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杨子任没有继续说话,虽然不赞同陈佑的做法,但他也不会背后捅刀。
  八月庐州最大的一件事情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陈佑被官家下诏斥责了!
  既然是下诏,那就不可能只给陈佑一个人看,基本上整个都督府都知道,然后很快所有关注都督府的人就都知道了。
  之前收到舒州求援的时候,陈佑就派了一部分兵马过去帮忙,而且这些人没有一个统率,可以说是完全交给舒州来指使,也的确剿灭了不少盗匪。
  他自认为这件事做得不说最好,却是最合适的,没想到就被斥责,还是不留情面的那种。
  但是没办法,毕竟是皇帝,于是老老实实的上表请罪。
  另外就是剿匪,既然官家发话了,陈佑就必须动起来。不过他依然没有过于插手其它州县,除了安排人帮助各县成立结社外,主要是在庐州境内山林河湖一处一处清理,就当是练兵了。唯一的坏处就是耗费钱粮太多。
  八月还有一件事,陈佑一直关注着北面战事,巴宁泰竟然在云州城下败了。
  或许是巴宁泰运气不好,相比于消息的传递速度,辽国内乱平定的有些快。辽国的大同军节度使得知政局稳定,新帝已经获得绝大多数部族的支持后,顿时打消回去平乱的想法,老老实实派出信使表达忠诚,同时返回云州。
  在朔州耽搁一些时日的巴宁泰大军抵达云州城的时候,正好辽军归来,一场意料之外的遭遇战,直接把巴宁泰打懵了。幸好他反应迅速调度及时,虽然损兵折将,但好歹之前拿下的朔州没有丢,这次是有功有过。
  陈佑得知这个消息,就明白十一月攻宋大概是稳了。
  还是那句话,南边好欺负,刚经历一场战败,周国需要有一场胜利来威慑国内方镇。
  九月初九重阳日,帝遣使召宋国主入京朝见。
  与使者一起出发的,还是给陈佑送去密信的宦官。信中言:若是宋国主有不臣之心,可于十月中旬率部攻宋。
  其后半个月,能够调动江淮一线兵马的符契敕令先后交到魏王手里,实际上就是交给了陈佑。
  在这期间,赵元昌再次下诏申饬陈佑剿匪不力。
  前一次是真的生气,这一次却是君臣演戏。诏书抵达庐州后,扬州大都督府下令调集境内空闲兵马前往庐、舒、蕲等州剿匪。为了支援三州剿匪事宜,各地存粮也在朝庐州、舒州运输。
  宋国南昌府,平头百姓在为了生存而劳累奔波,高官显贵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享受而绞尽脑汁。
  戴延康坐在椅子上,脸上怒色未消。
  前天周帝诏令抵达,要求他入洛阳参加冬至大朝会,为此戴延康召集亲信重臣商讨如何应对。吵了一天多还没个结果,刚刚就有一个劝他去洛阳的被下狱。
  不论是戴延康还是他手下这班大臣,都明白如果他去了洛阳,下半辈子是别想再离开了。他倒是听说过北边府州折从远当年拖家带口入京,都做好留在京城的准备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打发回去做一镇之主。
  即便有这个正面例子在,戴延康也不想冒险。宋国虽说对周称臣,但独立性不是那些方镇所能比的,他一来舍不得如今的生活,二来害怕死得不明不白。
  但是,皇帝召见你直接拒绝,滔天怒火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戴延康揉揉眉骨,语气有些疲惫:“去洛阳议无须再提,议一议怎么打消周主疑虑。”


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敌占先机
  殿内,其实是屋内,匆忙迁都洪州,又把洪州改成南昌府,实在没时间再去营建一处宫殿。只是把几个大宅子打通,四周筑墙围起来,稍稍改造一番就成了行宫。
  眼下一众人所在的只不过是一间比较大的屋子起了个勤政殿的名字罢了。
  戴延康问出问题后,殿内安静下来。
  这里有没有忠臣?当然有!跟着戴延康一路走来的僚属最是忠心耿耿。然而,毕竟是藩镇兵变上位,为了国家稳定,前朝的高层官员留下很多,即便过去这么些年也有不少人还在。
  在这些人看来,谁当皇帝都是当,反正在戴延康手底下不像前朝那般有权势,没准到了周国就变好了呢?
  见一时间无人说话,戴延康面色更加沉郁,他扫视群臣,最终将目光放在了站在最前方的一个老者身上:“虞卿,你可有什么计策?”
  老者名为虞鸿雁,以前是戴延康控制地域的刺史,如今成了宋国丞相,深得戴延康信重。
  虞鸿雁原本双目微阖,听到戴延康的问话不得不睁开双眼。
  他从来都是求稳的性子,之前割地称臣是他的建议,诏书刚到的时候,他也是倾向于直接去洛阳。这种人被称为投降派,不少戴延康幕府出身的文官武将对他非常不满,可惜前朝遗留下来的那些官员隐约以他为首,治国理政还得倚重他。
  戴延康已经明确说了不去洛阳,虞鸿雁只能以此为前提去想法子,也正是因为他总是这么做,才能得到戴延康的信重。
  思忖一番,虞鸿雁轻声开口:“臣以为,官家不便前往洛阳,却也不可轻慢,不若遣一王子代官家前往。“
  稍稍犹豫,他不等戴延康提问,便说出了两个人选:“王次子和王三子皆是资质上乘、形容丰伟,亦为国之栋梁,官家可择其一入朝周帝。”
  宋国也存在争位的情况,戴延康长子早就战死,有能力争位的也就是次子三子。
  王世子不早早确定,可能会导致政局不稳,而虞鸿雁最喜欢稳定,正好趁这个机会让戴延康确定下来。
  派王子去洛阳,说生死未卜有些夸张,但危险性大却是一定的,只要派出去一个,剩下的那个肯定就是戴延康属意的继承人。
  虞鸿雁说完之后,立刻就有人附和:“臣附议!择一王子入朝,当可消其戒备。我军趁机备战,待机攻周,或能战而胜之。”
  说话的是枢密使魏彦昌,他算是主战派、付出一个王子的代价去获得战略上的先机,这种狠厉不是谁都有的,至少戴延康听了眉头紧皱有些不满。
  然而不论派一个王子出去后要怎么做,但是借着这件事来结束两子夺嫡显然是朝堂上不少人的共识。只不过两个成年王子各有各的支持者,殿内诸官为了派谁去洛阳而吵得不可开交。
  戴延康一时难以决断,只得让诸官散去。
  魏彦昌出了门便往西边侧门走去,枢密院就在那个方向。
  只是不等他离开行宫,便有宦官过来叫住他:“魏相公,官家请你过去。”
  “原来是王大官。”魏彦昌看清来人,点头算打过招呼,他大概能猜到戴延康找他是为了什么。
  跟着宦官一路来到勤政殿,殿内除了一旁侍奉的两名宫人,再无其余人。
  “官家。”魏彦昌行礼。
  “坐吧。”戴延康看上去神情有些疲惫,“明邦,你实话告诉我,攻周的话,胜算是多少。”
  魏彦昌对此早有准备,立刻道:“好叫官家知晓,周主长子都督扬州,臣欲遣兵攻合肥,若能擒获赵德昭,则我军必胜。”
  “若是不能擒获呢?”
  “即便未能功成也无妨。”魏彦昌露出笑容,他不怕戴延康提出问题,就怕戴延康完全不感兴趣。
  ”官家当知赵德昭年纪尚幼,周主为保其长子,定会叫淮南江北一带兵马皆以庐州为重。若我军攻合肥,则扬州诸军必发而救之。如出其不意能在诸军抵达之前拿下合肥便罢,若是不能,则我可自它处渡江北上。之后以水师封锁淮水,陆路进逼庐州,当可迫使周军北撤。“
  戴延康沉吟着,他还是有些犹豫。
  自从周国水军巡江以来,之前遭受创伤的宋国水师基本上缩在江州南昌一带,就是为了防止周军乘船直抵南昌城下。
  魏彦昌要以水军封锁淮水,那在江水上游弋的周国水军怎么办?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令沿江诸州县布设障碍以阻止周军乘江水西来。”魏彦昌试图打消戴延康的疑虑,“只要难住西面岳州荆南之敌,则诸事可成。攻合肥只是为了逼迫周军朝庐州去,使得其余各处兵力空虚,封锁淮水进逼庐州是为了逼迫周军北撤。如此,尽可能避免大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戴延康一阵思量后点头,继续询问细节:“照你所言,须得几多兵马?”
  ……
  直到戴延康自认为所有细节都问清楚了,终于让魏彦昌离开,该不该下此决断,他还得仔细权衡。
  这边厢宋国君臣打算趁着周军松懈之时突袭庐州,那边厢陈佑带着魏王来到巢湖边上检阅水军。
  巢湖怎么说也是一个大湖,其中也有些水匪,宁强带着手下水军来到巢湖的第一次操练就是剿匪,到如今巢湖周边是再也看不到水匪了。
  乘着小船登上三层楼船,入眼就是一个木制台子固定在最高层的甲板上。
  这台子不大,不算楼梯的话,整个台面不过丈许见方。台子也不高,才到陈佑腰间。这是专门做出来供魏王检阅诸舰船所用,魏王站在台上差不多上半身能够超出第三层甲板四周的栏板,而且木台周围栏杆也只到他腋下一寸处,目光所及无有遮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