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佑一开口,魏仁浦立刻就明白:“是有另一件事要推行?”
“是学政。”陈佑点头,“我准备把学政从礼部剥离出来,重新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此事。”
“那科举怎么办?”
“如果可能,划到新部门去,如果不行,就留在礼部。”
“恐怕不容易。”
陈佑既然郑重其事地推动成立一个新部门,必定会在开始的一两年牢牢抓着该部门的控制权。
科举放在礼部,各位宰相至少都有机会插手其中,让某一届科举选材偏向于自己这边学派。
若是放到新部门,那就只有等新部门走上正轨陈佑才会放手。
而新部门走上正轨,意味着权力和利益格局又一次完成变动达到稳定状态。
“他们总得选择一个。”
陈佑笑笑,从抽屉中取出一份只有十来张纸的薄册子放到桌子边缘:“大概内容在这里面,你拿去看一下,顺便想想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调过去。”
“行。”
魏仁浦起身拿过册子,翻开第一页:“教育监?”
“也可能是教育寺甚至教育部,视情况而定。”
“职司既定,再想……军队扫盲教育?”
魏仁浦说到一半的话,被册子上的内容打断了。
他发出疑问,随即皱着眉仔细阅读这一条目下的内容。
“子曰:有教无类。我希望天底下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到那时候,才是向大同世界迈了第一步啊!”
陈佑微微感慨一声,紧接着开始叙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可能,自然是广开学校为上,可惜一来财政不足,二来没那么多教师。我想着,把这个计划分成三个阶段,用至少五十年来完成。
“第一阶段就是军队扫盲教育,争取在五年内达成所有士兵都能简单读写的目标。为此,我希望能增加将校晋升时手下士兵识字率的考核,并把将校本身能否流畅读写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有取得发解资格的士子能够在军队基层扫盲五年,期满考核通过后直接授予七品实职。
“第二阶段是全民扫盲教育,争取用十五年时间,达成八到九成百姓能够简单读写的目标。这一阶段将把辖区识字率作为地方主政官员和有司主贰官考核指标,安排识字老兵回乡扫盲并给予补贴。但凡士子在低识字率地区扫盲五年通过考核,给予永久发解资格。
“第三阶段是全民义务教育,目标是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用三十年时间,使全部适龄儿童都能免费学习读写,满足日常文字交流需求。”
魏仁浦抬起头来,脸上震撼难去,忍不住道:“平章此言,实叫仁浦心向往之!
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
“光有你我是不够的,我需要有一批人可以继承这一事业。”
陈佑神情严肃。
“教育,关乎未来。”
沉默一阵,魏仁浦点头:“我明白了。”
顿了顿,他又道:“若是如此,田税这边要稍稍让步。”
陈佑不置可否,魏仁浦继续道:“我的意见是减少农田等级划分,提升加征面积下限。”
假设原本农田根据肥沃程度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自下中起每一级多征一成税;现在则只划分三个等级,哪怕中级比下级多征两成税,对于原本中下以上级别的农田来说,也会少缴很多税。
再假设原本持有超过最低等农田超过一百亩就每亩多征收一成税,现在改成超过五百亩才每亩多征收一成税,再次少一大笔支出。
陈佑稍加思索,点头认可:“可以。”
“那我就叫税务监重新核算上书。”魏仁浦说完,举起手中册子示意,“学政现在放风么?”
“再等等,开春再讨论学政事项,税制也可稍微拖一拖。”
开春之后三件大事:天子大婚、春耕、科举。
前两件事大概都定下了,没有可供争议之处,只有科举,明年的主考官还没确定。
很明显,陈佑决定用税制和明年科举选才的倾向性做筹码,必要时候还可以直接把科举本身作为筹码放上去。
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他宰相总得选一个。
魏仁浦心中了然,点头应下,闲聊几句便告辞离去。
……
散衙回到家中,巴宁泰正在更衣洗漱,其妻邺国夫人杜氏走进门来:“今个蕙娘和范大一块过来,你赶紧换好衣裳去正堂等着。”
杜氏口中人物乃是范昌佑和妻子巴氏。
当然在老祖母眼里,她的蕙娘永远排在范昌佑前面,毕竟一个是养了十多年的嫡孙女,一个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孙女婿。
巴宁泰动作一顿,随即口中敷衍着:“行行,某晓得了。”
“在家里收一收你那宰相气派,蕙娘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杜氏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巴宁泰虽然不想听,可也没打断,就在杜氏的唠叨声中换好燕服,夫妻二人一同前往正堂。
路上还在可惜他提前叫仆下备在书房的羹汤,白白浪费了,一通抱怨惹得杜氏连连指责。
两人就这么一路走着一路斗嘴,直到进了正堂才安静下来。
过不多时,范昌佑便带着妻子上门拜访。
见礼之后问答几句,巴宁泰直接起身:“助之跟我去书房,这边留给她们娘俩。”
“好。”
范昌佑答应一声,然后看向坐在杜氏身边的妻子:“那我就先跟翁丈过去了。”
出了正堂,范昌佑跟在巴宁泰身后朝书房方向去。
本是无言,行至半路巴宁泰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栏杆外苍凉的水池,开口问道:“今日来是为了何事?”
“蕙娘思念祖母,这才上门拜访。”
范昌佑站到栏杆边上,面朝巴宁泰微微躬身。
“是么。”
巴宁泰扭头盯着范昌佑。
范昌佑腰身愈加弯折,默然不语。
一阵寒风吹过,巴宁泰抬头看向灰色的天空,长舒一口气,两道氤氲热气自鼻中喷出。
他重又转身迈步:“之前在外也就算了,如今既然回京来了,就多带蕙娘回来看看。”
范昌佑连忙跟上,同时答应下来:“好。”
一前一后进入书房,巴宁泰先是摸了摸桌上盖着的瓷盏,脸上表情变得松缓,一边坐到桌后,一边吩咐仆役给范昌佑也盛一碗来。
一老一小就这么坐在书房里安静轻啜羹汤。
不知过了多久,巴宁泰终于满足地放下瓷盏,擦干净嘴角后开口道:“左右无事,你我手谈。”
“请翁丈指教。”
范昌佑答应下来,在巴宁泰的指挥下取出棋盒棋枰,在一张矮几上摆好。
两人相对而坐,范昌佑摆上座子,请巴宁泰执白先行。
“你用白棋。”
巴宁泰不容置疑地将装着白棋的棋盒放到范昌佑面前,把黑棋拿过去。
范昌佑先是笑着拱手:“还请翁丈留手则个。”
言罢,拈起一枚白玉棋子,啪嗒一声落在六三。
巴宁泰嘴里说着:“对弈如对阵,就是要敢打敢拼。”
黑子落在八三。
范昌佑尖,落子七四,同时开口:“翁丈毕竟尊长。”
巴宁泰落在八四,挡一手:“你们那山长可不当我是尊长。”
范昌佑停顿一阵,好一会儿才一边说着话一边跳开落于七六:“为国事计,些许小节难以顾及。”
巴宁泰轻笑一声,没有说话,手上不停,直接打入白棋后方,落在四二。
连续十手后,巴宁泰才在范昌佑思考的时候出声:“这些年在京外做亲民官,感觉如何?”
范昌佑停止思考,抬头看向巴宁泰,脸上带着些无奈:“着实感觉为政之难,不在庙堂之上,而在江湖之远。”
“哦?作何解?”
“中枢政令再好,落不下去也是枉然。”
范昌佑突然出手,脱离焦灼之地,落子于十三三。
然后才继续道:“县里十来个乡,只要一时没注意到,就有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中之人之事!”
随手落下一子,巴宁泰继续问:“你是如何解决?“
“无法,只能花时间,一处一处查看。”
一子冲出,范昌佑愈加无奈:“虽非自夸,可天下数千县,能如我者又有几何?如此,也不怪朝廷政令多有无用者!”
巴宁泰轻笑一声:“事必躬亲,可不是好法子。”
“翁丈可能不知,能事必躬亲,还是借了山长和翁丈之威。邻县县令就因在租赁农具一事上看得严了些,今日南乡急报,明日北乡生乱,折腾了两个月,其人终于放手,只在县城看看公文以示监管。”
再长一手,巴宁泰皱着眉道:“我记得你旁边那个县,严打时候抓了五百多人吧?当时闹到都堂,还派了御史下去调查。”
“是的。”
说到此事,范昌佑言语间不由显露出钦佩之情:“他忍了大半年,暗地里搜查罪证,趁着严打发难,州衙都无法阻止,叫其一举掌控住县内局势!”
“可惜终究得罪了人,若非董成林和宁强死保,他早就被放逐到岭南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