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递过一份让他无比熟悉的契书。
命运的馈赠早就标好了价格,当然由不得他,谢玉面如死灰。
“您给小人传句话,把账本送给小人就是,小人不当账房先生,也能给您算账。”
“先把这个保密契书和入职契书签了。”
门子透过牢房的缝隙,把契书递进去。
谢玉看了一眼:“小人签了,牙行还是小人的?”
“这个自然。”
谢玉犹豫半日才在上头签了字。
这两日陆续有账本送来牙行,数目之多,通宵达旦也算不完,谢玉暗中打听,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让他算账,还不给工钱?
谁知不一会儿就有人送来小纸条:警告,警告,你已触碰禁忌!
往下看,还有一行小字:阅后即焚
谢玉不信邪,没过几天又花重金托衙门的人打听。
再次收到一物一信,吓破了胆!
“一物”正是免死金牌,文皇帝后,封爵会并赐一物,便是丹书铁券。
这位天使投资人,八成京城的爵爷!
谢玉哆嗦地打开信,只见寥寥几字:免死金牌警告一次!
这是免死金牌警告第一次,若是警告第二次……
仔细看,下头还有:阅后即焚
谢玉赶紧把信烧了,再也不敢打听了。
严成锦见他老实,便让人把账本抄一份,送给谢玉清算。
王不岁送来时,已算过一遍,谢玉再算一遍,能对上就没问题。
“账本有些出入,但出入不大,王不岁还算老实。”严成锦翻看着送回来的账本,与王不岁算出来的相差不过十两银子。
这差额,有可能是出现了四舍五入的情况。
今日进宫,特意让轿子提前半个时辰来,出了午门就能直接坐上轿子。
“你就是严成锦!”
严成锦没转身,假装没听见,连本官都不认识,不是求帮忙,就是找茬。
听这语气,七成是找茬的。
朝廷真是越来越不安全了,清官也好,恶吏也罢,在大明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严成锦不想和朝臣有太多纠葛。
这份真实的演技,连杨廷和都信了,以为自己喊错了人,连忙对着轿子道:“抱歉,本官还以为你是严成锦。”
不用抱歉……我就是严成锦啊,严成锦透过后视镜看,此人面相方正,看起来像个好人,不知是谁。
朝中官员大大小小几百人,除了内阁男团,其他或许听过名字,却不一定认识。
杨廷和举目四望,心想去都察院衙门寻人吧,谁知值班的御史说严成锦下值了。
两天后,他才知道什么叫绝望。
找不到严家府邸,衙门值房也没有人,竟生出放弃寻此人的念头。
“戴大人,下官托你打听御史严成锦。”
戴姗扭过头,杨廷和顺着目光看去,只见一个文静书生模样的御史,充耳不闻地看着大明律。
“严成锦?”杨廷和疑惑喊了一句。
严成锦转过头,眨了眨眼睛:“这位大人找我?”
杨廷和愤然作色,足足找了三日啊!
“你跟本官出来一下,本官有话要跟你说!”
严成锦看向戴姗,如今严成锦是都察院的金牌御史,戴姗自然要护着,道:“介夫兄,有话就在这儿说吧。”
杨廷和对着严成锦道:“太子成日懈怠学事,本官听闻,出了宫就去你府上,你也是经筵讲官,怎么能如此纵容!”
严成锦面色如常,没有说话。
杨廷和气急了:“你怎么不说话!”
“下官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知道说什么就对了,杨延和如斗胜的公鸡,神气十足。
第二日,杨廷和差点背过去气去,都察院十几份疏奏弹劾他。
“真他娘的狠,老夫不过说了太子懈怠学事,就弹劾老夫督教不力!”
严成锦这狗东西!
本官不会写弹劾疏奏?
杨廷和打开册子,笔墨挥动,铁画银钩,历数严成锦的罪状,把他给弹劾了。
第188章 杨廷和漂流记?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着这些弹劾疏奏,重重击在御案上,怒道:“都察院当弹劾是儿戏吗!杨廷和犯了何罪,将他和戴姗叫来!”
杨廷和徐步赶来奉天殿,戴姗随后赶到。
“臣杨廷和参见陛下!”
“臣戴姗参见陛下!”
杨廷和不卑不坑,一心想教好太子,本就无错。
戴姗心神不定,这次都察院弹劾一人,针对性很明显,恐怕陛下不喜。
弘治皇帝扶着御案站起来,在御前来回踱步,“朕批阅疏奏,时常到了深夜也不得就寝,你们就给朕看这个?”
戴姗连忙道:“杨詹士督导太子不力,都察院公事公办……”
“太子为何频频出宫,你我心知肚明,都察院如此秉正,怎么不弹劾严成锦?”杨廷和据理力争。
说起严成锦,弘治皇帝眼皮微微一动,翻了翻这些疏奏,竟没有一本是严成锦写的……
“宣严成锦!”
严成锦就知道杨廷和会被大乱斗,都察院个个是斗鸡,巴不得找点事情,杨廷和上辈子一定是穷死的,欠了御史很多钱。
严成锦快步来到奉天殿,小太监直接领他进去。
“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你可知朕今日,收到了第一封弹劾你的疏奏?”弘治皇帝笑眯眯问,脸上还有几分玩味。
陛下怎么很爽感觉?若弹劾我能让你开心,进而升官,请使劲弹劾……严成锦低着头:“臣知道,太子出宫,臣屡次有规劝,陛下可以求证锦衣卫,杨詹士寻臣极讲道理,实属无稽之谈。”
杨廷和是控制欲很强的人。
凭借才能深得朱厚照依赖,刘瑾死后,朝事几乎由他来把持。
此人有意攀附太子,也想干点事业。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杨延和有一个在大明官场和大明文坛都鼎鼎有名的儿子,杨慎,要挤掉杨延和,就要把杨慎一起挤掉,这买卖划不划算?”严成锦暗自推演。
朱厚照顽劣满朝皆知,弘治皇帝心气浮动:“朕自会惩罚太子,此事到此为止,不要再弹劾了。”
“是!”
出了奉天殿,杨廷和气冲冲的走在前面。
严成锦很不厚道的浮起让他去南极找北极熊的念头,让王越写一本《杨廷和漂流记》?
戴姗道:“杨詹士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你不要放在心上。”
“这是自然。”
天气渐渐由热转凉,八月月末,夏税收齐。
户部的值房,
户部给事中王琼算了良乡的夏税,迟迟不敢确定。
良乡不养蚕,不像江南的州县,要缴纳丝绢税,税赋众多。
“陛下恩准了,良乡采用摊丁入亩的办法,按良乡如今的田亩数量计算,应缴纳的夏粮为两万一千石,加上历年来欠的九千石,就是三万石。”
以如今的折率,一两银子两石大米。
折算成银子,就是一万五千两。
可良乡缴纳上来的税费,却有三万两银子,不仅把历年来的税赋都补齐了,还多缴了一万五千两商税?
“不同的县,税赋不同,江南的州县有丝绢、粮、葛布、棉麻等税赋,夏税交的银子会多一些。”
“良乡这样的小县城只有田税,按理来说,缴纳的赋税会少一些,可缴纳的税赋,怎么比顺天府的好几个州县还高?”
“难不成,是数字写错了?”
“还是禀报部堂吧。”
几个户部主簿商议。
王琼再核算一遍,良乡缴纳的赋税真是三万两银子,匆忙将夏税的结果交给户部尚书韩文,“大人,您看良乡缴纳的税赋。”
一个县的夏税有何好看的?
韩文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吓了一跳,把历年来欠的税额补齐,还多交了一万五千两?
“核实过了吗?怎么会多出一万五两。”
有许多州县连足额交税,都做不到,更遑论还有多交银子的。
“嗯,下官算过了,多余的是商税。”王琼同样震惊。
良乡真的清贫?
韩文质疑了,连忙起身,将夏税核对的账目,呈给内阁。
李东阳三人看了也啧啧称奇:“竟还多出来一万五千两银子?难道是新商法的缘故。”
刘健果断道:“走,去见陛下。”
奉天殿,
弘治皇帝在殿中阅疏奏,八月事务繁多,有许多的疏奏要批阅,他今日午膳是在奉天殿吃的。
萧敬小声提醒:“陛下,内阁三位大人和户部尚书韩文求见。”
弘治皇帝微微抬头,户部来见,这么说夏税应当算出来了,“不知今年收成如何。”
他放下手中的豪笔,“让他们进来。”
李东阳四人快步走进殿中:“这是今年的夏税,请陛下过目。”
萧敬走下来,将账目呈上去给弘治皇帝,弘治皇帝打开一看,顺天府今年交的税额比往年都多。
仔细看各州县的数目,良乡尤其显眼。
“竟有三万两银子?”
两京十三道中,许多地方一年交上来的商税,也没有一万两银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