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这个悲伤的事情,陈佑招呼两人坐下,先给卢云华倒上一碗温热的羊乳,之后又给卢仲彦和自己盏中满上温好的酒水。
这才拿起筷子,指点着桌面,颇有兴致地道:“这冷炙兔子腌了有七八天,这时候吃正是滋味最妙。而这一盘鹿肉,昨天新让人去猎的,取得后颈肉,你们尝尝看味道怎样。”
吃鹿,算是高官豪富的一种风尚。而且以后还会多一种饮鹿血的风俗,毕竟大补啊!
卢仲彦先加夹了一块鹿肉放进口中咀嚼,咽下之后赞了一声:“香!”
而卢云华则比较喜欢兔子,就先吃了一口片兔肉,也点头道:“很入味啊,而且做得也比较酥香,可是有什么技巧?”
菜虽不是陈佑自己做的,但被人夸赞也让他心情颇为舒爽,笑眯眯地道:“好吃就好,回头我问问主厨有没有特别的窍门。”
二楼现在就他们三人,边吃边聊,就聊到了北边战事。
说到战事,卢云华突然道:“詹事是准备去北面还是南面?”
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六)
陈佑动作一顿,咽下口中食物,放下筷子看向卢云华,略带着疑惑问道:“二娘子为何这么问?”
卢云华也放下碗筷,拿起一旁润湿的布巾轻轻擦了擦嘴角,这才缓缓道:“听说宫内已经安排了人来洛阳布置皇宫,想来年后官家就要移驾洛阳了吧?”
“嗯,各部寺监卫都已经安排人来整修官衙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开衙之前就会开始转到洛阳来。”
这一次迁都,实际上要持续半年时间。
先是将作监、都水监这类在国政上没有太多参与感的部门整体搬迁,这些部门都有自己的工坊,转移设备重建工坊是一方面,毕竟洛阳这边有前朝留下的地方。最麻烦的是需要重新招人,在开封留下分部。
之后是其余寺府监卫,以及宫中,根据规划,要在四月之前搬迁完毕。
至于皇帝以及两府六部,现在还没确定搬迁时间。如果确定要对沈国用兵的话,要么就在战事之前,要么就在战事结束后,一边开战一边搬迁中枢可能会出乱子。
当然了,也可以直接就是皇帝带着一干中枢重臣先到洛阳,其余的人再陆陆续续迁过来,只不过赵元昌出于某种考虑没有选择这个方式。
“迁都之后洛阳就是都城所在了,中枢六部都要过来,到时候詹事却是要离开洛阳了吧?”
卢云华的声线不是很轻柔的那种,但谈论国事却很奇怪的给人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说到陈佑以后的道路,卢仲彦也停下吃喝,不过相比于他妹妹的精明,他却有些不解:“将明为什么要离开洛阳?”
听了自己二哥的话,卢云华略微有些无奈地解释道:“詹事位属三品,又手握兵权,可以算得上是朝堂重臣,李参政则份属宰执手握吏部,迁都之后,翁婿两人肯定要有一个出外的。”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仔细看着陈佑。
看着卢仲彦恍然大悟的神情,陈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的明白,还是假装明白。没去管他,朝卢云华微微点头,接过她的话头道:“确实如此,相比于岳丈,还是我离京比较合适,只不过此事还早,我还没考虑过到底要去往何处。”
半年时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与其去想那些,还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
卢云华继续道:“有些事还是要早做打算才好,詹事来洛阳,一为迁都,一为税改,如今两件事都要结束,也是时候换一个地方了。”
其实还有一个任务,周山书院里还有一个麻烦的武学院啊!
陈佑暗自叹息,这件事比较隐秘,卢云华不知道也很正常。
他没有说话,卢云华就继续道:“对詹事来说,最好是一旦入京就是参知政事,要做到这一点,功劳苦劳总得选一个,相对而言,河北、江陵、沿淮这三处是好去处。”
顿了顿,见陈佑没甚反应,她又接着道:“河北战事已经进入尾声,沿淮一时半会打不起来,只有江陵,明年夏就会是灭国之战。若詹事能在此立功,或可如锦官一般,为一地都监,甚至为了防备宋国而节度一军也有可能。”
听到这里,陈佑猛然挑眉:“现在不还在议战么,江陵能不能打起来还是两说吧?”
一旁卢仲彦立刻插话:“前两天大哥被任命为殿前司步军神勇军都指挥使,神勇军现在开拔前往郢州了,除了神勇军,还有其余六军,要陆续抵达江淮一带,明年夏天定会有一战的。”
枢密院和兵部无法插手殿前司的调动和人员任免,也因此殿前司的调动也没也不太被人关注,至少陈佑还没听到消息。
不过卢家也算是将门,军中有消息来源不出奇,更别说卢孟达本身也是这次调动的主角之一,各类消息一综合,推断某一场还没发生的战争也没有太难以想象。
心念及此,陈佑不由皱眉。
如果他真的就只是明面上的两个任务,现在自然要谋着去往南方,很可惜还有一个武学院要操心。
叹了口气,陈佑重新露出笑容,举杯到:“不说这些了,先喝一杯!”
卢仲彦立马举杯:“一口喝干!”
卢云华看了看陈佑和自家二哥,也端起羊乳抿了一口。
下午陈佑继续带着兄妹二人参观书院,顺带旁观学生上课。
只是,出于对兄妹二人智商的担忧,陈佑特地绕过了武学院,整个参观过程提都没提。甚至为了不让两人察觉到异样,也没特地介绍书院的构成。
毕竟是出身将门,两个人都不傻,哪怕卢仲彦也只是对政事不太敏感,若叫他们参观武学院的话,极有可能看出武学院设立的目的。
别看双方现在关系不错,但涉及利益之争,尤其是这种家族立身之本的利益之争,关系再好也没用。
回到洛阳城中,卢氏兄妹婉拒了陈佑的邀请,一同乘马车返回驿馆。
同陈佑分开之后,卢仲彦抱着手炉靠在马车壁上,随口道:“我说玉瑶,你今天说的那些,真的可行吗?陈将明的情况咱又不太了解,别害了他吧。”
卢云华温婉一笑,眼睛盯着自己手中的手炉,回答道:“家里面有些渠道。我仔细考虑过,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最佳的途径。”
“好吧。”卢仲彦随即抱怨道:“不过你为甚要帮陈将明啊,有那个时间多替你哥哥我想一想啊!我也是想有朝一日能出将入相的好吧?”
“有爹爹在,你没被困在京城就不错了,老老实实听官家的话才是正理。”卢云华白了自家二哥一眼,“总归大姊生了德昭,亏不了咱们家。”
“我懂我懂,你又要说咱家要出一个宰相至少得等二三十年!”卢仲彦叹了一声,“还是将明他们好一点。”
卢云华没理会二哥,只是盯着手炉出神,良久才发出一声轻叹。
权衡利弊之下,她给陈佑的建议是最有利的,而且自家也能帮上忙。但看陈佑并不是很热心的样子,莫非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阻碍?
越想,卢云华眉头就皱得越紧,总得搞清楚才能心安啊!
第三百三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七)
十二月五日,陈佑才被嘉奖赐金银布帛就收到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李明卿任枢密副使。
离任之前李明卿单独奏对,推荐了他认为合适的接班人选,可惜没被采纳,接掌吏部的是开封府尹温仁福,参政如故。
李明卿推荐的归德节度使薛崇兼任开封府尹,安州刺史楚羡忠调任宋州刺史,右金吾卫大将军高行周任安州刺史,节制归德军。
与温仁福不同,新任开封府尹薛崇没能参知政事,而是由中书舍人周敬思任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中枢的调整告一段落,北面冯晖同辽军对峙数日之后,双方十分默契的退兵——这个默契是用数百上千士兵的命换来的。
燕国这一次并没有灭国,虽然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又有周国落井下石,但他们硬是守住了居庸关一线。
居庸关东南就是幽州城,因此停战之后,驻守幽、檀等州的辽军西边是占了居庸关的燕军,南边是威逼涿州的周军,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幽州退回塞外,幽州城重又回到燕国手中。
只不过北边的古北口——因为唐时这里是北口守捉,所以现在称为古北口——仍然在辽国手中,燕国虽拿回幽州,但都城却迁到了云州。
所谓云州,其实就是云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那个云中,后来又叫大同,白登山就在它北部。
总之,除去丢掉的几处关隘外,燕国这一次损失看起来不是很大。只要不去想那几处关隘不知道何时会变成一把直入腹心的利刃,就能继续心安理得地苟全下去。
北边战事结束,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冯晖罢成德节度、河北都监,册为北平县开国公。太原节度使、河阳都监焦继勋调任成德节度使、河北都监。
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主持军事巴宁泰接替焦继勋节度太原,都虞候郭振任副都指挥使主持军事。侍卫亲军内部又有好些人或调或迁,其中潘美从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虞候变成了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虞候。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