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想的,恐怕还太早了些。”严成锦道:“九边固然可以种玉米,但一爆发战乱,这些地就会成为荒地,要想种植玉米,还得九边安稳才行。”
西北的大片土地,不适合种水稻,却适合种玉米。
要想九边安稳不容易。
苍蝇不舔没有裂开的蛋。
一旦西北种满玉米,就会把鞑靼人招来。
九边太辽阔了,鞑靼人寻找到薄弱的防御点,很快就能攻进来。
“严卿家说得不错,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安定伯收复河套。”
弘治皇帝怅然长叹一声。
“陛下放心,有本宫的九宫战术,严师傅一定能找到鞑靼人。”
朱厚照说这句话,就像他整天承诺“儿臣下次再也不会了”一样,毫无说服力。
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听了不仅不信,甚至有点生厌的感觉。
“臣相信殿下。”
反正相信朱厚照又不用掉脑袋,严成锦干脆应了一句。
朱厚照兴高采烈。
……
西北延绥,风沙满天。
严恪松从宣府奔袭到延绥,凭借陛下的御旨,路过宁夏时,在边军中调了一万大军。
前往与保国公汇合,执掌大将军印。
河套的军营大帐中。
“河套风沙不止,鞑靼人踪迹难寻,陛下竟派个翰林来接替本将的将印?”朱晖面色冷峻。
阵前换帅,这是大忌,对他来说更是大辱。
“严恪松原本是翰林,在翰苑呆了十余年,只是跟着王越打了胜仗,才得了军功。
不知道为何,贺兰山一战,王越把军功都让给了他,说起来,此人运气真好,一路升迁。”
提督史琳心底长叹一口气。
“他儿子严成锦,也得陛下的信任,此次换将,恐怕与严成锦有关。”
朝中情况他们不知道,但也能猜出几分。
监军苗逵盯着保国公,阴恻恻地道:“保国公还想抗旨不交将印不成?”
何为监军?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他就是监督朝廷的旨意,能够及时执行。
是弘治皇帝的耳目。
第266章 刮目相看
朱晖当然不想交出将印。
他是公门之后,祖上几代英烈,立下赫赫战功,才造就今日的爵位。
老子英雄儿好汉。
灰溜溜地回去,比战死沙场还憋屈,他死了,陛下可以将爵位封给他儿子。
将来他的孙子,也能继承爵位,受世人敬仰,受朝廷供奉。
若这么灰溜溜的回去,在国公的行列中,地位就要低了一等。
英国公、黔国公一脉岂不是要笑死他。
“既是无才之人,本公爷又何须忍让?”
朱晖鼻息嗤地一声,表示对陛下的旨意不满。
“你,你还真想抗旨?”苗逵指着朱晖,咱在宫里有人,倒是不怕朱晖。
苗逵是司礼监的大垱。
背后是萧敬,朱晖敢抗旨,他很快就能将消息传回司礼监,倒时候,萧敬自然会收拾朱晖。
司礼监可以代替陛下批红,这是极大的权利。
伺候陛下二十年。
萧敬虽是宦官,但比起朱晖来,在弘治皇帝心中的地位丝毫不差。
朱晖抗旨在先,苗逵一点不怕。
这种半阴不阳的东西,朱晖并不放在眼里。
“国公,严总兵来找您要将印,就在帐外。”亲兵走进来禀报。
严恪松站在朱晖的大营外,要执掌京军,就要先拿到将印。
三边调不出来多少兵马,以防达延汗攻城。
京军有五万人,还有两万骑兵,加上从宁夏边军调出来的一万,够布置九宫格战术了。
“老爷,保国公或许不会轻易把将印交出来,可要杀进去?”林冲道。
严恪松嘴角狠狠一抽,鞑靼人以强者为尊,只要你足够强,就能取而代之。
大明是礼仪之邦,却不能这么干。
杀了国公,他会立即被押回朝中关押下狱,等候审理。
纵然保国公抗旨,能处罚他的,只有陛下。
“等等,保国公是识大体的人。”
严恪松隐隐担忧,若保国公不交将印,要不要进去抢,毕竟等消息传回京城,半月时间都过去了。
正当他心气浮动的时候。
一个亲军撩开帐慢,微微躬身道:“严总兵,国公有请!”
严恪松大步走进大帐中,朝朱晖微微躬身,掏出怀中的圣旨:“保国公,下官奉陛下旨意,前来执掌将印。”
朱晖扫过那道一品玉轴圣旨。
“本国公不交,严总兵要如何?”
严恪松惊愕地抬头,看来此事对保国公的刺激太大,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阵前被逼交出将印,的确……抬不起头来。
要是换做是他,也难以接受。
林松握紧手中的银枪,脑袋里浮现出一套行云流水的杀人动作。
“你……你想造反!咱这就上奏陛下。”
苗逵指着朱晖,劝了半天,不就是让个将印吗?咱命根子都没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本官有办法能找出鞑靼人,还请国公尽快交出将印,不要再拖了。”
严恪松心里骂骂咧咧,这保国公,怎么跟个娘们似的?
“吾等在河套里寻了大半月,只发现了一次鞑靼人的踪迹,本公爷倒想看看,你要如何追踪!”
河套的风沙大,风一吹过,痕迹就没了,极难寻找。
“此乃机密,恕下官不能透露。”
朱晖冷冷一笑,“那就甭想拿到将印!”
“他娘的!给老子拿下!别弄死了。”严恪松气咻咻地下令,再拖下去,鞑靼人都要打到宁夏了。
林松手中的长枪一闪,刺死了一个亲兵。
冲上去要擒朱晖,朱晖拔剑,武艺十分了得,竟能和林松战得不相上下。
此时,一道人影又冲了上去。
严恪松发现,此人是他身边的陈寿,此人话不多,却极为骁勇。
史琳等人惊得抱头鼠窜。
苗逵大呼反了反了,不仅对国公动武,还杀了国公的亲军,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严大人,你要是赢了鞑靼人还好说,要是输了,可知道后果?你如何向朝廷交代,一个大老爷们,怎如此冲动!”
严恪松知道,要是赢了达延汗,陛下或许会既往不咎。
若是输了……
“唉,害了我儿成锦。”
大营中,还有京军的参将和千户。
但他们犹豫了片刻,便出手相助。
严成锦是京营的监军,自从京营整顿后,发的军饷多了,还不用屯田,打心底,他们是支持严恪松的。
更何况他还有圣旨,帮保国公才是造反。
陈寿出身军旅世家,极为勇猛,有了他加入,很快擒获朱晖,缴了兵械。
严恪松把将印抢过来,命林松和陈寿二人,把朱晖先关起来。
苗逵劝道:“扣押国公可是大罪,陛下旨意,让国公马上回京,严大人快将国公放了吧?”
“国公不交将印,下官也是无可奈何,回京后,自会向陛下请罪。”
严恪松知道,纵然有圣旨,这条罪也免不了。
但战机不可失,
鞑靼人多在河套一日,就会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良田变成荒地。
久在宁夏边陲,他早就不是初来乍到的翰林了。
“不管如何,此乃大事,咱要向朝廷禀报!”
苗逵急道。
“公公请便。”
严恪松不管他,回到营中,命京军的参将和千户来商议。
摊开那张九宫格舆图,指着上头交错的小点,道:“你们带着骑兵,一千人一支小队,分成三十股,驻守在这些点上。
遇到套虏,就派人通知本官!不要直接与其交锋。
他们若是追赶,你们就跑。”
你说发现鞑虏的办法,就是这?
陈寿和京军的参将及百户们,皆面色古怪。
他们可是把保国公给绑了……
“大人不将兵力集中起来,如何与鞑靼人抗衡?”
“人影都找不到,抗衡个屁!”
严恪松骂道。
事已至此,陈寿和京军的参将只好相信他,分别带着一千骑兵,前往河套各地的驻点。
出发之前,严恪松给每支队伍分配了压缩饼干。
这玩意儿他吃过,贼管饱。
“这是单筒望眼镜,同天文望眼镜一样。”
京营的参将和千户,是从京城来的,良乡出品的东西,他们自然见过。
只是陈寿和宁夏边军的千户,觉得新鲜。
一支支队伍分别出发,前往各自驻点。
严恪松在大营中等候消息,一旦有消息来,就率军出击。
“若此战无果,你就回京城,省得遭我连累。”
房管事愁眉苦脸,这叫什么事,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严恪松一句没听进去。
三日过去,严恪松一直等着驻军传回消息,但没有一点音讯。
朱晖被软禁在大帐中,由林松亲自看守。
严恪松偶尔来看看他,“软禁国公实属无奈,还请国公勿怪。”
“你私自扣押我,好大的胆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