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见此,田叔也不由沉下心,为虫达的哀愁感同身受。
  勉强将自己从哀伤中拉出,田叔柔声劝道:“曲成侯亦不必忧心过甚,少君侯便是顽劣,亦不至于···”
  说着,田叔便自觉地止住话头,尴尬的将目光移开。
  曲成侯世子虫捷,在整个长安,都称得上的有名的纨绔二代!
  无论哪里出了乱子,都不难在惹祸的贵族子弟中,寻到这位食邑四千户的侯爵世子之身影。
  在前时之乱之中,曲周侯世子郦寄可谓是落了一个‘忠义仁孝’的美名;而曲成侯世子虫捷,舆论则是无语到骂都懒得骂了···
  作为周吕侯吕泽旧部,曲成侯虫达成为了陈平、周勃眼中的不稳定因素;但又忌惮于虫达的地位,周勃没敢将虫达贸然归为吕氏一党,在诛吕过程中顺便扫除。
  所以,周勃以近乎对待曲周侯家族的手段,将曲成侯世子虫捷捉拿,并试探虫捷:如果尔父战亡于诛吕之战,尔愿左袒乎?
  结果,这位年龄四十七岁的曲成侯世子,当场被周勃吓得屁滚尿流,一把将左臂上的衣袍撕掉,说道:我爹做了什么,都与我无关,我从出生就一直待在曲城,对长安的事一点都不知道,老家伙也有好几年没见到了···
  在事后,陈平碍于虫达在开国功勋中的崇高身份,以及实在无可用之人,而不得不将其举荐为新任卫尉。
  再后来,虫达毫无犹豫的投身皇党一系的怀抱,陈平纵是咬牙切齿,也是毫无办法。
  恰好在这个时候,因为少府钱粮之事,而对郦商心怀不满的周勃,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能让曲周侯家族陷入舆论旋涡,反倒是差点将自己栽了进去。
  而后,周勃不知是出于撒气的目的,还是报复虫达‘吃里扒外’,便将虫捷那件事放了出来。
  到如今,除了未央宫内的皇帝刘弘,没有对虫捷这件事发表看法外,几乎长安所有的功勋阶级,都或明或暗的虫捷表达的看法。
  虽然说辞各有不同,但究其本意,终是逃不过一句‘曲成侯有此子,可谓晚年失节···”
  要知道此时,没有将儿子教好这件事,是由父亲承担所有责任的——子不教,父之过!
  虫捷自是逃不过一句‘不孝’的道德谴责;而作为父亲,虫达也是躲不过一声‘教子无方’的污名。
  如今这个状况,可以说除非皇帝刘弘出手,如挽救曲周侯家族那般,以皇帝的身份强行扭转舆论,不然,曲成侯家族的快速衰亡便将不可避免。
  但虫捷这件事,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丝可以为之辩解之处···
  “曲成侯亦幸!”
  虫达疑惑的抬起头,就见田叔继而道:“少君侯虽顽劣,然公得贤婿,亦羡煞旁人呐!”
  “有此贤婿,少君侯来日必当悬崖勒马,以承曲成侯之衣钵!”
  除了这样安慰之外,田叔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劝解老泪纵横的好友了···
  不过话也没错:虫达能召秦牧那样踏实稳重,又前途似锦的青年才俊为婿,也算是难得的幸运。
  闻言,虫达的面色也是回暖了些,不着痕迹的擦去面上泪痕,怅然道:“老朽毕生,唯有一事,可言曰:幸。”
  在田叔略带些疑惑地目光中,虫达缓缓转过头,深情的看向田叔:“老朽毕生所幸,唯得子卿以为知音,如此而已。”
  听着虫达满带萧瑟的袒露心迹,田叔也是暗自湿了眼眶。
  洒然举杯:“曲成侯既不弃,便勿复言哀心之事;吾二人今日,便把酒言欢,不醉无归!”
  “不醉无归!”
  再对饮三樽,因虫达而略显消沉的气氛才逐渐消散,虫达本有些飘忽的目光,却是重新凝聚起来。
  “子卿既亦以老朽为至交,便也不必顾虑。”
  “若有言,但可之言;凡老朽所能为,必当有所应。”
  闻虫达突然提起,田叔顿时一愣,思虑片刻,也只好点点头,小心的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摇摇晃晃来到虫达面前,双手将竹简放上案几。
  “此,便乃鄙人欲求曲成侯之事。”
  言罢,田叔却没有回到自己的座位,面色一正,双手环抱于腹前,微微躬身,等候着虫达的答复。
  见此,虫达亦是稍一诧异,旋即孤疑的摊开竹简,眯起眼睛扫视着卷上所书。
  只看到前几根竹条,虫达便满是骇然的抬头,见田叔面上满是笃定和决然,只好将目光移回竹简之上。
  大致将竹简扫视一番,虫达醉意顿消,目光中的昏沉,也在顷刻间被精光所取代!
  几度欲言,虫达嘴边之语,终是化成一句隐晦温和的询问。
  “老朽若为曾记错,子卿乃沉稳老练之干臣?”
  疑惑地说着,虫达将竹简重新卷起,拿在手上:“何以行此险着,以身犯险?”
  只见田叔面上,也同样看不到方才的醉色;郑重一拜,决然道:“此事,曲成侯万勿再劝,鄙人意已绝,此书,鄙人必与后日朔望朝呈与陛下。”
  “鄙人只问曲成侯:此奏,老大人附署否?”


第0163章 楚王拒召
  未央宫内,刘弘难得等来御史大夫张苍的单独觐见。
  这几日,刘弘地日子算不上太好过;或者说,刘弘地大脑不是很好过。
  ——今年,实在是让奉常衙门手忙脚乱的一年!
  饶是刘弘对于历史有着充分认知,对于这一年即将发生的一切早有预料,但还是忍不住为这一年感到哀愁。
  ——撇开可能‘暴毙’的诛吕集团成员不论,汉室高层有十数位青史有名的人物,将要在今年,迎来自己寿命的终点。
  齐王刘襄,将在年内死去;故皇帝太傅王陵,也已经病卧不起,时日无多;当初九卿:卫尉虫达,也顶多剩一年的寿命。
  还有一些人,则已经在刘弘目睹之下,走向生命的尽头。
  大约十数日前,曲周侯府便传出消息:郦商病危!
  这种传言,在长安每年都能出现几十次:某某侯年纪大了,或许快要追随高皇帝而去啦
  基本可以这样说:只要某一位显赫的权贵生点小病,多躺了那么几个时辰,街头巷尾就必然会有关于该侯即将亡故的消息。
  因此最开始,对于郦商将故的传闻,舆论都没太当回事——就连负责朝臣日常告假的丞相府,也没想过去亲自查证一下,郦商究竟有没有大碍。
  但刘弘则是以旁观者、先知者的角度,将整个事件尽收眼底——消息传出当天晚上,曲周侯府便遣人入宫,请求刘弘派宫中太医,为郦商复诊。
  须得一提的是:作为与高皇帝刘邦一同打天下,某种意义上‘同享天下’的勋臣阶级,西汉的彻侯是完全有资格,提出‘恳请陛下派太医把脉’的请求的。
  而汉室对于勋臣阶级的优待,还远不止于此——如今长安东阙外的贵族聚集区:尚冠里,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勋臣们的住宅区;当时,绝大多数彻侯都在长安城外选个风水宝地,或在甘泉山下买块地皮,自己兴建宅邸的。
  在那个物资匮乏,高皇帝的御辇都凑不出六匹同色马的时代,尚冠里存在的意义,仅限于‘在朝会休息期间,供勋贵暂歇’的作用,类似于后世机场的‘vip休息室’。
  尚冠里真正成为住宅区,是在刘邦驾崩之后,吕后以女身临朝,全面‘抢救’堪堪欲坠的汉室财政;等中央具备了一定的财务能力之后,才被吕后以收买拉拢的目的,赐给贵族们的。
  而‘勋臣共享太医’的传统,则是起自开国初,宫内医者与朝臣的模糊界限——在那个萧何、曹参等巨擘都以黄老学出身而执掌大权的时代,实在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医术,是在这几位研读黄老之学数十年,水平达到登峰造极的大佬之上!
  黄老学,其中心思想以黄帝、老子之学说,以阴阳调和为理论依据,去探索人世间的奥义。
  至于黄老学究竟有没有探索到世界的奥秘,没有人知道;但最起码,他们对人体的探索程度相当深刻。
  在古代,对于医学有一个很常用的形容词:歧黄之术。
  这里的‘黄’,实际上指得就是《黄帝内经》。
  而作为以黄帝、老子的思想为中心的学派,《黄帝内经》自然也在黄老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所以在汉初,天下医术最出众的那几人,实际上恰恰便是高居庙堂,执天下大权之牛耳的黄老学巨头——萧何,曹参等人。
  有如此华丽的珠玉在前,宫中其余的太医,平日实在是没有什么业务,更没有什么骄傲的资本;所以对于勋贵阶级的需求,太医们总是十分积极,不愿意放过这个难得的‘出诊’机会。
  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汉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皇帝、太后乃至于皇后,实际上都是不屑于让太医来为自己把脉治疗的——丞相便熟读黄帝内经,御史大夫就会悬丝诊脉,根本没必要去找那些‘平庸寻常’的太医。
  在皇帝、太后乃至于皇后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宫中太医除了毕恭毕敬的替丞相/御史大夫/某一个身居高位的高官打下手,拿着这位大佬开出的药方把药、熬药外,就只能诊治宫内的低等嫔妃,乃至于侍女、内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