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第182章 尴尬的相遇
  如今的皇帝,对东宫的饭食可以说是彻底服气了。以前觉得各家的长子在崇馆吃的乐不思蜀,还觉得只是她们家的饭食粗鄙,如今亲自尝试以后,顿时觉得感同身受。  教不教御膳房,不是大事,就算不主动教,那帮专门帮主子在嘴上抓挠的家伙,也会上杆子过来求。  现在最重要的是,鲤鱼终于进了皇帝的嘴,这才是头等大事。  “父皇,您觉得这鱼很好吃?”  “废话,比起宫里一直没什么变化的水煮鱼,你东宫这个鱼朕很喜欢。”  “可是”  李承乾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开口:“您刚刚吃的鱼,是鲤鱼啊。”  “什么鱼?”  皇帝筷子夹着的丸子都掉到了地上  “鲤鱼!”  说完,李承乾双脚落地,随时准备躲起来。  “你”  李世民虽然气恼,但也无可奈何。  不让百姓吃鲤鱼,仅仅只是因为皇家姓李而已。鲤鱼鲤鱼,李鱼。作为皇族,怎么也得在天下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不能当了几百年的皇族,普通百姓连皇族姓什么都不知道吧!所以,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严,其次才是避讳,才规定不允许吃鲤鱼。  这是禁令,然而,就在刚刚,他这个皇帝都犯禁了。  想要发火,却没地方发泄,看到桌子下贼兮兮的过来吃掉落在地上肉丸子的黑炭头,李世民伸脚就要踹。  狗就是狗,对危险有很敏锐的感知,没等皇帝的龙脚,或者是爪踹到它身上,就出溜一下钻到了李承乾的脚下。  一击失手,却没有一点尴尬。  毫不在意的又吃了一筷子鱼肉,李世民边嚼着边问:“你不应该不知道这个禁令的,东宫的厨子也没那么大的胆子。说说,为什么要让朕吃鲤鱼?说出道理来,朕就不罚你。”  李承乾这才把双脚踩到桌子脚上:“父皇,儿臣前段时间看过一篇古,多方求证之下,也没有找到出处。所以,估计是哪个人闲着没事儿写的小故事。虽为小故事,却很有道理。”  李世民张口吐出一点鱼刺,一点也不优雅:“什么故事,这跟你诱骗朕吃鲤鱼有什么关系。”  既然会问,就说明他不是很生气。  李承乾立刻背诵道:“古有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背完,李承乾笑道:“儿臣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李师听,李师笑着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情不自禁的放下筷子,李世民慎重起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读起来很顺口,而且其间也很有道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这样的故事,都是指责皇权在不知不觉之间造成的恶劣影响。鲤鱼吃不吃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若是因为这个禁令,让百姓们对皇家心生怨言,可就不太好了。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将视线从军队上面移开。乱世的时候,军队才是根本,战力才是一切。但是太平年间就不行了。能够主宰国家兴亡的,只有百姓。拥有改朝换代能力的,也只有这些泥腿子。  今日太子以鲤鱼上谏,其心可嘉。  长舒一口气,李世民无所谓的继续吃鲤鱼,边吃边说:“既然你觉得鲤鱼好吃,就吃吧,朕不管。”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立刻笑了。  也不指望朝廷再颁布一个“可以吃鲤鱼”的法令,只要皇帝松口,自东宫开始,相信吃鲤鱼很快就不再是禁令了。  中秋刚过,下一个节日就是新年,不知道红烧了鲤鱼,送给各位王公大臣,会不会让他们也落荒而逃?  “傻笑什么呢!好好盘算一下你该怎么骗钱。说好了,该跟你一起演的戏,朕会帮着你演,但你拍卖会的所得,必须全部上税,哪怕你是太子也是如此!”  尽管自己钱很多,可是对儿子的拍卖会,李世民还是忍不住的眼热。不好意思直接要,所以只能从税款上面下手。  李承乾点了点头,跳下桌子就准备去平康坊。  拍卖会的场地,还需要快点布置,否则等过了年,开了春,那些大肥猪都回家后,就没有这么好的一网打尽的机会了。  出了安上门,绕过务本坊,就是平康坊,长安著名的红灯区。  能够跟太平坊、光禄坊、务本坊、兴道坊排在一起,就能说明这里吸金的力度。  不同于后世的全力打压,自管仲设立女闾以来,青楼就是光明正大的买卖。男人家进青楼,不叫出轨,叫风流,如果再吟唱两首诗,啧啧,那就叫采风流。  跟长安别处难以掩饰的破败景色不同,平康坊好像一直在过节,每家都装饰的花枝招展。明明已经是秋天,可好多的小丫头片子就穿着露胳膊的薄衫,站在门口揽客。  嗯,就是小丫头片子。  在这个全民萝莉控的年代,熟女控只是少数,各大青楼主打的还是萝莉。  没兴趣看那些对着马车抛媚眼的萝莉,李承乾目不转睛的思考着拍卖场的改造计划。  单间怎么也得安排好了,能够进入单间的都是有钱人。至于安排完王公后,可以适当的留下一两个空的,让那些商人们心动。毕竟这样明目张胆跟贵族人员共列一席的机会可不多。  单单琉璃一项,未免太过于枯燥,得找点别的行当过来拍卖。长安城名门大户的好东西肯定不少,主人家把玩惯了,估计也有换一样的心思。只是苦于不敢暴露人前,被指责不清廉,才只能收在内宅,恐为人见。只要加点乱七八糟的保密措施,估计不难把他们吸引过来当客户。  当然,抽成不能少,百分之十日,本太子的场子,怎么也得二成才行!收的少了,怎么表现权威性?  看着奸笑不已的太子,正看着车窗外漂亮妹妹流口水的于泰,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瞪了一眼弯腰塌背的于泰,李承乾不满的甩甩袖子,表示很生气。  混蛋,上差的时间还特娘的动欲念,一看就不是称职的保镖。  马车终于停到了一个地方,听到车夫的声音,李承乾下了马车,任由侍卫们进去清场。  曲艺阁?好地方,不过现在它是我太子李承乾的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曲艺阁里正在“深入浅出”的人可是不少,其中不乏高官显贵。大家都在愉快的跟女子探讨生命哲学,却被人拽下了床,这样的气如何能忍?  可是看到士兵身上崭新的锁子甲后,就不得不老老实实收起小弟弟,乖乖的滚出去。  蛮大唐找,刚刚换了铠甲的,也只有太子的太子亲率,就连十六卫,都还没来得及更新换代。如果发令的是军方的某些将军,他们自然敢发火,可动手的是太子,不管为了什么,只能忍着。  果然,看到青楼外那个被士兵围住保护的少年,被赶出来的老老实实的把最后一点怨气给掐灭了。  虽然不知道太子来这里要干什么,可是想要弹劾,最好三思而行。没见那几个弹劾过太子的,没多久就被发配到了穷荒僻壤了?  自曲艺阁里出来的很多人,李承乾都有印象,最让他三观崩坏的是,里面居然还有老房!  边走边扎裤腰带的老房,跟别的官员们比起来没有一点的差别,表情都很猥琐。  这不行啊!堂堂宰相被人赶出青楼,这掉的可不是老房一个人的脸面啊!  赶紧吩咐侍卫们过去帮着遮掩一下,并把人送过来。  看到李承乾,房玄龄没有一点尴尬的神色,反而躬身行礼道:“不想今日居然遇到了太子,只是太子到这青楼来所为何事?”  别人怕太子,老房可不怕,如果太子到平康坊来是做什么不适合未成年人的事儿的,他就敢无视这些侍卫,直接把太子给拎回东宫去。事后,皇帝会下旨处罚太子,自己还会受到嘉奖。  李承乾回了一礼:“孤来这地方自然不是为了玩耍,而是为明年开学的学院攒点银钱。今日既然遇到了房相,不如房相为孤参谋参谋如何?”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既然是正式的邀请房玄龄,自然是要用“孤”的自称。如果平时也用这个称谓,才会被人指责狂妄自大。早就听说了“房谋杜断”的大名,李承乾准备看看,房玄龄既然被称为谋算第一,是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房玄龄也知道这是太子给自己的一个台阶,所以也就就势跳下:“太子相邀请,老夫岂有推辞之理。”  化解了尴尬后,房玄龄又恢复了朝廷重臣的嘴脸,走起路来很有风度,完全不是刚刚溜墙根的神色。  虽然话题尴尬,但是李承乾还是准备问问,不是说老房家里有悍妇嘛,怎么还敢来青楼?  老房面不改色的回答,悍妇虽然不许纳妾,可是男人家在外边怎么干,她都没资格管。真要再管,那可就是真正的悍妇了。


第183章 皇家败家子
  话说的理所当然,李承乾却不置可否。  明显,如果老房的老婆真的是悍妇的话,老房不可能保有上青楼的权力。反正都不允许纳妾了,再撕破点脸皮,不许逛青楼算什么大事。  不过既然依旧还有“喝醋夫人”的故事,只能说明,自家老爹往老房家里送的两个人,估计不是探子,就是探子了。房玄龄公然拒绝就是违命,所以只能搬出房夫人当门神,让小鬼不得进门。就是闺誉受损了点,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嘛!  想到这层因素的李承乾也不点破,而是指着曲艺阁一方的雅间问房玄龄:“房相,孤准备在这里设立单间,到时候除了王公以外,还会留下几个位置。虽说胡商什么的跟王公坐在一层有失体统,可只要孤给他们一些补偿,估计他们也不会介意吧。”  房玄龄点了点头:“高啊,为了这几个空位置,老夫敢肯定,就算是破家,都有想要坐进来的人。殿下就算是卖这几个位置,也能赚不少钱。”  跟聪明人聊天就是这么痛快,就算你不说,他也能猜准你这么做的道理。  从长安城征辟过来的工匠,已经开始施工了。原本的大阶梯样场子,被李承乾彻底废弃。这么明显的分层,怎么能容纳更多的人?至于觉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是二班的人,就掏钱买最前面的位置呗。  反正阶梯状教室一般的坐席,李承乾准备打造成后密前疏的样子,跟后世的大学课堂一般无二。  至于戏台子,全部拆掉,只留下一小块展示珍宝的拍卖台,和一层用来安置护卫的地方就好。毕竟不管卖什么东西,都需要包装。一队武装到了牙齿的军士站在台下,台上正在拍卖的,哪怕是一块石头,也是珍宝了!  “殿下,您虽然要打开那些胡商的腰包,却不能把前排的位置明显的卖给他们。既然这次拍卖会要招待王公大臣,前排的位置就只能安排给他们。脸面啊!若是您真的给胡商安排了位置,会被人指责的!”  听了房玄龄的劝告,李承乾才想起这不是后世,而是大唐。  不管怎么样,只要是在大唐境内,唐人就高于一切,身在大唐,用不着给外国人任何的脸面。在自己的地盘还被人蹬鼻子上脸,才是可悲。  “房相放心,孤记下了。”  身边跟着一个房玄龄就是有用,后世的思维很多地方都会犯错,指望于泰能提点建议,不如指望尉迟恭能变白。  虽然这一次皇帝会帮着演戏,但李承乾并没有隐瞒,而是把真相告诉了房玄龄。  得知真相后,房玄龄哈哈大笑,拱手道:“太子放心,到时候老夫一定会上表弹劾你的!”  李承乾也是哈哈大笑,如果计划顺利,没准儿自己真的会被百官弹劾了。  长安城里的工匠虽然少,大量都被调到渭水工地去了,可工作的速度却不满。  没等时间进入九月中旬,他们就完成了对曲艺阁的改造。  当改造完成后,曲艺阁的牌子被于泰一脚蹬下去,在周围“街坊邻居”的期待中,换上了“皇家拍卖场”的名字。  这就很嚣张了,要知道没人敢挂“皇家”的名头,就连那些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公主,也不敢打着皇家的名头做事,一旦这么做了,进宗正府都是轻的。  能这么干的这个世间不外乎两个人,而那个小的,也得掂量掂量以后才能这么干。  李承乾这次用不着掂量,他就没打算把拍卖场做成一锤子买卖。只要有拍卖场在,单抽成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口碑打出去后,别的地方盖一百个拍卖场,也顶不住“皇家”这个招牌的影响力。  皇家拍卖场落成,立刻就有很多弹劾太子胡作非为的奏折送进了中书省。  房玄龄才是接触这些奏折的关键人物,看到弹劾太子的奏章,他呵呵一笑,就扔到小车上。小车上满满的公,都是要送去焚烧的。  他已经知道这是太子和皇帝都要做的事儿,自然不会把奏折送到皇帝案头,做这多此一举的事儿。当然,如果事关重大,他也不会擅专,而是请皇帝定夺,遇到实在紧急的事儿,觉不睡都会叩阙。这才是当宰相的合格标准,也是老房能够稳坐朝堂这条流水中央,屹然不动的根本原因。  分的出进退,才是臣子的核心必备。  黎达海就很分得清进退,所以他成功从一个小酒坊的掌柜,变成了东宫外部商队的大管事。这个位置虽然就是一个空头的职位,可黎达海却像被封王了一样兴奋。  “殿下,您交给老奴的琉璃,老奴已经分发给商队,派他们先一步出长安了。就算入冬,他们也能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边关。明年开春,长安城里的胡商前脚刚走,他们就能出关了。您放心,商队的领头都是老奴家里的人手,有一人携宝潜逃,老奴都愿意担着干系!”  站在李承乾的面前,黎达海恨不得把上半身给戳到地里去。  挥挥手让他起来,李承乾无所谓道:“没关系,就算有人跑了孤也不在意。反正过个三五年,怀抱琉璃的那些人就会发现,他们视若珍宝的宝贝,连瓷器的价值都比不上了。黎达海,孤也不是亏待手下的人,记得你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小儿子却还只是七八岁是吧。”  听太子这么问,黎达海立刻回答道:“是的,太子殿下!”  “那就准备准备,跟你小儿子分家吧。改姓倒不必,等明年学院开学,孤会做主让他进学院学习,学完后,最差也能得个小吏的位置,你”  话说不下去,因为黎达海已经跪倒在地,把脑门都磕出血来了。  经商者,其人及其子嗣都不得为官,这是铁律。  一人入商,全家丢脸。这在大唐的国土上,已经是不宣于令的规则。  只要自己的血脉能够当官,黎达海才不在意分不分家,如果可能,立刻跟小儿子送到别人家,跟别人姓都可以。因为这是唯一能让孩子有机会撇干净商人子弟的办法。  “起来吧,没看太子殿下很着急?难道你要殿下坏规矩,亲自扶你?”  刚进门的阎立本刚说完话,黎达海就站了起来,虽然人晕乎乎的,但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拱拱手,阎立本松了一口气道:“殿下,下官已经把差事交卸清楚了。只是,下官想逾越的问一下,陛下要干什么?”  阎立本那个隐秘的火窑,制作了大量的琉璃饰品,李承乾砸烂了那些普通的,越是浮夸的造型,他越喜欢。皇帝掺进火窑的两个工匠,可没有一直做间谍的事儿,出自他们手的图样,就算是最简单的,第一眼也会被那种雍容华贵给震慑到。  好人才啊!  于是李承乾很干脆的就把阎立本窑长的位置去了,交给了其中一人。  既然皇帝老爹觉得这是个要害部门,想要掌控,那就由得他去。  拍拍阎立本的后背,李承乾笑道:“这事儿关系到外人,所以告诉你也没什么。”  坐到椅子上,给阎立本倒了一杯茶,让他受宠若惊。  喝了一口茶水后,李承乾才说:“父皇想要挣钱啊!咱们的目标是长安的这群肥羊,父皇就厉害了,他不好意思跟孤抢物,所以盯准了还没进入大唐的肥羊,甚至是各族的贵族。孤只是往高丽、西突厥派遣了两个商队,携带的琉璃器为了不打击市场,都是质量差的残次品。  等父皇他接手了火窑,你看着,他不狠狠的伸手到国门外抓一大把回来才是怪事。孤的商队能运多少东西?要知道,开春以后,朝廷就要调换边防的将领了啊!”  想想出京的队伍能携带的数量,阎立本打了一个寒颤。这么多的琉璃流出去,那带来的财富将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至于军队经商,是不可能的,但是军队结伴大唐的商队,帮着带点东西,那不叫个事儿。  “想不到陛下居然这么狠。”  话说出口,阎立本就立刻捂住了嘴巴,生怕被人听到。  背后谈论皇帝的不是,哪怕是国公都得担心一下。  看了一眼杯弓蛇影的阎立本,李承乾就叹气。皇帝没事儿整什么百骑司啊,就连这老实人都被吓得够呛。  喝完两杯茶,李承乾就站起身,扭了扭屁股,准备回长安。  火窑虽然交给皇帝的人手把控了,但是研究却不会停止。虽然现在做出来最纯净的玻璃,都有杂质,透明度还差,但这么早就开始研究,总能把无色透明玻璃研究出来的。到时候学院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的,怎么也比纸糊着的强。也免得自己要学东宫有薄兽皮蒙窗户,被老先生们集体斥责为败家子。  败家子这个称呼很不错,至少,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自己就是败家子了。  一个拿着皇家秘藏出去售卖的太子,不被指责成为皇家败家子,才是怪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