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庞五很肯定的回答:“不,不会,小人看得出来,这几位东主,真是不想拖下去了。”
  “是么……那,我也该做些事情了。”柳定说完摆摆手,庞五识相告退。
  柳定让心腹庞五跑腿、暗中传话,若对方出首,他就完了,但柳定捏着庞五的要害,所以不怕对方搞鬼。
  很快,柳定下了决心: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他们就会跟着困守成都的周军一起完蛋。


第二百零四章 无耻(续)
  夜,刺史官邸,益州总管、益州刺史宇文招,忽然从睡梦中惊醒,侧耳聆听外面的动静。
  他好像听到了号角声,是援军抵达后吹响的号角,向城里守军示意。
  成都有救了!!
  但是现在仔细听了听,并没有。
  外面没有号角声,一切,都是他的梦。
  宇文招躺下,却睡不着,辗转反侧。
  其实他明白,援军抵达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长安那边,不会坐视蜀地沦陷,必然派出援军,他之前收到了公文,援军确实出发了。
  主帅是贺若敦,一位沙场宿将。
  但是,楚军来得更快,拿下楚州巴县后,直接沿着涪水北上,取遂州、潼州,目的就是拦截自东北而来的援军。
  所以,援军被挡在潼州以东,而楚军后来西进,围困成都,说明援军已经败了,楚军才能腾出手来攻打成都。
  才会不急着攻城,而是派兵耕地种田。
  孤城不可守,有过军旅经验的宇文招明白这一点,他知道若无援兵,成都迟早是要丢的,与其这么耗下去,不如早做决断。
  但是,这个决断真的很难下,他实在是过不了心中的那一关。
  毕竟,作为文帝(宇文泰)之子,他不想当个败家子,把父亲在世时,朝廷拿下的成都,自己双手捧着,献出去。
  宇文招心中烦躁,起身下床,披了件衣服,坐在书案边,点起蜡烛。
  在外间候着的婢女入内听命,宇文招摆摆手,让其依旧在外面候着,自己独对孤灯。
  如果可以,他真想如兄长宇文宪那样,战死沙场,如此一来,就不用做出屈辱的选择。
  现在,也有这个机会,率兵出城,如扑火飞蛾般冲进敌军营地。
  但这样做,没有意义,因为他没机会冲入敌营:楚军在各门外设了营垒,其内有大威力的兵器,喷射出火光和浓烟,能将人和马撕碎。
  刻意的送死,只会显得他无用;自尽,也会让他显得胆小。
  怎么办?
  宇文招不知道,却知道了二十多年前,成都守将的心情。
  那是,守城的是梁军,攻城的是魏军,成都外无援兵,被围日久。
  城内梁军想打,打不过,走投无路之下,就只能投降。
  投降何其难也,那种屈辱,那种不甘,宇文招光是想,就觉得心里不好受。
  楚军围城已近两个月,城内虽然看上去平静,但宇文招明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投降,无论是成都本地人,还是军中的一些将领。
  援军不会来了,硬撑下去,没有意义。
  虽然没人提,但宇文招知道,许多人就盼着他发话。
  但他还是觉得,可以等等看。
  或许,援军真的会来呢?
  万一援军就要抵达,可自己却开门投降了,贻笑大方不说,在京城的家人,怕不是要受连累……
  他喜欢看书,看过史书,所以知道一个故事。
  后汉末年,天下三分,刘备占了益州后,与曾经的盟友孙权矛盾激化。
  因为刘备曾经允诺,说取了益州,便将荆南(如今的湘州及周边地区)归还孙权,但迟迟不见形同,于是孙权派将军吕蒙率兵攻荆南。
  吕蒙以数万大军威压荆南,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
  刘备闻讯率主力东进,即将抵达荆南,坐镇荆州的关羽也挥师南下。
  而吕蒙攻零陵不下,收到孙权的命令,要他收兵。
  恰好郝普的好友邓玄之在吕蒙军中,于是吕蒙让邓玄之入城,骗郝普说刘备在汉中与曹军鏖战,坐镇荆州(江陵)的关羽也无暇南顾,零陵不会有援兵了。
  郝普信以为真,于是开门投降。
  吕蒙故意把孙权发来的调兵文书给郝普看,郝普这才知道,刘备已经亲率援军进入荆南,关羽也率兵南下,吕蒙即将收兵,免得后路被断。
  所以只要他再坚持一两日,零陵城就安全了。
  结果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郝普为此羞愧得无地自容。
  宇文招对这个历史故事印象很深,所以现在就担心自己要是没骨气,开城投降,却发现援军即将抵达,那……
  身为文帝之子,当朝皇叔、国之宗室,居然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就在城防完好、兵力充裕、存粮充足的情况下,开门投降?
  这算什么?
  比当年的梁将还不如么?
  宇文招很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不想被人认为是无胆鼠辈、无耻小人,所以对于投降一事,始终是十分抗拒。
  现在他越想,越觉得情况可疑。
  楚军在城外耕田种地,或许,就是故意演戏给他看,让他以为对方有信心长期围困,而不是急着攻城。
  于是联想到再无援军,无奈投降。
  对的,这就是对方的计谋,所谓“兵不厌诈”嘛!
  宇文招认为,楚军千里迢迢入蜀,后勤补给肯定很困难,如今又是开春,就算在当地种粮食,远水也救不了近火。
  对方明明有威力巨大的兵器可以攻城,就是不攻,而是摆出屯田的姿态。
  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
  宇文招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坚持。
  或许再坚持几日,援军就到了?
  别人投降,在楚国还可以继续做官,而他投降了,即便保住性命,也会沦为笼中鸟,软禁在某处。
  宇文招之前就担任过益州总管、益州刺史,所以对成都乃至益州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觉得既然城中不缺粮,而楚军又没有攻城,城里的百姓,大概是看热闹的心情为主,不会铤而走险。
  而一番布置之后,他对城内的控制,还是可以的,即便有人起心思,也无法成功付诸实施。
  成都,还能守下去!
  念头通达的宇文招,吹灭蜡烛,再次躺下。
  迷迷糊糊之中,他又听到了号角声。
  大概,又是梦吧?
  宇文招如是想,转了个身,继续睡,而号角声越来越清晰。
  还有呼喊声。
  他猛地从床上爬起,侧耳倾听。
  没错,是呼喊声,还有号角声。
  这不是梦,真的有许多人在呼喊,并吹响号角。
  这是?援军来了?
  他披上披风,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
  却见城北方向有火光闪烁,动静也是那边传来的。
  宇文招听了一会,觉得情况不对,立刻叫来侍卫,给自己着甲。
  刚戴好兜鍪,有将领匆匆而来,向他禀报一个坏消息:“大王!有人开了北城门,楚军入城了!!”
  “什么?”宇文招大惊,瞪大眼睛,看向城北方向,只觉后背发凉。
  无耻!枉费朝廷诚心对待尔等,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第二百零五章 以点带面
  下午,益州州廨,结束见客的梁森,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自从拿下成都后,他几乎是连轴转,处理各类事务,召见大量佐官,布置诸多事宜。
  又连日见客,亦或是在城中巡视,以安抚人心。
  数日下来,感觉比行军打仗累多了。
  但不这样不行,建房子,地基牢固与否很重要,所以即便夯地基很累,也得干好。
  打仗,只是他的职责之一,战争结束,并不代表大功告成。
  接下来,如何稳定蜀地局势,如何恢复民生,是梁森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若今年蜀地发生饥荒,朝廷是没能力赈灾的。
  那晚,城内有人做内应开门献城,于是官军轻而易举拿下了成都,没有损失多少兵力。
  加上之前他派出兵卒在城外耕田、种地,今年的春耕基本上算是正常开展。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一旦耽搁了春耕,就会影响粮食收成,若真是那样,成都地区的粮食在明年秋天以前,会很紧张。
  其次,稳定人心,所谓“人”,包括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大族。
  官军入城后,很快控制了城内局势,俘虏了包括周国益州总管宇文招在内的大量文武官员,并将周军各营缴械,分散看管起来。
  但梁森没有懈怠,派出军司四处巡视,监督各部兵马严格执行纪律,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扰民。
  尽可能做到对成都百姓秋毫无犯。
  这是笼络人心的必要做法,毕竟二十多年前,魏军入成都后,都能做到不扰民。
  此外,他接见了几个献城有功之士,包括居中牵线搭桥的本地大户柳定。
  对于这几位,梁森当然要好好夸奖、安抚一番,要上书,向朝廷为这几位表功。
  并召集成都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宣布了三项决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