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第180章 地皮
  均田制和府兵制,是初唐的两种制度。  官府明确规定,妇女一般情况下不授田,奴婢及丁牛不再受田。因授田面积不足,在需要依耕的狭乡地区也不再加倍授田。  持此以外,只要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都能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而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均田制虽然能够很好的刺激荒地开辟,能够让百姓吃喝有所倚仗,可也给土地兼并留下了祸根。  唐朝律规定,土地不得私自买卖,只有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  看起来很严格,但实际上也很宽松。中国人,特别是地主老财和贵族,自古以来就对土地有一股子浓浓的占有欲,没有人嫌自己的田地少,能够趁着老百姓家里揭不开锅,或者老夫老母需要用药,却掏不起钱的时候,总会有好心人过来接手他们的田地。地方县令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多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毕竟土地里刨食吃的人,钱别说够花了,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农民们手里是没有余富钱的,有钱的是那些贵族、商人,把控着百姓的软肋,他们才能肆无忌惮的对广袤的田地露出饥渴的獠牙。  现在,黑炭头就露出自己的獠牙,狠狠的恐吓着自己面前的大胖子,因为这家伙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跟自己的主人诉苦着。  “好我的太子啊,您是储君,怎么能进平康坊这样的地方?要是陛下或者娘娘知道微臣把场子包给您了,虽说不至于被砍头,可一顿板子肯定是逃不了的啊!”  安康县伯陈三,是于泰找到的场子幕后真正的主人。  平康坊作为长安的红灯区,里面的产业自然不缺股东。陈三,就是其中之一。  别的青楼都是在姐儿身上下手,唯有这家伙是在装饰上下手。明明是皮肉交易为先,风花雪月为后的场地,硬是被他给改成了诗词歌赋为先的要地,搞得好多自认采风流两样都齐全的人,削尖了头的想要到这里来。  青楼的名声怎么样,李承乾不关心,他关心的是陈三的曲艺阁内部的装修,很适合鼓捣成拍卖场。  一边是交流诗词,随便挥墨的雅间,另外一边是剧场一般的层层阶梯设计。前者勾引了大批采风流之士,后者得到了很多老人,比如萧瑀这样的喜爱。  只要把格局调整一下,将单间都改成包厢,戏台子给弄成拍卖台,呵呵,不就是一个妥妥的拍卖场嘛!  伸手把黑炭头抱起来,李承乾很自然的坐到椅子上,翘起二郎腿。  很随意的动作,但是在很会察言观色的陈三眼中,却好像平白无故的多了一点压力感,让他接下来的话都说不出去了。  “行了,别在这诉苦了。孤就问你,你到底给不给孤这个面子?孤不是在砸你的场子,而是看中了你的地皮,你把内部人员都迁移到另外一处,曲艺阁不还是能开下去嘛!”  听到这句,陈三偷偷松了一口气,只要太子不是要涉足红粉买卖就好。至于看上了地皮,好说!以前就觉得这个曲艺阁地方太小了,想往大了扩展一下都费劲,这次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便宜一下太子。  “殿下,既然您看中了地皮,早说啊!一万贯,不,五千贯微臣就卖给您,地契什么的,都会给您交割清楚。用不着您亲自交易,只要遣一宦官跟着微臣同去就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样子陈三很是识趣。平康坊的地皮,一般都要两万贯以上,大的卖到五万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混蛋的地盘也不小,五千贯卖掉,纯粹是想要巴结一下太子。  至于到长安县衙办理交接,堂堂太子亲自去不够丢人钱。  揉揉狗头,李承乾指了指方胜。陈三立刻笑嘻嘻的跟着方胜一起出去了。  看了一眼桌子上摆放着的双龙尊琉璃杯,李承乾不由得感慨阎立本的坚持。  自八月以来,这家伙除了升爵宴和买府邸的时候在长安小住了一段时间外,余下都一头扎在自己的火窑里,潜心研究琉璃怎么烧制。  本以为他能拿出石灰厂焦子那样的琉璃,再改变造型就不错了,谁曾想这家伙竟然把琉璃的成品研究到了半透明的地步。  半透明的玻璃,在李承乾的眼中依旧是垃圾,可在这个时代可是绝品。  皇帝的立政殿里有一个琉璃杯,晶莹剔透的,摆放在书架上等闲不给人看一眼。  能翻动皇帝书架的人很少,李承乾恰好就是其中一个。在不小心把那个琉璃杯打碎了以后,李承乾眼睁睁的看到后爹拎起了桌案,要跟自己玩命。要不是出了月子的皇后老娘拼命拦着,自己又发誓赌咒的给他弄一个更好的,恐怕半条命就要没了。  将作监的巧手啊!不用塑形,就是用模具,加以打磨,他们就搞出了这样气派的东西。  两条龙在杯子上游走,看起来格外的气派。当然,龙的爪子是五根的,能够拿来显摆的,只有皇帝才行。


第181章 鲤鱼
  “哼,朕来收账了,太子,你答应还给朕更大更好的琉璃杯在哪儿?”  听到这个声音,李承乾把黑炭头放到地上,赶紧站起来准备迎接。  用不着迎接了,李世民从来都没有当皇帝或者当老子的自觉,每次到东宫来都偷偷摸摸的,宛如贼偷。  不过今天这位却不是以贼偷的身份进东宫的,而是讨债者。  已经开始入冬的天气,李世民却还是轻衣薄带。虽然孩子都一大堆了,但他火气反而跟年轻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刚一进书房,无视了行礼的儿子,再随便一脚把扑上来要动嘴的黑炭头踢到一边,李世民的视界完全被书桌上那个双龙尊琉璃杯给吸引住了。  “这”  情不自禁的大踏步上前,却小心翼翼的拿起琉璃杯,李世民的眼睛都红了。这杯子晶莹剔透,对着张赟甚至能隐约看到人影,门外透进来的一丝阳光照射下,杯子更是晶莹剔透,怎么看怎么价值连城。  “你从哪儿买来的!”  刚刚还在迷醉,下一瞬李世民就开始咬牙切齿。  这样杯子的价值不可估量,他难以想象太子究竟是怎么弄来的。  不管是花大价钱还是以势欺人,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他虽然也喜欢显摆,但是见自己的儿子花大钱显摆却会来气。  伸手从不情愿的皇帝手里要过杯子,李承乾掂着杯子问道:“父皇,打个比方,打个比方!如果儿臣说这玩意儿是五万贯买来的,您信不?”  李世民摇了摇头:“五万贯?这样的杯子没有十万贯都不要张嘴。而且还得是主人家舍得卖的前提下,要知道琉璃球什么的,市面上很多胡人的豪商都在卖,但是极品一直是有价无市。朕当初为了那个酒杯,差点跟元吉当场打起来。不然,你以为朕为何会那么生气?”  反问完毕,李世民才觉得话题扯远了:“少叉开话题,朕问你这琉璃杯你是哪里来的。如果是刚刚出去的安康县伯刘三,哼哼。”  五爪龙的装饰品,普通人拥有最多挨一顿板子,勋贵要是拥有很长时间而不献给皇帝,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刘三本是晋阳的一个富商,借着出资帮助太上皇起兵的功劳,才以一个商人的身份获得了爵位。这样的人,一般都在百福殿后殿墙壁的下段,是皇帝随时准备清除的对象。  李承乾可不想坑了刘三,所以就把手里的双龙尊琉璃杯随手丢了出去。  李世民大骇,张赟想要出手的时候却被黑炭头的叫声吸引了注意力,所以杯子掉落在地,摔得四分五裂。  “父皇,这东西没您想象中那么值钱。琉璃?天地生成?都是扯淡,是胡子用来骗人的说辞。其实它跟瓷器一样,都是用沙子烧出来的。”  “沙子烧出来的?”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才松开了紧攥的拳头,要是李承乾说的再慢一点,他这个拳头就要锤到李承乾对面张赟的脸上了。  没办法,亲眼看到一个至宝碎在眼前,哪怕他是皇帝都需要散发一下心里的惋惜。亲儿子揍不得,这一拳下去容易打死,拿张赟开刀是他的权力。  从书桌的抽屉里又拿出一个盒子,李承乾递给李世民后说:“双龙尊制作出来的时候,儿臣就准备把它砸了,您是九五之尊,只有两条龙在杯子上挂着算怎么回事。所以,儿臣就让工匠又制作了九条龙的杯子,这才符合您的地位嘛!”  打开锦盒,看到了里面的九龙至尊杯,特别是看到杯子旁边摆着的一块砂石烧出来的四不像,李世民顿时再也不觉得眼红了。  沙子烧出来的破东西而已。  把锦盒放到桌子上,李世民坐在李承乾的椅子上,同样翘起二郎腿问:“朕刚刚过来的时候碰到了安康县伯陈三,他把所有的事儿都跟朕说了。臭小子,你要买青楼干什么!信不信宗正府知道后会直接把你叫去惩戒?”  堂堂太子开青楼,丢的可是皇室乃至于整个大唐的脸,所以这事儿,宗正府真的不会留情。  李承乾倒了一杯茶递给李世民,才说:“儿臣准备宰一宰那些胡商,还有高丽的商队。之前因为蝗灾的事情,他们被扣押在长安,之后虽然禁令解除,可为了避开路途中寒冷的季节,只能继续留下来。看看他们住的地方,都是朝廷大官或者豪族的别院,有钱人啊!儿臣要盖学院,以后还会需要很多钱,所以就准备狠狠捞一笔。”  “用琉璃?”  李世民玩味的戳了戳琉璃杯,又摇了摇盖着围裙的狼尾巴:“来,跟朕说说你的计划,小小年纪做事情总是会出疏漏,朕来给你参详参详。”  皇帝老爹的参与,让李承乾惊喜莫名,这一位堪称史上排名前列的谋算大师,这样的好助力不要白不要。  搬个小板凳坐到对面,李承乾嘿嘿一笑:“儿臣是这么想的”  张赟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主子,和小主子在一起激烈的讨论,说到阴险之处,俩人还拿着葡萄酒对着干一壶。因为现在站在一起勉强面无表情的,又多了一个方胜。  把计划完美的过了一遍后,李世民看着外面暗下来的天色理所当然道:“这么晚了,朕回去估计也只能吃凉饭,就在你东宫吃吧。”  李承乾就知道会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对方胜挥挥手,立刻有宦官往书房里面抬桌子,上菜。  还是一样的大餐,只不过这一次厨子在李承乾掐脖子的威胁下,把鲤鱼给红烧了。  对肉丸子、扣肉这种油腻的东西,李世民格外的喜欢,明明碗大的一堆肉片,他一夹就夹了一半。  见皇帝老爹吃的过瘾,李承乾转动转盘把红烧鲤鱼给送了过去:“父皇,您尝尝这鱼,看怎么样。”  李世民并没有推辞,而是直接夹了一筷子。  吃了几口,对味道赞不绝口,李世民对鲤鱼的刺却很不满意。  “味道不错,这鱼的做法朕很喜欢,叫你的厨子算了吧,朕会告诉御膳房多多到你东宫请益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