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见过那些流民之后,弘治皇帝动了恻隐之心,想对他们宽宥一些,弘治皇帝下意识问:“你有几成把握?”
额?
“陛下是指?”
“将此法推行天下。”
李东阳和刘健等人震惊得浑身一颤,萧敬和牟斌微微抬头。
严成锦也颇为惊讶。
弘治皇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别告诉朕,你没这个打算,你是何意,朕心如明镜。”
陛下果然不如史料里写的那么傻……
一眼就将他的心思看了出来。
良乡的新法,他是打算推行天下,严成锦风轻云淡:“没有,臣一点也不想推行天下。”
睁眼说瞎话,弘治皇帝怒了:“大胆,你竟敢欺君!”
严成锦想着转園一下。
摊丁入亩需要许多前提条件。
流民白得来的田地,此法又对百姓利好,朝廷说什么便是什么,不会反抗。
且良乡的田亩少,清查起来也方便。
推行天下,大明非地动山摇不可。
不知会伤及多少士绅和朝中大臣的利益。
朝中或许有宁王收买的大臣,他们倒戈相向,若宁王起兵造反,必定一呼百应。
消息放出去,在利益上,他将与朝中所有大臣敌对,不知要承受多少火力。
……要慎重而为,严成锦演技再次上线:“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臣不敢辩解。”
忽然发现,自己一本慎重瞎说的时候,都是为天下百姓的时候。
气氛变得沉默起来。
“如实说便是,此地又非朝堂。”
“臣真的不想。”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那便在良乡试试看吧。”
变制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古往今来,无人能成。
李东阳三人脸色渐渐缓和下来,若陛下真执意要动税制,不知会有多少人上疏弹劾。
一些大臣的田地有上万顷之数,若按田亩均摊,不知要交多少银子。
严成锦和张贤连忙躬身:“臣恭送陛下。”
顺天府派了书吏和衙役来良乡,人虽多了,统计,丈量,绘鱼鳞图册等工作,没有一个月也清算不完。
流民们还是不敢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分到田地就罢了。
最重要的是……
分到的田里还长满了粮食,等他们收成。
纷纷庆幸当时没有逃去荆襄,而是来到了良乡。
“趁着未入冬前,带着流民新修河道,重新开垦那些荒废的田地,陛下同意摊丁入亩在良乡推行,这是良乡的福气。”严成锦怕他错过时令。
良乡同样有荒芜田地,无人耕种。
不是上等良田,士大夫们懒得侵占。
这些地或许算不上上等的良田,但良乡能开垦多少,便赚多少。
“良乡还有多余的人力,壮丁们进了工坊,还有数以万计,像梁中一家这样的老头和妇孺,田地分到她们头上,她们愿意为自己卖力。”
在大明,男耕女织只在童话故事里,妇人也是要下地干活的。
张贤跪在地上:“下官替良乡百姓,谢过大人!”
“购置铁具的银两,可以从衙门的府库里出,耕牛可以找顺天府借,水车可以找匠人和宋景一起打造,这些都不成问题。”
良乡入县的官道上设置了关卡,来往的商队,需按良乡的新法缴纳银两。
良乡的工坊几乎是严成锦的,他又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每次过关卡都给银子。
张贤即刻命人去办,将农具发给流民,日后再从田赋中扣除,争取在明年开春前,将良乡所有的水渠疏通。
回良乡的路上,
弘治皇帝似乎有话要说,李东阳和刘健三人跟在后头。
“三位卿家觉得推行摊丁入亩如何?”
刘健性子直,摇头:“臣不想。”
谢迁犹豫片刻,直言不讳:“臣也不想。”
李东阳没有说话。
“何故?”
刘健道:“臣在家中有不少田地,若按旧制,无需缴纳太多赋税,若按新制,赋税或许会增至几倍之上。”
他与谢迁家中是士绅出身,陛下问的不是他们,而是天下士绅。
弘治皇帝仿佛置若罔闻,望着过往的车马商队:“让顺天府在官道上增设分巡道,勿让贼匪钻了空子。”
第176章 良乡起事
严成锦回到府上,门子着急通报:“少爷,方才李大人派人来,请您去一趟。”
约半个时辰后,轿子停在李府门前,李东阳显然派人在这等候,门童引他到亭榭。
李东阳独自一人,挥手示意严成锦坐下。
“摊丁入亩你真没打算推行天下?”
没有十二成把握前,是不会推行的呀,严成锦脸色十分认真:“是。”
“欺师灭祖,连老师也骗。”李东阳似笑非笑,似是看穿了严成锦的伪装。
“不敢欺瞒,学生起誓,真不想推行天下。”若真推行天下,此人绝非学生。
直勾勾地盯着严成锦,李东阳疑惑起来,此子不敢说大话,自己多心了?
“回来时陛下曾问我等,刘公反对,于乔也反对,你知道这是何意?”
“刘公和谢公家中,良田千亩,会多收刘公和谢公的银子。”严成锦没调查过。
史书记载,刘健和谢迁父辈是地主成分。
答应了陛下,日后再推行就是欺君,李东阳心中稍定:“摊丁入亩是好,但难以推行,真能推行天下,非圣人在世不可。”
圣人倒是谈不上,倒是会被载入史册,被后人拿出来胡说八道罢了。
在良乡实行,内阁就这么大反应,更何况是天下了。
“就算推行,也要弘治皇帝走前头。”严成锦暗想。
这样才能真正将摊丁入亩推行下去。
张居正好不容易斗败了高拱,摄政大明,却身死抄家,走在前头,只会落得和张居正一个下场。
明中以后,没有真正的强者。
汪直很强,种菜病死,刘瑾很强,三千刀凌迟,严嵩很强,拿着破碗行天下,徐阶很强,罢官归乡病死。
一个人是斗不过一群人的。
必须双倍慎重。
所幸正德以前,文官结党斗争不如嘉靖之后严重。
若是由陛下亲自推行,将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大臣有怨言,也不敢拿皇帝怎么样。
至于欺君,弘治皇帝想要推行的时候,不会在乎。
“若有人将摊丁入亩推行天下,会大大减少流民的数量。”
严成锦直言不讳。
李东阳见半天问不出一个屁来,明白这家伙是打死也不会说的,话锋一转,装聋作哑:“安定伯没给你说一门亲事?”
“家父戍边,想来是抽不开身。”
离开的时候,李清娥提着锦盒相送:“这些糕点由清娥亲自所制,未经他人之手,大人可以放心食用。”
严成锦忽然觉得有点尴尬……
定是听李东阳说,他为人谨慎,将李府所送的糕点都丢了。
“那便谢过小姐了。”严成锦接了过来,大步离去。
糕点在大明是奢侈品,一般百姓人家年节的时候,才能吃着。
回到府中,让何能试过后,严成锦吃了一小块,淡绿的软糕,酥酥糯糯,吃起来微甜。
“少爷,你怎么吃糕点了?”何能眼珠子惊得掉出来,差点变成核能。
自从少爷高中以后,就极少吃外头的东西,几乎是从府中自带,去良乡县吃的午膳,也是府中带出去的。
“馋本少爷的糕点?”
何能嘿嘿一笑,严成锦命他丢掉的糕点,被他偷偷吃了,食盒也在房中藏得好好的。
怕严成锦揍他,才没敢说。
次日一早,天边阳光微熹,京城渐渐恢复热闹。
每天早晨第一句……
慎重。
严成锦爬起来,绕着府院跑了几圈,满身大汗,洗完澡穿上官衣。
何能问:“少爷,要不要备轿子?”
严成锦不打算去良乡。
今日,良乡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们必定大闹一场,只看张贤如何解决。
士绅虽不如宁寿侯这些朝中大臣难缠,却是一股极为豪横的势力。
张贤比起王守仁来,还要莽一些。
不如王守仁和朱厚照聪明,却十分执着,这是张贤的优点。
正是看上了他这一点,才举荐给朱厚照做勇士。
今后摊丁入亩推行天下,少不得张贤,若连在良乡推行也做不到,只能说……
好吧,本官也有眼瞎的时候。
大不了再给朱厚照物色一个勇士,反正……
还有两个名额。
………
良乡县,
摊丁入亩的消息放出后,士绅们让家丁拿着农具,气势汹汹,聚众于良乡衙门。
“狗官张贤!把良乡还给我等!”
“你放任万千流民入良乡就罢了,如今还侵占我等的田地,老子弄死你!”
“滚出良乡!”
为首几个耄老对着衙门里头大喊,他们曾经是良乡的里长,摊丁入亩真要推行,他们不知需交多少银子。
张贤大步从衙门中走出来,怒视一圈:“本官执行朝廷法令,你等有冤屈,击鼓就是。”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