了三成,沿岸城市虽然没能精准计算,但大体上两成的增额是能够保证的。
就目前而言,欧阳辩所预测的央行的运营会让大宋朝的经济活力空前活跃的断言是正确的……”
包拯的述职报告让赵祯、文彦博、富弼等人看得心潮澎湃,明明是不掺杂感情,还用冷冰冰的数字表达,偏偏透过数据,能够看到那无比活跃的经济活力!
赵祯没有对央行发表评论,反而对包拯的行文评头论足:“咦,包卿家的行文似乎和欧阳季默的风格很像啊!”
第199章 一年升三级!
后世的企业到了年底要写年度总结,这对于每个员工来说都是一件苦差事。
宋朝的官员虽然颇为舒服,但每年年底的磨勘却让他们痛苦不堪。
所谓磨勘,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磨勘内侍官结阶敕》里面说道:“累勋阶者,并且当司磨勘,具衔奏来。”
大意是说,凡有功或有政绩者,经过相关部门的考核,送交报批,才能得以升迁。
简而言之,磨勘也就是古代公务员升迁任用所必经的考核过程。
宋代的磨勘很复杂,文官被分为“选人”和“京朝官”。
选人是文官里面最低的一个阶层,分为四等七阶。
而京朝官又被分为“京官”和“升朝官”,有资格上朝议政的叫做“升朝官”,秘书郎以下的小官员叫做“京官”。
欧阳辩作为央行里面为数不多需要接受磨勘的官员,他现如今的寄禄官阶是大理寺丞,已经不算是选人了,而是京官了,不过又够不上京朝官,所以他接受的是流内铨的考核。
欧阳辩今年的业绩着实出色,流内铨又是欧阳修的旧部,所以轻松过关。
不过他却被赵祯召唤到了崇政殿问话。
崇政殿、延和殿的朝仪,相对来说比较灵活,时间随意,也可以处理较为私密的工作,比如批阅奏章等。
在这里天子也可以召见想召见的人,气氛比较轻松,不像垂拱殿举行的早朝的仪式那么肃然。
这一天是刚刚开了早朝,赵祯将文彦博、富弼、包拯、刚刚上任的权三司使蔡襄等人留了下来,今日召见欧阳辩,赵祯想让其他的人也一起听听,毕竟央行的确是很重要的机构。
其中赵祯也不乏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当初讨论央行筹办的时候,政事堂是犹豫不决的,唯有赵祯很坚决,所以央行可以说是在赵祯的支持下筹办起来的。
而欧阳辩也是赵祯支持上马的,现如今央行的表现很出色,欧阳辩更是出色地完成了预期的工作。
没错,赵祯就是炫耀的意思。
欧阳辩刚刚进入崇政殿,就受到了诸多赞赏的目光。
目光来之赵祯、文彦博、老丈人富弼等人。
欧阳辩不由得有些汗颜,赶紧拱手请安,赵祯笑道:“也给季默拿个暖凳,上杯热茶。”
崇政殿比较强轻松,早朝后在这里议事可以被赐座、赐茶汤的,文彦博等人也都坐着呢。
欧阳辩赶紧道:“在陛下和诸位相公面前,哪里有小子的座位。”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