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令人取温水锦帕来给陈孚清洁面容。
这么一通下来,也没心思再谈什么了,赵德昭保证“不会叫梁王不安”,便结束了这次陛见。
陈孚出了宫城,直接返回家中。
苏文彦早在书房等待。
这处宅子交给陈孚之后,就随他处置了。
左右陈孚现在虽已订亲,却未行婚礼,家中并无女眷,便把苏文彦等僚属留在家中住宿,也方便时时探讨。
陈孚将陛见情形叙述完毕,苏文彦点评道:“天子虽有杀心,却不敢表露,如此,暂时无需多虑。”
“只是还要防备。”
陈孚却不敢放松。
昨日还在路上,坐镇洛阳的司巡就安排了人过来传送信息。
所谓司巡,乃梁王构建的情报网络在河洛地区的负责人,内部通常用“上面的”来代指。
河洛司巡的具体身份,陈孚也不清楚。而传递消息的人,也不清楚他是要传给陈孚,另有人同其交接,转了两道手,才送到陈孚手上。
传来的消息当中,有两个比较重要:天雷军新更换的主将深得天子信任;近卫司副都指挥使朱宪即将升任都指挥使,北城近卫司另有人接掌。
陈孚可没有忘记,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被天雷军丢失的火药袭击的。这些年天雷军在外战之时出了不少风头,不仅仅是辽国皇帝眼热,周国天子也想把这支队伍牢牢抓在手里。
主将忠于天子,哪天再“不小心丢失一些火药”,然后这些火药出现在陈孚身边并被引爆,陈孚一点都不会意外。
不可不防!
而朱宪升职,算不上明升暗降,但却可以将其架空——就像朱宪现在所做的那样。
“外松内紧就是。”苏文彦附和一句,继而问道:“二郎可准备好了合适的人选?”
入京之前,两人定下计划,要拉拢中低层校尉。
不过不能陈孚亲自出面,必须先联系到一名可以信任的校尉,然后由那人出面。
“已有三个人选,过个两日我再见面确认一遍。”
“最好是别见面,不能有明面上的联系。”苏文彦提出反对意见。
“人之交往,在一个‘诚’字,我若连见都不见,何来‘诚’可言?”
陈孚宁愿冒险。
“况且,若天子盯紧了我,自己去见和派人去见,都一个样。”
……
勾当武德司公事柳逢春在宦官的引领下快步走进承运楼。
一进门看到袖手而立任喜,立马站定行礼:“参见任使。”
任喜面无表情地点点头:“随我去见官家。”
言罢,转身上楼。
柳逢春连忙跟上。
待任喜轻声提醒一句:“官家,柳逢春带到。”
柳逢春赶忙下拜:“勾当武司公事臣柳逢春拜见陛下!”
不知过了多久,帷幔拉开,盘膝坐在榻上的赵德昭细细打量着柳逢春。
已而问道:“是你说找到梁王细作了?”
柳逢春不敢耽搁,连忙解释:“回禀官家,武司昨日发现城内有细作联络陈衡一行,暂未查清背后是何人。”
赵德昭闻言,略微有些遗憾。
天子没有开口,柳逢春继续说道:“臣预备安排人手盯紧陈衡身边,只要再有人员往来,定能把幕后之人揪出来。”
“可。”
赵德昭沉吟片刻,给出肯定的答复,随即挥手,示意任喜等离去。
帷幕合拢,任喜走到柳逢春跟前。
柳逢春抬头,见任喜打出下楼的手势,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跟着一道下楼。
走出楼外,任喜停住脚步。
柳逢春垂手弓腰站在一旁。
侧头看着柳逢春,任喜眉头微皱:“官家此番提拔你为副使,京内察子,你尽可调用。只一条,你要记好了。”
柳逢春这时才得知他要升职的消息,不过任喜的话,让他不敢高兴,低着头听候训示。
“官家绝对不会容不下梁王府。”
任喜在“绝对不会”四个字上加重读音,但整体音量压得极低。听起来似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这话,叫人有种寒意透骨的感觉。
只是他没有在意这些,而是死死盯着柳逢春:“你可明白?”
柳逢春神色凛然:“下官明白。”
顷刻,任喜点头,重新恢复淡然之色:“去罢。”
柳逢春恭敬一礼,缓缓退去。
……
转过转角,南宫垣见到了在正厅门外聊天的陈孚二人。
他快行几步,正巧陈孚扭头过来。
看清之后,陈孚笑着拱手:“南宫校尉,许久不见,无恙乎?”
南宫垣回礼道:“托先生的福,一切安好。”
说着,他看向另一人:“吴校尉也在此处?”
吴安顺点头:“先生相邀,某怎能不来?”
陈孚哈哈笑着将两人引入屋内。
分了主客坐下,谈些风花雪月,又等了一阵,再无旁的客人。
陈孚吩咐上酒菜,之后端着酒盏叹息道:“今次下了三份请柬,未曾想只你二人来此。”
说着,他站起身来,敬道:“二位之情,孚铭记在心,此酒,敬二位!”
话音落下,仰头喝干,酒盏倒悬示意。
南宫垣吴安顺对视一眼,一同站起来:“当不得先生之敬。”
同样一口干了。
重新落座,三人默契地不再提及此事,而是聊一聊往昔在西北的经历,谈一谈现在在京中的处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仆役撤下狼藉的杯盘,奉上茶水。
陈孚这才开口谈正事:“我在襄州,闻天子召我入京,颇为不安。”
第八百一十九章 千里神州烟波生(三)
沉默一阵,吴安顺肃容道:“先生慎言!”
“哈哈!我要是先生,也定心中难安。”南宫垣却笑着压过吴安顺的声音,“寸功未立,蒙召入京,别说旁人,就是我等熟悉先生的,难道心里就不会嘀咕这里有没有梁王的面子?”
说到这里,他看向陈孚:“先生不必多想,旁人愚见,岂能比得上天子圣明?”
陈孚闻言,哈哈笑道:“南宫校尉所言有理。得天子信重,某又岂需在意旁人看法!”
略过此话不谈,说了些京中的新奇事物,南宫垣和吴安顺先后告辞离开。
……
“吴安顺先走的?”
任喜双目微眯,神色不善。
柳逢春语气没有任何变化:“正是,吴安顺走后约一刻,南宫垣才从梁王府出来。”
“六品校尉。”
任喜说了一声,随即闭嘴不言。
六品校尉,看着不高,但已能将一师之兵。
近卫司也才六个师。
许久之后,任喜叹道:“梁王之势……”
只说了一半,他瞥了柳逢春一眼,后半句话留住没说。
陈梁王主政十年,宰执参政一级的党羽很容易清除,但这十年间培养提拔的后继者却不是那么容易清理的。
更为要紧的是,陈梁王还活着,名下商行依然繁盛,且看其在东京威势,也不像是彻底失势的样子。
由此,少有人会不管不顾地去对付所谓陈系官员,想动手,就得找一个明面上过得去的理由。
“你以为,他二人身后,可还有人?”
“应当是没有的。”柳逢春神色恭谨,“再往上就是诸军都指虞侯,这等人物,犯不着行阴私之事。”
诸军的级别跨度很大,但即便是最低的天雷军都虞侯,也有五品。喊一声将军,不再是尊称,而是实实在在的官位。
“应当。”任喜重复一遍,随即冷笑一声,“也就是有可能。”
柳逢春低头不语。
搞情报的,凡事多想几层是基本素养。
至于背后是不是真的有人,或许没有,也或许,站在他面前的任喜就是这背后之人。
天知道!
“此二人,你且盯仔细了!”
“喏!”
柳逢春答应一声,继而补充道:“属下预备多调集人手轮班查探。”
武德司的察子不少,但能长久做下去的,大都有明面上的身份,剩下可以自由调动的并不多。他若要调人轮班盯着三处地界,至少得占去五成。
沉吟一阵,任喜点头:“可。”
……
私下的安排,暂时影响不到朝政。
四月丁亥,梁王上书请于五月初五在汴梁举办晒书之会,获准。
于是,梁王将在端午那天讲学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南北。
这样不正常的速度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陈佑讲学的消息,在上书之前,就已传递到陈家各处商行,只待过了约定好上书的时间,立刻通过种种渠道传播开来。
如此,只为营造一个万众瞩目的氛围出来。
世人皆知梁王欲讲学,却少有人知梁王还上了一份奏章专门提及朝廷政令。
倒没有多说其它,将兴国与盛德年间的政令做了一番对比,之后说一说当前种种乱象,最后得出结论:若不复兴国之政,官民之仇大也!
说起来“天下倾覆不远矣”更加震撼,但以陈佑的身份说出这话,可能会逼得天子冒天下之大不韪诛杀当世贤哲。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