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这种条件,让本官如何出手?
  “大人,要将疏奏退回去吗?”
  方学也知道此事难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永清县令若有轻而易举的办法,也不会上疏朝廷。
  严成锦却放下疏奏不语。
  此事若帮了永清,京城的其余县城,也会效仿上疏。
  京畿之地的大小州县,大抵有十九个,县令都来上疏,就有些难办了。
  思索片刻后,带着疏奏来到内阁。
  “永清的百姓,想要迁移到固安?”
  李东阳眉头动了动,近十万百姓请旨迁移,还是头一回见。
  其余诸公,也一同看了过来。
  “迁移为由,实则是想朝廷给永清百姓寻些生计,诸公可曾看过永清的县志?”严成锦道。
  蒋冕道:“老夫倒是对永清有些了解,此地山林众多,良田耕地少。
  旧时有匪盗盘踞,不好治理。”
  朝廷在南北官道上增设兵巡道后,盗匪迁移了。
  这才好了些。
  那里是河间府到京城这的官道中,唯一能够下脚的县城。
  “总不能强令士绅从永清入京,留中吧?”
  崔岩几人多去过永清,荒野山林延绵,靠着商人走商住店留下点银两。
  虽然猜出这封疏奏的意图,却无人敢谏言。
  “韩松所言也不尽为真,眼见为实,应当去永清看看,本官今日的疏奏,就麻烦诸公了。”严成锦道。
  良商在固定安的塌房,供落脚的商户存放货物和马车。
  赚许多银子。
  他倒是想去永清看看,唐宋与突厥人不知还要打多久,如今就花了七成银子。
  多赚一些总是好的。
  这种事,还能名利双收。
  来内阁说一声,是让诸公向太上皇禀报,不然做了好事,也没人知道。
  要不要告诉朱厚照?
  据他所知,朱厚照这厮也把甲字库搬空了。
  等严成锦走后,蒋冕微捋着胡须:“永清之事,可是有什么好处?”
  声音不大,却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谢迁几人反应过来。
  没有好处此子怎么会“甘愿犯险”,离京去永清?
  “宾之,此事可否要禀报太上皇?”
  谢迁看向李东阳,大批百姓请旨要迁移。
  这是民怨。
  积压民怨,会压出逆心来。
  以刘公的脾性,定会向太上皇禀报了。
  “去奉天殿吧。”
  片刻后,太上皇弘治看着疏奏微微愣了一下,严成锦这家伙在固安设汤池后,惹出永清的乱子。
  “百姓若迁移至固安,永清岂不是要荒废了?”
  永清有一座钞关,商人改道去固安,钞关形同虚设。
  若有良田供养百姓就罢了。
  但两边皆是山林,恐怕又要生出流民,他自然想严成锦能解决此事。
  “且先等严卿家的消息吧。”
  ……
  永清,官道上。
  严成锦坐在马车里。
  朱厚照听说永清上了疏奏,固安的事令他的名声得到改善,也喜滋滋的出宫溜达。
  王不岁骑马看着账本,乐道:“少爷,固安上月收了五万两银子,要运往您的府邸还是?”
  严成锦的声音传来:“新皇在此,怎能把数目说出来?”
  朱厚照深知其中的弯弯绕绕,忽然露出狡黠的笑容:“朕要分一半。”
  “……”严成锦。
  府上的八成银子,送给王守仁调度。
  万一唐宋的事情败露,总要留些盘缠跑路。
  而且,王守仁要是被奥斯曼的突厥人灭了,还要留一笔银子东山再起。
  多少银子也不嫌多,他不想分给朱厚照。
  朱厚照看了眼周围的山林,顿时兴起,“这地方适合打猎,也适合军队伏击。”
  “爷,要不要奴婢找一副弓箭来?”谷大用道。
  果然是狗皇帝,不思百姓疾苦。
  这太监也不是好东西。
  王不岁不由暗啐一口,面上却始终保持若有若无的笑意,向着朱厚照。
  严成锦撩开轿帘,看了眼周围翠绿的山林,走了近一个时辰,都是同样的景象,村落不见几处。
  偶尔,才有赶路的商贾经过。
  难怪以前有贼寇盘踞。
  谷大用真从护卫手中拿来几副弓箭。
  以前,朱厚照一直是在南苑豢养的园林中打猎,他还没玩过野生的呢。
  反正永清的事有老高解决,他去了也是多余。
  “老高,朕不与你去永清了。”
  兴高采烈的赶着大马,从一处平缓的土坡,奔上山林,护卫紧随其后。
  马车突然停了,严成锦被晃得身体倾斜向前方,一个踉跄险些滚出马车。
  “何能这个狗东西,本少爷要扣他的年终奖。”严成锦暗骂。
  撩开帘子,却看见百姓拖家带口,背着行礼,像搬家的蚂蚁把路断了。
  这是要全村移民?
  “何能,去问问。”
  永清衙门。
  韩松来衙门的书案坐下,拿起惊堂木压着的书。
  怕严成锦或朝廷派人来,故而,这几日都是早早就来到衙门。
  县丞慌张的走了进来,“大人,韩村镇真的百姓迁去固安了。”
  百姓迁移变成流民,是正常不过的事。
  韩松抓紧了惊堂木,蹙眉道:“朝廷还未来旨意,他们急什么,抓回来。”
  “大人,几日了,也不见严大人来,这……”
  县丞皱着眉头,却还抱着一丝希望。
  朝廷定然看见了疏奏,不回应会不会是被留中了?


第864章 真是宝地啊
  严成锦亲自来永清一趟,果然是鸟拉完屎就走的地方。
  但,一趟下来,心中也有了主意。
  这是个老天爷赏饭吃的地方,韩松却不懂利用。
  京城,一万余户百姓入新宅,需要数以万计的家什,京城能供应的家什有限。
  永清到处都是山林,且辖地广阔,除了木头还是木头,砍去卖炭,不如做成家什。
  此处和宛平相比有个好处。
  距离京城远,造纸散发出的纸浆臭味,也传不到京城。
  “王东家,去和永清的县令说,良商要做一笔大买卖。”
  “少爷,这…这里没人不好做买卖吧?”
  王不岁嘀咕一句,一路走下来也没见几个商贾,百姓要迁走。
  没人就没生意呀。
  而且百姓也不富足,哪里舍得花银子。
  说完这句话,发现严成锦正凝神看着他,连忙闭上嘴巴,“小人这就去办,少爷要做什么?”
  半个时辰后,永清县的衙门。
  “韩大人,外头有个商贾说,要跟您做一笔大买卖。”
  衙役小跑进来,很快通报了韩松一声。
  韩松听到这句话,和县丞相视一眼,有些被惊到了。
  严大人来了?
  他立即抄起书案上的官帽,随后,大步走出衙堂外,却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商贾,笑吟吟的站在衙堂前。
  “小人想看看永清的黄册。”
  韩松皱着眉头,左右看看没有破轿子在,确定没有,严成锦没有来。
  失望之余,他才看向眼前的商贾。
  “你要看黄册做什么?”
  “看看永清的辖地和百姓,良乡商会想在此处办一座大工坊,价钱好商量。”
  王不岁捻着山羊胡。
  看过永清百姓的人口,才知道要办多大的工坊,虽然少爷说越大越好。
  可他总觉得,做买卖是有风险的。
  韩松望了眼前这人一眼,朝这商贾拱了拱手,面色微动,“王东家里面请。”
  果然被严大人盯上了啊。
  此时,永清县中,严成锦瞥了一眼就确定了工坊的位置,让何能赶着马车回京城。
  行到半路,发现朱厚照正等着他来,手上拎着鹿和锦鸡。
  “老高,朕方才看百姓带着锅碗瓢盆,哪里要开饭了吗?”
  “不是,是迁移。”
  “百姓为何要迁移?”
  “皇帝昏聩,日子难以为继,百姓就去邻县另谋生计了。”严成锦耿直道。
  朱厚照却像没事的人,乐道:“等回宫了,朕就说说父皇。”
  “……”严成锦。
  从永清回府,朱厚照也跟着回府,在捣鼓猎来的野鷄和鹿。
  “老高,明日诸位师傅问起来,朕要说去永清县做了什么?”
  他不好的名声,都是诸师傅和百官宣扬出去。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名声。
  不想被玷污。
  严成锦想了想,“就说去看了永清,永清是一块宝地。”
  不多时,王不岁也回来了,“少爷,韩松说要禀报朝廷,不敢胡乱建造如此大的工坊。”
  严成锦没多说什么。
  百姓向固安迁移。
  韩松也会上疏奏,明日太上皇就会问起,再请乞就是。
  大清早,太上皇弘治掀开被衾,还未洗漱就问,“严卿家昨日去了永清?”
  昨夜辗转反侧,脑海中始终想着永清的百姓,还想到严成锦说的盛世。
  心中有几分期待,又有些许无力。
  故而,翻身到很晚才入睡。
  “没说什么,新皇去永清打猎,没多久便回京了,未走到永清衙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