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老高兄安置几万流民之举,作用微乎其微。
老高兄此举,才是真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老高兄身上,似乎总有不寻常的方法,可以打破一切禁锢。
王守仁背上了包袱,决定去良乡一趟。
虽不再格物,但到了良乡县,目光仍呆滞的无法移动。
烈日当空,抬头便睁不开眼睛。
只见成千上万的流民,在郊野阡陌中劳作,一轮轮水车架设在渠岸上,水中波光粼粼。
此景胜似江南。
短短十日,在张贤的组织下,流民们挖出了三里长的水渠,这条水渠有六尺之宽,弯弯绕绕,灌溉几千亩良田足矣。
干自己的活,流民们恨不得不休息,也不用张贤催促,日出前就来到水渠劳作,开土,运石,巩固两边堤岸。
王守仁驻足看了许久,才继续向县城走去。
良乡县城极小,却熙来攘往,以他对县城的了解,一座小县城绝不会有这么多人慕名而来。
王守仁径直来到良乡衙门,四处看了一眼,发现一旁有座小院。
咚咚……
门打开,王守仁连忙道:“在下王守仁,找严大人。”
何能见过他,知道他是少爷的同年,便开门放他进来。
这货又开了圣人光环?严成锦诧异:“伯安怎知我在此处?”
“良乡只有这里最安全,在下猜测,老高兄就在此处。”王守仁有些羞愧道。
知我苟者,王阳明也。
“伯安专程来寻我……是有事?”
王守仁躬身,有些羞愧:“在下想请教老高兄,如何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如何成为圣人?”
几万流民聚集于良乡,非但没有使良乡崩毁,反而蒸蒸日上。
王守仁明白。
从安置流民,到今日推行摊丁如入亩,看似无心之举,却步步都是老高兄的心机布营。
老高兄为人,若无十二成把握,决不贸然谏言,将流民归聚于良乡,说明老高兄早有万全之策。
普天之下,难有第二个人能做到。
老高兄做的就是为生命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事。
严成锦懵了,王守仁这个家伙还在锲而不舍追寻圣人之道。
你问我如何成为圣人,让我怎么回答你……
我这辈子唯一见过的圣人,就是你啊。
严成锦想了想:“不可仅以圣人之理为道理,世间还有许多道理,未被圣人明悟。
知行合一,或能让人明白除圣人之理之外的道理,但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
而知行合一最好的办法,就是事上炼!
万事皆可炼,如此而行,或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吧。”
读书人受圣人的道理禁锢,以为除了圣人的道理外,世间难有其他道理。
这些是王守仁说的。
严成锦只是剧透一下。
王守仁怔怔地站了许久。
早朝,
良乡推行摊丁入亩后,朝廷大臣偶尔会谈起,却无人在朝堂上议论。
严成锦疑惑,大臣们明明知道是他提出的摊丁入亩,却无人问起,这就奇怪了。
在离良乡还有二里的官道上,严成锦让人停下轿子,站在官道旁。
放眼望去,流民在田里劳作。
夏税很快就要征收了。
“良乡接连推行新商税和田税,若不能交齐夏税,用什么来说服弘治皇帝推行天下。”
严成锦心想,不仅要交,还打算连历年的欠税也补齐,让弘治皇帝大吃一惊。
需要一大笔银子。
“小冰河期,入冬后又会越来越冷,路上堆满积雪,商人必定会减少许多,慎重起见,现在要储备点银子。”
良乡的库银,来于田赋和商税,田赋能交上来多少,现在还不好说。
商税刚刚变法,立即提高征收,似乎有点不仁道。
严成锦陷入了沉思。
远远望去,良乡的楼宇林立,宛若一座遗立在阡陌中的孤岛,似乎总却少什么。
“把轿子上的笔和纸拿来。”
“少爷,给!”
严成锦就地写生,在工部观政,学到了一手绘图的本事,照着良乡县的大概模样画起来。
“少爷这圆,画得真好。”
严成锦自己也觉得满意。
坐上轿子,进了良乡县,严成锦找到宋景。
“让所有匠人,帮本官造一个东西。”
宋景看了一眼图纸,依稀能看出来是良乡,在良乡旁边,还有一个巨大之物,比所有的楼宇都高,有半山大小。
“大人要做一个大水车?”
“这是摩天水车,结构像水车,却与水车有极大的不同,上头坐人。”
宋景有些茫然:“……谁会坐在上头?”
“本官也不知道,你做便是,下头的基座用铁,否则撑不住,很快之后就要下雪了,要尽快,入了冬,说不得真没人坐。”
摩天轮的构造与水车极为相似,底下用铁制基座,整个摩天伦用木头,毫无技术难度。
宋景去找衙门的户房要银子。
做这么大一个水车用来坐人,脑子有屎把这个人?户房的文吏不敢给银子,反而去找张贤。
“大人,小的对这笔银子有意见。”文吏许盛递上图纸:“此人说要在良乡做这样大一架水车。”
“此乃严大人的意思。”严成锦让他来衙门要银子。
张贤接过图纸瞧了一眼,得动用想象才能看出来,这是一架水车。
“多少两银子。”
“至少要八百两。”
宋景算过了匠人的工钱和木料,在良乡还算便宜。
张贤心头被割了一块肉般难受,“是浪费银子一些,给他吧。”
这几日,严成锦在良乡县督工,匠人们是些老师傅,一说水车大伙都懂,不就是大了点吗?
铸铁的师傅打造一个巨大的基座。
没过几日,数百人抬着一个庞然大物,去往良乡的西南空地。
“从京城来良乡的官道上,远远望去,就属这个地方最好,半隐半现。”严成锦暗想。
张贤目瞪口呆,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车。
良乡的士绅们听说后,纷纷来围观,跟着巨型水车来到良乡的西南空地。
除了严成锦,谁都不知这是什么。
摩天水车,良乡新地标!
一座城有了地标,就有了灵魂。
就如同看到天安门,就会想起北京,看到举手女神,就会想起M国,看到胜利门,就会想起F国,看到瞌睡塔,就会想起意大力。
说起摩天水车,将会想起良乡。
铁架基座比较高,有高度差,几千匠人用巨大的绳索,将它吊起来,架在基座上。
没有电,纯手工摩天轮……匠心制动。
张贤诧异:“大人,这是?”
“良乡的新创收项目,坐上去能俯看良乡全景,五钱银子一个人,转两圈。”严成锦觉得已经很良心了。
有很多都只转一圈,他这个还多赠送一圈呢。
一旁的王不岁听闻,照着原话喊了一遍。
周围围满了来看热闹的商人,一时间无人敢上。
第179章 朱厚照要上天!
摩天水车是用木头做的,看上去和水车无异,只是巨大了许多,匠人们合力推动,发出咯吱咯吱的木头声。
“不知榫卯结构稳不稳,摔下来会死的吧?”严成锦心中暗想。
不过,能花五钱银子坐一次的,不是纨绔就是脑残。
摩天水车转一圈,世界就少一个脑残…
这么一想,果然心安理得多了。
“上去做什么,脑子被驴屁股夹了才上去呢。”
士绅惊疑不定。
见此状,张贤身为良乡的父母官,率先表态:“本官先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张贤身上。
“张大人且慢!”严成锦走到张贤身边:“大人可有遗言要交代?”
“………”张贤。
严成锦也觉得太直接了一些,便委婉地问:“本官也不知这摩天水车稳不稳固,张大人上去之前,不妨先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
张贤摇摇头:“为良乡百姓,又有何惧。”
摩天水车下有一个个木笼子,座位与马车上的坐垫相似,十分舒服,
只是多一一根绳子,和一个护栏,半敞篷式。
坐上去后,张贤用绳子将自己绑在位置上,茫然看向宋景:“可是这样?”
宋景一脸忙然看向严成锦,学生也不知道啊……
严成锦点点头:“不错,正是这样。”
十个力士发力,巨大的摩天水轮缓缓转动,咯吱咯吱作响,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下,张贤缓缓上天。
所有人屏息凝视,不约而同,脑海中浮现张贤摔死的画面。
宋景有些紧张,不知摔死算不算他的。
“大人,害怕就喊出来。”
严成锦大喊一声后,慎重起见,后退了十几步,以防被砸死。
张贤面红耳赤,心中激动难抑,突然很想撒尿,却努力憋着憋着……
双手死死抓住护栏,慢慢升到高空。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