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第156章 负荆请罪
  后世闲着无聊刷手机的时候,也曾看过非洲蝗灾的样子,但是,不管是从蝗虫的个头上,还是泛滥的程度上,都跟眼前的场景没法比。  空中的几团乌云不过是降落到一处葱翠的山头上几秒钟的时间,就又一次腾空而起。当乌压压的蝗虫都飞走后,留下的只有一片荒凉。  草、树叶,甚至是部分树皮,都被蝗虫吃掉了。  李承乾眼睁睁的看着刚刚起飞不久的乌云再一次俯冲而下,估计刚刚的那个山头,平均下来甚至不能达到每只蝗虫两口。在数量面前,就算是孕育出蝗虫的大地,也不得不屈服。  方胜已经快疯了,因为他发现,有那么几团蝗虫好死不死的,偏偏朝这边飞了过来。情急之下,他立刻推着太子进帐篷,这个时候,估计屋子里都不安全。  两千太子亲率纷纷拔刀,不为杀蝗虫,只为了保护太子不受到威胁。  这段时间的锻炼是有效果的,方胜也很难推动李承乾。  指指廖忠,李承乾大声道:“还不开笼,更待何时!”  已经被眼前场景吓傻了的廖忠这才回神,吩咐养殖场的伙计打开鸡圈。蝗虫飞行的声音震耳欲聋,好多家禽都已经惶惶不安起来。  在铁锤的哀求下,李承乾不得不进了帐篷,然后隔着重重的纱网看外面的情形。  卸货。  看着蝗虫降落的一幕,李承乾的脑海里只出现了这么一个词汇。  扑到地面上的蝗虫,真的像被大车倒出的货物一般。  一层层的蝗虫层层叠叠,太子亲率的士兵们干脆放下了横刀,专心致志的用脚踩。这个时候,哪怕是用脚也比横刀快,更何况蝗虫飞来飞去的视线受阻,横刀挥舞的时候很容易伤到同伴。  养殖场里的家禽都放了出来,还记得刚养殖的时候,粮食不够喂,好多鸡就算散养都不上膘。现在不用愁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枝梢上挂着的,都是它们的食物。  蝗虫过来的快,飞走的也快,等轰鸣声渐行渐远、走出帐篷后,李承乾不得不找屋子里避难的孙思邈讨伤药。谁知道蝗虫急眼了还咬人,刚刚暴露在外面的亲率士兵,好多人都被咬了。没被咬的,也被蝗虫腿上的刺划破了皮。  四处飞舞,见什么就吃什么的蝗虫,明显会携带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在上药前,李承乾刻意下令让所有人用酒精当作消毒剂,先给伤口消毒。  看着蝗虫离开的方向,孙思邈心有余悸道:“以前老夫还在疑惑大灾之后大疫的原因,可现在看来,如果你那一套发病诱因的分析不错的话,蝗灾,确实是疫病传播的方式之一啊!”  看了一眼在士兵们防护下安然无恙的仓库,李承乾叹息道:“开始吧,孙道长,小子就准备以这个养殖场为基地,接待百姓分散粮食了。”  孙思邈答应一声,随即带着老君观的道士们开始了游走。  这次出宫,李承乾刻意跟皇帝老爹要来了一千禁军侍卫,不为守护自己,就为了游走乡里,散步消息。  万年县县衙  何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庭院里堆满了蝗虫,而后蝗虫飞走后留下干秃秃的树枝。想要做好官的他,虽然立志建立傲人的功勋,但是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功勋,是建立在蝗灾这样灾难的基础上。不管什么灾难,受到损害的永远是百姓啊!  直到蝗虫飞走,他才踉踉跄跄的走出县衙,街道上,已经是哭声一片。今天的一切就像一场梦,谁能想到,平日里踩死过很多次的蝗虫,竟然能有这样的威势。  哭声震天的万年县县城门口,忽然窜出一骑,勒马见到百姓后扯着嗓子就喊:“太子殿下有令,即日起,万年县百姓只要捕捉蝗虫,溺死后送到养殖场,就可以兑换粮食和肉。五十斤蝗虫或者十斤干蝗虫兑换一斤粮食,若有老弱无力捕捉蝗虫者,无需兑换,可以直接领粮!”  在城门口喊完后,骑士又驱赶着战马前进,争取把消息传遍各处。  每传过一片地方,都能引起一片声音更大的嚎哭声,其中以之前领了东宫赔偿者为最。  蝗灾起,正是他们忧愁今后口粮,担心家里有人饿死的时候,没想到就直接有人传来了好消息。  蝗虫换粮食?换!现在,满世界的都是蝗虫,只要有手有脚有袋子,谁还不能抓一大堆?  下定决心后,好多的百姓就钻进了家门,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扑向了树林里还在啃食树皮的蝗虫。  待到骑士经过万年县县衙后,主簿聂永胜带着滂沱的泪眼,出声道:“错了!错了!太子的养殖场散养鸡鸭,就是为了消灭蝗虫,这些蝗虫明显都是外地飞过来的。咱们临近的县,田地里的秧苗都被蝗虫祸害了,只有咱们这里的秧苗还留着一点绿色。只是可惜,蝗虫这东西吃完了一个地方,还会飞到下一个地方。就算咱们这里散养家禽,也只能预防本地的蝗虫,没法对抗外来的。”  何寿伸手在自己的脸上狠狠抽了一下,咬着牙对主簿县丞等人说:“做错了事,就要承担结果。本官准备进长安,到东宫门前负荆请罪。所以,组织县里百姓抓捕蝗虫兑换口粮的事情,就麻烦你们了!”  主簿县丞连忙答应。  做好吩咐后,何寿毫不犹豫的回去脱掉上衣,在老妻不忍的帮助下,背上了荆条,也不骑马坐车,就这么徒步朝着长安走去。  作为当事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太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如今真相大白,他的心中除了负罪感,还有浓浓的感激。  虽然太子的粮食需要用蝗虫换,可是在这蝗虫遍地的时节,相当于白送。  更何况多年县令的他,自然知晓太子强调用蝗虫换粮食的原因。如果不这么做,只要蝗虫再肆虐两天,百姓们就该在恐慌中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尊蝗虫为神,祭祀它们了。


第157章 问诘
  背上的荆条有很多的刺,刮在赤裸的皮肤上,再加上走动的摩擦,很快就传来钻心的疼痛感。  但何寿晃若不觉,从万年县县衙走出来,一路上看着那些听到士兵传递消息后,从悲痛转为狂喜的百姓,一路上看着那些带着麻袋丝网抓捕蝗虫的百姓,不由得泪流满面。  这样规模的蝗灾,天知道朝廷能否承受住。  路边还有几只飞得疲倦了的蝗虫,趴在草根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嚼着。  恨恨的看了一眼,何寿毫不犹豫的出脚踩死了它们。  年前出山的流民们,有些已经抓捕了足量的蝗虫,急匆匆的往养殖场的方向跑去。他们才是真正的家无余粮,而且今年注定没有收成,但欠着朝廷的赋税却不能不交。难得朝廷大发慈悲的允许他们出山了,对于加倍赋税的约定,他们铭记在心。  也不顾已经湿漉漉的裤子,何寿带着好奇走向了养殖场,他想看看,太子放粮究竟是怎样一副场景。  养殖场前的空地上,第一次被家禽以外的生物满满占据。抓着麻袋口的百姓们,自发的排队等候。两个特制的巨大天平就摆放在一袋袋的粮食面前,左面放蝗虫,右面放粮食。  不过因为没有人弄干品的蝗虫,都挤在五十比一的天平前。  眼睁睁的看着黄橙橙的小米、糜子跟左面的蝗虫齐高,正在兑换的百姓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打从蝗虫过来,他才捉了不到半个时辰而已。而换回来的粮食,省着点吃,够他全家吃十几天。  装好粮食后,兑换完的百姓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亲眼看到有人换到了粮食,后面排队的人,也露出了笑容。不约而同的把麻袋都交给自家的儿子弟弟,赤手空拳的准备再去捉一些。  这么多的百姓过来兑换,就算粮食再多,也很快就被换完了。  亲眼看着二百多袋粮食逐渐消失,没有兑换的百姓们顿时急了。  整个兑换现场只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军士看着,见兑换到一半不知所措的百姓,他上前几步道:“乡亲们,不用着急,太子亲率的士兵们已经去仓库运粮食了,不论你们带来多少蝗虫,都能换成粮食。既然现在没粮食了,不如先将就下,换点肉如何?”  随着军士话音落下,立刻有养殖场的伙计抬来了大块大块的风干牛肉、熏羊肉。  看到这么多的肉,百姓们目瞪口呆。  这是r  肉?  还有这样的好事?普通农户家,过年的时候割几两肉摆到饭碗里,都算是不错了,没想到,如今竟然能用蝗虫换肉?  兑换继续进行,自己动手往天平上摆东西的百姓,战战兢兢的让蝗虫这边狠狠的落下。五十斤蝗虫换一斤粮食,他们觉得很合算,就算有点吃亏也不打紧。可当用蝗虫换肉的时候,他们就不这么觉得了。  士兵消息的传递速度还是很快的,越来越多的百姓捉到了蝗虫,都准备到养殖场来试试,看看真假。  队伍排的越来越长,最远的甚至排到了养殖场山下的田地里。  太子到底是不会让百姓们失望的,大路上,一辆辆的马车,满载着粮食运了过来。  打头的马车已经运进了养殖场,后面的还在山下,一眼望不到头。  没有什么场景比这一幕更能振奋人心的了。  亲眼看着自己治下百姓都露出了笑容,何寿也笑了,丝毫不顾及自己背后已经是血流如注。  养殖场的房子里,走出了一个小孩子,虽然穿着麻衣,跟一般农家的小伙子一般无二,可何寿还是认出,这一位就是之前跟自己在大殿上撕破脸皮的太子!  人小,说的话却不一般。  “他娘的,都告诉你们粮食也要防护好,都以为是干品,就安全了?饿急眼了的蝗虫才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只要能吃,它们就敢下嘴!”  负责运粮食的是弓箭大队的队长方朔,就是因为有两辆车是单纯运的粮食,结果被蝗虫袭击了,好好的粮食,就进了蝗虫的嘴。虽然他们嚎叫着把袭击运粮队的蝗虫都消灭了,可混上蝗虫残肢断体的粮食,还怎么分发下去?  方朔弓着腰,委屈道:“殿下啊,混上蝗虫的粮食怎么就不能吃了?小时候,小的还曾用火烤过蝗虫,吃了好多,也没见出什么毛病啊。”  见方朔弓着腰,李承乾狠狠一巴掌抽到了他的脑门上,怒道:“混蛋,不过两个半车的粮食而已,大不了就喂鸡,可是送给百姓吃可就是缺德了!”  虽然吃点蝗虫没什么,没准还能补钙什么的,但是李承乾可不愿意做这样危险的事儿。  最初的蝗虫,可都是在深山大泽里起飞的,身上不知道携带了多少种类的细菌病毒,要是拿这东西吃,鬼知道会不会引发瘟疫什么的。蝗虫可以吃,但是这个时候的蝗虫敢动嘴的,都是狠人。就算唐朝人烟稀少,可因为受灾而流动、聚集的百姓过多,瘟疫更能肆无忌惮的传播了。  平白无故的被太子揍了,方朔觉得很憋屈,当这种憋屈,在视线对上一个在太子身后蹑手蹑脚凑过来,光着膀子,手里还拿着一条荆条的老家伙后,顿时烟消云散了。  李承乾还要再抽方朔一下,但是冷不丁的抽到了方朔的铠甲上。  纵身一闪把太子护到身后,方朔毫不犹豫的抽出了刀子:“来者何人!”  在对太子的防护上,太子亲率的士兵看似松散,实则精益求精。  随着方朔的声音,两根弩箭不知从哪里射了出来,半截没入何寿面前的地里。  何寿吓了一跳,但还是很镇定的隔着十几步站定,双手捧着荆条跪了下来:“微臣万年县县令何寿,拜见太子殿下!之前诸多事情,已然有了结果,我等愚昧,不知太子殿下深意,罪大恶极。故,微臣愿负荆请罪,祈求殿下原谅!”  李承乾看了几眼,才想起这家伙的身份。没办法,穿戴整齐的何寿和眼前光着膀子耍流氓,还一身血迹的家伙,实在相差太大了。  随着何寿的动作,有几根软一点的荆条,垂落到了他的肩膀,划出血痕。  推开方朔,李承乾上前几步扶何寿,道:“何县令怎可如此轻贱自己,孤可不是睚眦必报的人。”  何寿并没有起身,惭愧道:“殿下宅心仁厚,不因庶民愚蠢而怒,还在蝗灾兴起第一天就放粮接济百姓,跟您相比,我等的所为,能活活羞死人!”  何寿背后的荆条,在士兵小心翼翼中取下了。接过方朔递来的伤药,也不管何寿的阻拦,李承乾就亲自给他处理伤口。  单一的伤口并不严重,但是后背上有这么多的伤口,那就是重伤了。  当李承乾给何寿上完药后,何寿已经是泪流满面。  把方朔背后骚包的披风扯下来,搭到何寿的身上,李承乾便朝着放粮处走去。  何寿站起身,紧紧跟在身后。  刚开始的时候,换粮食的百姓还力求让天平两边打平,可是现在,都是随便一堆就算完事儿。蝗虫很多,粮食也有很多,与其抠抠搜搜的,还不如赶紧换完给下一家腾地方。  不管是在天平上占了点便宜的,还是吃了亏的,背着粮食离开的时候都是笑意盈盈。  看着眼前的笑脸,李承乾也不由自主的笑了。  “何寿,你的罪过,孤不打算追究,但是,孤这里缺人,就得委托你主持了。长安城里有一出大戏,孤很想去看看。所以,养殖场这边的事儿,孤就交到你手里,廖忠会帮你的。另外太子亲率和一千禁军,也暂时归你统领,没有问题吧!”  不顾垂落的披风,何寿立刻拱手弯腰道:“愿为殿下分忧!”  他听出来了,太子明显是要帮他一把,主持这件事,可比他当县令能获得的功绩高出太多。更何况,三千士卒归他统领,这已经不是欣赏了,而是宠信级别的嘱托。  伸手把何寿扶起来,李承乾立刻就吩咐侍卫送自己回长安。  五姓七望家主秘密进入长安的消息,也被耿不曲写到了情报里面。如此蹑手蹑脚的行为,可不是世家大族族长该干的事儿。可以猜想,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石破天惊一般的出现,然后直接给皇帝施压。大灾之前,就算皇帝再怎么有理,也驳辩不过他们。  途径城内的粮店,还能看到粮商们得意无比的嘴脸。  这群蠢蛋啊,灾难财拿着也不觉得烫手?想想渭水北岸的大粮仓,李承乾就对他们充满了同情。  只要那些粮食开始散发,或者投入市场,这些准备囤货居奇的家伙,立刻就会破产。  五百侍卫,在把太子送到皇宫后,就返回了万年县。如今蝗灾刚来,百姓们捕捉蝗虫轻而易举,遇到蝗虫扎堆的地方,基本只要展开口袋一收,就满了。这么多的蝗虫,需要的粮食也很多。运粮的马车一遍遍的驱赶,只能勉强跟上换粮的速度。  太极门后,太极殿前,就是官员们的办公区。左面是中书省,右面是门下省。不管是中书还是门下,都忙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红翎急使往来络绎不绝,带来各个州府的奏报,通篇都是一个“惨”字可以概括的。  在人还没有彻底征服环境的时候,虫患不是一次两次,可是像这次噩梦一般的蝗灾,还真是没有经历过。  莫说农田里的秧苗,就是树叶,都没有逃脱蝗虫的嘴,人们除了家里的粮食外,出了门,除了野菜根,根本找不到一点吃的。  也不换回太子的袍服,就穿着一身脏乱的麻衣,走向立政殿。  不出所料,此时的立政殿完全没有平日朝会时的安静,明明站在殿外,都能听到里面嘈杂的争吵声。  看样子五姓七望已经展开行动了啊!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李承乾就要进去。  在查看唐朝历史的时候,他就对这七个超然的家族很好奇,如今既然有机会亲自见到,哪能不看看。  殿门是打开着的,李承乾刚要进去,迎面走出来的人就扯住了他的胳膊,拽着往外走。  出来的是长孙无忌。  边擦着脸,长孙无忌边说:“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如果是平日的朝堂,就算你还小,进来看看、学学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今天,还是不要往前凑合了。”  长孙无忌脸上的唾沫星子很多,甚至还有一团大的。看样子,五姓派出来的都是大人物啊,否则,以长孙无忌的身份,怎么可能被人吐口水,还只能拿脸接着。  不动声色的把胳膊抽出来,李承乾疑惑的问道:“舅舅,既然里面吵得这么凶,您怎么出来了?难道难道要找李师出马?”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一个可能了。五姓七望能够在朝堂上胡来,估计是动用了家里的老人。大唐律令规定,人过八十,便溺无忌也。就是说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管在哪儿拉粑粑都是可以的,哪怕是朝堂。  如果五姓真的出动了八十岁以上的大人物,恐怕也只有李纲够资格应对了。  不过,李承乾可不打算把老先生带过来,相骂无好口,真的把老先生气出个好歹来,绝对是得不偿失。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陛下说了,五姓这一次对朝堂问诘,各家不得向外求援,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老夫出来不是去求援的。”  “那您出来干什么?”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如果说朝堂上对付五姓最中坚的力量,绝对少不了长孙无忌的。  松开手,长孙无忌捂住了肚子,顺着风走了几步,才返回来。  “刨根问底干什么!老夫去一趟茅房而已!”  说完,长孙无忌就踏着小碎步走了。  这一次,他是逆着风走的。一股有点怪异的味道,就顺着风飘进了李承乾的鼻子。  额  来不及感慨,立刻跑到一边。  看了看大开着的殿门,李承乾很自然的忘记了长孙无忌的嘱咐,还是走了进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