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老高不用跪,可明明这厮才是始作俑者的人。
  太上皇弘治不想理他,依旧有很多问题想要问。
  好似与一位智者攀谈,重新看待天下,眼界和格局被迫提升许多,此时朱厚照打断,心中很是不满。
  “你跪到角落里去,寡人还有很多话要问严卿家。”
  “……”朱厚照。
  严成锦依旧只是站着,见太上皇弘治还有事要问,“恕臣直言,太上皇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唐宋可以肆无忌惮的掠夺和扩张,是他和王守仁可以自行决断。
  如果今后,太上皇弘治干预唐宋政事,唐宋就会像一头套上缰绳的野马,成为第二个大明。
  “而且,臣已经无话可说。”
  “……”太上皇弘治。
  太上皇弘治忽然收起刚才舒缓的神色,“你和厚照瞒着寡人,私自在唐宋建朝,该当何罪?”
  虽然没有要责罚这家伙的意思,可形式,还是要走一下的。
  “没有私自建朝的先例,臣也不知道该罚何罪,但一块免死金牌应该够了,如果不够,那就五块。”严成锦从怀中掏出五块牌子。
  “……”太上皇。
  “……”朱厚照。
  太上皇弘治深深的看了严成锦一眼,然后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朱厚照,思索片刻。
  “其实寡人只想要一块,既然你开口,那就五块吧。”
  严成锦怔住了,但也能猜到了太上皇弘治的心意。
  太上皇弘治道:“召王守仁回京,遣散唐宋士卒,若此事传到诸公和藩王耳中,寡人也不知如何处置。”
  趁着诸公还不知道,尽快遣散才是明智的选择。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臣悟通了一个道理,单凭一个王朝难以缔造盛世,需要借助外力,唐宋就是朝廷的外力,还请太上皇三思。”
  “若诸公知道,你可知道会如何?”
  “有王守仁在唐宋,除了太上皇,大抵无人能知晓此事。”
  严成锦说完却看向萧敬,眼眸中的意思十分明显。
  萧敬吓得神情僵硬,你这是什么意思,“严大人多虑了,奴婢一向守口如瓶。”
  太上皇弘治面色严肃。
  知道此事不处置,就是纵容严成锦蓄养私兵,而且有近五十万之数,无法向百官和藩王交代。
  但他想看看,四级盛世,是如何的一番繁盛景象?
  “寡人有些累了,退下吧。”
  严成锦和朱厚照退了出去。
  等走远后,太上皇弘治却转过头来,看向旁边的萧敬轻声道:“那两个门监也听到了吧?”
  “奴婢明白。”萧敬忙应道,心中已经知道该怎么做。
  ……
  李东阳来到奉天殿,却不见太上皇弘治阅奏。
  心中异常纳闷,不由得问旁边的门监:“太上皇可是身体有恙?”
  “今日还在午门操练,李公不妨去乾清宫看看。”小太监小声道。
  这就奇怪了啊。
  太上皇不上朝时,也会来奉天殿坐着看疏奏。
  宫中无大事发生,身体又无恙,怎么忽然不上朝了?
  李东阳来到乾清宫,却听萧敬道:“太上皇今日不阅奏,李公请回吧?”
  “可是出了何事?”
  “李公多虑了。”


第876章 帝心难测
  瓦剌侵入大同,太上皇弘治却在寝殿沐休,毫无预兆。
  李东阳觉得有些异常,“户部钱粮的账目,请太上皇过目。”
  眼下除了大同兵事,他更担忧太上皇弘治松懈。
  莫名有些不安,像是失去主心骨般。
  片刻后,寝殿中,一道声音不急不缓飘出,“拿去给厚照看吧。”
  ……
  东暖阁,
  “朕赔你五块金牌。”
  朱厚照从床底拖出一个木箱子,打开满满的免死金牌,足有十几块。
  卧槽……
  严成锦睁大了一些眼睛,虽然是朱厚照私铸,但这厮已经是皇帝了啊。
  效用与宫中藏的免死金牌,也没有什么不同。
  “黄金?”
  朱厚照喜滋滋的道:“朕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严成锦拿过一块敲了几声,入手压得险些握不住,金的就是不一样。
  不过,他很快就放了回去。
  即便朱厚照已经是皇帝,这些免死金牌没有得到朝廷承认,就等于是普通的金子。
  也就是说,朝廷要先有使用先例。
  让手里拿着丹青铁卷的人,全部换成这种新的免死金牌,就像更换货币,旧的全都换成新的。
  而且,要先对犯了死罪的人免死,开创成功案例。
  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新的免死金牌才能被承认。
  “新皇还臣旧的吧。”
  严成锦估计,要等太上皇弘治死后,朱厚照全部更换一遍才能起效。
  现在就是普通的黄金。
  “私铸的金牌不起作用,所以朕把旧的和黄金融了,这就是旧的啊。”
  “……”严成锦。
  记得宫里有十一块,这里也是十一块,该不会……
  你特马不是说真材实料吗!
  这时,谷大用跑来敲了敲殿门,通报李东阳前来求见,
  走进大殿后,李东阳收回心神,略微躬身:“户部已经筹备军粮,只剩新皇下旨兵部,调动京营。”
  京营离开,需要皇帝的调令。
  筹集军粮花费两日,王福胜和王保率领的叛军,已经占据了大同,大同指挥刘清源率衙役,拖延了几日。
  朱厚照诧异抬头,李公今日怎么来找他禀报,认真的问:“杨一清何时到大同?”
  “边军已和瓦剌人交战,新皇不如先廷议?”
  要调动各方资源,需以廷议解决。
  据李东阳对朱厚照的了解,这家伙是不喜欢开会的,一开会就会昏睡过去。
  但眼下需召内阁和六部廷议。
  “命英国公出征吧,瓦剌人想抢大同粮仓,不会深入大明。”朱厚照没有想要廷议的意思。
  尽快派人去打瓦剌人才是正事。
  等廷议结束,说不定已经晚了。
  这时,小太监走进来禀报,兵部尚书严恪松求见。
  严恪松去奉天殿见太上皇,却被告知太上皇罢工了,让他来找朱厚照。
  “新皇,大同叛军要如何处置?”
  按旧例,要全部斩杀,但十万人士卒有些可惜。
  朱厚照有条不紊的下了一封圣旨。
  全部流放去唐宋!
  “……这。”严恪松看傻了。
  李东阳和严恪松相视一眼,太上皇为何不理政了?
  ………
  京城,成贤大街。
  太上皇弘治背负着手,身穿一身青白儒裳,后边只跟着萧敬。
  他对自己的帝王之道产生了怀疑。
  海外疆域占领又有何用?高皇帝说征无用之国,只会徒增靡费。
  但真能凭借唐宋,折腾出更繁盛的大明?
  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严成锦这家伙说话总是藏着一半,有时觉得此子胆小,有时觉得胆子大得惊人。
  此子有没有其他念头?
  这才是萦绕在他心头的困惑,若是毁了唐宋,万一盛世也毁于一旦怎么办?
  可若不叫停,万一严成锦这就家伙有其他念头,又该怎么办?
  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太上皇弘治的眉头,又皱得更深了些。
  让他稍感安心的是,大明和唐宋隔着安南,如今唐宋还不会给朝廷带来损失。
  “先生可懂棋艺,要不要下一盘?”
  老翁手里拿着白棋,抬眸笑着看向路过的太上皇弘治,他对面的一张石凳空着,周围站着一圈中年儒士,却无人敢落座。
  显然是此人棋艺了得,无人敢对弈。
  太上皇弘治扭头左右看了一眼,这是河边,身后就是养济院,刘公和王越等人就住在这里。
  只是,不见人影。
  “那就下一盘吧。”
  萧敬想上前擦干净石凳,太上皇弘治却先一步坐下,手拿黑子。
  金角银边草肚皮。
  太上皇弘治开始布局。
  在宫中少与人下棋,一个时辰后,第一局眼看就要输了,萧敬猛地给老者使眼色,干咳几声,别不识抬举。
  赢了是要掉脑袋的。
  可老者置若罔闻,太上皇弘治还是输了。
  “看你下棋,颇有谋略,怎么不去考取功名当官?”太上皇弘治对自己的智商很自信,所以,觉得能赢他的人都很厉害。
  “在下生于正统年间,成化时参加科举,可惜世道昏暗,不是以才取士,还以为弘治年间会好一些,可也相差无几,后来就不考了。”那执棋的儒生道。
  “你是说弘治年间昏暗?”
  儒生似乎是个直肠子,不吐不快,“是,也不是,弘治初年,天下多地以人为食,民生凋敝。
  可到了弘治十三年,朝政有了改善,如今更是一片清明,京城有两座国子监。
  在下只恨生不逢时。”
  萧敬快要吓死了,瞪着眼前的老儒生。
  太上皇弘治静静的绷着脸,听到后头,又松缓了些。
  弘治十三年正是严成锦为官的一年,他还记得偷偷上门要严恪松的书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