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因为汾水在雨季容易发大水,所以周军营地选址时就选在地势较高处,避开汾水最高水位。
  倒不是防水攻,因为楚军想要在这片地区的汾水上游筑坝蓄水的话,短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
  周军如此看重营地地势,主要是防大雨过后河水暴涨,导致营地被冲,或者被水泡。
  若被水泡,营地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四处溢流,兵卒和牲畜容易患病。
  现在,不存在这种问题,雨再怎么下,上涨的河水,都淹不到营地。
  而说到连日大雨导致战事中断,有将领打趣,说这正是两国“五行”的此消彼长。
  周国立国时,定“水德”,所以戎服为黑色,楚国是“火德”,所以戎服为红色。
  以五行学说而言,水克火。
  楚军那传言中的大威力兵器,看样子是和火有关,毕竟都少不了“火光闪烁”的描述,所以,应了“火德”。
  现在看来,连日大雨,“水德”压过“火德”,即“水克火”,对己方还是颇为有利的。
  这“五行相克”、“水德压过火德”,不过是那么一说,却也博得诸将的会心一笑。
  这场雨,恐怕还要下几天,所以,大仗打不起来,不过该有的提防得有,韦孝宽布置防务,重申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为此,还特意提起老对手,齐国的段韶,作为警示:
  “昔年,东国的段韶,就是一不留神,被人用水攻,打得兵败身亡,前车之鉴,诸位,当谨记在心。”
  他这么一说,将领们的轻松之情消失不见。
  段韶的大名,周国上了岁数的将领都知道。
  段韶能征善战,三十多年前的洛阳邙山之战,奸相高欢被官军(西魏)追得孤身而逃,大将贺拔胜带人追击,眼见着就要生擒高欢。
  却被段韶单骑拦截。
  段韶骑马射箭,射倒贺拔胜的坐骑,又接连射倒贺拔胜的随从,保得高欢逃过一劫。
  所以,段韶的个人武艺,以及带兵打仗的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
  结果,将近二十年前,段韶在攻打徐州时,一时不慎,被梁将李笠以水攻,打得兵败身亡。
  这前车之鉴,确实要谨记在心,官军扎营河畔,取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同时,确实要防河水暴涨,以及敌军施展水攻。
  连日暴雨,汾水水位暴涨,所以军中有人专门观察水位,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上报。
  现在,水位在涨,但看样子,不可能没过营地,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水攻……怎么可能会有水攻?
  将领们想得明白,楚军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无法从容在上游地区筑坝蓄水。
  斥候可都是探得清楚,上游数十里地界,根本就没有楚军筑坝的迹象。
  ……
  绵绵细雨中,楚军大营边上,行军总督武祥冒雨巡营至此,站在几座炭窑边,看着已经改做烘干窑的窑炉,问窑工:
  “忙得过来么?全军上下,那么多人的衣物都要烘干。”
  烧窑的窑工回答“忙得过来”,武祥点点头,转头,对跟着巡营的实习军校生讲解:
  “雨季行军打仗,衣物的干燥是个问题,将士们的衣物或者被褥若终日湿漉漉,很容易生病。”
  “尤其贴身衣物,若不能保证干爽,皮肤容易沤烂,而干粮等食物也容易发霉,将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住宿,很容易生病。”
  他简要的说了一通,有“实习生”举手,得他同意,便问:
  “节下,请问这炭窑的搭建,从一开始,就是考虑到连日大雨,将士们的衣物需要大量燃料来生火、烘烤么?”
  武祥稍微迟疑了一下,回答:
  “是,有备无患,雨季行军作战,尤其要注意囤积燃料,不然,即便是现场砍伐树木,木柴都是湿漉漉的,不好烧不是?”
  这解释有道理,实习生们点点头,又问了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都是陪同巡营的将领们来解答。
  武祥看着眼前这几个炭窑,想起方才的回答,心中一叹:不是故意隐瞒,实在是关系机密。
  此次出征,大军要翻越太行山,攻击河东地区,因为军中配备了火器,所以需要动用大量火药。
  那么问题来了:因为火药的用量很大,但经由山路长途运输十分不易,且路上容易出意外,譬如火药意外爆炸,所以,参谋们拟定了一个很特别的方案。
  大量的火药,都是到了目的地后,譬如平阳地区,再“现场配制”。
  火药的成分对外保密,但“有司”的相关人员清楚其成分:少量的硝、硫磺,大量的木炭。
  那么,行军只需要携带大量的硝和硫磺,到了目的地后,现场伐木烧炭,然后用专用设备把木炭研磨成碳粉。
  再严格按照配比,“现场配制”火药即可。
  如此一来,即解决了大量火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易爆”的问题,也使得运输队的负担少了许多。
  当然,因为沿途要使用火器攻坚,必要的火药携带量还是要保证的。
  武祥正要给“实习生”们讲解一些雨季行军作战的注意事项,随行的参谋看了看怀表,低声提醒:“节下,时间差不多了。”
  “是么?准备得如何了?”武祥问,参谋回答:“都准备好了。”
  武祥点点头,带着实习生们,转到营地西侧,登上新搭建的一个高台上。
  高台上有雨棚,所以登台的人们不用担心淋雨。
  “大伙应该都已经知道,大雨之后,河水必然上涨的道理。”武祥大声说道,指着西边平阳城,指着平阳城后的汾水。
  “谁,能告诉我,河东地区的整体地形,像什么?”
  实习生们纷纷举手,武祥点了一个:“你来说。”
  “是,节下。”那实习生干咳几声,说:“河东地形,为南北走向,考虑到平地和山地的形势,类似一个葫芦……”
  “晋阳所在平原区域,为葫芦的上半截,平阳所在平原区域,为葫芦的下半截,汾水自北向南贯穿而过。”
  “而葫芦那收窄的腰部,为狭长的汾水河谷,是南北走向,此谷名为鼠雀谷,有道路连接晋阳、平阳两大地区,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武祥又问:“鼠雀谷,或者说,这道狭长汾水河谷沿途的几个要地地名?”
  实习生回答:“北端介休,南端永安,又称霍邑。”
  武祥再问:“汾水向南出了河谷,谷口以南是何地?”
  实习生们已经研究过河东地形,对各地地名颇为熟悉,不假思索:“是洪洞,洪洞距离平阳,大概四十余里。”
  武祥很满意这个回答,看着学生们,问第二个问题:
  “如果我军要在汾水上游筑坝,蓄水,然后掘坝放水,淹下游平阳城,乃至汾曲的周军,可行么?”
  实习生们摇摇头:“不行。”
  “你们说说理由?”
  “节下,这和地形,以及战场形势有关……”
  武祥见时间还早,便让实习生们讲讲自己的看法,既然学生们来战场实习,就得根据实际战场形势、地形,对仗怎么打,有自己的理解。
  实习生们先开个小会,汇总意见,然后由代表来发言。
  他们不清楚武总督为何让他们登台远眺,不过既然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他们认为水攻不现实,是因为自河谷出口以南,地势豁然开朗,想要在汾水上筑坝蓄水,工程量很大。
  真要筑坝蓄水,确保蓄水量达到消灭数万敌军的规模,那工程量等同于将在开阔的平阳地区,修建一道横跨东西的长墙(长坝)。
  即便是平日,这样的工程耗时都不会短,遑论如今正在打仗,敌军不可能坐视官军从容筑坝蓄水。
  武祥点点头:“道理没错,所以,周军只会提防雨后汾水水位上涨,不会提防我军用水攻,因为我军根本就没有条件施展水攻……”
  他一边说,一边环顾实习的军校生。
  “是这样么?未必。”
  行军总督的话,让实习生们发愣:听这意思,官军还是有机会用水攻?
  就在这,北面传来些许轰鸣声,听上去,似乎有千军万马在奔腾。
  实习生们一开始还觉得自己听错了,可听着听着,发现这不是幻听,而是真的有千军万马自北向南冲过来。
  他们举目远眺,看着北面,一开始看不到什么。
  武祥让人拿来几个千里镜,分发给实习生们,于是,他们看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情景:
  汾水上游河段,有一道白色长墙呼啸着南下,移动速度很快。
  毫无疑问,汾水上游发大水了,可是,可是……
  实习生们争着用千里镜观察汾水水情,但过了一会,他们不用千里镜,也能看到汾水上的剧变:
  呼啸而来的洪水,沿着汾水河道,快速扑向平阳城。
  “水攻!!水攻!!是水攻啊!!!”
  惊呼声起,实习生们,以及在高台上的其他人,就这么看着洪水将平阳城瞬间包裹。
  这洪水来势凶猛,几乎是瞬息之间,就把汾水两岸淹没,当中,包括平阳城(城外地区),以及下游汾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