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尤其是,据说,那自杀的将作监主簿自缢之前,有人曾找过他。
  陈佑不得不怀疑,此事是精心设计好的。若真是如此,这就是专门针对赵元昌的,而且事情还没有结束!
  按照陈佑的经验,一旦要对一个人下手,必须下死手。如果不能一棍子将对手打趴下,至少也要伤筋动骨,否则不如不动。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要么将案件牵扯到赵元昌身上,要么将案件牵扯到赵元昌的盟友身上。
  那么能不能做到呢?
  如果这事真的是对手设计的话,陈佑相信是可以做到的!
  毕竟也太巧合了一点:莫名其妙的酒后斗殴,恰巧就死了一个人,偏偏这两个还涉及到盗售工件。
  这也就算了,开封府的反应更是激烈,几乎是在开封府的压力或者说引导下,开封县查出了幕后可能还有人。
  等政事堂为了维稳将此事暂且压下,立刻就有将作监主簿自缢,然后御史开始像疯狗一般咬人。
  现在又传出主簿自缢之前见过某个人,这套路,一环接一环。
  陈佑回顾整件事情的发展,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第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一)
  想了又想,陈佑突然笑了起来,这种手段以前自己也用过,甚至更高层的大佬也曾有过相似的操做。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啊!
  陈佑感慨一声,继续在纸上勾勾画画。
  虽然能猜到对方的目的,但是对方的目标还不明确。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情的直接目标不是赵元昌。在得知该主簿自缢之后,陈佑立刻建议赵元昌清查府内有没有人同将作监内人有关系,如果所有人都说的实话的话,赵元昌本人是无碍的。
  那么就是针对的盟友了。
  自从孙启祥罢相,秦王阵营内的重量级人物无非四个:史馆相苏逢吉、枢密副使吴峦、吏部尚书江夏青、利州节度使马青。
  只有这四个人倒了,才会让秦王系伤筋动骨。
  陈佑握着笔,盯着纸上的四个名字看了许久,终于将吴峦和马青的名字划去。
  这两位现在都在前线领军,若真的牵连到此二人身上,不下重手此次就是空忙碌一场,下重手的话,逼得他们临阵投敌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赵元昌固然落不得好,但推动此事的幕后人也别想独善其身。
  这样一来,目标范围就缩小到苏逢吉和江夏青身上了。
  陈佑放下笔,将纸张攥成一团丢进火盆,烧尽之后才打开门窗通风。
  当天晚上陈佑就将自己的推测告知了赵元昌,只是苏逢吉和江夏青都非常人,赵元昌所能做的也就委婉提醒。
  只是这个提醒没起到作用。
  主簿自缢的第三天,刑部就奏称已经查出真凶主谋,这次将作监盗售案乃是那主簿一手操办,其自缢也是畏罪自杀,案件到此可以完结。
  对此,政事堂批复是以刑部意见为准,同时再次申明在战事期间不得有违法度。
  然而不过两天,突然有一人到开封府出首,自称是将作监一小吏,参与了盗售案。
  还不等赵元昌反应过来,开封府就直接一道公开文书递交到政事堂,声称经过审讯,此人供出将作监左丞乃是盗售案的主谋。
  同时移文刑部,质疑刑部随意断案,包庇主犯。
  紧接着又有人翻出将作监左丞乃是史馆相苏逢吉提拔的,曾赠送了两座庄园给苏逢吉,认为苏逢吉这是损公肥私、私相授受。
  至此,目标明晰,剑指次相苏逢吉!
  顿时御史言官群情汹涌,弹劾刑部不作为、弹劾苏逢吉卖官祸国。
  刑部在开封府的催逼和言官的双重压力下逮捕了将作监左丞,只是此人倒是硬气,只是将盗售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其余指控一概不认。
  他也知道,只要苏逢吉能站稳,自己只要不死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御史们可不管这些,一个劲的弹劾刑部同苏逢吉。
  对于这些弹章,赵元昌一概留中不发。
  等到赵鸿运行在传来批复,要求以稳为主,赵元昌立刻痛下杀手,将几个跳得欢的御史贬官外任。
  看到监国秦王的手段如此凌厉,刑部立刻抓住机会,以受贿为名将一个一直逮着刑部不放的御史抓了。
  酉时,赵元昌送走最后一个客人,一脸疲惫地回到书房。
  此时陈佑、胡承约早已在书房内等着了。
  陈佑之前的判断已经成真,对方的目标就是苏逢吉,只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熟读史书的陈佑知道,御史言官这种生物,你越是打压,他跳得越欢。
  不仅仅是言官,只要是求名的人,都喜欢表现自己反抗强权的一面。他们看起来是在追求扬名立万,实际上争夺的是话语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世宗的大礼议之争以及骗廷杖。
  回到眼前,如果说之前主要是有人在推波助澜的话,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已经成了御史台同监国之间的话语权之争。
  遗憾的是,只要御史台不主动退,输的一定是监国赵元昌。
  原因很简单,赵元昌只是监国亲王,不是皇帝。
  他能够借助皇权贬斥个别御史,但是他不能压服整个御史台。除非赵鸿运默许,否则他只能表现出对政事的掌控,而不能表现出对朝堂的掌控。
  前者表明他有接班的资格,而后者,则是有了夺权的能力。
  所谓带着脚镣跳舞,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陈佑眼看着赵元昌坐到书桌后,喝了几口热茶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就知道今晚没什么好消息。
  同胡承约对视一眼,两人俱是低下头静静考虑对策。
  好一会儿,赵元昌睁开眼,用疲惫地声音道:“那些言官在勾连,准备在明天的朝会上发难。”
  听到这话,陈佑心中一沉,果然来了!
  只是目前他也没有好的办法,这仿佛是死局。
  从酒后杀人案开始,朝堂渐渐生乱。
  唯一能安慰他们的就是,至少审查工作还没出事。
  只是一旦赵元昌在朝会上失败,他立刻就会威望大跌,到时候还能不能掌控住审查的步调还两说。
  赵元昌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是以现在颇为烦躁。
  书房内沉默了好一会儿,胡承约开口问道:“殿下,不知刘相公是何态度?”
  “无非是待之以静罢了。刘相公初为首相,还比不得孙相公。”
  胡承约抿唇沉思,突然道:“事到如今,也只好陷之死地然后生了!”
  陈佑看了一眼胡承约,见他一脸严肃,不由好奇他有什么办法。
  赵元昌也是不解道:“德俭请讲。”
  胡承约拱拱手道:“此事说起来十分诡异,从未听说御史台紧盯着开封县一凶杀案的情况发生过。可以说,从凶杀案发生起,殿下就落入了陷阱。”
  此时回想起来,确实如此。
  赵元昌和政事堂在此事中的几次应对不说没有错处,但已经是监国所能做的最好选择了。然而对手都借着言官一次次重新掀开此事。
  要说最大的错处,那就是没有及时把将作监左丞和那个小吏给处理掉。可是那是苏逢吉的人,苏逢吉不说,赵元昌还真的不知道两人会有联系。
  刘明也是才从西京调来,自然也不可能关注到这么两个小人物。
  可以说,这次输就输在苏逢吉身上了。


第六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二)
  想到这里,陈佑突然灵光一闪,隐约能猜到胡承约想要说什么了。
  果然,只听胡承约道:“《左传》有言: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如今殿下所处之境,威与孝只可择其一。”
  说来说去,还是早先王朴所说的那一套:侍父以孝。
  早在王朴任奉圣军掌书记时就时刻提醒赵元昌,之后陈佑等人被其点醒,考虑问题之时也将“父子之情”放在第一位。
  故而他毫不犹豫道:“自然是选择‘孝’。”
  对于他的选择,陈佑毫不意外,只是看着胡承约,听他怎么说。
  听了赵元昌的话,胡承约点头道:“殿下能看透便好,既然不要这‘威’了,不若抛的彻底一点。”
  赵元昌不由双手支在桌上,上身前倾盯着胡承约:“还请德俭细细说来。”
  只见胡承约沉吟一阵,缓缓开口道:“前次首相出缺,殿下曾欲保扶苏相公,臣同司马皆曰不可。如今果因苏相公出事。”
  提到这一茬,赵元昌脸色也有些难看。
  他也知道苏逢吉此人惯于敛财受贿,只是没想到会在自己监国期间惹出麻烦。
  胡承约继续道:“臣以为,如今当抛出苏相公。”
  他还没说完,赵元昌立刻就呵斥道:“怎可如此!苏相公助我甚多,怎可轻易弃之!”
  听了此话,胡承约脸色严肃地站起来鞠躬道:“臣非是要殿下行那不义之事,只是,非如此,不得破局!”
  话都说到这里了,陈佑也能想到胡承约的目的了。
  仔细考虑一番,发觉有可行性,此时见赵元昌还有些犹豫,当即也起身附和道:“大帅,属下以为胡参军所言有理。至于苏相公,说句大不敬的话,待大帅秉国,再行抚慰不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