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他语速愈缓,语气愈重:“天下虽大,片瓦尺土不可轻弃也!”
  屋内安静寂静无声。
  他这话相当于同意吕端的《平倭方略》。
  等了一阵,陈佑出声打破安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命如此,不可不从。”
  说着他看向巴宁泰:“那么,就让焦成绩过去,正好他儿子也在。调兵遣将诸事,枢密院仔细为之。”【1】
  这是放权,也是放责。
  巴宁泰愣一下,最终应承下来。
  陈佑点点头,继续道:“政事这边,叫工部梁尚同过去,嗯,就以日本经略安抚使的名义。具体方案道济和则平牵头拟一个出来,吕端的方略稍有不妥。”
  稍有不妥的意思就是,可以改得不那么强硬,但内核不能动。
  赵普等人松了口气,齐声应是。
  巴宁泰更是毫不犹豫,直接就道:“等下密院就下令太湖水军出发,诸位且等一阵。”
  这是要他们留在这边等签字。
  陈佑出声应下,巴宁泰直接带着薛崇、赵普前往他的书厅,同时派人立刻去寻焦继勋。
  巴宁泰一声令下,枢密院立刻飞速运转。
  身为周国军事中枢,枢密院一动,整个周国的军事系统也跟着变动。
  原本要运往西北西南的粮草辎重转往苏州秀州,各大水军也要抽调人手向太湖和登州去,加上从京中出发以及各地抽调的禁军一道,随时登船前往日本。
  再就是各大船厂,暂缓商船生产,储料腾优先用于建造军舰。
  还有就是官员,这个不着急,但坐在枢密院议事厅的几位宰相已经商定,这段时间准备派到南边的主贰官先朝日本调。
  南边等着晋升或者调换的官员再多等几个月,到新科进士出炉就能从中原地区抽调官员过去了。
  该签发的公文全部签署完毕,巴宁泰三人先后回到议事厅,现在他们要写一份奏章送到天子面前。
  理论上,这种大事应该先上奏章等天子召集诸相商讨批准之后再执行的。
  只不过唐末乱世才过不久,幼帝登基的情况下,赵氏还能坐稳皇位已经算是陈佑这群人忠心耿耿了。
  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
  梁尚书府外,薛盛下了租来的马车,站在门口空地上,抬头看着门头上的牌匾,心情复杂。
  他是怎么都想不到,自家七哥短短几年就成了三品高官。
  尤其是,七哥还是跟着陈佑那厮才得到如今地位,着实叫他心里不是滋味。
  他站得时间有些久,好在他来过几次,门房认得他,这才没把他当成贼人。
  感慨一阵,他终于迈步。
  刚进门,梁关山就眉目带笑快步迎来:“临到年关把你叫来,家中可都安顿好了?”
  “七哥相召,别说年关了,就是卧病在床,也得过来!”
  “大过年的,说甚胡话!”
  梁关山冷着脸朝薛盛胳膊上来了一巴掌。
  薛盛也不恼,只是揉着胳膊跟在梁关山身后嘿嘿笑道:“这不是玩笑话么。我家那小子听说我要过来,非吵着要来找他七丈,吃我那婆娘好一顿教训。”
  “毕竟过年,你过来是没办法,你家大郎总不能把他妈一个人丢家里。”
  一路走一路聊,两人来到书房。
  等在这边的孩子见了礼就被赶出去,关上门后,薛盛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七哥这大过年的把我叫来,是为了甚事?“
  “还能是什么,为了你前途呗!“
  梁关山没有好生气的回了一句。
  “三哥他们能过得好,我就担心你!你就是一个小小的兵曹,说几句好话跟上官拉拉关系有那么难?”
  一说这个,薛盛默然不语,好一会儿才开口:“不是说李府尹要致仕了么,等他致仕就好了。再说了,府衙的命令我都听七哥你的,一点不差地干完……”
  梁关山不由嗤笑出声:“所以你才能从营正转回兵曹!”
  说完,他轻叹一声,摆摆手:“罢了罢了,平章早就忘了你这个人,我也不知道你还梗着干什么。”
  薛盛闻言欲语,正要开口,就听梁关山继续道:“年后我要去日本,过了年就走,你跟我一块过去,混些功劳也能提一两级。”


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
  谁知这话一出,薛盛噌地站起来,梗着脖子叫道:“哥哥怎地突然要去海外蛮夷之地!莫不是得罪了那厮被发配!我早就说了……”
  “小乙!”
  梁关山沉着脸喝斥,打断了薛盛的话。
  “你怎么回事!往日怎么不见你这么记仇!”
  薛盛撇着嘴不说话。
  梁关山捋了捋气,才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要是不愿意,就回长安歇着。日后你家大郎我们也能照拂一二,不至于叫他没依靠。”
  这话一出,薛盛立马变了脸色:“七哥!哪有哥哥去蛮夷之地,我这做弟弟的却跑回老家的道理!”
  “那就把你那小心思收起来!”
  薛盛乖乖坐好。
  梁关山实在是搞不懂,薛盛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同一个宰相闹别扭,甚至这个宰相还记不记得他薛盛这个人都是两说。
  但他从当年陈佑还在京兆府时就多次教训过薛盛,这时候真是懒得再说了,直接就开口说日本事项:“你可能不知道,新设立的那个西海镇守府现在出事了,镇守吕端为了守住西海,上奏朝廷在西海施行新政。”
  梁关山冷着脸,薛盛也不敢作妖,双手搭在膝盖上,老老实实听着。
  “焦成绩已经带兵前往西海压阵,叫我过去也是同样的理由,给吕端挡一挡风浪。而且,看平章的意思,以后说不得也要在国内如此施为。”
  薛盛恍然大悟,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敢说话,眼巴巴地瞅着梁关山。
  “讲。”
  虽然梁关山语气一点都不客气,但薛盛根本没在意,急忙开口:“我就说嘛!以七哥的本事,怎么可能不被重用!”
  “都是平章提携。”
  梁关山神情淡然地回了一句,紧接着对薛盛道:“焦成绩临行前,我特意去找了他,给你求了个校尉的位置。虽然你这校尉真上阵杀敌的机会不多,但这半个月你把弓马功夫捡起来,别在参政面前留下一个只能靠关系的印象。”
  “七哥……”
  薛盛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的确对梁关山投靠陈佑这件事耿耿于怀,这么些年一直放不下,但不得不承认,现如今身为工部尚书的梁关山,在有陈佑做靠山的情况下,真的不虚焦继勋。
  可为了他区区薛盛的前途,竟然低声下气地去低头示好……
  薛盛感动不已,梁关山却看得一头雾水。
  在他看来,利益交换稀松平常,自己付出一些好处让自家兄弟能有个好前途,怎么算都不能说亏。
  在高处站久了,他一时半会无法理解薛盛的想法。
  不过没关系,只要薛盛愿意好好努力,管他怎么想,毕竟都快五十的人了,只要稳重下来就差不到哪里去。
  ……
  潭州湘潭县。
  宁强坐在驿馆客房中翻看今日送达的邸抄。
  桌子上还摆着最新的《周山时政》与河南府流行的其他报刊。
  潭州这边曾经是一国首府,繁华程度不低,自然也有报纸。可惜毕竟远离中枢,多是些市井小报、坊间传闻,宁强看了两期就叫底下人不必再买。
  没办法,远离京城,除了与京中亲朋信件交流,他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朝廷政局。
  他手里的这一份邸抄,记载了两府发布的有关西海镇守府的一些符令。
  朝廷邸抄篇幅有限,基本只截取了部分关键内容,涉及到的诏书律令奏章更是只有一个名字,如非熟知内幕者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周山时政》就不同了,非但花了大篇幅来讨论西海局势,甚至还专门腾出版面附上吕端的《平倭方略》,逐一点评方略中获两府批准的内容。
  周山出品的报刊,不用多说,立场肯定在陈佑这边。
  所有的分析,全都避开了西海政策可能对国内豪富产生的不良影响,只是说这样能够为朝廷开辟疆土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对各级官员、大小商贩甚至普通工农,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河南府的其他报刊就不一样了,有那等和《周山时政》一般立场的,也有持相反立场的。
  尤其不少作者或者说报刊,看似中立甚至支持,实际上却暗搓搓地反对。
  看似中立者一般是说一些诸如“尚需注意者……”、“此仍需仔细思量……”之类的话。
  而明为支持实为反对者,干脆高呼“此必将削豪富而利小民”、“一而广之,豪强不复,庶民遂安”、“昔有往圣隳三都,今有大贤灭权贵”。
  宁强放下报刊,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眶。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一次《平倭方略》部分通过有些蹊跷,以至于朝堂上没有达成共识,虽然已经开始推进,但争斗拉扯还在持续,说不得就会影响到西海镇守府。
  仔细想了想,他注水研墨,摊开纸张开始给陈佑写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