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和百官整日说无将可用,其实是缺少一双伯乐的眼睛,这些人都被埋没了。
“朕怎么记得,王轼是个文官?”
弘治皇帝微皱眉头,望向严成锦。
萧敬道:“陛下没错,您封他当过南京右副都御史。”
“将王轼派去宣府,定能守住。”严成锦断然道:“达延汗和火筛都在河套,该担心的是河套才对。”
火筛是一个鞑靼的首领。
如果没有小王子在,他就是草原铜锣湾扛把子。
可惜上演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剧情,小王子太强大,只能安心当舔狗。
大哥干啥,我就干啥。
“安定伯若能收回河套,臣无异议。”李东阳道。
马文升道:“臣也无异议。”
相比秦紘,弘治皇帝还是比较相信马文升的眼光,毕竟老兵部了。
“传朕的旨意,安定伯出发前往河套,代替保国公掌将印,剿灭套虏。”
“陛下,剿虏怎么能没有督军,史琳是继续留在军中,还是召回京城?”刘健问。
史琳走之前,便打听过方学查案的事,严成锦不想他留在老爹身边,有很大概率,是个猪队友。
“陛下,臣觉得延绥巡抚陈寿,可以担此重任。”
接连举荐两人,秦紘看了过去,陛下,臣这兵部尚书是假的吧?兵部能执掌天下兵马,也是假的吧?
“陛下……可否容臣说一句?”
“秦卿家说吧。”
秦紘道:“安定伯带兵抗虏,臣并无意见,但史琳乃是都察院的御史,为何又要替换?”
阵前换将,是兵家大忌。
史琳在军中任提督一职,重要性与保国公相差无几。
将两人都裁换掉,难免军心涣散。
严成锦道:“史大人离京前,问臣方学前往延绥一事,稳妥一些,臣觉得还是换掉吧。”
这小子竟说史琳是内贼?
弘治皇帝也觉得有理,派方学去延绥查案,史琳无缘无故问这个干什么。
秦紘知道方学去延绥干什么。
这是敏感话题,便不多问了。
“陈寿是延绥的巡抚,在军旅世家长大,他是懂兵政的,派他当提督,倒也可以。”李东阳清楚陈寿的出身。
“那命陈寿为提督吧。”
“谢陛下!”
严成锦出了宫,命人加紧把压缩饼干做出来,盐和糖多放了几斤。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给马儿吃最好的草。
王越画了一份河套的舆图,并且以他对达延汗的了解,标出了鞑靼人可能行军的路线。
老爹这次,堪称遇到了官途上的最大挑战。
达延汗和火筛都在河套,两人是鞑靼人中最强的将领。
在河套搜寻鞑靼人,没有城墙作为屏障,遇到了就是火拼。
“老夫不方便去河套,不然定去帮苍劲兄一把。”
王越抚须长叹一声。
“有此舆图足以。”
被王守仁训练大半年之久的京军,战力有了提高。
严成锦拿着舆图去请教朱厚照。
没错……就是请教。
……
九边中,宣府离京城最近,几乎是在京城的正上方,鞑靼人破了宣府,一路南下就是京城。
严恪松很快收到朝廷的旨意。
让他执掌三军将印,去河套打鞑靼人。
“陛下怎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
正当他纳闷的时候,宣旨的太监又掏出一封信。
“这是严大人托咱交给您的。”
严恪松打开信,一看字迹就是成锦写来的,只有寥寥几行字:
爹在边陲又胖了吧?宣府太安逸了,所谓温饱思人欲,下一步该想女人了吧?
儿请乞陛下给爹谋了一份差事,入河套抗击鞑虏。”
他娘的,果然是成锦折腾老夫……
严恪松本想安安静静的写书,奈何有个驱动他拼搏上进的儿子。
他继续看下去。
“儿问爹一个问题,到了河套应该如何布兵?”
严恪松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想了半天,保国公的军事经验不在他之下。
连保国公都找不到办法,他能怎么办?
继续看信,果然有答案,只是有点气人。
“就知道爹猜不出来,儿称之为九宫格战术,爹请看舆图。”
严恪松掏了掏信封,果然找到一份用油纸画的舆图,只有信纸大小。
这舆图是河套的地形。
不同的是,舆图上画有九宫格。
就像棋盘上的横线和竖线,布满了整个舆图。
“鞑靼人在河套中迁徙,行踪不定,若在格点上布置哨兵,很快就能掌控他们的踪迹。”
鞑靼人一直在动,若你也一直在动,反而会找不到。
将兵力分成小股,像一张网,分布在河套中,迟早会发现鞑靼人。
再采用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
小股牵制住鞑靼大军,等援军到来,就能一网打尽。
“传本官的命令,出发前往河套。”
严恪松明悟了。
这九宫格战术,明显就是为了牵制鞑靼人移动。
把宁夏边军调出来,未尝不能跟鞑靼人一战。
……
“陛下,这就是严成锦给安定伯的信,奴婢让人拓印了一份。”萧敬将信递上。
弘治皇帝打开一看,九宫格战术?
“召严成锦来。”
片刻之后,严成锦来到奉天殿,躬身行礼:“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这九宫格战术,是你想出来的?”
你无耻……
竟偷看咱们父子的书信。
严成锦暗暗记下了送信太监的名字,非洲还没有人去呢。
“不是臣想出来的,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
第264章 天生将才也
弘治皇帝露出惊愕之色,这战术以静制动,非常年累月在边陲打仗的将领,是绝对想不出来的。
“朕不信,太子成日厮混,怎会想出这样有谋略的兵策?”
难怪朱厚照总喊你狗皇帝。
是我,我也喊……
朱厚照实在委屈,明明很有才华,却总被他爹当成傻子。
严成锦一本慎重的脸色:“这就是太子想出来的,东宫的冯伴伴磨的墨,殿下亲自画的九宫格,陛下可问东宫禁卫。”
这么说就不会有假了。
严成锦言之凿凿说出来,多半不用查就是真的。
此子异常慎重,不是确定的事,也说不出口。
“宣太子来见朕。”
不一会儿,
朱厚照兴高采烈走进大殿,笑嘻嘻地问:“父皇找儿臣?”
“这九宫格是你画的?”
萧敬托着托盘,把舆图呈下来,朱厚照看了一眼,目光闪躲,看向一旁的严成锦。
“臣招了。”
“老高……本宫视你为兄弟,你却拿本宫当表弟,啐,你这狗东西,不是人!”朱厚照站起来要揍严成锦。
弘治皇帝板着脸,怒斥道:“朝堂之上,你是太子,怎可与人称兄道弟,想让朕遣你去礼部学君臣之礼?!”
“儿臣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朱厚照的口头禅,如蚊子飞过般,嗡嗡响起。
他拿起托盘里的舆图。
“是儿臣画的。”
弘治皇帝原本还指望,这九宫战术和十六字诀,能给朝廷带来捷报。
听是朱厚照画的,就像一桶冷水浇到头上,失望了几分。
“父皇无事,儿臣回东宫了?”
朱厚照抬头看了眼弘治皇帝,仿佛又要拿鞭子抽人了,这次干预河套军事,说不定会喊母后一起来揍他。
“回东宫读书吧。”
实在提不起揍人的兴致,派安定伯上任,不知他能否统御三军,弘治皇帝有诸多忧虑。
朱厚照走后,他又问:“方学传回消息了吗?”
方学先保国公一步到延绥,如今保国公与鞑靼人打了一仗,还传回了急报。
他却一点动静没有。
“臣猜,方学应该快了。”
八百里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要传八百里的急奏,需要在文书上盖行公印,才能让驿站加急送到。
方学显然没有这样的权力。
不过就算再慢,也快送第一手消息到京城了。
严成锦倒是好奇,九边在他的布置下,已牢固无比,到底是哪一种可能,让鞑靼人突破了防御。
“得了消息,朕再召你。”
弘治皇帝准备去坤宁宫,陪张皇后说说话,近来朝事,让他心力交瘁。
要让张皇后按捏一番,才会满血复活。
严成锦从宫里出来,回到府中,陛下要查延绥的事,已经人尽皆知。
方学消失了一个月,自然会有言官问起。
回到府上,却看见了李东阳。
李东阳端坐在正堂,见了严成锦进来,隐隐有些怒意:“兆先每日举着一块铁器,老夫都举不起来。
你会害了他!”
撸铁了?
还挺快的,原本给李兆先的康复计划中,撸铁是第二项,当你觉得你行的时候,就去撸铁。
李兆先开始撸铁,应该是觉得自己又行了。
“大人没发现,李兄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