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更妙的是,即便是出于这次驰援长安的事件,飞狐军将士都将天然的具备对刘弘的忠臣。
  哪怕是将选拔标准抬高一些,也总归是有一些中层军官,可以给刘弘暂时一用的。
  正暗自盘算着如何挖柴武的墙角,帐帘便被掀开;回过神的刘弘一抬头,就见是刘不疑去而复返。
  “陛下,卫尉遣人传话:潜于未央宫内之刺客已肃清。”
  闻言,刘弘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站起身,向停于南营外的御辇走去。
  “回宫。”
  不出意外的话,半个小时后的早朝,刘弘将面对一场硬仗。


第0094章 遍封功臣
  冬十二月戊午(二十五),辰时。
  漆黑的天空刚有一丝转亮的趋势,未央宫正殿便已是人头攒动。
  今日,又是常朝。
  但比起前几次令人心惊胆战的常朝,今天的文武百官,面色无疑轻松了许多。
  ——但凡在常朝之上有那么个跪坐之地的,几乎都在凌晨醒来时,接到了丞相府传来的口信:今日常朝,吕氏之事定矣!
  不知有多少人从睡眼朦胧中惊坐而起,旋即仰天长笑。
  如果说这段时间,令陈平、周勃等人寝食难安的,是安坐于未央宫的刘弘依旧还着喘气,那对其余百官而言,无疑是吕氏之事没有官方定论。
  ——按制,诸侯大臣相互勾结,行兵变事,妥妥的谋逆!
  无论最终是何结果,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若是皇帝有心治罪,那罪名简直不比汉律少几项。
  大臣联络诸侯——内外勾结!
  诸侯举兵入关——起兵反叛!
  周勃策反北军——矫诏!谋逆!
  就更不要提最后,未央宫内杀得血流成河了。
  过去几十天,朝中百官无不惶恐难安,每每从夜梦中惊醒,都慌张的确认家门外是否有禁军叩门,前来捉拿自己。
  吕后刚驾崩时,大家伙都一致认为,这是扑灭吕氏的良机;丞相、太尉等大佬也是信誓旦旦的保证:事后必然换个皇帝,新皇帝得利于此事,必定不会因此怪罪于百官。
  结果谁有能想到,原本应该退位让贤,然后羞愧自尽的刘弘却根本没死,反而搭进去两个彻候!
  朝中百官旬月以来战战兢兢,抱刘弘大腿吧?不敢;真要跟着陈平周勃一条路走到黑吧?更不敢!
  左右为难,纠结不已的百官中,甚至有几人已经生出‘死则死矣,万不能牵连家中亲长’的念头,想挑个黄道吉日,吞金自尽了···
  直到今天,确定吕氏之事将得到最后定性:吕氏谋反,百官大臣英勇平叛;朝臣们高悬着的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且先不管小皇帝会不会秋后算账,起码眼前这件事儿算了了!
  至于以后···
  如果小皇帝愿意,那就去抱大腿,或者为官谨慎一些,别落下把柄就是了。
  再不济,也还能挂印而去不是?
  小皇帝再怎么心黑,也不能拿辞官为由治罪吾等吧?
  美滋滋的盘算着,百官抱手于腹前,目光紧紧在眼前的陈木地板之上,静闻御阶下的刘不疑宣读诏书。
  ——“盖闻‘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此天地之之理也!朕以微渺之身,承祧宗庙,夙夜兢兢、惟念旧德。
  乃者邪戚乱政,尤以吕氏为其先;视国法于无物,视朝纲于私訾,祸乱天下日久,百官有贤而不得行,百姓有忠而不得报!
  幸朝中百官忠君体国,郡国诸侯犹念太祖恩德,荡平吕氏邪戚之乱,方使宗庙社稷未造乱贼之害。
  朕年幼登基,未冠之年而临天下,实不敢违太祖遗志,损高皇帝遗德。
  故赏此有功之臣,以嘉其忠。
  丞相曲逆侯平,首倡诛吕,后与平乱事,增邑千二百户,赏千金!
  太尉绛侯勃,亲率北军以击贼首吕禄、吕产,从平乱事,增邑千户,赏千金!
  曲周侯世子寄,诈取贼子窃得之调兵虎符,以助太尉领兵平叛,增曲周侯邑五百户,赏五百金;曲周侯世子寄,荫郎,赐御剑一柄!
  大将军颍阴侯婴,会齐王兵以击逆贼,增邑八百户,赏千金!
  代王恒,亲至长安,以宗伯之名佐朕平贼,赏千金,赐御剑五柄;王太子启、幼子武,留于长安,朕亲教以经书!
  齐王襄,率郡国兵至荥阳,迫贼分兵,以助太尉平叛,赏千金,赐御剑三柄!
  安国侯陵,治粟内史揭,谒者仆射忡,皆于国有功,朕当不吝以彻侯封之;其令有司观堪舆,择吉日,以告于宗庙。
  司马法云: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其余有功之文武百官,皆以钱爵赏之;其令有司速行,一应赏赐之金、爵、物,皆当于三十日内毕,违者罪之以不力。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其令传于天下,咸使民知···”
  随着刘不疑高亢的吟唱,诏书才算宣读完毕。
  百官自是赶忙一躬身:“伏唯陛下作威作福,臣等顿首顿首,昧死百拜···”
  在刘弘吐出一声‘免礼’之后,百官才回到各自的座位跪坐下来,细细品味着方才那封诏书的内容。
  首先第一点,前时之事的性质已经被彻底坐实:吕氏谋逆!
  既然吕氏是反贼,那殿中这些参与了诛杀吕氏一族的人,自然都是镇压叛乱的功臣。
  其后一长串精确到赏赐之物的封上,更是为这封诏书的真实性大大加分。
  当然,最让百官安心,让诏书真正意义上具备法律效应的第一步,是最后那一句‘传于天下,咸使民知’!
  有了这一句话在,又得到了廷议的全票通过,这封诏书就将在被撰朝数百上千份,并盖上丞相印、天子玺之后,发往天下。
  最多不出二十天,天下每个县,县衙外的露布之上,都将出现这封诏书的副本,并有县衙文吏大声诵读给百姓。
  也就是说,从这封诏书出现开始,殿中百官在吕氏一事中的角色都被确定:平乱功臣!
  无数人心中欢呼雀跃着,盘算起散朝之后,找三二挚友亲朋浅酌两口精酿。
  但也有些人,心里不全是喜悦。
  对于陈平、周勃等‘诛弘集团’的成员而言,这封诏书自然也是肯定了他们的所为,将他们在平定吕氏叛乱过程中的所有举动定性为‘平叛’。
  自此以后,刘弘即便要治罪‘诛弘集团’,也无法以‘弑君’的罪名去追责,而是只能另找把柄,来治罪这些‘带头平定律师叛乱’的功臣。
  按道理,刘弘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陈平等人应该很高兴才是——自己等人的把柄,小皇帝手里也就这一点,这封诏书一出,几乎等同于自废武功,为自己增加难度。
  但陈平却看得更透彻,更仔细;对刘弘此举的目的,即便是身为对手,也是由衷的感到钦佩。


第0095章 忍痛用印
  诏书开头部分,坐实了吕氏外戚谋逆的事实,将参与诛吕的所有人都定性为平乱功臣,这倒是没什么。
  但仔细观察小皇帝的赏赐,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
  小皇帝以‘首倡诛吕’的名义,给陈平的食邑增加了一千二百户;但问题是,诛灭诸吕,根本不是陈平首先提出的···
  且先不提第一个提出‘诸吕’的,是齐王刘襄,诛吕之事,基本是由周勃包办的,陈平除了出谋划策根本没出什么力!
  可是在小皇帝的诏书中,陈平成了‘首倡诛吕’者,周勃反倒成了响应者。
  如此一来,陈平隐于幕后,低调做事的目的就宣告破灭;在天下人眼中,他将成为诛吕首人。
  诚然,大多数人会夸赞陈平深明大义,不屈服于强权;但未必不会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抨击陈平身为人臣,却行反乱之事···
  也就是说,在成为‘首倡’者之后,陈平将独自承受天下的称赞,以及诋毁!
  而作为真正的首倡者,周勃会不会对多得二百户食邑的陈平产生不满?
  即便不至于心怀怨恨,起码也会心有芥蒂。
  小皇帝如此明晃晃的挑拨离间,目前自是不会有什么效果;但若是日后二人出现矛盾···
  再者,诛吕之臣中,明令封赏的只有四人,那其他自认为其地位不比这四人低,却被归类为‘有功之文武百官’的那些人,又将作何感想?
  这样的人必定存在,而且数量还不少!
  ——曲周侯世子寄,在这功勋云集的长安,算个什么鸟?
  哪怕是他老子俪商,也有的是比他厉害的人物!
  小皇帝这手分化拉拢,玩儿的可真是···
  继续往后,响应诛吕的诸侯王,代王刘恒得赏,儿子却被小皇帝留在长安?
  什么亲身教导,分明就是质子!
  这,也是让刘弘最担忧的——自战国时期起,质子,就从来不是惩罚手段!
  而是想用,却怕压不住,而留的后手。
  也就是说,即便在刘恒险些夺走皇位的情况下,小皇帝依旧打算用刘恒!
  此举带来的结果,陈平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刘氏宗亲,将自此安定下来!
  而失去了刘氏宗亲搞事,陈平想要拉小皇帝下马的计划,无疑将会艰难许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