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南面,周军也在持续筑垒,不再袭扰楚军营地。
  一场迟早要爆发的大战,参战各方都已身处战场,但大战却迟迟没有爆发,宛若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短暂宁静,其压抑的气氛,让人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周军大营,奉命运送军需到前线的皇甫绩,就目前的战况,与外祖父、行军元帅韦孝宽交谈起来。
  其实,他是替执政的宇文护来前线催一催,督促前方将领“积极”些。
  “敌军完全可以耗下去,或者等我军去攻。”韦孝宽回答,“他们自认为有较大把握,将我军击败,所以在等。”
  “这……”皇甫绩觉得有些为难,如此回答,显然不能让晋公(宇文护)满意。
  韦孝宽继续说:“这支楚军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平阳阻挡我军北上,对方的实力必然很强,我军野战真的没把握赢。”
  皇甫绩自幼父母双亡,在韦家长大,和外祖父韦孝宽关系很好,但目前的身份是朝廷使者,所以两人讲的是公事。
  韦孝宽判断当前楚军之目的,就是卡在平阳,不让平阳齐军北上,也不让周军北上。
  对方要做到这一点,不一定需要决战,譬如现在,大规模筑垒搞对峙,一样能达到目的。
  他当然不想在这里耗,因为楚军必然有另一支大军攻向晋阳,按着楚军以往破城极快的战绩来看,晋阳若无外援,守不了多久。
  攻,肯定是要攻的,但怎么攻,有讲究。
  他一如当年对年幼外孙循循教导那样,对如今已经成年的皇甫绩讲解战事:
  “根据齐国那边提供的军情,楚军军中,有一些大威力的兵器,兵器之一,宛若惊雷,在两军交锋之际施展,可乱军心。”
  “兵器之二,类似大弩,直射人群,可射出一道血槽,血肉之躯无法抵挡,直射城墙,可将其毁坏。”
  “所以,我军若在旷野里排开大阵与其交锋,恐怕很快就会在其突击之下被击溃,对方再放出骑兵掩杀,这数万将士,能有多少人逃生?”
  皇甫绩知道外祖父说的这些消息,晋国公也知道。
  所以虽然宇文护有些焦急,让他来前线催一催,但也交代了,一切,还是以主帅判断为重。
  之所以让他这个外孙来催身为主帅的外祖父,其实也是让韦孝宽放心。
  韦孝宽继续讲述自己的看法:
  “现在,我军就只能以步步为营的策略,向敌军营地逼近,尽可能以混战的形式,和对方交锋。”
  “在壕沟、营垒里交战,和对方缠斗,而不是在旷野里摆开大阵对撼。”
  “只要双方将士混战在一起,至少对方那种大弩类型的兵器,就没法用了。”
  “而我军有投石机可用,与对方相互抛射石块、火球,混战有得打。”
  皇甫绩又问:“敌军那宛若惊雷的兵器呢?怎么办?”
  韦孝宽回答:“只能硬抗,不过,似乎这兵器只是动静大,实际上直接杀伤的人,不算多。”
  “更多的伤亡者,是因为受到惊吓,相互践踏造成的……
  “只要告诉将士们,这是楚军投掷的兵器,不是妖术,不是引天雷劈人,想来,将士们能挡住。”
  说了一会,韦孝宽对“宇文护”(皇甫绩此时就是宇文护的耳、目、嘴)说:
  “平阳对于齐国很重要,对于我国,也很重要,一旦我军在平阳覆灭,等同于关中门户洞开。”
  这么一说,皇甫绩悚然动容:“明白了。”
  韦孝宽说得没错,虽然目前周军的任务是“救齐”,但也是救自己。
  驻扎在平阳的周军,按照军制,由主帅——行军元帅统辖数个行军总管,兵力近五万,可以说实力强劲。
  可一旦出了问题,己方惨败,甚至全军覆没,意味着周国东北方向的门户,洞开了。
  楚军的攻城术很厉害,那配重投石机就是说明,韦孝宽认为一旦己方大军在这里折了,玉璧城根本就守不住,蒲坂也守不住。
  届时,眼前这支楚军一旦大举南下,直奔关中而去,那么,四处分兵的周国,要如何短时间内集结军队,保卫长安?
  洛阳那边,可是要防御楚国国主李笠,兵力不能少。
  武关道上洛地区,要防御荆襄楚军奔袭,驻军也不能少,所以,长安地区的可用兵力其实不多。
  韦孝宽知道自己麾下大军,即是救齐国的关键,也是保卫长安的重要力量,哪里能轻易拿来冒险?
  祖孙正在帐内说话,外面忽然喧哗起来,这在治军严谨的韦孝宽看来,是不可以容忍的。
  但是,他认为必然事出有因,于是走出帐外一探究竟。
  刚想问左右营中何故喧哗,却注意到前方情况不对,愣住了。
  跟着出来的皇甫绩,见外祖父发愣,于是循着目光看去,也愣住了。
  只见东北方向,楚军营地上空,出现了几个巨大的“脑袋”。
  这些巨大的脑袋,有眼睛、鼻子、嘴巴,样貌狰狞,双目圆瞪,仿佛一个个妖怪从云层中探出脑袋,俯视着地面。
  在地面搜寻活人,然后长开血盆大口,扑下来吞人。
  这情景,已经超出皇甫绩所能理解的范围,只觉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楚军果然有飞天器械。”韦孝宽忽然说话,使得惶惶然的左右以及皇甫绩,看向他。
  “当年,据说侯景围攻梁都建康时,就遇到过飞天的巨大头颅。”韦孝宽看着左右,缓缓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情况。
  “后来,齐主高洋,率军围攻徐州寒山,也遇到了飞天的巨大头颅,很显然,这是某种器械,而不是妖术。”
  他这么一说,左右冷静下来,再次看向那天空中的大脑袋,面色却开始变得凝重。
  若这是器械,那就意味着有人在上面。
  居高临下,可以把他们营垒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韦孝宽看着那几个巨大的脑袋在半空飘着,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是前所未见的敌人,某些作战方式足以令人匪夷所思,而又防不胜防。
  但打仗其实就是那么回事,无论手段再怎么花哨,再怎么变化多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对方放出这玩意飘在空中,极有可能在为进攻做准备。
  楚军本来可以对峙,却选择进攻,韦孝宽认为,楚军主帅对于获胜很有把握。
  “你们不要以为,楚国国主没有御驾亲征,楚军就好对付。”
  韦孝宽说完,看向外孙,接下来要说的话,其实是说给宇文护听的。
  “敌军放出这玩意,就是要窥探我军虚实,所以,很快就要进攻了,这一攻,若胜了,接下来,兵锋未必止于平阳,或许会南下。”
  “你马上回京,不得耽搁,请大冢宰立刻调集军队,防御河津,以防不测!”
  皇甫绩闻言一惊:外祖父这话,像是交代后事啊!
  “快回京!”韦孝宽大喝一声,一把将外孙推开,随即转入帐内,并对左右吩咐:“擂鼓,召集众将议事!”


第一百四十六章 火德?水德?
  预期中的大战,随着一场暴雨的到来,暂时打不起来了。
  汾水畔,位于较高地势处的周军军营,此时到处一片泥泞。
  上涨的河水,并未危急营地安全,但连日大雨,营地难免被雨水浸泡,到处湿漉漉的。
  周军主帅韦孝宽,站在大帐门口,看着帐外的瓢泼大雨,不知是该庆幸,还是烦躁。
  数日前,他判断楚军要进攻,于是调兵遣将加强防御,现在,雨一直下,仗打不起来,己方暂时无忧。
  却也因此止步于平阳南郊,也不知晋阳那边,情况如何。
  夏秋之际雨水多,并不奇怪,平阳这里下大雨,北边晋阳那里,想来雨水也不少。
  那么,翻越太行山而来的楚军,即便兵临晋阳城外,也攻不了城。
  如此,只要雨水多,楚军的攻势就会变得断断续续,而粮草运输也会变得困难。
  毕竟,楚军是要从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地区,通过井陉、滏口陉,运输粮草到太行山西麓的河东地区,雨季走山路运粮草,可不容易。
  进入河东地区的楚军,数量不会少,人和马的需求,都要靠山路来维持运输,难度可不小。
  加上粮草的运输,本身也需要大量青壮和牲畜来承担,这些人和牲畜,同样也会消耗大量粮食和草料。
  所以,时间拖得越久,楚军的粮草供应就越紧张、处境就越微妙。
  除非对方之前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否则,一旦天公不作美,持续下大雨,导致战事迟迟无法有突破性进展……
  楚军搞不好会因为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撤军。
  真要是这样,就好了。
  韦孝宽看着外面的大雨,觉得有些无奈,打仗打得需要靠天气来逼退敌人,这仗打得可真无奈。
  不过,天气本身就是影响战争的因素之一,楚军在夏季出兵发动进攻,那就得有觉悟:碰到连日降雨导致战事延误,后勤运输愈发困难。
  巡营归来的将领们,入大帐,向韦孝宽禀报各营情况,简而言之,一切正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