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冉益谦口中的彭祖名叫舒寿君,彭祖是他的字。这个舒寿君,就是冉益谦的继任者,明日就能抵达合肥。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
  合肥城北五里亭,冉益谦迎到了彭寿君。
  彭寿君掀开车帘扫视周围,眉目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立刻舒展开来。
  即便如此,冉益谦还是从自己这位老友的神情上感觉到他有些不快活。
  原因嘛,自然是他未来的僚属没有几个来迎接他的。
  来的官员就两个,一个是代表陈佑的保信节度支使、庐州税曹参军事庞中和,还有一个是庐州录事参军事杨长水。除了这两人,其它的都是州衙诸曹府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是因为几个衙门用的是同一套人马。
  彭寿君是新任知州事没错,但他同样也是陈佑的下属,同诸曹参军事的区别只是在于他能够总理庐州事务。陈佑没理由把手下职能部门的头头全都派出去迎接一个新上任的下属,即便这个下属比其他人地位要高。
  可彭寿君不这么看,在他眼里,州衙的诸曹参军事,就应该奉他这个知州事为主,主官下车之际僚属们怎么能不来迎接呢!
  作为知交好友,冉益谦看着神情就能明白彭寿君的想法,苦笑着上前两步准备劝一劝,没想到彭寿君先开口了:“我来庐州,没想到倒是劳累临近远行的道盈来接!”
  冉益谦拉住彭寿君的手腕笑道:“谁接不是接?你我相识多年,这点小事无需多言。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节度支使庞中和庞万育。”
  庞中和朝彭寿君行礼:“下官参见彭使君。”
  “万育也兼了州衙税曹参军事,之前夏收时节忙得停不下来,也就这段时间才稍微得了些空闲。”
  “庞司税不必多礼。”彭寿君朝庞中和点头示意,面色如常。
  “这是州衙录事参军事杨长水杨永润。永润是庐州本地人,对我帮助很大。”
  意味深长地一句话叫彭寿君眉头微挑,看向杨长水的目光中带了些审慎。
  “参见使君。”杨长水叉手一礼。
  “杨司录不必多礼。”彭寿君将目光从杨长水移到冉益谦身上。
  从服饰上就能看出来,到场的流内官就庞、杨二人,他等着听冉益谦的解释。
  注意到他这番动作的冉益谦无奈地吐出一口气,露出笑容伸手抓住彭寿君的手腕:“许久未曾见彭祖,甚是想念,来来来,到我车上仔细谈谈!”
  彭寿君没有反抗,两人上车之后,车队缓缓离开五里亭朝合肥城驶去。
  坐在车厢里,冉益谦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彭祖你在想什么。”
  彭寿君掀开侧窗的幕帘,侧身看着窗外没有出声。
  “将明他毕竟是保信节度使,保信节度只有庐州这一州之地,州衙官吏同时也是节度府僚属,又有不少还兼着王府官和都督府职事。”
  彭寿君转过脸来看着冉益谦。
  “如今北边战事起了,京城对淮南这边难免有些放松,为了防止出漏子,将明几乎每天都要召集僚属议事。”
  彭寿君突然笑了起来:“难得看见道盈你为旁人开脱。”
  冉益谦无奈摇头:“你我二人皆是吾之故友,实在不愿你们闹得太僵。”
  说是故友,但这故友和故友可不一样。他和彭寿君之间显然更亲近一些,而与陈佑的关系,说是旧识更贴切些。
  “道盈放心,我不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彭寿君笑着说出这话,紧接着又肃起面容,“只是有些事情不能不重视起来。”
  听到这话,冉益谦立刻就明白彭寿君想要说什么,当即坐直身子肃容道:“若是要谈余小林案,还是免了吧,某之判决,乃是官家定论,非是旁人所能置喙。”
  “官家非是圣贤,焉知无过?”彭寿君丝毫不愿退让。“严刑峻法,何其之谬!”
  两个久别重逢的好友,在入城的马车当中争论起来。
  好在这次争论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两个人就到了魏王府。
  根据他们询问得到的消息,陈佑这时候还在州衙主持议事,不过魏王毕竟是此处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同时也是统率淮南诸州的大都督,新官上任先来拜访魏王那是应有之意。
  而且作为一个同冉益谦理念完全相反的官员,彭寿君接任冉益谦的职事,本身就有防止魏王被“依法治国”思想影响太深的意思在其中。
  普通人,甚至中低层官员,相信并严格遵守“依法治国”的道路,将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是身为统治阶级,必须明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尤其是皇室这种站在统治阶级顶端的存在,更是必须要明白如何利用和改造法律这个工具。
  当然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道德是一种约束,皇家子弟也得学会如何使用道德工具去驾驭群臣,同时防止被臣民用道德拘束甚至胁迫。
  上下相争的学问,别说赵德昭了,就是陈佑,也仍然在不曾间断地学习着。
  陈佑不在,赵德昭是在谘议参军事窦仪的陪伴下接见彭寿君的。
  行礼坐下之后,赵德昭按照正常流程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问了一个比较正常的问题:“彭使君知庐州,可有什么施政计划?”
  彭寿君没料到魏王小小年纪会问这种问题,难道是陈佑授意的,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想到这种可能,彭寿君心中一沉:陈佑对魏王的影响要比想象中的严重啊!
  将忧虑压在心中,彭寿君沉吟一阵后,回答道:“好叫大王知晓,下官以为当行教化、兴仁义。史曰: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故此为下官施政之要,当列为首要大事。”
  听到他回答的赵德昭点头表示赞赏。
  他以前听陈佑说过,“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心中有道德的人,可以预测到他们的行事方法,比较好管理,而心中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则无法预测,是不稳定因素。
  因此彭寿君说要提倡道德教育,他立刻赞同:“使君且放心施为,若有难处,尽管去寻陈长史!”
  开门红啊!
  彭寿君心中欣喜,起身应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
  告罪离开王府,冉益谦带着舒寿君前往州衙。
  州衙与王府不过一街之隔,从侧门走的话,几步路就到了。
  不过舒寿君毕竟是新任知州,没有主官第一次进衙门不走正门却走侧门的说法,于是他们不得不绕到府衙正门去。
  这一次州衙中门大开,诸曹官吏皆站在门口台阶下迎接。
  舒寿君若有所思地同一干僚属寒暄,脸上神色淡淡,话语也十分简短。
  只不过他头上还有一个大爷,不可能像正常主官一样先给自己的僚属训话,在州衙门口同一干僚属寒暄几句之后,他便朝陈佑书厅走去。
  同他一起的还有几个在都督府任职的诸曹吏,这种既是下属又是同僚的奇特关系,让舒寿君十分难受。
  但是没办法,整个扬州大都督府辖地的官吏大多是赵元昌亲自安排的,既可以保证战时能够迅速调动各地驻军、物资,又能防止陈佑这个都督府长史独揽大权尾大不掉。只是这样一来,就导致这些官员的职事交叉严重。
  在陈佑书厅之中,舒寿君见到了一部分都督府同僚。扬州大都督府管辖数州,有不少僚属都不在庐州,别说舒寿君了,就连陈佑都没见过。
  让舒寿君认了人之后,陈佑便把一干僚属赶了出去,他们的事情都很多,没空留在这里听两个主官聊天。
  书厅之中只剩下三人,陈佑也就没继续坐在主位上,而是走到一旁的小隔间。在这隔间里有一个方桌,陈佑三人围桌而坐。
  他们刚坐下,就有仆役奉上茶汤。
  端起瓷盏轻啜一口,陈佑拿起湿巾擦了擦嘴角,率先开口:“今后庐州庶民就要拜托舒使君了。”
  “此乃吾之职责,长史无须多言。”
  这话有些不客气。
  陈佑仔细看了舒寿君一眼,笑笑不说话,而是转向冉益谦:“道盈同舒使君乃是故友,正好在离开之前能多向舒使君介绍介绍经验。毕竟庐州这里不是它处,若是出了差错,影响比较大。”
  冉益谦露出苦笑点头应下。
  得到肯定的回答,陈佑重又转向舒寿君:“舒使君这次除了知庐州事,还兼了王府和大都督府司马的职事,虽说庐州境内兵马多交由卢兵马使统率,不过州衙这边还有些人手,平日里要多注意一下城内治安。”
  “道德修则民自宁。”舒寿君如此回答,“下官预备着多行教化,到时或许长史就不必担心治安了。”
  冉益谦心道要遭,连忙开口:“道德教化非是一日之功,眼下还当注意。”
  陈佑安静地着舒寿君,好一会儿才笑道:“舒使君倒是好志向,只是庐州之重,首在安稳。”
  说完这句话,他站起转身:“舒使君初至合肥,诸事繁杂,且先去忙吧。”
  话音刚落,舒寿君就站了起来,朝陈佑拱手道:“下官告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