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弘只能先找个资历够老,能力够强的人担任廷尉卿,在张释之成长为西汉‘法制思想奠基者’之前,撑一下廷尉的局面。
吴公。
王陵给刘弘提供的人选,便是河南郡守,吴公。
乍一听这陌生的人名,刘弘还没反应过来,待等王陵说出那句‘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刘弘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历史上,贾谊的举荐者嘛!
历史上,也正是在文帝元年,廷尉出缺,文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乃法家出身,治法颇为公正,和秦相李斯还是老乡,便召其入朝为廷尉。
吴公奉命入长安,顺势将自己做郡守时,给他提出许多好计策的青年才俊——贾谊,举荐给了文帝!
淡笑着点点头,与王陵就明日常朝的事达成默契,刘弘目送着王陵远去的背影,不由暗自期待起来。
“贾长沙啊···”,
“可真是久仰大名!!!”
第0112章 高后九年
翌日清晨,史载吕后九年元月五,常朝。
其实早在临近正月的时候,刘弘就曾考虑过改元,不过只考虑了不到三秒,刘弘便打消了这个打算。
首先,改元元年,对陈平一党的刺激,绝对会比飞狐军出现在长安城外更加剧烈!
在这个局势逐渐明朗,起码在刘弘看来明朗了许多的现在,刘弘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改元之事,将已经煮了七成熟的陈平等青蛙众给吓醒。
再者,改元也会牵扯到历法问题——此时的一年,是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的。
也就是说,早在九月份吕后驾崩,十月一日原主没有改元元年,后来刘恒也未能如历史上般登上皇位开始,今年,就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本不存在的‘汉高后九年’。
对此,刘弘表示并没有什么感觉,反倒是奉常刘不疑意见非常大;刘不疑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其实这件事在刘弘看来,就是吕后留下的烂账。
早在八年前,刘弘地便宜老哥,即前少帝刘恭登基后的第一个十月,就已经该按照传统,改元新帝元年了。
但身为政权实际掌控者的吕后非但没有如此,甚至身为前少帝祖母,在前少帝已经登基为帝的情况下,却不改称太皇太后,而仍旧称为皇太后。
前少帝如此,原主后少帝自然也逃不过没有年号的悲惨命运;这就导致在历史上,公元前195年-前188年被称为汉孝惠年间,而前少帝在位的前188至前184年,以及后少帝在位的前184至180年,被史学家统称为‘汉高后年’。
原本的历史上,今年,也就是公元前179年,本该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前元元年;但刘弘地到来,非但让刘恒失去了成为汉太宗的机会,还让吕后在历史上的政治岁月延长了一年——汉高后九年。
一想到将来太史公提笔,在史记中写下‘高后八年,高后崩;高后九年,孝x皇帝巴拉巴拉’的桥段,刘弘就觉得忍俊不禁。
不过无论刘不疑怎么委屈,刘弘都表示非常无感。
改元元年,除了宣示刘弘正式成为将要载入史册的皇帝之外,能给刘弘带来半毛钱的好处吗?
根本就是赤裸裸的面子工程嘛!
如果改不改元都没有影响,刘弘倒也不介意改一下,占据一个大义名分,为自己的合法性增添一丝砝码;但在现在,陈平周勃还站着喘气儿的时间点,刘弘着实没必要为了个名头,将逐步落入掌控之中的政治斗争,演变为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
——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汉人,死的都是汉军;无论输赢,刘弘血亏啊!
如果陈平周勃等人带着北军,跟刘弘率领的飞狐军干一仗,即便刘弘最终赢了,那损失的,还是汉室编制内的北军,以及部分飞狐军。
也就是说,但凡发生武装冲突,刘弘就将面临陈平一党‘用刘弘地兵打刘弘’的尴尬局面。
虽说北军已经被刘弘记上了小本本,亲密程度远不及南营的飞狐军和南军,但归根结底,北军还是汉室的军队!
对身为皇帝的刘弘而言,北军依旧是刘弘地兵!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有损失,刘弘都会痛——这么些个兵,留着打匈奴人不香吗?
如果说,之前刘弘竭尽全力的避免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是没有必胜把握的话,那现在,刘弘则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了结陈平周勃等人。
——能用嘴说死,何必动手呢?
后世诸葛丞相做的就很好嘛!
而刘弘之所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收获如此巨大的信心,甚至已经有资格去考虑为了胜利,自己怎么样才能少付出些代价···
这一切的原因,都浅显直接的摆在了刘弘面前,未央宫宣室殿殿堂之上。
西汉与其他封建朝代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西汉开国初,朝堂几乎没有文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无论是开国十八功臣,还是刘邦前前后后册封的十七位异性诸侯王、一百四十三位列候,都与文人阶级扯不上什么关系。
汉初,几乎每一个爬上高位的勋贵,无不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毋庸置疑的彪悍战绩,而得到高官厚禄。
所以,西汉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前一秒还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下一秒就能安坐于庙堂处理政事,甚至于吟诗作赋!
而昨天还在长安有司打着政治排球赛的‘文官’,也同样能在国家有难时争先恐后的请命出征,摇身一变,成为威武霸气的将军。
这,便是西汉强大军事实力最真实的写照——汉室官员,没有一个软脚蟹!
谁能想象到在历史上贵为帝师,为景帝奉上削藩策的御史大夫晁错,其生前的常朝,基本都是在拳打丞相申屠嘉、脚踢魏其侯窦婴;头顶少府令刘舍,牙咬太常卿袁盎中度过?
就连史书上被赞为‘计相’,传闻数学造诣颇高的张苍,也是凭借着军功得封北平侯,甚至到了一百岁,还能有力气传宗接代的猛男!
所以,文能下马安邦,武能上马治军,才是汉室官员最真实的写照。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汉室,非彻候不得为相!
而作为汉爵最高一级的彻候,根据刘邦留下的规矩: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刘弘所不用忌惮得祖制里,绝对不包括这一条!
除此之外,还有刘邦那著名的约法三章,以及对勋臣功侯许下的‘山河永固,与国同休’的诺言。
这条祖制,就连权力巅峰时期的文帝刘恒,都无法轻易忽视——历史上,张苍在黄龙改元事件中被罢相,文帝左思右想,实在是无法从彻候中选出一个合格的丞相人选。
最终,文帝刘恒无奈的将身为关内侯的申屠嘉挑出来,上午恩封其为故安侯,下午再拜申屠嘉为相!
——就连历史上的刘恒,都只能通过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规避这条祖制,便足以看出,武人在西汉初,具有怎样的政治地位。
可以说,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官员,无论如何有才华,都无法坐上高位;没有三五个首级记在档案里,根本就别想成为一县之主官!
才华横溢如贾谊,其入朝之后也无法避免被功臣勋贵排挤,指责其‘骤然贵幸,穷思弄权’;随后更是几度三番无缘中枢,落得抑郁而终的下场。
而贾谊贾长沙,唯一能被朝臣勋贵攻击的点,就是贾谊没有从军经历,‘根不正’‘苗不红’。
第0113章 猫哭耗子
刘弘放眼望去,比起几个月前的第一次常朝,此时宣誓殿内跪坐两侧的数百人中,熟面孔已经多了许多。
左侧,依旧是金印紫绶的陈平、周勃二人跪坐在最前;但三公中的另一位:御史大夫,已是不见踪影。
其后,依次排序的九个位置上,只坐着寥寥数人。
奉常刘不疑,作为国家礼法负责部门的首官,虽然实权可能在汉九卿排在倒数,但由于‘九卿之首’的理论地位,而紧坐于陈平身后。
内史刘揭跪坐于周勃身后,只是面上表情明显写着按捺不住地激动;刘揭身前的周勃,则是一副不甚开心的模样,眉宇间略带些阴沉。
周勃左侧,博阳侯陈濞双手安放于大腿之上,略显年迈的面庞古井无波;若非额头上还未干透的几滴汗珠,根本不会有人看出来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侯爵,就是当朝九卿之一,专责为皇帝刘弘赶马驾车的太仆。
除此三人外,九卿之席便只有万年透明人——典客坐于末尾,深低着头,闭眼假寐。
殿堂右侧,武将班列,自是大将军灌婴领衔;不过灌婴身后,坐着一位不比灌婴年轻多少的老将——上将军飞狐都尉:柴武。
在猛男云集的武将班列中,一道略显单薄,眉目间略含些阴戾的青年将领,躬身侍立柴武身后。
——这倒没什么,朝中三公九卿,以及都尉以上的将官,有彻侯之爵者,都会偶尔带自家的侯世子一同上朝,参与朝会。
但那小将看上去,明显不像是柴武的长子——棘蒲侯世子柴奇,那可是燕赵有名的混世魔王!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