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静了一阵,指挥使王辉第一个开口说话:“只需我这一军三千,便可拿下舒州献与节使!”
  “哦?你有何计划?且说来听听。”
  陈佑这么一问,王辉尴尬地愣住了,这是争夺当先锋主力时候常说的话,反正就是吹一个抵达能力极限的牛,具体该怎么做,还真没想过。
  他不回答,陈佑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
  王辉被陈佑看得头颈通红额头冒汗,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惹得一干同僚轻声笑出来。
  终于,他似乎是下定决心,仿佛豁出去一般大声道:“好叫节使知晓!我某就带兵过去,那周同庆投降便罢,若是不投,某就把他打到投降!”
  陈佑不置可否:“可有其它想法?”
  见王辉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般,陈佑摆手示意他坐下,看向其他人:“可有想法?”
  另一个指挥使黄通举手朗声道:“之前范参军言舒州两万兵分于各县寨,多者不过两千,少者仅有数百,某以为可遣六千兵马分作两路,以求各个击破。”
  ......
  一个又一个计划和建议被提出,适合的就留下,不适合的就剔除,最终定下来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
  这次出兵计有七千人,其中马军两百,弓刀枪盾等兵各有其数。
  这七千人是战兵,另外还有一千多的民夫杂兵负责运送粮草辎重、洗衣做饭等杂活。
  由于是扬州大都督府设立以来第一次战事,所以将由卢仲彦统率各军。
  根据计划,鞠兴达会提前策反舒州将官,同时也会联络蕲州、池州官员给两地将领拖后腿。即便无法让两地不驰援舒州,能迟滞发兵速度也是大功。
  二十九日,卢仲彦领兵出庐江,兵分三路夺取桐城和庐江之间的三个寨子。
  六月初一,卢仲彦中军至桐城城下,王辉部绕过桐城,直扑桐城西南方向的石井镇。
  与此同时,怀宁城内的周同庆也收到了周兵进犯的消息,他当即召集诸将议事,当天下午便点起兵马往东而去。
  他不准备守城,四千百战精兵,使他信心充足。
  六月初三,王辉部在枞阳水北岸遭伏,幸而敌军人少,王辉当机立断指挥突围后退。退至挂车寨整顿兵马时,两千人只剩下一千五百余人。
  少的这五百人,战死的估计只有一百多,其余都是跑丢了的。
  这次战斗的消息很快传到双方耳中,刚刚攻取桐城的卢仲彦立刻要求王辉回到桐城修整,而正朝这边赶来的周同庆军则是士气大振


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一)
  “败了么?”
  庐江县城之中,陈佑看完战报随手递给韩陶朱,也没问其余幕僚的意见,直接就道:“徐安寅,你现在出发去枞阳。”
  坐在下方的一校尉立刻站起来:“是!”
  话音刚落,此人便大踏步离开。
  临出兵之前,所有手续都已准备好,现在只需要书史记录一句“某年月日,庐帅于某地令某校尉将多少兵往某地”,便算是合规。
  待其离开,陈佑转向一名彭盛祖:“光耀,现在前方军中的粮食够吃多久?”
  彭盛祖垂首计算一番后抬头回答:“好叫大帅知晓,若无意外,当够八天之用。”
  “八天。”陈佑点点头,“去信给卢司马,下一次运粮队在五天之后出发。”
  “好。”彭盛祖点头应下。
  陈佑转而询问韩陶朱:“和州王康源怎么说?”
  和州就在庐州西南,正好替庐州挡住了江水对面的宣州,州内兵马不少,可惜这近在咫尺的地方并不归属扬州大都督府。
  “王使君他没有收到出兵的命令,在新的敕令下达之前,和州兵马只会固守州境。”
  韩陶朱说出这话,陈佑只是点头,没有多说。
  王康源原先是夔州制置使,去年调来淮南权守和州刺史,陈佑对他的了解只有“手段狠辣”这四个字。
  这样一个人物说固守州境,陈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会陈兵边境给予对岸压力以保护庐州侧翼安全。
  既然无法确认,那就按照最坏的情况预计。
  他略一沉吟,开口问道:“糁潭若是派驻人手,可能拦住宋军?”
  糁潭和铜官镇隔江相望,铜官镇就是日后铜陵县的县治,江水两岸的这两处都数要冲,是以陈佑有此一问。
  然而陈佑这些僚属们却有不同的看法:“糁潭只需一二信使便可,无须派兵驻守。”
  “正是,糁潭虽为要点,在本次战事中却非必要。大王和节使只需留在庐江,便可保证后路不断。”
  ……
  总之诸人的建议是没必要为了糁潭再次分兵,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陈佑应该陪着魏王留在庐江。
  陈佑出兵,他不离开合肥也就罢了,一旦离开合肥,必定要带上魏王。包牯牛统率的亲兵一向是魏王走到哪,他们就到哪,自然而然地就多了三千防守兵马。
  因此陈佑若是留在庐江,则可以把这次带出来的所有兵马都派出去,守卫自然有魏王亲兵来负责。
  陈佑从善如流,没有再提糁潭,安排了剩余的兵马前往铜山镇作为卢仲彦的预备军之后,便让诸人各自去忙。
  屋内只剩下师生二人时,一直未曾开口的赵德昭突然出声:“陈师,不处罚王辉是因为临阵换将不详吗?”
  陈佑本来就是等着赵德昭问问题,听到他这么问倒没多少惊讶,只是神情之中带上了一丝轻蔑:“王辉还算不上将。不处罚他是因为军势无常,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是哪一方胜利,故而战争之中一次不影响大局的胜败都不必太在意。”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举了个例子:“当年我随官家征平蜀,独领一军在利州拦住叛军。当时的形势是只要我拖住叛军,官家及时赶到,就能一举功成;若是官家未能及时赶到,或许先帝追赠敕命上就有我的名字。偏偏当时我运气不好,叛军提前发现不对劲,早早攻来,叫官家追赶不及。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兵刃相接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断了叛军的生机,这才叫我得胜。”
  思考一阵,赵德昭点头:“所以重要的是运气好吗?”
  陈佑神情一滞,这话是没错,可是他想说的不是这个。
  “大王所言倒是有理。只不过还需要看到,一时成败都是虚妄,不到最后作用都不大。如果这次成功拿下舒州,只要王辉之后无过,我便当做他未曾败过;若是这次攻舒州失败,则需惩罚他战败之过。”
  唯结果论,胜利者没有错误。
  赵德昭只是点头,陈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理解。
  挂车镇,周同庆住进了镇内大户家中。
  这个不大的镇子内外聚集了六千余人,包括周同庆的牙兵和一路上收拢的普通州兵。
  所谓牙兵,就是主帅亲军,享受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信任,理论上也是战斗力最强和最忠诚的兵马。只可惜正因为牙兵战斗力强、待遇好由得信重,所以大多数以下逼上的成功案例都是牙兵牙将做出来的。
  牙兵理论上最厉害,但杂牌军也有战力不俗者,比如这时候求见周同庆的邢路。
  邢路是一个校尉,手底下常年只有六七百人,这一次他趁着桐城城破收拢残兵,总算是有了一千多兵马。于是他带人在枞阳水边埋伏轻兵冒进的王辉,战果丰硕的同时,也让这一千多人军心稳定下来。
  站在门口等了约有一盏茶功夫,一个军汉走出门来,瞥了一眼邢路,语气冷淡道:“你就是邢路?进来吧,使君要见你。”
  “好!”邢路大声答应着,迈着小碎步,赔着笑跟在那军汉身边。
  他是准备借着立功的机会,看能不能混一个高一点的官职,对那冷淡的军汉非但没有不满,反而悄悄递了一吊钱过去。
  邢路的这一吊足足有两百枚铜钱,分量可不轻。军汉动作迅速地将钱揣进兜里,脸色也缓和下来,总算是带了些笑意地想邢路提醒道:“邢校尉这次立功了,使君心情很好。”
  听到这话,邢路知道这次稳了,升官的事情应该不成问题。
  当即奉承道:“上官过誉,都是使君指点得好。”
  一个校尉喊一个普通军汉“上官”,怎么看怎么怪异,可偏偏喊的人和被喊的人都没有疑议。
  邢路是丝毫不在意面子问题,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军汉是什么地位,可不妨碍他交好一番:“这镇里也没啥好东西,中间倒是有一家食肆,不知道上官今晚有没有空闲?”
  三言两语定下晚上的酒席,两人来到了正堂之前。


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
  这么热的天,哪怕屋内在讨论战事,正堂的门也没关上,来到门口的邢路可以清楚地听见屋内传来的说话声。
  可能是那一吊铜钱的威力,也可能是晚上酒席的福泽,带邢路过来的军汉还算客气地让邢路在门口等着,他进去通禀。
  邢路站在阳光底下,舔了舔嘴唇,听着屋内传出的对话。
  当他听到让他进去的话时,他不敢怠慢,吸气、吐出,然后微微躬身走进屋内,不等他看清屋内情形,首先就是跪下行拜礼:“桐城校尉邢路拜见使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