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咳!你可是叫王伯安?”
  王守仁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道:“是下官。”
  “上马吧,路途遥远,火炮运输迟缓,要尽早出发。”
  严成锦远远看了一眼,王守仁的身影渐渐远去。
  大臣们不放心,他却是放心得很,王守仁的圣人光环一亮,没准九边又要再出一个让鞑靼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了。
  曾府,
  门前十分热闹,宋氏望远镜刚做好,就被拉去了威远,张家兄弟掩面痛哭,讨债来了。
  “你兄弟二人再胡搅蛮缠,休怪本官打人了啊!”曾鉴也是急眼了,抄起了门闩。
  张延龄把头伸过去,哭嚎:“砸,你往这里砸,你不砸是我孙子!”
  “还银子,抢银子了啊!延龄啊,两万两银子啊,那是张家积攒下来留给子孙用的,全都没了,不甘心呐……”张鹤龄跪倒在地上,哭天抢地。
  兄弟俩铁了心,拿不到银子就不走了。
  曾鉴冷哼一声:“你们找陛下要去,又不是老夫贪墨了你们的银子。”
  砰地一声!
  曾府大门关上。
  张延龄傻眼了,可怜巴巴道:“哥,别哭了,他关门了。”
  张鹤龄崩溃颓坐在地上。
  “哥,要不咱俩进宫说曾鉴的坏话?”
  张鹤龄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太子和太子妃刚成亲,正是得宠的时候,除非你还想吃板子!”张延龄脖子一缩,悻悻然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银子难道不要了?”
  “要,去严府!”
  陛下口谕,让严成锦造出两台望远镜给他们哥俩,如今一台没交到他们手上,当然要找严成锦算账。
  只是,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严府怎么走…………
  詹事府,
  王华听闻儿子要出征威远,此时离王守仁出发,已经过去了半日,他连忙来奉天殿找弘治皇帝。
  “陛下,犬子不能出征,还请陛下派快马去追,还来得及!”
  儿子上了战场,做父亲的担忧,也是正常,弘治皇帝安慰:“王师傅放心,有英国公在,王守仁性命无忧。”
  王华却急得跺脚:“陛下有所不知,臣这儿子,不靠谱!”
  他哪里是担心王守仁,他是怕王守仁脑门一热,又对着什么东西发呆半天,延误了军机,让大明再吃败仗。
  怕弘治皇帝不信,王华将王守仁的黑历史说了出来。
  在竹林里呆呆地看竹子,看了七天七夜。
  还有洞房花烛夜,丢下新娘,到寺庙里打坐了一夜,天亮才惊觉,自己娶了媳妇。
  弘治皇帝老脸狠狠一抽,果然是脑子有问题啊,正常人能连自己娶了老婆都不记得吗,忽然觉得,我儿厚照还是挺招人喜欢的。
  片刻之后,严成锦被宣到奉天殿,弘治皇帝皱着眉头:“你为何向朕举荐王守仁,你可知王守仁的脑子有问题!”
  严成锦两眼茫然,摸不着头脑。
  王华叹息一声:“不怪严成锦,这些事情,只有臣的家人才知道,要怪,就怪下官的儿子,看上去正常,实则……唉……陛下,多说无益,还是派快马把那逆子追回来吧,千万莫要出了祸端。”
  这么吐槽自己儿子的爹,天下恐怕只有王华了。
  封建礼教做怪,也不怪王华,谁要当了王守仁的爹,都会觉得这孩子是个怪胎。
  怀胎十四个月才生出来。
  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
  会说话的时候,开口喊的不是爸爸,张口就将礼记通篇背出来。
  逃课戏弄老师不说,小小年纪,就敢背着弓从浙江府离家出走,一个人北上去看长城,看长城不说,还出关了。
  谁当王守仁的爹,估计都得提心吊胆一辈子。
  严成锦道:“王大人放心,伯安兄已经顿悟,此生,或许不会再格物了。”
  “你如何知道?”
  “就凭伯安兄在午门时说过的一句话,格物不能致知。”
  你管这叫顿悟?
  欺师灭祖的东西啊,王华气得胸口喘不过气来,方才听王师傅这么一说,连弘治皇帝也不确定起来。
  严成锦面露难色:“不瞒陛下,这一战的关键,不是英国公,是王守仁。”
  “那便如此吧,王师傅休要多说了。”
  王华脑袋嗡地一声,有点晕晕的。
  二十日晃眼过去,
  这些日子和王守仁相处,张懋发现,这书呆子不仅懂马政,而且还极会讲笑话,逗得他哈哈大笑,与一般的书呆子明显不同,很快就喜欢上了王守仁。
  “哈哈哈,你说的笑话笑死本官了,竟然有傻子,去竹林里坐了七天七夜,对了,那个傻子后来怎么样了?”张懋一脸期待笑问。
  王守仁仿佛在诉说他人的故事:“那个傻子,被他爹揍了一顿,从此以后,见了竹子就躲着走。”
  “哈哈哈”
  在沟通交流上,王守仁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年少溜出关外,还跑到鞑靼人的帐篷里,与鞑靼人喝得称兄道弟。
  被贬谪到龙场,听不懂当地的语言,却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王守仁突破语言界限的交流能力,是心学得以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第137章 下官有句话
  到了威远城。
  王守仁命人把宋氏天文望远镜,架到城墙上,还有火炮和巨石,巨石防止火炮后震。
  一门火炮逾千斤重,将五十门搬上城墙,绝不轻松。
  “行军疲惫,还是先修整一下吧。”张懋道。
  王守仁坚持:“不可,火炮运输已拖延一些时日,想必鞑靼人下一波攻势,很快就要来了。”
  赶来威远的这段时间,守军一直与鞑靼人周旋,知道威远城守备越来越弱,鞑靼人必定乘势追击。
  王守仁亲自将宋氏望远镜搬上城墙,老高兄给的东西简直是神器,十里之外也能看得清楚。
  夜里,王守仁抱着被子,就睡在城墙上。
  次日一早。
  张懋和王守仁猛然一惊,似乎有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是鞑靼人的铁骑?
  王守仁凑到宋氏望远镜上。
  铁蹄踏在大地上的声音,烟尘扬起,浩浩汤汤,哪里止有两万人,至少有五万之数!
  正奔袭而来!
  张懋大喝一声,城墙上的神机营都打起了精神。
  “大人,战还是不战?”副将问。
  王守仁道:“攻打威远哪里用这么多骑兵,鞑靼人真正想要攻打的,是大同!若是威远闭关守城,鞑靼人就会越过威远,直接攻向大同,以大同的兵力,必败无疑!”
  鞑靼人越来越近了,眼看还有六七里地。
  “将军可敢去诱敌!”王守仁看向张懋。
  “咱们加起来才五百人,对方五万人,这敌,如何诱?”
  王守仁却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还不明白,为何严成锦不派骑兵与鞑靼人正面抗衡,而是给他火炮,如今看了一眼他终于明白了,派骑兵打不赢。
  与鞑靼人有一战之力的,只有王越带出来的宁夏边军,但从宁夏掉来威远,或会致河套失守。
  王守仁想不明白的是,老高兄怎么会提前知道火筛的兵力?
  “下官有一计,大人尽管去迎敌,纵然大人身死,下官也能保住威远城。”
  张懋老脸微微一抽,似乎也没有办法了,“你说说看。”
  王守仁和张懋商议好了计划,张懋带着一支百人骑兵,出城诱敌,将鞑靼人的大军引过来,进入火炮的射程,鞑靼人还不知他们装备了五十门火炮。
  严成锦隐晦的提点过王守仁,火炮和宋氏天文望远镜如何用。
  用天文望远镜来辅助火炮瞄准,在一百年后的崇祯中期有过。
  当时流寇进犯安庆,张国维就是用天文望远镜当做观测,指挥战斗,看五十里之外近如咫尺,兵力虽少,却打得流寇死伤惨重。
  张懋却质疑:“这门火炮能打出这么远的距离?”
  “这个……还没试过,听严大人说,此炮经宋景改良过。”王守仁道。
  张懋望着城外,叹息一声:“本将去了!”
  张懋从威远守军和京营中挑选了两百精锐,驾着快马,朝鞑靼人冲去,在城外三里左右,和鞑靼人相遇。
  原本要奔袭大同的鞑靼人,见威远这么点人也敢来战,号角响起,大军包围过来。
  一支小股遇大股。
  “撤!”
  张懋不恋战,一个冲阵后,勒马往回赶,离威远城还有二里地呢,火筛骑兵奋力追击。
  眼看就要追上之际。
  轰地一声,
  天上降下数道流火,落地便炸开来,在前方炸开,烟尘弥漫。
  守城上,王守仁透过望远镜清楚的看见炮弹落地点,立即大喝:“没打中!第二排把炮口再抬高一些!”
  火炮安装的角度不同,射程也会不同。
  刚才一排的几门火炮,只是作调试用,此时士兵们快速将还没发射的二排火炮,炮口抬高了许多。
  火筛知道,火炮没有准头,继续追。
  张懋一看天上忽然哑火了,直想骂王守仁他爹,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
  可旋即,
  天上又有数道流火飞来,轰地一声落入鞑靼人的军阵中,顿时血肉横飞,盔甲混着肢体飞到天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