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陈佑恭敬应下。
这还没结束,赵元昌的声音再次响起:“肃政司主的人选,将明你可有合适的人推荐上来?”
未来的肃政司能和御史台分立,那么肃政司主也得是从三品,属于有实权的卿一级人物。
终于陈佑也有插手这一层次职事任免的权力了。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现在需要让赵元昌看到他的靠谱,这样才会越来越多的听取他的意见。
深吸一口气,陈佑说出一个理论上来说最合赵元昌心意的人选:“臣以为,御史中丞胡承约可为肃政司主。”
“德俭,尚可。”赵元昌点点头,右手食指在桌面上点了几下,朗声唤道:“许竹林。”
等了一瞬,门外传来许竹林的声音:“臣在!请官家吩咐!”
话音未落,他就快步走进殿内,拱手长揖不起,等待吩咐。
自赵元昌亲征回军洛阳起,许竹林就卸了观军容使的职事,成了殿中省丞,同几名内常侍一起,轮流侍奉在官家左右,在内官之中可以算是深得恩宠了。
“让政事堂拟旨,罢胡承约御史中丞,改为太子左春坊左庶子。”
“臣遵旨。”
许竹林起身再揖,弓着身子退至殿外。
赵元昌转过头来看向陈佑:“这肃政司就对比着御史台来,具体内容你仔细想想,不急在一时。”
“是。”
这一次奏对就这么结束,陈佑离开宣政殿后到枢密院转了一圈,见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直接回府。
李疏绮现在有孕在身,临产就在这段时间,所以陈佑如果没事就会尽量待在家中。
当初为南桑接生的那个稳婆一家也早被接到了洛阳来,现在就住在陈府,全天候侍候着李疏绮。
说起来陈佑这一妻一妾关系说不上亲密无间,但一个想要表现自己的大妇风度,一个谨守本分以免引起误会,陈府后宅倒是意外地和谐。这一次李疏绮临产,南桑特意去上清宫为她祈福。
甚至还寻五松央上清宫住持写了几张符,诚心请回家中。
陈佑对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向来是敬而远之,问了五松一干禁忌叫陈行文记下,之后便没再管过这些符箓。
回到府中还没走进后院,就听到阵阵弦歌之声传来。
这是在胎教。
唐代郑氏女撰写的《女孝经》中就有写着:古者妇人妊子也,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不履左道,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靡声,口不出傲言,手不持邪器,夜则诵经书,朝则讲礼乐。
此外,名医名道孙思邈也提出胎教应当“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等注意事项。
李疏绮出身书香之家,《女孝经》这样专门针对女子的读物自然是熟读成诵,自从发现自己有孕之后,严格按照各类养胎、胎教的法子来。
就连诵读经书,她都嫌弃陈佑恶声恶语,每天自己拿着各类经典读给肚中胎儿“听”。
这些经典她也是学过的,诗书礼易春秋,甚至前朝史书她都有学过,比不上杨容华、牛应贞之类的才女,但也有一般文士的水平。毕竟大家都学,你如果不学的话,根本就和其他人没有共同话题,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出那个闺中密友的小圈子。
这种种举措,南桑因为家贫而一概不知,跟在李疏绮身边问明白之后,顿时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之前孕期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会不会导致盘儿以后不聪明之类的。
陈佑又是安慰,又是许诺早日教盘儿读书,这才让南桑平静下来。
陈佑这边陪伴妻儿,河南府解试结束了,林师德带着一干僚属仔细批阅试卷,不到三天,发解名单就出来了。
书院二十余人,有十三人通过。而这一次河南府发解的名单总共就二十二个,这还包括几个关系户。
消息传来,除了那几个没能通过的心理有些失落外,书院里其余人皆是拍手相庆。
通过解试的这十三个人获准放松几天之后,就继续跟著书院正常课程学习。
现在还没确定知贡举是何人,没办法对症下药,也就没必要提前这么久让他们紧张起来,只要保持住学习的惯性就好了。
十月出,吵了许久的风闻奏事之权终于有了定论,官家下诏特许御史风闻奏事之权。也就是说其他人将不再被允许风闻奏事。
不过御史台没高兴多久,原先支持御史台的太子詹事陈佑上疏请立肃政司。
据说那天朝会之后,十分罕见地,两府所有相公都对陈詹事赞赏有加,而御史大夫宋杞言回到官廨之后摔了一块难得的砚台。
坊间传言,不可尽信。
这件事获利最大就是首倡御史专得风闻奏事之权的胡承约,他担任太子左春坊左庶子没多久,就成了新成立的肃政司之主,守肃政大夫之职,位在御史大夫之下。
陈佑这边则把刘熙古从河南府调了出来,塞进肃政司成了内司宪之一。
内司宪这个词是陈佑生造的,对标御史台的侍御史,职事也同侍御史差不多,是肃政司主管司内事务执行的职位,从六品下。
同时还有巡察司宪和检校司宪,前者巡察各地,后者则是有固定负责的区域。
然后,陈佑就被弹劾了。
御史台几个御史几乎是每天上一道弹劾陈佑的弹章,从贪贿残民到好杀暴虐,只要是能想到的罪名都安到了他头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
就如之前所说,弹劾有两种,一个是写成奏章请御史大夫署名递到御前,另一个是通知御史大夫之后,在朝会上当着百官的面出言奏弹。
无论哪一种,按规定都得让御史大夫知道,除非身后有宰相撑腰,否则没有御史会不守规矩。
递奏章也就算了,基本上都被赵元昌留中,陈佑连上疏自辩都不需要。
但当朝弹劾,陈佑就必须表现出等待调查的态度,一次两次,伤不到他,但次次起居朝会都这么来,着实是在恶心人。
被这么针对几次,陈佑暂时没做什么,但已经在筹谋趁着考课的机会替御史台换一波新鲜血液了。
随着这一次争议落幕,御史台和肃政司将成为朝政的必争之地,除了陈佑,那些相公们也都有心向御史台和肃政司掺沙子。御史台总共就那么多人,想要朝里面塞人的又这么多,哪怕每个人只安排一个,也要占到御史台近一半的员额。
多出这么多人该怎么办?当然是把御史大夫宋杞言的亲信换出来!
身为御史大夫,司掌御史台这么个监察百僚的衙门,赵元昌是不会允许他依附于某个宰相的,一旦表现出这种倾向,就等着被贬黜吧。
现在御史的任命基本上都出自官家,但官家选人用人,免不了受相公们的影响。即便他们推荐的人选不一定能进入御史台,但把台内听命于宋杞言的御史调出御史台却能轻易做到。
如此一来,宋杞言要想好过,必须要弹倒一个相公,以此等功绩补上去,脱离御史台。
十月二十一日,侍卫亲军都虞候潘美加壮武将军,出为湘北都监,陛辞出京。
散朝之后,陈佑送潘美离京。
这次潘美出京,一个是为了让其练手,协助江陵兵马袭扰宋国武昌节度和长沙府;另一个是为即将入京的高怀德腾位置。
高怀德之前在对辽之战中表现出色,出于收猛将于中枢的考虑,赵元昌决定将其调入侍卫亲军。等他表现出足够的忠心,或许也会如潘美这般放出去独当一面,换下一个猛将入京。
“仲询此去湘北,我就托你两件事。”
马车上,陈佑面色严肃地看着潘美。
潘美笑着拍胸脯道:“哥哥放心,莫说两件,就是十件八件,某也给哥哥办妥咯!”
“有你在,我有甚不放心的?”陈佑微微摇头,“这第一件事,却是那朗州刺史。我也不瞒仲询你,朗州刺史卢子龙乃是先考故交。当年某随官家攻蜀之时遭遇沈军阻截,某孤身入其军,若非其念旧情,恐一去不返。如今同朝为臣,卢刺史年岁不小,故而想央仲询照拂一二。”
“却是此事,我还当为何!”潘美郑重抱拳,“此事交给某,定不负哥哥所托!”
陈佑点点头:“这第二件事,却是为了你。”
“为我?”潘美一愣。
“正是,仲询你是跟着官家一齐南征的,洞庭湖水军,你应该知晓吧?”
潘美闻言,若有所思:“反正的沈国水军,除去一部分被编入江陵水军外,其余皆编为洞庭水军,现在是原来统领江陵水军的曹新荣任都指挥使,副使、虞候全部是从淮河调来的。”
说到这里,他微微皱眉:“可曹新荣与我同阶,且官家敕旨中也没说叫我节制洞庭水军啊!”
“淮河水军不顶用,曹新荣一直把持江陵水军,如今又整编洞庭水军,不是长久之计。”陈佑靠在马车壁上,双手笼在袖中,“如果要攻宋,必然要起用新人编练淮河水军。”
编练淮河水军,就意味着能在攻宋之役中立下大功,潘美心动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