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但那时战乱时期,藩镇们剥削的太狠的缘故。
  现在经济正常化之后,大恒帝国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迅速得到了体现,庞大的可耕地足以容易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并且让这些农业人口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因此薪水也是随之上涨。
  以罗海城、京师、崇克城这几座典型的工业城市里的薪资以及生活水准为例子,通常来说,常规企业招聘一名普通的办事人员,嗯,就是普通的办公室员工,月薪大概四十恒元左右,这也是高等技术性工匠、小本生意买卖的店主的普遍性收入。
  当然了,这些人其实也不算是低收入阶层了,而是属于非常典型的中等收入阶层了。
  而通常来说技术性工人,比如钢铁厂、造船厂、机械厂里的技术性工人,月收入普遍能够达到三十恒元。
  普通熟练工人基本能够达到十二恒元左右的薪资。
  就算是没什么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月收入也能够达到十恒元左右。
  这个薪资水准对比克鲁尔王国而言,自然是低廉的,人家克鲁尔王国里的一个普通工人薪资基本都能够达到十五恒元以上。
  但是别看大恒人的薪资收入普遍只有克鲁尔人的百分之六七十,但是普通大恒人的小日子过的绝对比克鲁尔普通人好!
  为啥?
  因为大恒人的食物价格更低!
  大恒帝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棉花出口国,还对外供应布匹,而且供应的布匹都是廉价布匹。
  总体来说,大恒人的食物成本,只有克鲁尔人的一半左右!
  单纯在吃这一方面,放眼全蓝星,就没那个国家比大恒帝国更具有优势的了
  没办法,谁让大恒耕地多,粮食产量大呢。
  而其他国际呢,如当代第一强国克鲁尔王国,别看他们国力强大,技术先进,但是在吃饭这一问题上,他们还真不如大恒帝国。
  因为他们王国岛本身的粮食产量不多,他们消耗的粮食很多都是从其他地方海运进口的,比如说从大恒帝国进口。
  大恒帝国向克鲁尔王国出口粮食的时候,农场主们的粮食会出售给国内的数大粮商下属的收购粮商,然后这些官方粮商把粮食收购后,集中运输到各港口,装船运到克鲁尔王国,再出售给克鲁尔王国当地的粮商,粮商们再出售给粮食零售商,再到面包店。
  这个过程里,运费以及以及各种税费可不低。
  由此也就推到了克鲁尔人的食物成本。
  但是大恒人自己吃粮食就简单了,甚至都没多少的运输成本,因为大恒各州普遍都有自己的产粮区,哪怕是中洛州这种在大恒人看来荒凉无比的地方,但是在西部沿海地区也有大片的平原用来种植粮食,这也就意味着不用粮食的运输成本。
  这种情况下,大恒国内的粮食价格再贵,它也贵不到那里去。
  更别说想要贵,它也贵不起来,因为大恒帝国的所有官方注册登记的粮食贸易企业只有十四家,清一色的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
  大恒十三州每州各有一家,都拥有各州内的粮食贸易专营权。
  再加上专门从事粮食国际贸易专营权的大恒粮食贸易公司。
  十四家不多不少。
  大恒帝国的所有粮食贸易,都需要经过上述十四家粮食贸易公司进行,私人不得涉足。
  官方会根据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国内的粮食产量以及需求,制定粮食的出售以及收购指导价,十四家粮食公司在指导价框架内自行调整。
  而指导价的原则就是保持粮价稳定,避免出现任何大规模的粮价波动,保证农场主以及城市居民双方的利益。
  所以大恒帝国的粮食价格是极其稳定的!
  哪怕是今年因为奥尔战争爆发,同时西大陆局势紧张,导致国际市场上粮价上涨,但是大恒国内的粮食价格依旧处于稳定状态,顶多只是小有涨幅而已。
  当然了,这个粮食价格稳定,只局限于说国内粮食售价,并不包括粮食收购价。
  实际上今年的大恒粮食收购价有所上涨,让大恒国内的农场主们也是享受了一把世界局势混乱粮价上涨的红利。
  因为大恒帝国国内的粮食售价不变,但是并不意味着出口价不会涨,而出口涨幅的这一部分就会让利给农场主们了。
  要不然的话,人家农场主也是会有意见的。
  国际粮价都涨上天了,虽然说为了稳定民生,粮价不能出现太大的涨幅,虽然说三年前国际粮价下跌的时候,你们也依旧维持了往年的粮食收购价,避免了不少农场破产,但是好歹要给我们涨点啊!
  你们仗着垄断还搞这么低的收购价,信不信明儿老子就拿出火枪参加起义军去
  人啊,毕竟都是自私的!
  国际粮价下跌的时候,他们就叫嚷着官方粮食收购价要维持正常价格,不能下跌的太狠,要不然他们要亏本,要破产!
  国家粮价上涨的时候,他们就叫嚷着官方粮食收购价要上涨,凭啥国际粮价都涨疯了,你们还是用去年的旧价收购啊?
  所以帝国的粮食专营政策,看起来似乎是垄断集中利益,但实际上也是很苦逼的。
  他们要努力维持着国内粮食价格的稳定,要保障农场主以及市民的利益,有时候都会出现亏损
  把粮食垄断贸易做到亏损的,也就只有林子然指导下的大恒十四粮食专营公司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林子然当初搞粮食专营政策,只给了粮食机构一个任务:稳定粮价!
  甭管啥原因,只要国内粮价出现剧烈波动,那么就是渎职,负责粮食机构的官员们是要倒霉的。
  所以在外部粮价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十四粮食公司是宁愿亏本,也会选择保障国内粮价稳定的。
  相对于粮价稳定,粮食公司亏损算个屁!
  当然了,大多时候都不会出现亏损,毕竟粮食是属于硬通货,国际市场上最紧俏,最受欢迎的大宗货物。
  大恒帝国的粮食根本不愁卖,很多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粮食进口额度,都会和大恒帝国提前签订粮食进口协议呢。
  大恒帝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蓝星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本国的粮食价格很低廉的。
  因此国内民众,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较低,这也就让他们能够以比克鲁尔人更低的薪资收入,实现了比克鲁尔人更好的生活。
  并且导致了大恒帝国出现了非常特殊的人群结构!
  大恒帝国里的中等收入群体甚至要超过低收入群体!


第704章 无耻的大恒人
  在克鲁尔王国的话的工业区里,工人年收入要达到三百恒元左右才能够维持家人稍微体面的生活,并为子女提供教育,如果是在大城市里的话,这个收入标准要达到五百恒元以上。
  但是在大恒帝国的话,哪怕是在罗海这样的大城市里,三百多恒元的年收入也足以让他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并让子女接受教育了,如果是在稍微便宜的地方,生活成本会更低,哪怕是只有一百多两百恒元,也足以维持开销。
  当然了,前提是家人不能太多,又或者是家庭里有多人工作。
  这就是为啥大恒帝国的官方统计里,中等收入家庭超过低等收入家庭的缘故,因为大恒帝国里定义的中等收入家庭,其家庭年收入要比克鲁尔王国那边要低,而且低得多。
  不得不说,大恒广阔的国土,庞大的可耕地面积,只要不是战乱或者剥削的太厉害,那么大恒人的吃饭问题变得比其他国家要简单的多!
  而食物支出乃是当代蓝星各国人民最重要的支出,当食物成本降低下来后,其他方面也就容易了。
  毕竟对于蓝星当代而言,所谓的中等收入群体,基本上就是指吃饱饭之余还能进行额外消费的群体。
  因为只有在解决基本吃饭问题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更好的房子,让子女接受基本教育,自己偶尔能够喝口小酒,和朋友们聚个餐,偶尔出行的时候舍得花几个恒分坐公共马车,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着家人出城踏个青,彰显一下自己也是属于体面人。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已经可以称之为中等收入家庭了。
  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大恒帝国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水准,尽管其中绝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吃饱饭和让子女接受基本教育的水准,很难享受更高层次的生活
  但是仅仅是这样,那也是全蓝星上独此一份,别无分号!
  而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吃饱饭之后,把剩余资金用于其他消费的时候,也就创造了庞大无比的内需市场!
  一个足以让大恒帝国工商业经济全面腾飞的内需市场!
  马春林兄弟联合创办的马氏纺织公司,就是在这个经济腾飞的广大市场里!
  依靠着优质的布匹以及更低的价格打开了市场后,马氏兄弟的纺织工厂的员工,很快就是从数十人的规模扩张到了三百多人的规模。
  当马春林领取了分红,并用分红还清了大哥的欠债后,回到家中抱着妻子大哭了一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