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代价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是会逐步减轻。
乾圣七年的时候,帝国的工业产品出口额就已经是开始反超农畜产品的出口额了,等到乾圣八年的时候,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已经是占据到了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这个数据预计在乾圣九年会更高,工商部预计今年的出口总额里,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将会占据总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也意味着帝国从一个以农畜产品出口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工业产品出口国,哪怕出口的工业产品的还是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东西又或者是是特殊的武器。
但是这依旧意义重大!
大恒帝国不需要继续从民众的口粮里掏出粮食用以出口换取外汇以购入设备,而是可以用大量的工业制品,哪怕是低端产品的出口来创汇以采购高端设备。
这从乾圣九年帝国的出口关税变动就可以看的出来,帝国对纺织品等一些出口商品的出口基本上采取免出口税政策,也有一些表面上收取出口关税,但是回头就退税给厂家了。
然而粮食以及矿产品的出口关税,却是逐步上涨,乾圣九年三月份,帝国再一次将小麦等主要粮食以及其制品的出口关税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五十。
从这一举措就可以看的出来,帝国高层已经是不再鼓励大量出口粮食了,而是更倾向于把国内生产的粮食投放到国内市场,以解决本国众多低收入人群吃饭难的问题。
乾圣九年的春天,大恒帝国的经济发展一如既往的迅速,经济增速甚至是超过了统一之初的那几年。
要知道统一头两年的的大恒帝国,因为战争的平息,帝国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了民生恢复上,所以那两年的经济增速是非常迅猛的,农业开始全面复苏,工商业也是发展迅速。
不过经过头两年的报复性经济增长后,帝国的经济增速就恢复到了一比较稳定的水平,乾圣四年、乾圣五年、乾圣六年这三年里,帝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旧很高,但是放在当代各国工业经济都普遍较快的情况下,其实增长速度也就处于上流水准,算不上顶级。
但是这种情况在乾圣七年开始被打破了,乾圣七年的时候,经过数年的积累帝国的各项工商业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
重工业、轻工业都是如此。
重工业里的代表产业,也就是钢铁产业,经过之前数年的技术积累,引进设备,在乾圣七年开始产能开始迅速提升。
这些庞大的产能又是进一步促进了铁路以及机械等各行业的发展。
大恒帝国在乾圣八年里,建成通车的铁路里程达到了七千多公里!
仅仅是乾圣八年里一年建成通车的铁路里程,就得到了统一前帝国所有铁路里程的百分之八十。
目前大恒帝国已经是把原有铁路网全部改建完毕,全部铁轨都是换成了标准铁路。
同时建成了多条铁路干线,包括两条东西干线,多条南北干线。
到目前为止,大恒十三州每一个州都通了铁路,从京州乘坐火车出发,可以抵达十三州的任何一个州。
在地形条件比较良好更是做到每一郡都通火车。
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州郡,更是做到了每一个县都通火车。
如京州、东定州、南海州、紫胜州这东部四州,经济条件良好,地形良好,加上需求庞大,所以铁路网建设的非常密集。
众多的铁路支线几乎把每一个县都是连接了起来。
大恒帝国目前的铁路总里程,
而大恒帝国的快速发展,就是立足于帝国的钢铁产能快速提升,要不然的话想要修铁路也没有这么多的铁轨啊。
而反过来,规模浩大的铁路建设又是带来了庞大的钢铁需求,促进钢铁行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最近几年大恒帝国的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大量的城镇沿着铁路线建立,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就是最典型的明证。
大恒帝国的耕地,在短短七八年时间里,就是增加了至少半数,而新增的耕地几乎都是处于中西部地区。
这些地方以往交通不便,所以都没什么人去的,要不然的话土地开垦出来种出了粮食也运不出去,而粮食运不出去那可是要血本无归的。
大恒的农业模式,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乃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大农场模式。
在大恒帝国里,几百亩土地的家庭农场那都算是小农场了,千亩也不大,一般只有上万亩甚至几万亩的农场才被人们称之为大型农场。
这也意味着,大恒的农民们耕种的时候更依赖马耕,机械耕种,肥料等,因此是有种植成本的,而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也绝对不是自己吃,而是以出售为主。
因此粮食外运的成本就非常重要了。
运输成本低的话,粮食运不出去那么就会亏本。
而铁路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对于众多大恒人而言,最为重要的农产品运输问题。
这也是直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以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区的农业发展。
大恒帝国很乐观的估计,乾圣九年的时候,大恒帝国的农业产值有可能突破一百亿恒元!
放眼全球,仅仅是靠着种田就能种出来上百亿恒元产值,每年都出口大几个亿恒元产值的农产品的,也就只有大恒人了
在农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铁路大建设,是钢铁产量保障!
乾圣元年,大恒帝国的生铁产能只有区区八十万吨左右,钢产量只有区区两万吨。
乾圣二年,生铁产能就暴涨到了一百八十万吨,钢产量五万吨。
乾圣三年,生铁产能达到了三百万吨,钢产能突破十万吨。
乾圣五年,生铁产能达到了五百万吨、钢产量五十万吨的规模。
经过前面几年的爆炸式扩张后,后续几年大恒帝国的钢铁增速趋向于平稳,同时主要的增长点开始倾向于钢材。
又经过数年发展后,去年也就是乾圣半年,大恒帝国的生铁产量已经是达到了七百万吨,钢产量达到了两百万吨。
而这个数据,已经是超过了克鲁尔王国!
克鲁尔王国在乾圣八年的时候,生铁产量也不过六百多万吨而已,钢产量也不过一百多万吨,克鲁尔王国为了节约成本,现在都开始直接从大恒进口生铁和粗钢了。
时间进入乾圣九年之后,帝国的钢铁、煤炭产能等基础工业产品还将会进一步增长,铁路依旧会保持着每年大几千公里的建设速度,就连是普通的商船建造吨位也是悄然逼近克鲁尔王国的商船产量。
帝国庞大的钢铁产量,保障了铁路大建设以及工业大发展,而这些基础工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帝国的经济全面暴涨。
第706章 打仗太贵了
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引起外界,尤其是克鲁尔人的太多关注,因为大恒帝国所生产的各类工业产品,依旧是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很多克鲁尔的印象里,大恒人依旧是野蛮人。
现在对于克鲁尔王国来说,最大的事,依旧是奥尔战争!
这一场让克鲁尔王国流了一年血,耗费了无数军费的战争依旧还在持续着!
到目前为止,克鲁尔王国已经是从本土、各殖民地调集了总数八十万大军前往参战!
为此已经花掉了克鲁尔王国将近十五亿恒元的军费!
当然了,这十多个亿恒元的花费,和六十多年前和恒奥战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恒奥战争里大恒帝国姬氏王朝花费了将近百亿军费,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的,大体上就是前一百年里各大强国众多对外战争花费的总和。
不过恒奥战争过于特殊,除了中间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几年外,其实在大规模登陆之前双方就已经是在卡西王国、丹拿王国地区进行了多年的陆地战争,至于海上战争那更是前后持续了二十几年。
严格说起来,恒奥战争,是一场延续了十多年的战争,最后的几年大恒一咬牙直接派遣上百万大军登陆奥利萨帝国了。
而且非常头铁,非要玩跨海玩登陆作战,送上去一百多万大军和整个南大陆各国联军死磕!
在风帆时代里,仅仅是为了维持一百多万远离本土的大军作战,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统计的百亿军费,其实是把历年的军费开支全部算进去了,而且当时的姬氏王朝统计能力太渣,实际上是把很多乱七八糟的开支也计算进去。
同时浪费、贪腐极其严重。
甚至都出现过军需部门从本土采购了上万匹顶级南州战马,然而最后运输到奥利萨帝国作战的时候只剩下五十多匹,其他的那里去了,说是什么海上运输死掉了,但实际上那去了,又或者是有没有真的采购这么多,那只有当年那些人才知道了。
恒奥战争的百亿军费太水,但是克鲁尔王国的奥尔战争的一年十五亿恒元军费开支,那却是实打实的。
时代的进步,战争模式的改变,导致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哪怕是蒸汽时代里,船只以及火车运输更方便了,但是弹药消耗量也更大啊!
相似小说推荐
-
绍宋 (榴弹怕水) 起点VIP2021-07-29完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
-
我在地下交通站里当贾贵 (石唯) 起点VIP2021-05-12完结60.1万字 8673总推荐《地下交通站》情景喜剧第一部、第二部之后的故事,原版人马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