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皇帝御赐之物,除非是金钱布匹,不然都会成为家族供奉的收藏品:先家主时,某某皇帝赐某某物。
而御剑,又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类。
但凡得到,几乎全都会被祭奉到家祠中,做传家宝,传给后代;同时也是向外人宣扬着自家的地位:俺们家可是陛下的人!
曹岩之所以那么睿智,佩戴御剑前往高庙,甚至只要是入宫,都随身佩戴的原因,刘弘也能猜到——左右不过是借此,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一丝安慰:臣这可是替孝惠皇帝管着陛下的!
对此,刘弘只能说:曹岩,你特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通常情况下,就连刘邦斩白蛇用的那把‘云霄剑’,也同样不会被皇帝随时携带,而是高挂于高庙,刘邦的衣冠之侧,四时供奉。
也就是刘弘是在担心死于空气中毒,才时刻将一把假的云霄剑随时带在身上。
——真的那把,别说在哪儿了,现在还是否存在,都两说。
而西汉初的着装,又并不十分明确的划分文武,但凡是有些地位的人,都会在身上挂配剑一柄,无一例外。
即便是后世传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也同样如此。
西汉的皇帝又普遍宅不住,还不爱着正装;所以常服出行的时候,都会做普通的贵族打扮,身上都会挂着一把少府制造的天子剑。
其作用当然不是砍人,而是点缀、装饰,类似于绶带上挂个玉佩一般。
老刘家的皇帝又特别好大喜功,随便被人吹捧两句,就饥渴难耐的想要赏赐人家;但皇帝身上又不会带着金钱,怎么办呢?
赐剑!
没错,就是顺手把腰间系着的天子剑解下来,赏赐给眼前的马屁精。
天子剑,足够贵重;只是把剑,又经济实惠——实在是居家赏赐之必备良品。
原本的历史上,开国皇帝刘邦倒是个实在人,赏赐一般都是粮食、布匹;短命皇帝刘盈又没活几年;之后的文、景两位抠搜鬼,那就是实打实的发剑狂魔了。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去掉做泥塑雕像的前五年,以及病种卧榻的最后三年,光是中间的十五年,就发出去数百柄御剑,平均每年超过四十柄!
也就是说,每过十天,就会有一个幸运儿,得到刘恒赏赐的御剑。
景帝更是夸张,但凡碰到不得不赏,又舍不得赏的时候,二话不说,一声:剑来!
至于什么情况下,景帝刘启才会舍不得赏金银钱物···
——从登基到断气,无时不刻都舍不得!
如果说文帝朝,二千石的标志是人手一把御赐天子剑的话,那景帝朝,家中祠堂没供奉个三五把御剑的,都不好意思说在长安算个人物!
这个优良传统,身为半傀儡的惠帝刘盈,当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在登闻鼓事件之前,刘弘被软禁在宫内捏泥巴时,翻看过石渠阁的皇室档案,对此略有了解:便宜老爹在位七年,总共发出去十三柄御剑。
时任御史大夫,安国侯王陵一柄;吕后的心腹,刘邦的沛县老乡,辟阳侯审食其一柄;孝惠皇后张嫣的父亲,刘盈的老丈人宣平侯张敖一柄;周吕侯吕泽幼子,惠帝的表兄洨侯吕产一柄。
其余九柄,统统都赐给了丞相,平阳侯曹参···
看到那一连串:元年秋七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八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九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的字样,刘弘都不由发自内心的心疼起便宜老爹。
——那段刚登基的时日,怕是惠帝刘盈最黑暗,丞相曹参火力最强大的一段时日了。
这就使刘弘有十足的自信,借机搞事了——王陵、审食其那两把剑,自当是在家中祠堂供奉;张敖那把不出意外,应该是在长子,即在诛灭诸吕之后,被周勃等人废黜的原‘鲁王’张偃手中。
至于吕产那把···
吕产人都被砍成肉酱了!
剑能好到哪里去?
即便不说这些,想要证明墙上这把剑出自平阳侯府,也十分简单——石渠阁中的皇室档案,白纸黑字记载着:平阳侯府,应该有九柄御剑!
且先不提曹窋此时就跪在高庙外,根本无暇回家造假;即便曹窋是墨翟在世,也不可能做得出少府大匠为惠帝精心铸造而出的御剑。
所以,墙上插着的那把御剑,就是充分证明‘高庙墙垣被损,是平阳侯家族所为’的有力证据!
至于刘弘为什么要借此发难,明明已经与陈平商量好御史大夫的罢免之事,还要对平阳侯家族赶尽杀绝?
这从陈平不顾实际情况,在这种万民景从的时刻,都要硬着头皮站出来,试图阻止刘弘就能看出来。
心里暗爽着,刘弘脸上却是恼怒更甚:“丞相此言何解?”
“高庙,乃太祖高皇帝,朕祖之祠庙也!”
看着刘弘满脸的震怒,陈平苦涩的弯下腰,深深一叩拜:“陛下,高庙墙恒遇损,臣亦羞愤不已。”
“然仅凭御剑一柄,陛下便欲治罪功勋,臣担心贼子借此逍遥法外,反使忠良担贼子之罪啊···”
话音刚落,跪在陈平的曹窋便慌忙跪行而出,满脸震怖的连连叩首:“丞相所言极是,万望陛下明察!!!”
·
·
·
PS:这一章是加更哈,今天还有两更。
那个···票子有点少···
麻烦大家,看在加更的份儿上,多来点推荐票票?
第0099章 贵族担当
陈平此时,只觉得一万头草泥马从头顶狂奔而过。
——墙上这把剑究竟是不是曹岩的?
这简直和老刘家的皇帝刻不刻薄一样明显!
但饶是如此,陈平却依旧不得不站出来,在这个百官追随,万民景从,小皇帝不惜削发代头,也要杀进平阳侯府的时间点,万分不情愿的说出那句‘陛下三思’。
难道真的是陈平蠢到极致,到这份儿上了,还不赶快做切割?
实际情况是,这么重大的政治事件,根本不是丞相说切割,就能切割的掉的。
很简单的道理:现在的政局,是皇帝年少,长乐无主,丞相携百官而治百政;这种时候,作为政权法统象征的高庙却出了问题?
如果除了曹岩外,还要有第二个人死,那陈平就是头号热门!
刘弘不惜削发代首,将所有罪责都拦在自己头上,难道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笑话!
——皇帝都象征性的掉了脑袋,其他人还想好过?
小皇帝这根本就是以退为进,跟陈平昨晚那句‘臣乞骸骨’是一个路子。
更何况身为皇帝,刘弘怎么可能会错呢?
在这个宇宙万物,物理规则都要给皇帝让道的时代,皇帝是不可能有错的!
如果皇帝说自己错了,那就是这个世界错了!
所以,陈平必须站出来,阻止刘弘扩大事态——没错,刘弘削发代首,就是在扩大事态发展!
而陈平需要保证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下曹窋那颗脑袋。
因为曹窋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上行下效,可不是后世才有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秦王喜武夫,举国皆壮士!
除了罪魁祸首曹岩以外,这次高庙事件死的第二个人,就将为后续的大清洗打下基调;如果曹窋死了,那后续基调就是:三公同样可以死!
这对于本就深陷泥潭的丞相陈平而言,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所以,陈平的目的非常简单:哪怕朝中百官死尽,九卿尽去,陈平也要保证这次事件的余波,不要冲上三公一级的高地。
如是想着,陈平便满带着苦涩,看着眼前怒目圆睁,双目却微呈思虑之状的小皇帝。
——陈平现在很确定,这次高庙事件,绝对是小皇帝一手策划!
起码也是昨夜,小皇帝试图从高庙出来,赶往安门之时,与负责‘保护’小皇帝的曹岩发生冲突,才造成的。
想到这里,陈平心中便有了些底气,稍一拱手,便开口道:“数日以降,陛下于高庙祭祖;郎中令奉命护驾,亦当有禁中卫卒数十人随行。”
“陛下何不召那数十禁卫,指证高庙墙垣,乃何人所损之?”
※※※※※※※※※※
看着眼前那张已尽显老态,却依旧满是倔强的脸,刘弘欣喜之余,不由感到一丝遗憾。
高庙这件事,自然不是刘弘精心安排——起码刘弘从没有对虫达下达过‘将曹岩的剑打到高庙墙垣上’的命令。
但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刘弘其实有很多种选项。
一,直接上前,将墙上那柄剑拔下来,下达禁口令,然后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前往安门,与陈平谈判。
但这样做,对刘弘没有任何好处不说,还有可能给刘弘留下隐患——比如说,曹岩某一天喝醉酒的时候,‘不小心’跟别人说了句:陛下根本不敬高庙啊···
二,于昨晚直接下令逮捕曹岩,然后在今天的常朝上宣布此事,亲自做人证,令有司部门审查此案。
如此一来,曹岩必死;但除了弄死曹岩之外,刘弘依旧无法得到什么,甚至很有可能要因此在高庙面壁和一年半载。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