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见他这么说,陈佑也不好说啥,只是点点头,重新转向那孩子道:“小哥儿,带我去你买药的那药铺。”
  谁承想着孩子盯着陈佑看了看,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你不怪罪我?”
  陈佑哈哈笑道:“怪你作甚?”
  说着,一把抱起这孩子,放到马鞍上:“坐好咯!”
  小孩惊叫一声,一只手紧紧抱着包裹着药材的布包,另一只手死死抓住马鞍。
  见其惊慌的样子,周围一群人都畅快地笑出声来。
  陈佑也是笑着道:“走吧,带我去那药铺。”
  在发现自己不会有危险之后,小孩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坐在马背上指点着方向,还有一搭没一搭地同陈佑闲聊。
  原来这孩子今年不过八岁,也没个正式的姓名,家里人唤他二郎,外面人也就叫他张二。
  父亲几年前病死了,具体是几年前他也记不太清,就感觉过了很久。
  母亲刚开春就卧病在床,治了大半年也不见好。
  有个哥哥,现在在开封府当值。
  当听到开封府的时候,陈佑不由提起精神来多问了几句。
  只可惜这张二也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哥在开封府当个小吏,家中开支全靠他哥的奉银。自从母亲卧病,家中过的是一日比一日拮据。
  “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张二嘴巴一撇,重复道,“好久好久!”
  看到张二这副模样,陈佑心头一颤,一阵悲意涌上心头,却是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擤了擤鼻子,强忍着泪水挤出一丝笑容道:“那我马上请你吃啊!”
  只是厚重的鼻音却怎么也消不掉,惹来胡承约惊诧的目光。
  张二却是没听出来,只是犹豫道:“可是,我娘让我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
  “等下我们一起到你家去,见到你娘之后就不是陌生人了。”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
  到得药铺按照相同的方子抓了两幅药,才在张二的带领下来到张家。
  张家在小甜水巷左近,墙上一个逼仄的门户,一扇黑乎乎的木门。
  胡承约看这门户甚小,估摸着也容不下三个人周转,正好也需看着马匹,便主动开口道:“某便在外面看着马匹吧。”
  “有劳胡先生了。”陈佑点点头,将张二抱下马,一齐进屋。
  这屋子不过四丈见方,摆了两张床、一张矮桌。
  屋内光线很少,幸好屋后还开了一个门,透进来些光,也让屋内空气不是那么难闻。
  张二进屋之后,立马把药包放到桌上,跑到窗前喊道:“娘,有个官人来咱家了!”
  连续叫了几声,床上那妇人才醒转过来:“什么官人,二郎你莫不是在说胡话?”
  “真的是官人!他还骑马呢!”张二见母亲怀疑自己,急着想证明。
  陈佑上前道:“张大娘有礼了,在下陈佑,路上冲撞了令郎,特来赔罪。”
  那妇人听后,先是一惊,随即挣扎着要起身,嘴里犹自说着:“呀!二郎你没事吧!”
  “娘,我没事!是我撞到了停在路上的马,都没受伤呢!”
  确认张二没受伤之后,这妇人才想要下床向陈佑赔罪。
  陈佑连忙拦住她:“大娘稍安,我就是同二郎有眼缘,故而前来看看。”
  “嗯!嗯!”张二连连点头。
  哪知妇人摩挲着张二的脑袋,轻声道:“让官人费心了,妇人卧病在床,也没办法行礼。”
  陈佑听了,刚要开口,又听妇人道:“我这儿子年纪小不懂事,笨手笨脚的,脑袋瓜子也不灵光......”
  总之就是数落着张二的缺点,陈佑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随即就想明白了:这妇人是怕自己买了她儿子当仆人呢!
  当即哭笑不得:“大娘安心,某非是要买下张二。嗯,既然没什么事,那我就先告辞了。”
  那妇人听了陈佑的话,讪讪一笑,赶忙道:“官人慢走。二郎,你去送送官人!”
  出了门,张二抬头看着陈佑问道:“那你还给我买肉吃吗?”
  “给啊!”陈佑摸了摸他的脑袋,“走,咱这就去买!”


第六十二章 留守监国风将起(一)
  与此同时,皇宫简贤讲武殿内的气氛却有些剑拔弩张。
  监国秦王赵元昌端坐在御座之下的桌几后,两旁是留守汴京的两府三司并部、寺高官,其中荆王赵元盛以正一品亲王之尊坐在左首。
  此时秦、荆二位互不相让地盯着彼此,一众高官各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察觉到殿内不同寻常的气氛。
  却是方才一众人等落座之后,赵元昌提议:为防奸佞误了大军补给,由吏部牵头审查关键部门的官员,就当来一次小考。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而且理由也很正当,正可以作为赵元昌巩固监国权威的尝试。因此两位相公以及一众尚书、卿等都未出言反对。
  只是没料到赵元盛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负责大军后勤本来就压力甚大,再用考察之事扰乱人心,甚为不妥。”
  此话一出,两人便对峙起来。
  赵元昌心知此次不能退让,大脑迅速转动,终于开口道:“补给后勤之事,国朝自有法度行之。此次审查,只在于核查各处官吏是否依法而行,若是无有违反法度的情况,何至于因审查而自乱阵脚?”
  说到这里,赵元昌看着赵元盛,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问道:“莫非荆王掌握了某些人有违法度的证据?若真是如此,不若说出来让吏部去查,如此蛀虫必不容之!”
  赵元盛目光一凝,打了个哈哈道:“大哥说笑了,小弟只不过管这开封府的小小的地盘,对其余事项再无涉及,又哪来的证据!”
  移开视线之后,他又道:“大哥乃是监国,你说要查便去查嘛,谁敢不听,谁敢不从?”
  这话说得就有些诛心了,赵元昌可不敢应下来,连忙道:“二哥说笑了,某身为监国,深感责任重大,也想做些事情来分担官家在前线的压力。”
  之后他转向朝堂诸公拱手道:“诸公,孤此前多涉行伍,初秉政事,还望诸公多多支持。”
  听他如此说话,殿内诸人也不好继续沉默,文臣之首的昭文相刘明率先道:“殿下言重,我等必辅佐殿下做好这监国之事。”
  首相开口了,其余众人也纷纷表态,一时之间简贤讲武殿内好不热闹。
  赵元盛看着这一众人表忠心的场景,脸上闪过一丝嘲讽的神色,端坐椅子上沉默不语。
  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赵元昌总算稍稍放心,抬手虚压道:“既如此,那便由吏部江尚书挑选干将负责在战争期间审查盐铁、度支、户部、吏部、转运等事务的官员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将注意力投向三司使阎俊臣,毕竟三司使主管的就是户部、盐铁、度支这三司。
  当然,三司使管辖的户部和户部尚书的户部是两个部门,只不过部门职能有所重叠。基本上三司使强势则户部尚书弱势,户部尚书强势则三司户部就没有存在感。
  谁料到阎俊臣就仿佛是没听到赵元昌的话一般,袖手而坐、一言不发,就这么看着吏部尚书江夏青拱手应下审查之事。
  见此事安排下去了,赵元昌总算可以稍稍松口气。
  执行的成果日后再论,至少现在能把事情安排好,监国这段时间就不至于出岔子。
  接下来又问了一些日常工作,这次议事便结束了。
  待众人离开,赵元昌在殿内来回走了几步,目光落在殿中的御座上就再也无法移开。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金丝楠木靠背椅,然而却只有天下至尊才能坐上去!
  即便大周传承数百年,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也不过十几二十人罢了。
  他赵元昌所求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接受群臣朝拜吗。
  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目光移开。
  慢慢来,先把储位拿到手再说。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议定的事项通报给帝驾知晓。
  这么想着,他坐回御座之前自己的作为,沉吟一番提笔书写。
  而荆王赵元盛呢,从右掖门离开皇城之后,径直回到开封府衙。
  刚到书厅坐下,开封府判官富令荀便敲门进来了。
  富令荀乃是赵元盛的谋主,原本是浚仪县县丞,去年夏天赵元盛下去巡视的时候同他交谈,发现他颇有见识,故而擢府衙曹吏。
  之后多次交流,富令荀终于取得赵元盛的信任,于去年冬天被赵元盛擢为判官,引为心腹。
  “向原你来得正好!”赵元盛看着富令荀笑道,“我那大哥,颇有野心啊!”
  说着,便将之前简贤讲武殿内的交锋说给富令荀听。
  赵元盛话音刚落,就听富令荀捻须笑道:“秦王殿下还是急了!”
  “哦?”赵元盛认真地问道,“何以见得?”
  富令荀解释道:“好叫府君知晓,如今官家以秦王监国,乃是观其治国之法。然此时乃是战时,一切当以战事为重,故而一动不如一静。如此方显知权衡、有考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