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岁又道:“少爷,这么多商铺,可否让一间给小人开书坊?”
“你挑一个地段最好的。”严成锦道。
老王书坊,有八成分红都是自己的,给自己留一个最好的位置,应该的。
……
流民归置良乡,已过去五日。
紫禁城,奉天殿。
下了早朝,弘治皇帝瞧见御案上压着一份弹劾疏奏。
不经意间,瞥见严成锦三字时,顿时重视了起来,竟是严成锦那个家伙弹劾的?
朕要好好看看!
弘治皇帝慈眉笑目地翻开,片刻之后,气得胸口猛烈起伏。
牟斌不敢出声打扰。
他知道疏奏上写的是什么,正是严成锦让他呈上来的。
严成锦这家伙,前脚让流民归置良乡,后脚就上书弹劾,显然是想除掉良乡的税监。
不弹则已,一弹就往死里弹。
也不知从哪收来这么多罪证,哪条致死就往哪条弹,朝廷最高级别的弹劾疏奏也不过如此了。
牟斌怀疑,严成锦把大明律背下来了。
徐宏当良乡县税监时,引得当地的士绅纷纷投献,他还贪心不足动了商税……
看罢,弘治皇帝阴沉着脸问:“徐宏,是萧伴伴的孙子?”
萧敬惊得后背一层密汗,噗通一声跪下来:“回陛下,属下乱喊,做不得真,奴婢确实知道徐宏此人,可没收他做孙子啊。”
牟斌道:“锦衣卫已查过,徐宏在良乡有良田三千亩,均为投献所得,上任后以征税之名,贪墨良乡税银不下一万两,致使良乡县年年欠税,至今还欠银一千两,欠米九千石。”
严成锦弹劾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牟斌顺着线索一查就知道了。
弘治皇帝面色冷峻,吐出八字,惊得大殿中人人自危。
“徐宏抄家,凌迟处死。”
萧敬吓得差点没晕过去,凌迟要割三千多刀才能死去,陛下已经多久没有下过凌迟的旨意了。
“陛下,奴婢属实不知情……”
弘治皇帝想起了良乡县的流民,问一旁的牟斌道:“严成锦这个家伙,这两日可有动静?”
牟斌连忙道:“此前,严成锦去了良乡县。”
弘治皇帝漫不经心:“去做什么?”
“似乎是买商铺,流民涌入良乡后,士绅纷纷把商铺转手,三条街的商铺几乎被严成锦买了下来。”牟斌道。
小太监道:“陛下,严成锦就在殿外等着面圣。”
第166章 震撼朝堂
殿外,
严成锦正等着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宣他,忽然有人拍了他一下,回过头看见。
朱厚照背负着手,站在他身后,笑嘻嘻问:“老高你来得正好,一会儿本宫翻墙出去找你,你等等本宫。”
“殿下专心学习,不要成日想着玩。”严成锦拿出老师的威严。
朱厚照不乐意了:“本宫的学问,是不是师傅们教的?”
“是啊。”
“他们的学问,是不是做得比本宫好?”
严成锦点点头。
朱厚照下一句话差点没把他噎死:“那本宫还学什么,等本宫当了皇帝,让你们干活不就成了。”
严成锦把朱厚照全家,从高皇帝到弘治皇帝问候了一遍。
正在这时,小太监出来宣:“严大人,陛下让您进去。”
严成锦准备好面圣的词语都快忘了,整理了一下衣裳,大步走入奉天殿,朱厚照跟着他一起进去。
弘治皇帝显然没料到朱厚照这个家伙跑来奉天殿,邹着眉头:“你不在东宫读书,跑来这里做什么!”
朱厚照在宫中溜达,看见严成锦就跟过来了,眼珠子一转,振振有词:“儿臣有疑惑要请教严师傅。”
弘治皇帝没心情理他,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冷声道:“朕已让人查办了徐宏。”
严成锦道:“臣此次来还是为了良乡,查办了徐宏不够,请陛下撤去良乡县税监一职。”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不用税监?”
“臣想,日后良乡县的商税,折算为银子,不再交货物,臣身为御史,自会让良乡县交税银。”严成锦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弘治皇帝的脸色。
大明的商税,三十而税一。
各地商贩用来交税的,是杂七杂八的货物。
这种税法,对朝廷和百姓有诸多弊端。
若他真要做羽绒被,缝制三十件羽绒被,就要给朝廷一件,朝廷要一件羽绒被来干啥?
拿去卖,就收那么几件货物,也不能大批量出手。
另外,从各地运送货物到京城,要走漕运,滋生一大笔运费和力役。
反而增加百姓的负担。
这是朝廷收不到银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银子就方便携带多了。
徐宏被斩,陛下还会再派一个太监去。
严成锦的算计,是想让它在良乡县实行,没有了税监,良乡县就是独立于大明之外的自由之地。
正统年间金花银的征收,有些地方就采用了收银的法子,将一些课征折算成白银交付。
比一条鞭法还早,只是没推行开来。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
“把内阁和六部都叫来!”
片刻后,李东阳和刘健等人步入奉天殿,还不等他们行礼,弘治皇帝问:“良乡废旧制三十而税一,改纳银两,诸公以为如何?”
“这……这如何使得,陛下,敢问此法是谁提的?”礼部尚书傅翰问。
严成锦往后一缩,假装什么没听见。
听王越说,傅翰家里做大生意,若走银子,估计得交不少。
以前三十而税一,不管货物是破的烂的,反正给一件就行了。
改了税法之后,得按银子交足数,银子总不能有破的烂的。
不过傅翰应该没听清楚前面的良乡二字。
“是下官提议的,只在良乡推行,并非推行天下,傅大人放心。”严成锦恭敬道。
傅翰老脸一红,方才反应有点激烈了。
听闻是在良乡折腾,大臣们觉得没有白费口舌的必要,良乡如今全是流民,也收不上来银子,爱咋折腾咋折腾,打陛下让流民归置于良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放弃良乡了。
“陛下,这良乡税制?”
弘治皇帝本想让六部大臣和内阁跟严成锦唇枪舌剑,谁知大臣对严成锦都没什么兴致,主动缴械投降,他也没兴致多说什么。
“朕准了。”
从奉天殿出来,
谢迁一直好奇,严成锦打算怎么安置那些流民,便问:“在良乡县推行倒无大碍,可旧制用得好好的,老高你为何要改?”
严成锦取的字怪怪的,谢迁喊后觉得心中一阵别扭。
“流民涌入良乡后,商铺的东家都跑了,下官买了许多商铺,要走货,按旧制交税,太麻烦。”
听说严成锦买了三条街的商铺,一旁的大臣暗自咋舌。
想想也觉得亏啊,那鬼地方到处都是流民,开一天赔一天。
刘健皱着眉头:“你身为朝中御史,此举无异与民争利。”
良乡县才几条街,你这不等于是把整个良乡县都买下来了?
“下官也是无奈之举,流民涌入后,大量的商铺甩手出售,百姓就得跑到最近的房山县采购,下官把店买下来,百姓就能继续买到生活所需。”
大臣们老脸一抽,是他们才不会买,严成锦太耿直了,你替百姓着想,让朝廷花银子就是,花自己的银子不是傻吗?
刘健颔首点头,虽说严成锦买了商铺,却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他们这些朝中大臣表面上清直,家里谁还没几十个商铺呢,大伙心知肚明,谁也别说谁,说了就是不懂事。
李东阳担忧地问:“要花不少银子吧,你哪里来这些银子?”
一旁的朱厚照脸色微微一动,李师傅您就别操心了。
自打本宫去严府起,搬进严府的银子,绝对比搬出来的多。
老高这个家伙从不吃亏,不知道又打什么主意呢。
严成锦道:“迎客松酒楼赚了不少银子,家父写书也赚了银子,下官自然有一点点银子。”
下了奉天殿的玉阶,在广庭上。
大臣们散去,各回各的衙门,严成锦也准备回都察院的值房。
朱厚照问道:“本宫知道,你又忽悠父皇了,老高你打什么主意,可不要忽悠本宫。”
“这有何好瞒的,锦衣卫早晚要知道,臣只是在良乡开了许多工坊。”
朱厚照直勾勾看着严成锦:“哦,做什么?”
“做叆叇、单筒望远镜、雨伞、火柴、还有鸭毛被……”
鸭毛被?
朱厚照呆住了,鸭毛能做被子?
心中一阵激动,老高又搞事情了!
几日时间,王不岁招募了许多流民搭建工坊。
严成锦却犯愁了,购置的商铺里还有许多囤货,流民买不起,土著士绅和百姓不敢上街。
该跑的都跑了,外头的人更不敢到良乡走商。
第167章 老干爹
“少爷,这么多货屯着也没个人来,这些大酱卖不出去,愁死小人了。”何能知道一排商铺都是严府的。
严成锦走进一家杂货铺里,后院一个缸缸大酱。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