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作为今年突然受到官家重视的小宦官,张德钧的消息早就出现在陈佑案头。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受官家重视,但陈佑可没小看这个才十六岁的小宦官。
  可这只是客气了一下,他就当真顺水推舟的做法,着实让陈佑看不懂。
  陪张德钧喝了一杯茶,又送了一方精致的砚台,终于是把他送走。
  这一盏茶的功夫,陈佑是明白了,张德钧此人毕竟年少,乍受到陈佑这等佩金服紫之辈的礼待,有些兴奋过头了。
  陈佑送给他的那一方砚台,他激动地恨不得捧在手上让大家都知道。
  这一方砚台送得值!
  这是陈佑现在的想法。
  不过也就是陈佑这级别才会让他这么激动,若是普通的六七品、七八品官员,他可能就毫无波澜了。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他张德钧毕竟是官家近侍,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自陈佑嫡长子陈孚出生之后,陈佑收到不少贺礼。
  尤其是洗三那天,皇帝赐金帛酒食,刚出生三天的陈孚得勋武骑尉。皇后也遣人送来一枚金鱼一支玉笔。
  鱼和笔,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寓意。不过现在三品以上官员要佩金鱼袋,而政事堂首相也被成为执政事笔。
  言尽于此,不可妄议中枢。
  再看今日又给两个儿子都加了从七品下的文散官,陈佑似乎圣眷不衰。
  十一月十三日,天晦欲雪。
  陈佑在讲武堂各处转了一圈,教员也好,侍卫也好,都尽忠职守没出篓子,他这个判讲武堂事便缩回了温暖如春的书厅之中。
  书厅之中有两个火盆,内里烧的是熟石炭。
  所谓熟石炭,就是过了一遍火的煤,近似于焦炭。为什么要过一遍火呢,《剧谈录》中有记载:“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暴,不然犹有烟气”,意思就是烧过一次之后就不会有烟气。
  以炭取暖,麻烦的一点是要防止炭中毒。
  时人或许不明白什么是一氧化碳,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但长久的实践也让他们发现了“煤炭毒”的存在。
  只可惜由于不明原理,有一些防治措施完全无用,甚至还有害。好在至少明白通风的重要性,陈佑现在的书厅就是门窗留了缝通风。
  不过这也比不得家中,陈府书房建筑之初就考虑了冬季取暖的问题,虽有通风之处,却让人感觉不到凉意,讲武堂这里完全不能比。
  除此之外,壁炉、地火等也早就有了,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皇宫里的温调房。
  不过这年头薪炭不便宜,陈佑家中也不怎么用地火壁炉这样耗费较大的东西,也就是李疏绮在月中受不得凉,墙边炭火才整日不熄。由于炭火在房间外,所以也不虞照料不周导致中毒。
  将厚重的外衣脱下放好,陈佑自添水研墨,压好纸张开始默写《师说》。
  这几天他都是朝会结束之后到讲武堂转一圈,回书厅处理事务或者默写文章,用完午饭去枢密院,未时到点回家。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他这一篇文章还没默完,突然传来敲门声:“詹事,官家遣了大官来寻你。”
  “让他进来。”
  陈佑有些疑惑,之前朝会上什么都没说,怎么这时候突然派人过来了?
  他刚放好笔,一个青衣宦官就推开木门走了进来:“官家欲往周山书院,请詹事同行。”
  “这时候去?”
  陈佑有些惊诧,今天天气并不好,官家怎么会想去周山?
  “正是,官家言詹事可径直往周山去,无须先往皇宫。”这宦官没同陈佑打过交道,此时说话一板一眼,没有透露任何多余的信息。
  陈佑不敢耽搁,一边迅速收拾桌面,一边对那宦官道:“劳烦大官稍等。”
  收拾好后,他穿好外衣,跟着宦官快步离开。
  一路上马车辚辚,陈佑坐在马车中随着车体摇晃颠簸,心中猜测赵元昌可能会说什么。
  那个来传话的宦官不在车内,他冒着寒风骑在马上,跟着马车走。
  这般作态更加深了陈佑心中的不安。
  既然不需要先回皇宫,陈佑就没有进城,吩咐车夫绕着城墙一路狂奔,赶到书院正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披着厚氅的赵元昌下车。
  陈佑连忙跳下马车,一面跑向赵元昌,一面高声道:“臣迎驾来迟,请官家恕罪!”
  周围亲军认得陈佑,也没拦着他。
  而赵元昌笑着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他身上,说不清有什么内涵。
  一路小跑到赵元昌面前,陈佑站定再揖:“臣迎驾来迟,请官家恕罪!”
  “无妨。”虽然脸上在笑,但赵元昌的声音听不出来喜怒,“本是我临时起意,将明你能这么快赶过来,倒是出乎我意料。”
  这时,收到消息的汪弘洋领着现在没课的师生朝正门处行来。
  赵元昌听到声音,扭头看了一眼,对陈佑道:“来人迎接了,走,将明你带路吧,我好好看看这个在洛阳出了名的书院!”
  “喏!”
  陈佑行礼应下,走到赵元昌身侧,落后一步,看向汪弘洋一群人。正巧他们来到门口站定,齐齐长揖:“臣等恭迎官家!”
  皇太子已下,率土之内,于皇帝皆称“臣”。
  赵元昌左手虚抬:“免礼!”
  “谢官家!”
  陈佑这时候才得空给赵元昌介绍:“领头的那位乃是书院祭酒汪弘洋,汪祭酒左手边是执事长徐师进,徐先生善论语和毛诗,书院中也有他的课。”
  “嗯。”
  赵元昌脚下不停,陈佑只介绍了两个人,他就走到了众人面前,打量一番后开口道:“我就是来看看,有将明陪着即可,其余人等先散了吧。”
  陈佑注意到汪弘洋等人的目光,微微点头示意。
  汪弘洋这才带着大家一齐道:“臣等谨遵圣谕。”
  众人散去,陈佑小心问道:“官家,咱们先进屋子里?”
  “先在外面转转。”赵元昌的目光越过青石广场,投到对面的真理堂正门处,“那边就是那个‘真理堂’?”
  虽然没来过,但赵元昌似乎对书院很了解。
  陈佑点头道:“圣明无过官家,那正是真理堂。不过这真理的名号乃是臣妄言之,为得是激励书院师生探寻真理。”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
  “你说说什么是真理。”
  赵元昌说出这句话,便抬脚踏上广场青石,朝真理堂走去。
  陈佑连忙跟上,嘴中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万物恒变而我自不变,若此者可称真理。”
  顿了顿,他进一步解释道:“其实主要是促使学生们多想多试,不可尽信书言。譬如‘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古人言蜾蠃孤雄,衔螟蛉之子以养,待其长,似蜾蠃,故《小宛》有此言。然贞白先生读书好求甚解,寻来蜾蠃仔细观察,这才知晓蜾蠃雌雄俱存,衔螟蛉是为子取食。吾只愿天下读书人皆有此向学求知之心,故以真理鞭策师生。”【1】
  赵元昌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不说话,陈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跟在他后面思考他这次突然过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赵元昌在真理堂门外停住,站在那块刻着“理越辩越明”的山石前面,仔细看着山石上方那块罗列着讲演辩论规矩的木板。
  陈佑也站住,集中精神等待赵元昌不知何时就会问出的问题。
  过了一阵,赵元昌转身离开:“去讲课的地方看看。”
  “官家朝这边走。”陈佑连忙上前一步指引方向。
  走了几步,突然听赵元昌问道:“我欲攻淮,将明可有合适人选为我编练淮水水军?”
  陈佑脚步一顿,随即赶紧跟上。
  虽然之前想要推荐潘美,但他现在不敢说,只得道:“叫官家失望了,臣对国内将帅不过了解个大概,编练水军事涉重大,臣不敢妄言。”
  “无妨,你就按照大概的了解来说说。”
  赵元昌的语气十分平淡,好似没多么重视。
  铅云层叠,寒风凛冽,两股热气刚从鼻端喷出就被寒风吹散。
  然而就是这样的温度下,走在冬日冷风中的陈佑额头渗出汗珠,后背更是湿了一片。
  沉默了一阵,陈佑十分谨慎地道:“现洞庭水军都指挥使曹新荣就在水师,当可入淮。”
  “嗯。除他之外呢?”
  陈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带出一条白龙,抿了抿嘴唇道:“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杨光义忠于王事,或可主持水军事。”
  这一次赵元昌没有说话,陈佑皱眉考虑一番,自觉地继续开口:“另有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简宏彦亦是善战之辈,深得官家信重,当为良选。”
  ......
  陈佑一连列举了六七个人名,一直走到教室区,赵元昌才出声:“我记得将明你同潘仲询素来友善吧?你觉得他怎么样?”
  考虑一瞬,陈佑答道:“据臣所知,潘仲询只是当年入蜀时接触过水战,恐难以担此重任。”
  “西川制置使李克榕如何?”
  陈佑额头的汗珠顿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整个人仿若架在火炉上一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