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赵元盛略一思考,便点头表示赞同:“是这个道理。”
  富令荀接着道:“退一步讲,即便觉得平静无事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也不该在官家刚出发便推行大事。如此难免让人以为秦王有权在手难以自禁。”
  听到这里,赵元盛抚掌笑道:“不错!大哥却是急了点!”
  见赵元盛认同自己的观点,富令荀微微一笑:“然则对于府君来说,秦王自然是越急越好。便是他有心保持平稳,我等也要为其找点事,更何况他有心做事呢!”
  然而听了这话,赵元盛却有些皱眉:“虽则某不欲秦王功成,然而主动出手,恐前线失利......”
  赵元盛这种心思,富令荀自然明白,当即道:“府君稍安,官家英明神武,身边又有精兵强将,便是战事失利,也不损根本。”
  说到这里,他便不开口了,留给赵元盛自己思考。
  只见赵元盛皱着眉头,脸色阴晴不定。
  好一会儿,终于长出一口气道:“大哥既要做事,我这做弟弟的,便帮大哥推一把。”


第六十三章 留守监国风将起(二)
  当天下午赵元昌回到秦王府,刚把这个事情说了,胡承约立刻站起来道:“殿下操之过急了!”
  紧接着他痛心的道:“昨天不还是商量的先稳一稳吗?”
  赵元昌讪笑着解释道:“德俭莫怪,我只是想借着此事树立威望罢了。”
  听了他的解释,胡承约无奈地摇摇头:“事到如今,也只好想法子补救了。”
  赵元昌呵呵笑了两声,看向一旁低头沉思的陈佑:“将明有何见解?”
  陈佑抬起头来,看着赵元昌拱手道:“大帅急于建功之心属下亦能理解,只是恐此事被人利用啊!”
  原本面色还有些尴尬的赵元昌听到这话,也严肃起来:“他还不至于在战事上生乱吧。”
  虽未点明,但房间内的三人都明白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一个人——荆王赵元盛。
  “大帅须知,如今大帅监国,这大周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先从大帅这里过一遍,之后再择其要事送达圣驾。有功是大家的,有过就要大帅来负责。”
  听到这番话,赵元昌也不由皱起眉头。
  陈佑接着道:“故而此时应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动不如一静啊!然则对开封府来说,只要开封府内不生乱,任何事情都算不到开封府头上。”【1】
  赵元昌长叹一声,起身行礼道:“不知二位可有教我。”
  “殿下快起!”陈、胡二人连忙避开此礼。
  两人对视一眼,胡承约先开口道:“此事也非是无有补救之机,只是其中分寸还要殿下把握。”
  “德俭速速说来!”
  “喏。”
  胡承约应了一声,禁不住站起身来,踱了几步之后才道:“殿下既然要做事,那便要做好。常言道治民先治官,殿下初上来选择依法审查,不失为一个妙招。”
  听到胡承约的夸赞,赵元昌也有些自得,只是再好的点子也经不住别人在一旁捣乱,故而还是自谦道:“德俭莫要再夸奖于我,还是先说说该如何做才好。”
  赵元昌既然这么说了,胡承约也就不卖关子了:“此事若欲成,在于三点。第一,吏部选人不得选那等圆滑市侩之人;第二,审查须处处依照国朝法度,切不可偏离;第三但有情况须报知官家。”
  说罢,他便开始一一解释。
  “监督审查是个容易得罪人的活。历来御史台言官多终身不得调出台省,原因就在于御史风闻奏事,得罪太多官员。故而圆滑市侩之人必然不肯得罪人,即便有错也视而不见,甚至同流合污也不无可能!”
  “此事在理!”赵元昌点头赞同。
  胡承约得意地捻着胡须继续道:“这第二点吗,为得便是防止有人借此生事。殿下朝堂所言,在于保障大军征战,故而任何可能妨碍到大军征战的事情都得避免发生。”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十分严肃地看着赵元昌,一字一顿地道:“包括贪腐风评。”
  赵元昌手掌微不可察的抖动了一下,抬眼道:“如若不查,此次审查又有何用?”
  “殿下!查贪腐、查风评,对保障战事可有作用?无论他们有什么过错,只要在战争期间不乱伸手,官家回转之前都不宜轻动!”
  胡承约苦口婆心道:“国朝自有法度,殿下此次只需督促众人按照法度行事便可,莫要翻前账。”
  听了这话,赵元昌沉默一会儿,才沉声道:“吾知矣。”
  听到赵元昌这么说,胡承约才松了口气:“最后,就如王司马所言,殿下当以父子亲情为重。这大周天下,还是官家做主的!只是奏事不可失之其繁,亦不可失之过简,其中分寸,还需殿下把握。”
  待其说完,赵元昌再次起身行礼道:“德俭深谋远虑,能得你之辅佐,实乃吾之幸事!”
  胡承约稍稍站开,也躬身道:“某必竭尽所能以报殿下。”
  重新坐下,赵元昌才看向陈佑道:“不知将明可有话说?”
  陈佑沉吟一阵,开口道:“我所欲言,胡先生都已说尽。只是有一事需提醒大帅。”
  赵元昌此时也收拾好心情,听到陈佑如此说,不由奇道:“何事?”
  陈佑拱拱手,道:“敌之所欲,我之不欲其得;敌之不欲,我之所欲其有。方法再好,也需要人去办。殿下想要平稳完成这件事需要注意到方方面面,而开封府却只需收买一二小吏便可坏了此事。”
  他话音刚落,胡承约就斥责道:“将明莫要多言,世间岂有万全之事?但在人为罢了!”
  说着,朝赵元昌拱手道:“殿下,虽将明所言有理,但切不可因噎废食,着人仔细盯着便是。”
  陈佑也是拱手道:“确如胡先生所言,若想办事,错漏之处必不可免,只要盯紧了,有错及时改正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只是这样一来,大帅必须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此事上,其余诸事,当行‘维稳’二字。”
  赵元昌一愣,随即指点着陈佑笑道:“原来将明你在此处等着我呢!将明、德俭且放心,某断不会一事未成,又寻一事!”
  陈佑等人商议的是很好,只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虽赵元昌一再声明此次审查只不究过往,只看当下,可那些御史不管这些,时不时就是一份弹章递到政事堂、送到赵元昌面前。
  好在现在政事堂也就昭文相刘明一人,赵元昌同刘明商议之下取得共识:弹劾之事报知赵鸿运,至于弹章,全部留中不发。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七月十一,开封县一曹椽酒后杀人,被杀者乃是将作监一工头。
  初始只是一件普通的凶杀案,只不过牵扯到两名小吏罢了。
  只是随着案件的调查,渐渐查出那工头私售将作监工件,曹椽与工头二人极有可能是因为分赃不均而引发争执。
  开封府对这个案子极为关注,开封知府荆王赵元兴指示查到底。
  七月十五日,开封府查出工头盗售工件背后另有主谋。


第六十四章 战事不顺布闲棋
  事涉部、寺贪腐,这个案子已经不是小小的开封县能查下去的了。
  开封县令将卷宗递交到开封府,开封知府荆王拿到卷宗之后,立刻移文刑部,督促刑部追查此案线索。
  只不过荆王毕竟只是知开封府,同刑部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刑部硬生生将此事压了两天。同时也将此事上奏政事堂,等待监国秦王和昭文相的指示。
  赵元昌和刘明还是同样的意思:以稳为主。
  于是一面让刑部慢慢查、仔细查,不要惊动涉案官吏,一面将此事原委和处理意见报知圣驾。
  只是很快又出现新的情况:有嫌疑的将作监一主簿自缢身亡!
  刚一得到这个消息,首相刘明当即命令刑部将涉及此案的人员全部控制住,要求刑部立刻“查出”主犯,迅速结案。
  刘明这道符文是通过政事堂传达到刑部的,只要是关注这方面消息的人都能得知。于是第二天就有御史上奏,弹劾首相刘明徇私枉法、包庇罪犯。
  对于这等奏章,赵元昌一概打包送至赵鸿运驻跸之所,同时抚慰刘明视事如故。
  而此时,北疆战事也进入到最紧张的时刻。
  赵鸿运并没有前往泰州,而是着吴峦死守泰州,自己带着大军进攻忻州。同时命令驻守汾州的刘承泽自石州攻宪州,准备切断太原府同北燕的联系。
  而且占据忻州也可以从侧翼威胁坐拥雁门关的代州,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赵鸿运这边可以说是十分顺遂,忻州城几乎是一鼓而下。
  然而刘承泽那边却出问题了: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带兵自绥州出,进攻石州。
  同时北燕的太原留守刘知远也没有坐以待毙,瞅准时机袭击刘承泽军侧翼。
  腹背受敌的刘承泽不得不仓皇撤退,先是带着残兵退至石州,之后又不得不放弃石州退守汾州。
  幸好此时朔方节度使冯晖趁定难军空虚,试图夺取宥州,迫使李彝殷回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