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出了午门,眼前的一幕,让严成锦震惊了。
  只见,一个老儒生拿着竹棍,追着王华打,王守仁想拦都拦不住。
  王华可是天子之师,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午门殴打天子的老师?
  这个士绅很大胆,嘴里骂骂咧咧,显然是气得不起,不过严成锦倒是奇怪,王华到底惹了什么事,让这老儒生这么大的反应?
  锦衣卫在一旁,却没有一个上去帮忙的。
  严成锦正想,要不要帮王华报个官。
  老儒生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你给老夫跪下!”
  “父亲,这是午门,我是詹事府的官员……”王华面色为难。
  老儒生气得敲手中的竹棍:“当了官又如何!你当了官我就管不得了?跪下!”
  周围议论声如潮,只见王华噗通一声,真的跪了下来。
  “我和云儿离开前,不许起来!”
  老儒生终究是给他留了一些面子,没想着让王华跪太久。


第135章 老王力挺
  “大人要不要帮忙报官?”
  王华抬起头,看见是严成锦,不由怅然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方才那是家父……”
  那是王华的爹,王天叙?
  老爷子这脾气也太暴了吧……
  王华叹息一声:“本官只是口头威胁一下,和逆子断绝父子关系,老爷子就来给孙子出气了。”
  严成锦面色古怪,这是隔代疼啊!
  老爷子对王守仁的疼爱,那是出了名的。
  王天叙年轻的时候就常带着王守仁游山玩水,寻访旧友,王守仁这个家伙会吟诗,让王天叙赚足了面子。
  王华考中状元之后,王天叙也跟着从江南搬来了京师。
  王华是个大孝子,不问对错,当爹的让他跪,他就跪了。
  王天叙爷孙俩走远后,王华才慢慢地站起来,挨了一顿揍,王华后背撕裂了一般的疼:“你的云南黑药可否给本官一些?”
  王华不敢回家,怕再被老爷子揍一顿。
  像云南黑药,轿子上是常备的,严成锦打开轿子里的药箱。
  王华不由感慨:“若守仁如你一般懂事,家中又何必鸡犬不宁。”
  “大人严重了,伯安兄精通六艺,我不过涉猎三艺,怎么比得上伯安兄?”
  王华的脸反而黑下来,在他眼中,琴棋射御都是不入流的奇巧淫技,只有江南那些风流才子才玩。
  拿了药,他便回了詹事府,老爷子脾气暴躁,他打算暂住在詹事府衙门,避避风头,这几日都不回府了。
  一晃十日过去,
  今日上朝,兵部队伍比平日多了一人,正是被弘治皇帝任命巡查九边,不是在九边,就是在去九边路上的左宗彝。
  左宗彝跪倒在地上,悲声道:“陛下,火筛七千余人自小南山窜入我大明边境,威远九百余人战死,游骑将军王杲败逃,都指挥使邓洪,殉国!”
  威远城的南边,是大南山,而西边是小南山,正值春季,草肥林密,火筛部族就是在这两座三中设伏,引威远的明军出战。
  将军王杲见鞑靼人少,不听指挥使邓洪的劝告,还没等大同的将领马升前来,就举兵追到了小南山,谁知中了鞑靼人的埋伏。
  追到了小南山王杲才发现不对劲。
  原本一支仅几十人的鞑靼小队,竟然变成了几千人。
  这尼玛…………
  不仅如此,山上又冲出来几百骑兵,一轮冲锋,就将王杲的军队杀得人仰马翻。
  王杲连忙骑马逃了回来,而都指挥邓洪还不等上马,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一刀两段,身首分离。
  弘治皇帝手臂微微颤抖,奏疏掉到地上,百官们震惊不已。
  这是三年来,九边最大的一次败仗。
  他们震惊的,不止是因为吃了败仗,更是因为火筛对大明兵法运用得如火纯清,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
  鞑靼人向来是依仗骑兵的蛮冲,极少讲究排兵布阵。
  这一次,大明竟然在兵法上输了?其中固然有王杲的疏忽大意,但又何尝不是鞑靼人用兵如神呢?
  严成锦轻叹一声,不该死的死了,该死的没死。
  王杲果然同王越说的一样,好大喜功。
  见了几十个鞑虏就追,谁知道反被人将了一军。
  抢军功,是九边诸多将领的通病,有时候士兵斩了敌虏,军功却落到了将军的身上,这种事情在大明九边屡见不鲜。
  王越虽然在朝廷喜欢送礼,但他行兵打仗,却懂得将军功分给手下的将领,上回贺兰山一役,他就什么都没要,将首功给了老爹,军法公正严明。
  所以,王越虽然在京城备受诟病,但在军中,呼声却很高。
  李东阳道:“大同营地与威远相近,若是王杲等待大同将士掎角救援,威远之败不至于此。”
  兵部尚书马文升颔首点头:“王杲贪功冒进,亏损兵力让国威受挫,按大明律,当不能轻饶!”
  惩罚容易,可如今火筛已经攻入了威远,该派谁去迎敌呢?
  刘健道:“不如命平江伯陈锐充总官兵,户部侍郎许进提督军务,前往抗虏。”
  弘治皇帝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之中,严成锦曾经谏言过,如今看来颇有道理,刘公断其他事尚可,举荐的人,真是不能用……
  不由想起严成锦:“严成绩,朕记得你上回驳斥王杲出击?”
  严成锦正在听呢,没想到弘治皇帝会指名道姓叫自己,不过,这许进也不能用啊。
  王杲战败之后,明朝派出的下一个将领,就是许进。
  严成锦不知道,他竟又是刘健推举的。
  许进倒是没啥大毛病,就是和自己一样,有点苟。
  让他举兵迎击,谁知道他来个坚壁自守,火筛一路畅通无阻,这回威远倒是没吃败仗,害得大同被屠杀了许多士兵。
  这时,大殿中响起一道不急不缓的声音:“臣确实有一些粗浅的想法,可是,兵部说臣还未打过仗,不知,要不要多言?”
  因为严成锦站的位置比较特殊,就在柱子后头,也看不见他的脸。
  威远吃了败仗,已是兵部失职,如今似乎又加一条阻塞言路的罪名……
  兵部的大臣老脸挂不住了,却又不好发作,不就是怼了你一次吗?至于这么记仇,在朝堂上有争议,实属正常好吧……
  弘治皇帝直言不讳:“说便是,朕来拿主意。”
  严成锦道:“臣以为,派平江伯不妥,不如,就派英国公张懋如何?”
  百官议论声飞起,英国公虽然是武将,但却没有多少与鞑靼人交手的经验。
  兵部给事中道:“鞑靼人尤其善战,王杲都不能对付,况且是英国公?”
  “英国公虽然统帅京营,但极少有与鞑靼人交战的经验。”
  争议的声音越来越多,除了王越,李东阳和谢迁还没说话,其余皆是一片反对的声音。
  说完之后,严成锦闭上嘴巴,没再多说什么。
  弘治皇帝眉头微微一皱:“你想让张懋带着京营大军去威远?”
  “不是,英国公只需带上五十门火炮,和三百神机营便可。”严成锦道。
  话音刚落,百官们更加不干了。
  “五十门火炮?!”
  威远的士兵损失了大半,你不带刀牌兵,如何抵御鞑靼人的骑兵冲阵?
  火炮打鞑靼人,其实没有什么用,准度太低,指着东边打向西边,除非是非常近的距离,否则是极难打中的。
  听起来,像是纸上谈兵。
  王越却站出来:“严成锦言之有理,以臣推断,火筛部族恐怕不下两万人,若想守城,此战非用火炮不可。”


第136章 圣人出征
  若这次再失事,鞑靼人只怕会更加猖獗。
  弘治皇帝叹了一声:“只派英国公前去,朕不放心!”
  陛下,你怎么比我还苟了……
  “陛下若实在不放心,臣再举荐一人,有此人在,威远之患至少多两成胜算。”严成锦道。
  “是谁?”
  “刑部主事王守仁!”严成锦道。
  王守仁的圣人光环不用实在可惜,除了王华,好像没有什么是王守仁搞不定的。
  “王守仁?那个整日发呆的西翰林?”
  一个傻乎乎的书生形象,顿时在大臣们脑海中浮现。
  “此人娴熟兵法,虽未上过战场,却对九边境况,了如指掌!”王越站了出来。
  得王越这一句话,弘治皇帝心中大定:“就命王守仁督军,但三百神营太少了些,再加二百五军营精锐!”
  别说百官不信,当听说陛下就给五百人的时候,张懋自己都不信。
  没有刀牌兵,就敢去打鞑靼人的骑兵?
  张懋心中一凉,陛下圣旨已下,只能期望威远还有足够的兵备力量。
  “你还要看多久,本官要出发了。”
  王守仁对这三台宋氏望远镜很感兴趣,蹲在地上,对着镜筒看了半天。
  这次押运去威远的,除了五十门火炮,还有三台宋氏望远镜。
  张懋早就注意到这个文绉绉的书生了,听说是詹事府王华的儿子,怎么看都是一副不太聪明的亚子!
  见这个书生置若罔闻,张懋加大了嗓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