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东吴争荆州,也是先得了长沙,再南下桂阳、零陵的。
赵元昌目光逐渐坚定起来,虽然没能一战灭国,但开疆拓土也是大胜,即便这个胜利来得再怎么容易,也没办法忽视。
“则平。”他看向赵普。
赵普立马耷眉拱手:“臣在!”
“粮草就交给你了,你得给我看好咯!”
“官家放心!”
待赵普离开,赵元昌又让人去叫潘美。
现在他能信任的也就是潘美这等身后没有家族,且目前尚未走到高层的新生代将领。这一战后,赵元昌就要靠这些人来把那些老人挤下台了。
洛阳宫枢密院,陈佑走进王朴所在的书厅。
“王相公。”
正在奋笔疾书的王朴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陈佑,便放下手中毛笔:“原来是将明啊,现在来找我,可是有事不决?”
现在的洛阳,除了皇宫内的太后、皇后,地位最高的就是他们二人。至于一同迁到洛阳来的平章军国重事郑志康,暂且先把他忽略掉。
看起来位高权重,实际上如履薄冰。皇帝亲征带走了中枢大半官员,但全国各地的军政文书依然是汇总到洛阳来,两位留守的作用就是将适合自己解决的事情解决了,不适合自己解决的事情快马送到行在所次处。
官家在前线忙着考虑战略战术,你不能什么事都推给官家,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让官家知晓,其中度的把握,经常会让两人讨论许久。
“这倒不是。”陈佑坐到一侧的椅子上,“那个董成林不是到了有一段时间了吗,也熟悉枢府事务了,我觉得是时候给他分一些任务了。”
当初下调令的时候,王朴是知道的,倒是陈佑看到董成林被吏部某郎中带着来到枢府时,着实被惊到了。
王朴沉吟一阵,点头道:“确实该如此,将明你可是有什么建议?”
“嗯。”陈佑点点头,“我觉得让董成林负责内间房和杂务房比较好,他新来,毕竟资历浅薄,先负责枢府庶务也正合适。想来王相公也看过他的履历,这般人才也不能说就叫他干杂活,内间房监察天下兵事,也方便他以后调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这其实都是借口。
见到董成林之后,陈佑就去信汴梁询问冯道,大概能知道董成林被调来是干什么的。
枢密院迁到洛阳之后,陈佑也查了枢府的一些文书,虽然还是不知道在周山抓到的那个人来自何处,但却知道了吴峦之所以会清楚周山书院的情况,是因为内间房在太子卫率府安排了细作。
按道理,陈佑一没谋逆,二没太过于得罪吴峦,吴峦也不可能没事干就盯着陈佑。这么一想,立刻就能猜到,十有八九是内间房主事梅松用此事邀功的!
陈佑的这番猜测,虽然过程错了,但结论是正确的——梅松确实背弃了他。
当初陈佑前往锦官,两人联络过几次后就断了联系。人各有志,陈佑也不强求。
但猜到问题是出在梅松身上,还是让陈佑心中块垒难消。
正好董成林来了,为了方便董成林发现某些危害社稷的勾当,让他负责内间房正合适。陈佑也能借助董成林将梅松踢枢密院,说不得还能再次把手伸进他心心念念的内间房。
果然没。听了陈佑的建议之后,王朴只是略一思忖就点头道:“就如将明之言,还要劳烦将明去通知了。”
由于政事堂相公参政都被赵元昌带走了,两人分工之后,王朴负责政事堂这边,陈佑负责枢密院那边,枢密院有职事调整的确应该是陈佑去说。
陈佑应了下来,正要告辞,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外间房探得北燕似乎在争嗣,我觉得若是还要留着北燕的话,或许应该选择支持某个人。”
这一次,王朴考虑的时间有些长了。
他好一会儿才做出决定:“先让外间房查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若真是争嗣,我们上奏官家,看官家怎么说。”
陈佑提到这事只是心血来潮,见王朴这么说,也没有坚持,点头应下之后就告退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
太行山的一座无名山头上伫立着一座茅草亭。
此处往东就是井陉故关,往西就是娘子关,正好在镇州和太原府之间,
此时亭内有三人围坐桌旁,另有三名侍女立在一旁添酒布菜。
这三人,一为周国枢密副使、北面行营都部署李明卿,一为周国成德节度使、河北都监焦继勋,一为周国左卫上将军、太原节度使巴宁泰。
要不是囿于守土之官不离其境的规矩,李明卿是想在太原府把河北三位节度使都聚到一起的。
现实所迫,他权衡之后还是先邀请了焦继勋和巴宁泰,然后来到两镇交界的这处无名荒山,就连这座茅草亭,也是让人临时搭建的。
好在四月还不是那么热,这边是山区,周围植物多,此处又是在一个小山头上,风吹着能感觉到热意,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三位佩金服紫之辈大老远跑到山里来,自然不是为了喝喝小酒看看风景。
一边谈论风花雪月一边喝酒吃菜,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要开始谈正事了。
巴宁泰最先放下筷子看向李焦二人:“李相公,焦节使,这里我年纪最小,有些话我就厚着脸皮讲出来,你二位万望恕罪则个。”
李明卿听了,伸出去的筷子夹了一块笋干放到面前碗中,这才道:“该说的就说嘛,凡事说开了就好解决。”
“是这个理。”焦继勋也点头,“有问题就提问题,李相公能解决的就给咱们解决了,不能解决的也会上报官家。李相公你说是不是?”
他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眯眼笑着看向李明卿。
李明卿也看向他,笑呵呵地点头,之后才把目光转向巴宁泰。
巴宁泰嘴里说着不敢,神情上却毫无“不敢”的表现,他看着李明卿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当初焦节使节度太原的时候新拿下了几个县,北燕一直不死心,想把这些地盘抢回去。相公也知道,县令么,多是那些读书人,某是没读过几天书,对读书人是比较敬佩的。”
能做到一镇节度,哪怕少时真的没读过书,到现在最多说是没有文采,但看书写字绝对没问题。不然的话,不说熟读兵书,就连日常公文都看不懂的话,谁敢用你?
这类武将,对读书人看重是有的,但说敬佩,呵,十个有八个都是骗鬼的。
李明卿手里筷子搭在碟子上,看着巴宁泰继续往下说:“只不过这些县令也不知怎么了,不把心思放在民政上,偏偏想要带兵杀敌,这不是抢咱们的饭吃么!”
说到这里,巴宁泰叹了口气:“你说想要带兵就带兵呗,县里面乡兵总归是县令来管。偏偏他还打输了,要我手下校尉四处救援,这叫个什么事啊?”
说到最后,他双手一摊,神情颇为委屈。
“巴节使的遭遇,焦某是深有感触啊!”焦继勋感叹道,“读书人啊,就好好地治理民政,这兵事交给我们武夫就好了嘛!”
李明卿眸光闪动,呵呵笑道:“也不能这么说,焦节使少时读书立志,似乎当初还是以儒服谒见晋祖的吧?节使也是投笔从戎的读书人,所到之处颇多善政,这军事政事,又怎么能分得清呢。”
听了这话,焦继勋尴尬一笑,把目光转向巴宁泰,见其沉默不语,只好哈哈笑道:“当年的事就不提了!还看眼下,还看眼下。”
“是啊!”李明卿点点头,“自僖宗起,这天下也乱了七十年了,如今圣天子在位,总算是有了些盼头。只是,北面契丹年年南侵,西北的定难军也不让人省心,南边诸蛮动乱,这中原之地,却是不该再乱了。”
沉默一阵,焦、巴二人对视一眼,巴宁泰开口道:“某说不出来什么好听的话,但相公这话着实说到我心眼里去了。相公放心,只要我巴宁泰在太原,就绝不让北燕契丹一兵一卒越过太原城!”
焦继勋紧接着道:“李相公,巴节使,一片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叫某敬佩不已。说实在话,焦某倒不在意文武之别,但底下军将们却是看不得手下军兵被不通兵事的文人祸害了,便是某,也深感痛心!”
李明卿终于把筷子搁下,沉吟一阵后开口道:“要说这带兵打仗,也是一门学问,也讲究术业有专攻。在我看来,两位节使就称得上专业,有这家学渊源,家中子弟也比其他人不知高到哪里去。”
“相公过奖了!”这次说话的是焦继勋,他脸上带笑,嘴里道:“我家那小子,也就凭着一腔勇武了!”
“节使这话有些过谦了啊!”
李明卿也笑,点了点焦继勋,端起酒杯:“来干了这杯!”
一杯酒饮尽,吃了口菜,借着这热乎劲,李明卿风轻云淡地道:“你我三人也都四五十了,有些事情是时候交给后辈来做了,就说你们两家的小郎君,也该独当一面了嘛!”
“嗨!比不上相公家的东床快婿。”
得了保证,原本已经冷却的气氛重又热烈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