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度重点强调了李家庄的部队几乎人人着甲,而且是质量上乘的钢甲。精锐部队的战刀也非常犀利,清军除了重兵器其他的武器很难抵挡。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杜度拿出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几幅铠甲片和两把钢刀。
当场验证过后,证实了杜度说的完全没有虚言,要是李家庄的士兵人人着钢甲拿钢刀,这仗确实不那么好打了。
好在杜度确认过,钢甲确实很多,但是钢刀好像不是特别多,只有精锐的士兵才有。此时杜度还不知道孙什过来的时候带来了大批的钢刀,卢象升他们的军队已经鸟枪换炮了。
孙什如此大规模的增援自然瞒不过杜度的眼线,只是因为李家庄已经封锁,当初在李家庄里留下的一些暗线无法传出具体的消息,只能确定李家庄有大批援军到了。还带来了大量的装备和物资,只是具体是什么东西就无法探查清楚了。
而且船队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大量的汉人百姓,让以为这些人跑不掉的杜度心疼得直抽抽。后悔当初没有把这些汉人都杀了,现在白白便宜了卢象升他们。
心有不甘的杜度安排人跟上去看能不能截住船队,结果船队非常谨慎,根本不靠岸,连晚上都是在河中间停靠。反正现在运河上没有来往船只,安全的很。
清军想要放火箭烧船,被早有准备的守卫部队用密集的弓弩直接射死。即使有零星的火箭射到船上,也早就准备好了人随时灭火。
实在没有办法的清军只能放任这些船只北去,悻悻而归。
听到李家庄刚来了增援,还带走了大批人手,多尔衮气得破口大骂杜度无能。如此大规模的船队都可以从他眼皮子底下跑到李家庄去,还安然北去,简直丢人现眼。
杜度也知道理亏,不敢反驳,厚着脸皮听多尔衮的训斥。
多尔衮骂了几句,问杜度对于运河有什么补救措施。
杜度连忙说自己在李家庄上下游都放了几艘沉船并钉了木桩,彻底封死了河道。而且在河边还架了投石机,保证不会再有船只可以去李家庄。
多尔衮见他的应对还算得当,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点。
“安平贝勒刚才已经将李家庄的敌情都说了,此股明军绝对不能像其他明军那样对待。安平贝勒连吃了两回败仗,可见他们的实力绝对很强。原本他们有三万多人,已然不弱。现在又有援军到达,实力只怕更强了。多铎,你去安排人想办法打听清楚这股援军的来历和人数,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哪怕牌面上的实力强过卢象升,多尔衮还是非常小心。
作为一个常年领兵作战的将领,多尔衮绝对是那种胆大心细的。满清勇士再勇猛,也不能打无把握的仗。否则损失太大就不划算了,至于战败,这个多尔衮从来就没有想过。
多铎立刻起身领命,然后坐下继续议事。
“敌军的优势是有城防可以固守,虽然没有城池那样坚固,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抢筑,还是颇有些样子的。粮草我想应该是不缺的,长期围困肯定是不行的。要想歼灭次股明军,看来只能强攻了。”阿巴泰皱着眉头说道。
“我看着李家庄也不大,装了这么多人,肯定挤得不行吧?要不我们可以火攻?”豪格突然提议道。
“放火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用投石机投放火油,否则效果太差。要想让投石机进入射程,首先得先把敌军的火炮和投石机打掉才行。”杜度也觉得这次办法可以试一下。
“军中大炮不少,到时候自然会给点颜色让他们瞧瞧。”多铎得意的笑着说道。这次攻打济南等山东地界,缴获了不少大炮,此时正好用的上。
“先这样吧。我们先去实地看看,再来想办法。”多尔衮起身说道。
实地查看地形和敌情是每个统帅必修的功课,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众人连忙带着亲卫跟着多尔衮去查看李家庄的防御情况。
围着李家庄走了一遍,虽然经过了加固,但是防御能力比起济南那种大城差太多了。既然连济南都能拿下,小小的李家庄自然不在话下,此时多尔衮的信心又足了不少。
清军在想办法打探李家庄的情况,卢象升他们同样如此。
要想得到最准确的情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抓几个舌头。明军是这样想的,清军同样是这样想的。
战场这么大,不可能处处都防御的那么到位,总是有漏洞可以钻的,这就给了探骑抓舌头的空间。当然,你也得防备这是别人给你准备的陷阱,别猎人没做成,反而成了猎物。
在清军开始扎营后,双方的探骑就开始了你来我往的交锋,这也是大战的前奏。
勘查完李家庄的多尔衮一行刚回到大营,就接到消息,卢象升想派人探视德王一家。
探视德王是假,打探军情是真。
不过多尔衮也不怕大军的这些情况泄露,即使使者要看,也只能看到一些表面情况,具体的情况只有他们这些高层才知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比起自己的情况,多尔衮更想了解李家庄的情况,所以多尔衮提出也要派人去李家庄探视那些俘虏的情况。
双方都对自己的防控手段有信心,有期望可以从对方那里打探到点什么,所以很快就达成了相互探视的意向,随便协商一下交换的具体事宜。
探视的事情卢象升交给了手下的曹主薄,这是个胆大干练的文官,否则也干不了深入敌营的事情。
曹主薄先是去见了多尔衮,在大帐内自然被满清的将领们威胁逼迫了一番,让他向多尔衮下跪磕头。好在曹主薄硬气的很,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抗住了。
多尔衮见威胁没有效果,也没有继续逼迫,本就是试一下,成不成都没有什么影响。
多尔衮例行公事的让曹主薄带话给卢象升,只要卢象升愿意弃暗投明,大清将以王爵以待之。
曹主薄自然是大义凌然的替卢象升拒绝了,这种事情要是不果断点,传到外面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味呢。
随即,双方约定明日午时在李家庄外交换德王一行。因为卢象升那边俘虏较多,双方都可以带一千兵马,其他兵马不得靠近交换地点2里之内。
这是多尔衮提出想要和卢象升与黄济见面,他确实对这两个对手很有兴趣。
多尔衮的决定遭到了账内清军将领的集体反对,多尔衮身为大清亲王,十万大军的统帅,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王对王的场面意外因素实在太多了,风险实在太大了。
但是多尔衮打定主意想要与卢象升和黄济见面,一意孤行,不容他人反对。无奈之下,最后清军只得想办法加强明日的防卫级别。
对于多尔衮的这个要求,曹主薄可不敢代替卢象升和黄济答应,只能告知要回去禀报。多尔衮也明白他决定不了,不过对于卢象升和黄济是否愿意会面,他觉得可能性非常高。因为大家都是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有傲气,认可的人只能是同类。
经历了一番波折的曹主薄终于见到了德王朱由枢。
自从知道自己可以被换回去之后,朱由枢对生活又重新恢复了希望,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只是身在清军大营,他表现的很低调。
在看到曹主薄的那一刻,朱由枢听到曹主薄那声:“臣参见大王。”,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出来,终于见到朝廷来的官员了,不容易啊。
这些日子以来,担惊受怕、屡遭羞辱致使他精神不佳,胃口也奇差,原来200多斤的大胖子,硬是瘦了二十多斤。要是认识他的人,只怕一眼就会觉得他干练了不少。
抱着曹主薄朱由枢大哭了一场,不断的述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希望能够尽快把自己换回去。
曹主薄则是不断的安慰他,告诉他明天就可以正式交换,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与满是惊喜的朱由枢不同的是,他的儿子朱慈赏则是一脸惶恐,直接就给曹主薄跪下了:“曹大人,请您一定想办法将小王也换回去吧,您的大恩大德小王一定重重相报。难道您就眼看着我们父子分离吗?”说着说着朱慈赏的眼泪就水一样的流了下来。
只要想到被带到辽东去,生死操于鞑子手中,朱慈赏就非常恐惧。得知自己的父王会被换回去,连他那些一起被抓的兄弟们也在被换回去的行列。而自己因为是朝廷册封的嗣王,被满清强行扣留了下来。
这一刻朱慈赏第一次痛恨起自己的世子身份来。要知道当初自己正是凭借着这个身份将一帮兄弟都压得死死的,是德王府中绝对的二号人物,只要自己的父亲一死,自己就是妥妥的大明亲王。而那些兄弟对于自己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将羡慕嫉妒恨藏在心底。
而现在,这个世子的身份成了朱慈赏的催命符,正是因为价值高,他才会被满清给留了下来。而对于他的父亲德王而言,只要自己能够活着出去,大不了再立一个世子,朱慈赏只能为家族做牺牲了。
知道自己命运的朱慈赏如何能不悲切和惶恐,如今曹主薄成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