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如今蓝星上的电气化领域研究还是比较浅薄的,哪怕是第一强国克鲁尔王国那边的电气化研究也是处于非常浅薄的层次,在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上大恒帝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落后多少,非要说有欠缺的话那也就是一些基础工艺了。
  为此,帝国科学院是拨付了大量的专题科研资金,扶持各大高等院校里的科学家们的前沿研究。
  而在电气化工业领域,则是以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皇室资产管理委员会为主要投资者,先后投资设立了京州电气公司、德庆电缆公司、皇家电报公司、胜利电力公司等十多家专门从事电气研究、生产的企业,以便把科学家们的研究理论,实验室产物转化为工业产品。
  此外三大武器公司下属也各自有着为军事领域服务的电气化分厂,如南州武器公司下属的罗安通讯工厂,他们就是和皇家电报公司一起合作,搞战场无线电通讯系统。
  南州武器公司的军用无线电报系统,引起了军方的极大关注,最高统帅部下属的国防技术部,已经是先后授予了两次的大额研发合同,并采购了多套设备进行前期的试验。
  京州武器公司那边,也是有类似的电气话通讯项目,不过他们在通讯领域的研究,则是更多的集中在电话领域上,他们尝试搞电话通讯系统,以便做到战场上的实时双向通讯。
  电话这东西,乾圣二年就有瓦利亚帝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并制造出来了样机,不过到目前为止,依旧没能实用化。
  现在科学家搞出来的电话机还存在着通话距离短、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也在搞这个电话机,大恒帝国这边自然也是不例外。
  除了通讯领域外,大恒帝国其实更重要的是电动领域,很多企业都是集中在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缆等诸多核心领域里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这是为了让电动机取代蒸汽机,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
  同时电力应用在很多领域也是非常重要。
  而在这一方面,大恒帝国是走在了很多国家的去前面,在其他国家里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电气化革命的概念,他们兴许是零零散散的搞一些电报、电话、电灯、电动之类相关研究,但是并没有和大恒帝国这样,集中了国家资源和力量进行集中攻关研究,把电气领域的研究当成了国家重点研究来说。
  除了电气化领域的投入外,最近两年林子然还指示了皇室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大了对内燃机领域的研究。
  皇家内燃机公司已经是成功仿制了瓦利亚帝国数年前在国际展览上展出的以煤气为动力的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算是在内燃机领域里跟上了国际上的步伐。
  该煤气四冲程发动机虽然存在着不方案,煤气不容易携带储存,不安全等诸多缺点,但是热效率大,同时内燃机体积更小的诸多优势,在工业领域里还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
  目前皇家内燃机公司正在持续攻关,尝试把功率做大,把热效率做的更高,以便能够投入到工业应用当中。
  此外该公司也是根据林子然的指示,开始研发以汽油为动力的内燃机,相对于煤气、煤油来说,汽油更加容易储存和携带,更具有应用的广泛前景。
  只不过想要得到可实用化的汽油机,短时间内怕是不太可能。
  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造不出来
  设计啊,其实很简单的,现在煤气机的四冲程内燃机在设计上就已经是属于比较成熟的了,稍微改进后也能够作为汽油机使用,问题是想要实用化,就和煤气机一样都得继续加大功率、加大转速、加大热效率值,而想要做到,就必须要有更加先进的基础材料、加工工艺水准。
  而在这一方面,大恒帝国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哪怕是最近这些年大恒帝国投入了巨资进行自行研发,同时也是花费巨资不断的引入各类技术,但是想要跟上几个强国的步伐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基础领域的不足,不仅仅限制了内燃机发展,同样也限制了蒸汽机发展,限制了机械设备的发展,乃至全方面影响了帝国的工业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麻烦,帝国对基础领域的投入是一年比一年大,甚至都不仅仅是通过企业投资了,而是直接通过皇家科学院,下拨科研经费进行研发呢。
  帝国理工大学里,每年获得最多经验的并不是那些看似高大上的项目,而是看似普通的材料系。
  材料的研究、工艺的改进这些除了用时间,用金钱去强行攻关外,几乎没有其他取巧的办法
  比如帝国理工大学和京州钢铁公司一起合作研发的新一代镍铬合金硬化装甲!
  这玩意除了用钱堆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
  原理已经是知道了,工艺已经设计出来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无法量产,这玩意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去生产太尼玛贵了
  大恒帝国的硬化装甲研发,从一开始就是罗海钢铁公司和京州钢铁公司齐头并进,并相互竞争。
  不过解决硬化装甲量产难题的并不是这两家钢铁公司,而是帝国理工学院的李寻同教授!
  乾圣七年,李寻同教授率先研发出来了高压喷水冷却硬化工艺,从而历史上的获得了为大面积钢板进行冷却硬化,得到可实用的均匀硬化的硬化装甲。
  由此开创了硬化装甲时代!
  仅仅是几个月后,罗海钢铁公司就是在这一工艺的基础上,升级了工艺,用油代替了水,采用高压喷油的方式对高温钢材进行冷却并硬化。
  这一高压喷水、喷油进行快速冷却,让装甲硬化更加均匀的加工工艺,也称之为李氏工艺。
  李氏工艺听上去远离很简单,但是却是极为重要,乃是开创硬化装甲最重要的技术。
  因此被最高统帅部国防工业部列入了特级保密工艺,严禁外泄。
  随着这一李氏冷却硬化工艺的研发成功,大恒帝国的硬化装甲才具备了真正的量产可能。
  由此,硬化装甲开始量产并用于第三期海军发展计划的各新型战舰里。
  主要产品就是罗海钢铁公司的产品,分别为普通钢硬化装甲、镍钢硬化装甲,有不同的规格以满足不同战舰的需求。
  随后他们的研发硬化装甲的过程里,发现了镍铬合金更适合用于硬化处理,但很可惜的是,现在的镍铬合金想要制造非常困难。


第709章 走了歪路的外国硬化装甲
  为了生产更先进的镍铬硬化装甲,如今罗海钢铁公司那边,正在埋头折腾镍铬合金钢的制造生产难题呢。
  而帝国的另一大装甲钢供应商京州钢铁公司,他们一开始搞的渗碳工艺,是气态渗碳工艺,这工艺虽然对比固体渗碳工艺能够让钢板渗碳更深,更均匀,但是技术难度也更高,京州厂直到乾圣八年十一月份才完成了气态渗碳工艺的研发,并开始量产硬化装甲钢。
  他们的气态装甲性能要好一些,但是因为加工成本更高,所以价格也更贵。
  京州钢铁公司在搞出来了气态渗碳工艺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研发性能更先进的装甲,同样是把目标瞄向了镍铬合金,从去年年底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埋头研发镍铬合金钢的量产问题。
  这两家帝国的主要钢铁公司,在研发镍铬合金钢硬化装甲的过程里,为了寻准确的镍铬合金钢的配方比例,那可是反复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
  同时为了寻求更好,更节约成本的渗碳硬化工艺,他们绞尽脑汁,几乎是把所有能够想到的渗碳工艺都进行了反复的尝试。
  以便反复的尝试中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找到最佳的比例配方,最佳的加工方式!
  同时还必须保障可供量产化。
  只能在实验室里生产,而无法量产的硬化装甲钢对现在的帝国而言,并没有什么价值。
  帝国需要的是能够配属在战舰上,动不动就是需要几千吨的装甲钢,而不是一小点的实验室产物。
  而这种不断的尝试,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工作的,不禁耗时而且还极为耗资!
  而最关键的是,在硬化装甲这一领域上,帝国已经独占鳌头,已经是没有国外的同类产品可供他们参考,更别提技术引进了,他们只能是硬着头皮自己不断的反复尝试,以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尤其是在镍铬合金钢的制造难题上,他们是深切感受到了难度!
  也只有亲自研发这种高性能合金钢的时候,才知道为啥国外的同行多年前就喊什么镍铬合金钢了,但是为啥现在也搞不出来。
  这破玩意太难了!
  外国,尤其是克鲁尔王国那边的几家装甲供应商,早几年前就发现了镍铬合金钢拥有更高的潜力,但是奈何这玩意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大规模制造。
  而且国外厂家发现镍铬合金具有更高的潜力,也是歪打正着!
  他们好多年前就发现了表面硬化的好处,但问题是他们暂时还没能找到为大面积舰用装甲进行表面硬化的淬火工艺!
  那个啥,表面硬化并还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古代的刀剑,再到现在各国战舰普遍采用的穿甲弹,都是采用了淬火工艺,而淬火工艺是用来干嘛的?就是为了表面硬化,提高强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