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多尔衮见卢象升不上当,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少部分人知道,多尔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卢象升通过杜度的手传递消息的效果现在就显现出来了,杜度为了换回自己的手下,安排人在大军中宣扬多尔衮已经同意交换俘虏,那些不幸被俘的士兵马上就可以回来了。
  很快多尔衮大军全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底层的官兵们想法自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知道那些被俘的官兵如果不换回来,绝对难逃一死。至于什么政治影响那不是他们可以考虑的事情,但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他们还是格外关心的。所以对于多尔衮愿意用抓获的大明亲王去换俘虏,他们是非常感激的。一时之间,多尔衮的声望在大军中格外高涨。
  多尔衮此时却对杜度恨的牙痒痒,这是在逼自己就范啊。
  多尔衮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背这个黑锅,必须找人分摊自己的压力。所以多尔衮不断的暗示手下们,没有皇上的允许,他实在不敢下这个决定,否则一旦皇上怪罪下来,他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找皇太极汇报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大军中就有皇太极的代表啊。
  所以各路人马在多尔衮的授意下纷纷找上了豪格,劝说他同意交换的方案。
  哪怕是豪格这样的皇长子,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的人。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找到多尔衮协商。
  最后多尔衮和豪格以及多铎商量的结果就是,朱由枢可以交出去,但是他的儿子朱慈赏必须留下来,好歹也是一个交代不是。
  而且在交割的时间和地点上,多尔衮和豪格也打了个埋伏。他们的要求是既然大清的俘虏在卢象升手上,那么交换的地点自然是在李家庄。至于时间嘛,当然是由多尔衮和卢象升当面交易。
  多尔衮他们认为哪怕将朱由枢交出去了,只要攻破了李家庄,朱由枢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
  接到回复的卢象升知道这只怕是清军最后的底线了,也没有继续纠缠,同意按照多尔衮的方案进行交换。
  在运作俘虏交换的同时,李家庄的防御工程终于进入了尾声。比起以前简陋的防御设施,如今的李家庄虽然比不上那些正式的城池,但是防御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了。围墙已经加高、加厚了,壕沟也大大的加深、加宽了。而且除了庄子的正门方向,其他地方的地面也被挖的坑坑洼洼的,阻碍敌军的行动。
  防守设备也做了不少,除了原来的火炮,还加紧制作了不少投石机。所有能动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制作弓箭、标枪之类的消耗品,大家都知道生死存亡都在这一次了,没有人敢懈怠。
  别看卢象升现在和多尔衮你来我往好像很和谐、很热闹,但是双方都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不提李家庄里海量的人口和物资,仅仅是卢象升和黄济这两个人,多尔衮也不会放过。
  要是有十万大军在手都不敢去灭杀卢象升和黄济,那大清的脸面何存?卢象升这根明军的脊梁骨必须被打断,这是多尔衮和满清高层共同的想法。
  在多尔衮的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黄济安排的天津船队率先到达了。
  船队不但带来了大量的战备物资和武器,还有三千原本的留守部队,以及因为辽南战事稍歇,被鲁若麟安排来支援黄济的二师第五旅。
  因为鞑子都南下了,天津那边反而没有什么危险。知道黄济将与多尔衮来次硬碰硬,刚刚抵达天津的五旅旅长孙什带着全旅官兵和三千留守部队又立即乘船沿运河紧急赶到李家庄。
  这批援军的到达让李家庄彻底沸腾了。
  原本三万多的部队,加上来援的七千多人,接近四万多的部队,而且都是骁勇善战之兵,卢象升的信心从来没有如此高涨过。


第182章 百姓先撤

  孙什带来的不仅是人员和物资,更多的是信心和士气。
  按理说如此多的外兵入境,朝廷应该是非常警惕和抗拒才是,何况是京畿之地。不过如今整个大明北方都被鞑子打的焦头烂额,有军队愿意来北方抗击鞑奴,欢迎都来不及呢。所以孙什的部队才能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天津,并沿运河抵达李家庄。
  卢象升带着所有的重要将领到码头亲自迎接,看着一队队下船的士兵和装备物资,乐得眼睛都快笑没了。
  同时,他们对于兴汉军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仅仅是眼前见到的冰山一角就如此骇人了,整体实力真的是深不可测啊。
  因为刚刚抵达,各种事情太多,卢象升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详谈的时候,仅仅是出面表示欢迎,便吩咐黄济安顿好孙什一行,然后再给孙什等人接风洗尘。
  “老孙,我真没想到你会过来。”黄济拉着孙什的手激动的说道。
  其实最近黄济的压力也非常大,多尔衮的十万大军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与杜度不同,多尔衮手里有大量缴获的明军火炮,所以即使是防守,黄济等人已经做好了大量牺牲的准备。
  特别是天气渐冷,运河有了结冰的迹象,这使得大家的后路有被掐断的危险。一旦运河冰冻,即使天津那边有船也过不来,那时候就真的是困守孤城了。
  “老黄啊,辽南的鞑子实在是不经打,早就跑到盖州去了,实在是不过瘾。大都督见开春前辽南不会有什么战事,又担心你这边的情况,所以就安排我带手下的儿郎们过来了。要不是船只实在不够,俺们师长都想过来了。听说这次是要和多尔衮的大军干一场?”孙什也是个战争狂人,听到有仗打,两个眼睛都透露着一股兴奋和狂热。
  “马上就快开始了,多尔衮可是有十万大军,这次的仗可没那么好打啊。”黄济点点头。
  “咱们也不差啊,到底谁更厉害点,只有试过才知道。”孙什倒是信心十足,他的底气来自于自身的装备和训练,他相信自己部队的实力。
  “对了,辽南那边怎么样了?”黄济一直在大明腹地作战,对于辽南的情况不是很清楚。
  “旅顺和金州的鞑子被全歼了,一个也没跑。复州也被拿下来了,不过人都跑到盖州去了。现在大军已经退回到南关那边了,就等南关修好了。现在天气也冷了,明年开春之前估计是不会有战事了。至少多尔衮回去之前是很难打起来的。”孙什简单的介绍了下辽南的情况,
  “顺利就好。对了,你哪来的这么多河船?”黄济听到辽南顺利,也就放下心来,顺便问起了船的问题。
  兴汉军的船只大多是海船,内河船是非常少的。而且海船高大吃水深,运河里根本就跑不开,除了大江大河,一般是不会深入内陆的。
  “这不是鞑子过来,漕运都断了吗?天津那边滞留了很多船只,俺就跟他们友好协商了一下,拜托他们送咱们过来了。”孙什说的轻松,但是黄济知道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不过这种事情他懒得过问,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马上天气会更冷了,运河也可能结冰了,这些船不能在这里久留,必须马上返回,否则就有可能被鞑子围住一把火都烧了。”黄济也想把船留下来,不过运河结冰是一个原因,运河太窄,河上的船只非常容易受到岸边的攻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来的时候答应过他们,到了地方就放他们回去。趁着鞑子还没到,让他们赶紧走吧。”孙什也知道这些船最好尽快离开,否则很有可能保不住。
  “正好,庄里有很多解救出来的百姓,全部用船带走,到了天津再装船运到济州岛去。李家庄太小了,我们的人又太多,已经有点住不下了。”黄济肯定不会让这些船空跑回去,尽量把百姓带走也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个应该没问题,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不过这些百姓不用送到济州岛上去了,直接送到辽南去吧,那边也需要人手,免得来回跑折腾,以后大明北方的流民都会往辽南送的。”孙什点头说道。
  “有些多余的物资能带走的都带走吧,还有伤员,都带到天津去,我去跟卢督师说一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黄济想着趁着运河还能行船,尽量带走人员和物资,减轻李家庄的压力。
  “随便你,反正那些船都是天津过来的,你的话比我好使。”孙什倒是无所谓,他过来主要就是打仗,其他的事情也掺和不了。
  “那就一起去见卢大人吧,尽量装船出发,免得夜长梦多。”黄济说着就拉孙什去找卢象升。
  卢象升对于黄济的提议没有异议,毕竟李家庄确实装不了那么多的人,而且很多暂时用不上的物资也可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对于黄济是否会昧了他们的那份钱财,说实话,黄济一贯的土豪作风让大家对他在钱财方面非常放心。想当初黄济送的那些铠甲和武器可是分文没收的,就凭这份大气,大家也可以放心的把钱财交给他处理。
  至于黄济想要把那些百姓运走,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如今李家庄的工事基本快要完成了,那些百姓运走了还可以给士兵们腾地方出来。而且李家庄里聚集的人实在太多了,米面消耗倒还没什么,缴获的粮食绝对够吃。但是每日烧火做饭和取暖,消耗的木材都是海量的。虽然卢象升早就组织人手砍伐了大量的木材,但是李家庄周围的树木早就被砍光了,再要砍树就要跑很远的地方去了。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果人把百姓送走,也可以减轻他们的后勤压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