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锦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重金属中毒的知识,省得有人误食了,不知道怎么解开。
“玉米并无毒性,有毒的是丹砂和铜,服用鸡蛋清液,或许可以解。”
重金属的概念,弘治皇帝等人也听不懂,严成锦言简意赅。
刘文泰将蛋清喂给太后,味道极腥,太后喝了两口忍不住干呕起来。
“良药苦口,还请太后全部服下。”
太后屏着呼吸,全部喝了下去,脸色缓解许多,张皇后扶她躺下,没一会儿就睡了。
弘治皇帝对严成锦和周彧道:“你二人跟我来奉天殿。”
奉天殿,
弘治皇帝静静坐在御座上,在御案上放着一截玉米,正是先前太后吃剩下的。
严成锦站在一旁,内阁大臣和六部部堂都在。
周彧和老道跪在地上。
“朕听说,这黄金果是良乡所出,严卿家准许大食人在良乡做买卖?”
“是。”
番邦人与大明交易需要堪合,弗朗机人和大食人不在此列,大明海禁严格执行下,弗朗机人和大食人到京城做买卖,太明目张胆了一些。
“这是为何呀?”
严成锦自然是想让良乡成为大明的义鸟,让世界商贾都汇聚于良乡,带来琳琅满目的货物,让大明更加强盛。
“臣自然是想养活更多的百姓,大食人和弗朗机人虽然可恶,却带来了许多异域商品,黄金果实名为玉米,乃是与稻米一样的主粮,只是老道加了朱砂和铜等物,太后服下才中了毒。”
米?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正色起来。
但凡带一个“米”字,都可以食用。
这世上有精米,糙米,碎米。
玉米倒是头一回听说。
老道连忙磕头,周彧委屈:“可臣是让人试过,才献给太后的,不瞒陛下,就是臣试的,臣好好的跪在这儿……”
“长宁伯试了一粒?”
周彧点点头。
严成锦道:“这便是了,长宁伯只试了一粒,太后服下半个玉米,症状才会更快显露出来。”
太后服下蛋清后症状便缓解了许多,严成锦似乎对此物有研究,弘治皇帝问:“此物如何食用,亩产几何,又如何耕作?”
严成锦想将一个玉米磨成粉,熬玉米糊给弘治皇帝尝尝,但手头只剩六个玉米,不能浪费。
“此物是弗朗机人的食物,玉米于他们而言,就如同稻米对汉人一样。”
严成锦直击要害,“就如同稻米对汉人一样”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
稻米对汉人有多重要,不用多言。
李东阳等人面色凝重。
严成锦向来慎重,更不会空口无凭,这个家伙敢如此断定,便是八九不离十了。
“至于亩产,臣也不知,但玉米可以耕种在旱地上,秸秆可以喂养耕农,亦用来当柴火烧,陛下可命钦差,到海南耕种试试,此物如南橘北枳,需种在南方。”
八月即将过去,京城天寒地冻,什么也种不活。
海南四季如春,被称为种子的硅谷,是一座天然大棚。
对于面临小冰河期的大明来说,开垦起来就是一块宝地。
一年三种,冬天也可种玉米,产量还不低。
完全当成粮食生产基地,堪比苏湖。
搁置在海外实在浪费。
将玉米带到海南种植,次年春天,便可将大量种籽带回大明,再在春耕时推广开来。
“只是海南开如今十分荒芜。”严成锦暗想。
弘治皇帝思虑许久,海南虽是大明疆域,却与土司无异,朝廷极少任命官员到海南就任,多为当地的土司管理。
前任文渊阁大学士丘睿,便是出自海南。
即便如此,海南在他眼中,仍是蛮荒之地。
刘健道:“此人不仅要善于耕种,还要与当地的土司打交道,开荒也要不少人。”
李东阳等人点点头。
“臣举荐翰苑李康,开荒可让良乡的流民前往。”
弘治皇帝直勾勾地望着严成锦,道:“严卿家,朕问你,不许欺君,你有几成把握?”
“五成!”严成锦违心道。
此行应当有九成把握,但他只与弘治皇帝报了五成。
李康此人与他人不同,非大户人家出身,出身于农户,和李东阳一样,是个寒门秀才,不至于与其他翰林一样,对农事一窍不通。
在翰林院时,他抄的农籍最多,了解时令。
弘治皇帝心中暗自加上两成,就是七成,便道:“传朕旨意,命李康为钦差,前往海南!”
李康接到旨意时有些受宠若惊,来宣旨的还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萧公公,更让他有种大受重用之感,他倒不怕被派往海南,只是被陛下钦点,实在让他有种做梦般的不真实。
“这可不是流放。”
李康重重点头,接过圣旨。
严成锦带着御旨去良乡,让张贤征集三千壮丁,与李康一同前往海南开荒。
价钱是工坊的两倍,四月后返还,工钱先结一半,返回后将后一半结清,回来还能在良乡工坊当工人。
漕运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商人付了工钱后,船开到一半,水手们跳船跑了,此现象在大明极为常见。
严成锦不得不慎重。
“海南的土司极为叛乱,李康一个文官,恐怕还不足以胜任。”
第187章 免死金牌警告
才种几个玉米,招募五十人足够,但为了防止当地的土司抢掠粮食,严成锦给李康招募至三千人。
且还有一个目的,在海南开垦更多的荒地,种稻米。
海南一年三熟,是一座富饶的宝岛,但自汉到明,那里只被朝廷当成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
苏东坡便在海南流放过,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海南与贵州龙场有些类似,龙盘虎踞,土司争斗严重。
“此人要懂行兵打仗,还要善于屯田。”严成锦忽然想到一个人。
京营屯田千户许进忠。
当初在校场砌城墙的时候,就发现此人是个人才,砌的墙稳固结实,兢兢业业,偶尔还给团队打打鸡血。
挂着京营监军一职,向弘治皇帝要人应当不难,严成锦进宫跟弘治皇帝征用屯田营一千人,弘治皇帝并不重视屯田营,爽快答应了。
许进忠来到营房,堆着笑容:“听闻监军大人找,便立即赶来。”
“去海南屯田如何?”
许进忠脸顿时变成茄子色:“大人真不会开玩笑,海南那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本官不会开玩笑,所以本官从不开玩笑。”严成锦拿出调令。
狗官坑人!许进忠按下宰了他的冲动……
良乡的招募如火如荼,听说这么高价钱,许多流民聚到衙门门口询问。
出海打工,给三倍工钱很正常。
背井离乡,却也有些流民犹豫。
梁十三下定了决心,对着老爹梁中道:“爹,家里两个娃娃要上学堂,这次去能赚的工钱多……”
“去吧,张大人对咱们流民极好,报答张大人也是应该的。”梁中还没等他说完。
良乡的工钱一日七分,登记了名册,领了四两二钱银子。
梁十三带上几件破衣服,加入了朝廷开荒大队。
一日后,许进忠带着一千屯田营士兵,苦着一张脸来到良乡,与李康率领三千流民,准备前往天津港,由天津卫派船送往海南。
临行前,严成锦把八个玉米交到李康手上,还有两封书信。
“此去海南凶险,若遇难事,便打开这两封书信来看看。”
“老高兄保重!”
李康将玉米和书信收好,踏上前往天津卫的道路,三千流民跟随其后。
……
谢玉还在衙门里关着。
“官爷,小人把东西都交上去了,何时放人?”
他担心牙行的生意,自打良乡商人多了后,牙行的生意红火。
只见这时,有个生人走进来。
此人精明能算,正是严成锦让张贤留住的。
“喜欢数钱吗?”
“???”谢玉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人却又道:“给天使投资人当账房先生吧?”
我自己家的账都是雇人算,你让我给你算账?谢玉心下呸了一声,嘴上笑道:“太看得起小人了,小人只是普通的商贾,哪里会算账。”
“不会算账还敢说是商贾?”
严府的银子来源太多,良乡工坊、书坊、俸禄、天使投资人、迎客松酒楼还有良乡那些商铺。
急缺一个一流的账房先生。
行商需要路引,路引上有谢玉的信息,严成锦很不厚道地查了。
谢玉是成化十年的秀才,科举没考上,家中衰败,最后经了商。
极擅算学,手指放在算盘上,跟放在键盘上似的,会跳舞,指法比正值壮年的光棍还快。
谢玉打量眼前这生人,一看就是给人跑腿的,如今就要飞黄腾达了,当账房先生一个月工钱能有我经商多?
a tui !
“小人真不会算账。”
“我家少爷就是你的天使投资人,条例上写着,你违约,牙行就是我家少爷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